初中劳技论文:谈劳技课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6页).doc
-
资源ID:37020680
资源大小:127.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劳技论文:谈劳技课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6页).doc
-初中劳技论文:谈劳技课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第 5 页初中劳技论文谈劳技课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温岭市城南中学 郭于明【摘要】 本文围绕着初中劳技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展开了教学改革尝试。提出了“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多元评价”等创新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践,从而端正了学生的劳动态度,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关键词】 劳动技术 创新教学 问题情景 探究设计 自主实践 多元评价创新思维 创造能力一、问题与观点问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师生中形成了追求升学、追求分数的不良传统和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支配和被支配、控制和被控制的就范式教育。学生在这种教育程式下,难免会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显然是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低下,不适应时代需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教学现状,更是不尽人意,好多学校的劳技课程出现缺开或少开现象,特别到了九年级,为了应付中考,劳技课程早已被移用于其它学科教学,更谈不上利用劳技课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观点:一位伟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复合人才,应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使学生成为“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的人才。所以,劳技课教学必须要求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内容结合起来,运用“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的。笔者在温岭市城南中学任教劳技教学已经十多年了,在劳技课教学实践中,有条件对劳技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及改革尝试,总结提炼出一套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实践,并获得成功。二、方法与实践1转变观念,创新劳技教学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代学,重知识、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教师点拨下学生主体性的实践,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例如:“用易拉罐制作雄狮”这节课,首先我发给学生用易拉罐制成的简易的花篮。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样品,然后讨论、分析:样品是由哪几种材料制成的?需要哪些工具?样品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样品制成分哪几个步骤的?每一个步骤可能是怎样做的?讨论结束后,让各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我进行归纳,总结出制作易拉罐简易花篮的主要工具和材料、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并用图解或文字投影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探索“易拉罐雄狮”制作的步骤和制作方法,并且鼓励学生积极设制“狮子”形象。同学开动脑筋,制作的“狮子”富有民族气息;这样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习起来既亲切又有兴趣。这种转变观教学念尝试,使我体会到: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农村节日和农户吉庆日张贴的“狮子图”以及“滚狮子”活动等)先通过观察手工制作的样品,分析、归纳出制作的步骤和方法,这样比由教师直接教给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好,更能加深学生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创造能力。2创设问题,挖掘学生潜能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的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实际的技术活动或技术成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激发创新潜能。例如:七年级老教材中粉笔雕刻这节课我花了一些时间,事先雕刻了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作品(如小动物,十二生肖等)。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美的粉笔雕刻,学生欣赏完毕后,他们自会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老师,小白兔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老师,小猪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出来的?”等等。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时我就把雕刻的基本方法、要点向学生交代清楚,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粉笔,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局限于课本中小白兔造型。学生在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并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性,标新立异。在学生雕刻成小动物的上色问题上,也不能作硬性规定,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着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在讲评时,请这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给予肯定的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有信心去追求更多的成功。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 3提倡自主,发展创新能力“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就意味着要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必须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如果我们把每件事都手把手地教学生,那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现学习、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又如何培养?只有在课堂内,提倡自主学习,留给学生“自由”,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折纸教学,先指导学生折纸“蘑菇”。当学生们能熟练地折纸“蘑菇”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多种方式折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如“金鱼”、“鲤鱼”、“双喜”字、“福”字等)。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记“用正方形纸,从三角形对中折开始折”这一要领。在指导时要具体点评学生的作品或探究方案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正的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去思考、创作。这堂课,学生折得虽然比平时慢一些,但是答案当然不是唯一的,甚至有些折法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折出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图案,每一份图案都是一份创造。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天才,都是“爱迪生”。4精编教学,提升创造素质有一位科学家曾经指出:“创造源于实践。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需要实践,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更需要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能力的土壤”。技术操作实践活动是劳技课的生命。劳动方法的掌握及技能、能力的提高,则更离不开实践。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分析,形成观察能力。教师要在学生观察活动中做必要的启发,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有些问题教师口授几次不能解决,学生往往经过实际操作,很快就掌握了。而技能情感的形成,要在战胜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经受失败和考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才逐渐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精编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造素质。例如,我在探究小木屋制作一课的教学: 师:任何物件的组装,都有一个顺序,那么小木屋组装顺序又是什么呢?如果你要组装,你先装哪一部分?生:先安装四面围墙沿墙和山墙,再安装坡屋面。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房子要自上而下的组装。学生活动一:模拟组装围墙,并思考:沿墙与山墙之间有没有什么位置关系?是否可以任意组装?(小组合作两人一组模拟组装围墙,并通过实践得出组装围墙的最佳方法:沿墙在外,卡住山墙。) 教师总结:为了将围墙固定得更加牢固,加大围墙之间的接触面积,我们用沿墙卡住山墙的方法。学生活动二:模拟组装屋顶,在组装的过程中观察并发现问题(学生模拟组装屋顶,并发现一系列问题,讨论、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一:屋顶横梁过长,导致屋顶不能与山墙贴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屋顶的横梁两端截去一部分,使屋顶紧贴山墙(完成横梁的切割)。问题二:两片屋顶之间没有做到无缝对接。教师提示:想一想窗框和门框的制作,我们是怎样进行对接的?(教师演示打磨方法。)生:学生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两片屋顶的顶端进行打磨,每片的打磨角度是山墙顶角的一半。(学生完成屋顶角度的打磨。)问题三:屋顶与沿墙之间有缝隙,没有做到无缝对接。教师提问:那么沿墙需要打磨到多少度才刚好呢?(教师用PPT图解,强调沿墙的度数也正好等于山墙顶角的一半。)生:学生得出答案,沿墙上方的角度也要刚好等于山墙顶角的一半(学生完成沿墙的打磨)。小组合作完成小木屋的组装。教师要紧密围绕探究内容精心设计有关探究话题,学生就越有话说,参与的热情也就越高,创新的火花会时时爆发。所以说劳技课要精编教学环节,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造素质。5多元评价,激发创造欲望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培养每一个同学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生怕在提问或作答时出现差错,被同学取笑。此时,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寻找课堂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个个聪明,创造力人人都有。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小小思想火花,用意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等身体语言,给予肯定。即使有些是错误的想法、回答,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让创新的学习气氛充满整个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的热情鼓励,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可以激励学生活跃思维与创造欲望。激励评价的方式有:可以用口头表扬,作业加分,发奖状,评选小能手等各种形式,对学生的参与及时给予肯定,也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包括虽然有缺点但有创意的作品)。例如:初一(5)班的陈佳佳同学,平时作业不怎么优秀,但是在一次插花的构思创意中,用一枝白色百合花和一枝红色的玫瑰花,创意了一个很好的意境,我就及时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从此以后,他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在几次插花竞赛中他都表现出了很新的创意,作品也很具有欣赏价值。所以说,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路上给他们适当的激励,保护他们的奇思妙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则会出现更多的上进心者。总之,在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自己的职业心理;要承认学生兴趣、性格的多样性与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性学教活动,使课堂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出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三、几点思考1重视改善劳动技术教育办学条件。教学行政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解决劳动技术课的办学条件,严格规定劳技课的课时量,学校不能随意减少或砍掉劳技课的课时数。在时间上给予保证。不断地完整中学劳技教育的督导评估方案,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提高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所占的分数比例,调动劳技课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劳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2重视劳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目前学校劳技教师比较紧张、短缺,有些学校根本没有专职的劳技教师。随便分给各课老师任担,结果被各课老师移用于自己的所任教的学科教学。各校一定要重视劳技教师的培养工作,鼓励劳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3重视拓宽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渠道。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力开展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拓宽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渠道,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给予运用和实践,只有通过这样的兴趣小组活动,才能使学生自由反复的实践,达到激发灵感,开发思维,培养创造力的目的。主要参考文献:1顾明远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672林宗德等创造性思维与训练M华艺出版社 2009123于广明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选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84施致良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5浙江教育教研厅编七九年级劳技教材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6 6潘科伟撰写初中劳技课中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J201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