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论文:谈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法”教学(6页).doc
-
资源ID:37031067
资源大小:128.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教学论文:谈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法”教学(6页).doc
-初中教学论文:谈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法”教学-第 6 页谈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法”教学摘 要:当今新一轮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展开,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全新的基本理念走进了校园,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形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新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着重就“讨论法”教学方式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讨论法”教学方式数学教学标准特别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新课程要求改革过去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换之为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于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的的确确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讨论法”教学、“探究法”教学、“合作式”教学等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应用。下面笔者着重“讨论法”教学方面,谈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认识和运用。一、“讨论法”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讨论法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讨论中,教师们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迪,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地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由于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揭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往往会展开讨论,形成了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协同性的学习。二、“讨论法”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程序。(一)、围绕实验提出讨论题目,组织讨论1、先进行探究性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2、提出讨论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和研究,然后组织讨论,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要求或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所得结果等感知材料在讨论中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3、提出题目后,在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概念,原理的前提下,组织讨论,再进行验证性实验。前两种方式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后两种则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二)、提出讨论题目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后进行讨论。对于较大或较难题目,学生在讨论时易发生困惑,一时抓不住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是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师生共同研究和讨论。中学生思维活跃,受传统习惯势力束缚,较少勇于标新立异,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会提出一些问题,对于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讨论。(四)组织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分组讨论,班级集中式讨论或者结合进行。1、小组分散式讨论即划分小组进行讨论。这种方式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它比较适合讨论中心议题多、难度较小的问题。2、班级集中讨论,即以班级为集体进行的讨论。这种方式要求较高,主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或争议较大的问题组织讨论,由于这种讨论方式参加人数多、规模大,所以要求教师要事先武装好骨干,指定中心发言人,同时给学生留有自由发言的机会。(五)及时小结在讨论中,学生对问题积极地思考,分析和争议,但他们最关注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见解做出来的反应,因此教师及时总结非常重要。总结既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意见,又要做出科学的结论,教师的总结要能便于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概念。三、“课堂讨论法”几种常用方法为了适应教学内容的变化,课堂讨论与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自学法等配套使用,同时又要结合讨论法本身的特点形成多种教学模式,主要有:1.交流式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答案后,与同伴进行恰当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感知和见解,集思广益,拓宽思路,从而深化知识顺利解决问题。2.评述式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许多种途径,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全方位思考、探索,从而形成多种解法,然后让学生共同评述讨论这些解法有什么特点,哪些解法更为巧妙合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辩论式对学生容易混肴容易出错的数学概念和数学习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正反 两组的形式进行辩论,每个小组可以独自进行充分的讨论,从而为辩论提供充分的论据,在辩论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体现学生的个性,在个性化的教学中,澄清数学概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4.质疑式对于数学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和学生都可质疑都可解疑。古人曾说:“学者先要会疑”这句话的实质就是说:“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四、“讨论法教学”的实例下面以浙江版八年级上平行四边形性质2这一节课的教学来具体说明“讨论法教学”的操作程序。(一)、教师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图并思考下面问题:1.画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在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线段相等。2.再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你还能得到图形有哪些线段相等。老师把班上相邻几位学生分为一组,并兼顾优差生搭配,并确定组长,每个小组画好图后,进行交流,分别评价所画图形的正确性,分别测量对方图形各组线段,然后动脑思考,进行探索、议论,最后由每个组的组长总结得出结论:OA=OC,OB=OD接下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用一句简洁的语句来概括一下刚才的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板书: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求证:OA=OC,OB=OD。DBCAO让每个小组讨论,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哪些?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讨论回答:如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证三角形全等等等。老师进一步提问,那么在这个题中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老师指派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讨论,其他同学互相进行讨论、比较、指正达到证明的目的。从新知识的生长点出发,通过讨论法,采取观察分析猜想证明的探索过程的“最近发展区”向现实水平转化。投影显示例2: FEDBCA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过点O作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求证:OE=OF。老师适当点拨,欲证OE=OF,则需证明O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学生展开讨论,发现三角形DOF与三角形BOE、三角形COF与三角形AOE可能全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老师再提问,如果线段EF绕点O旋转,同学们还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又分组讨论,大家先后讨论出各自的结论。老师指派每一组学生代表说出讨论结果:OE=OF,也就是说,线段EF在转动过程中,能始终保持OE=OF,老师对学生的钻研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EFMDBCAN紧接着老师对图形作适当的改变,延长AD、CB交EF的延长线于M、N进一步提问:同学们又可以得到哪些类似的结论呢?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疑问,而且问题情境的确定性又能调动学O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纷纷动手画图讨论研究图形的变化,得到了OM=ON的类似结论,老师及时对结论作出评价。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作业,对学生不会做或容易错的题进行分析、讨论或讲解,并要求及时改正,做完后老师要求小组内学生的作业进行互批,并由批改学生给予一个作业评价分(好:4.55分,一般:34.5分,差03分)最后由老师巡回统一批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使讨论进入更高的境界,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精神生活。五、对“讨论法”教学的积极评价(一).从以“一言堂”为特征的信息单向交流向以“互动型” 特征的信息多向交流转变。(二).从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转变。(三).从单重视学生的智力的教育向重视学生智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教育转变。(四).从以“满堂灌”为特征的学生被动学习向以“引导型”为特征的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转变。(五).从重视学习结果、重视学生学会知识向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学会知识转变。参考文献1李敏主编教师教学基本功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2初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新课程与数学教学内容徐斌艳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