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教学规划】某加工车间钢结构操纵平台设计.pdf
-
资源ID:3703165
资源大小:588.6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钢结构教学规划】某加工车间钢结构操纵平台设计.pdf
钢平台设计任务书钢平台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某加工车间钢结构操作平台设计 1.2 设计条件 (1)某加工车间,厂房跨度 27m,长度 96m。室内钢结构操作平台建筑标高为 4.500m,柱 网布局如图 1 所示。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耐火等级二级。 图 1柱网布置图 (2)柱网 6.0mx4.5m;可变载荷标准值为 2.0kN/m 2,准永久值系数 8 . 0 q 。 (3)连接方式平台板与梁采用焊接(角焊缝) ;次梁与主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主梁与 柱采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定位螺栓采用粗制螺栓。 (4)材料型钢、钢板采用 Q235-A.F;焊条采用 E43 x x 型,粗制螺栓采用 Q235 钢材。 (5)平台做法设计对象为厂房内的钢操作平台,钢平台楼面做法: 1)采用花纹钢板或防滑带肋钢板。 2)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1.3 设计内容 1)钢平台结构支撑系统(支撑布置及选型,在计算书上应绘制支撑布置图) 。 2)楼板设计(包括楼板和加劲肋的设计或者楼板配置及合理布置) 。 3)次梁设计(采用型钢) 。 4)主梁设计(采用焊接组合梁) 。 5)钢柱设计(采用焊接组合柱或型钢柱) (安排 1.5 周时做) 。 6)次梁与主梁、主梁与柱上端、柱脚(安排 1.5 周时做)设计。 7)平台楼梯和栏杆的选择与设计(安排 1.5 周时做) 。 8)钢平台的设计施工图(含材料表) 。 1.4 成果要求 1)进度安排(1 周/1.5 周) ,其中 布置设计任务及结构布置0.5 天 设计计算及整理计算书2.5 天/5.0 天 绘制施工图2.0 天 2)计算正确,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 3)每人绘制 1 号施工图一张,采用白光纸、铅笔线条完成。要求图面质量符合工程制图标 注要求,线条粗细均匀、有层次,图面表达清楚、整洁。 4)完成设计计算书 1 份。 计算书必须条理清楚、整洁,并附有必要的简图(比例自定) ,最后装订成册。 5)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进行某加工车间钢结构操作平台设计,系统完备得解析了钢平台的设 计方法和步骤。本文主要完成钢平台结构布置、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各构件(主 梁、次梁、加劲肋等)的强度、稳定性计算,梁柱节点和柱脚设计,对结构设计能 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关键词:钢结构、主梁、次梁、稳定性 目录目录 第一章 设计题目.1 第二章 设计条件.1 第三章 设计内容.2 第四章 结构布置.2 第五章 铺板设计.4 第六章 次梁设计.8 第七章 主梁设计.10 第八章 次梁与主梁的连接节点. 15 第九章 钢柱设计.18 第十章 主梁与柱的连接节点.20 第十一章 柱脚设计.21 参考文献.23 1 第一章第一章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某加工车间钢结构操作平台设计 第二章第二章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某机床加工车间,厂房跨度 27m,长度 96m。室内钢结构操作平台建筑标高为 4.500m,柱 网布置如图 2-1 所示。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耐火等级二级。 图 2-1柱网布置图 2.楼面活荷载根据工艺要求为 2.07.0kNm 2,详见下表,准永久值系数 q=0.8。 3.连接方式平台板与梁采用焊接(角焊接) ;次梁与主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主梁与柱 采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定位螺栓采用粗制螺栓。 4.材料型钢、钢板采用 Q235-A.F;焊条采用 E43型;粗制螺栓采用 Q235 钢材。 5.平台做法设计对象为厂房内的钢操作平台,钢平台楼面做法: (1)采用花纹钢板或防滑钢板。 2 (2)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3)柱网尺寸和可变荷载标准值按老师分配的数值计算。 第三章第三章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1.钢平台结构支撑系统(支撑布置及选型,在计算书上应绘制支撑布置图)。 2.楼板设计(包括楼板和加劲肋的设计或者楼板配置及合理布置)。 3.次梁设计(采用型钢) 。 4.主梁设计(采用焊接组合梁)。 5.钢柱设计(采用焊接组合柱或型钢柱) 。 6.次梁与主梁、主梁与柱上端、柱脚设计。 7.平台楼梯和栏杆的选择与设计。 8.钢平台的设计施工图。 第四章第四章结构布置结构布置 1.梁格布置 采用单向板布置方案,柱网尺寸为 6.0m4.5m;主梁沿纵向布置,跨度为 6m,间距为 4.5m; 次梁沿横向布置,跨度为 4.5m,间距为 1.5m;单块铺板的平面尺寸为 1.5m4.5m。平台结构平 面布置如图 4-1 所示。 3 图 4-1钢平台平面布置图 2、连接方案 次梁与主梁采用高强螺栓侧面铰接连接,次梁与主梁的上翼缘平齐;主梁与柱采用侧向铰接 连接;柱与基础采用铰接连接;平台板与主(次)梁采用焊接(角焊缝)连接。 3.支撑布置 钢平台柱的两端均采用铰接连接,并设置柱间支撑,以保证结构几何不变。在轴线和轴 线 B 处分别布置纵、横向支撑,采用双角钢,如图 4-2 所示。 4 图 4-211 剖面 因无水平荷载,支撑磕按构造要求选择角钢型号。 受压支承的最大计算长度mmmml9760)2009000()2804500( 22 0 ,受压支撑 的允许长细比=200, 要求回转半径i,8 .48200/9760/ 0 mml选用 2L1258 (节点 板厚度 8mm,mmiy1 .54,y为对称轴) 。 第五章第五章铺板设计铺板设计 1. 初选铺板截面 在铺板的短跨方向设置 4 道加劲肋,间距mm009l1。 平板厚度6mmt7.5mm6120l150lt 11 ,取。 2. 计算简图 因铺板区格长边之比0 . 27 . 10.95 . 1ab可作为多跨连续的双向板计算,加劲肋和次 梁作为其支承边。 3.内力计算 (1)荷载计算 6mm 厚花纹钢板: 2 m/47k. 0600. 05 .78N 平台板永久荷载标准值: 2 k m/47k. 0gN 5 平台板可变荷载标准值: 2 k m/k0 . 2qN 平台板的荷载基本组合值: 22 kk m/3.164km/k0 . 23 . 147. 02 . 1qgNNP QG )(5-1) 平台板的荷载标准组合值: 22 kkk m/2.47km/k0 . 247. 0qgNNP)(5-2) (2)内力计算 平台板单位宽度最大弯矩: 0.23kN/mm/k0.93.1649080 . 0pa 22 max NM(5-3) 注:根据 b/a=1.7,查钢结构课程解析与实例中表 4-1 可得,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板的弯矩 系数=0.0908。 平台板的最大挠度: 3.40mmmm 61006. 2 900102.47 9340 . 0 Et p f 35 4-3 3 4 max a k (5-4) 注: 根据 b/a=1.7,查钢结构课程解析与实例中表 4-1 可得,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板的挠 度系数m/mk1006. 29340 . 0 5 NE; 4.截面设计 (1)强度计算 铺板的强度计算 222 2 3 2 maxmax mm/215fmm/31.94mm/ 62 . 1 1023. 06 t 6 NNN M W M (满足要求)(5-5) (2)挠度计算 150 1 265 1 009 3.40 a fmax (满足要求)(5-6) 5.加劲肋设计 (1)计算简图 加劲肋与铺板采用单面角焊缝,焊脚尺寸 6mm,每焊 150mm 后跳开 50mm 间隙 (图 5-1b 所示) 。 此连续构造满足铺板与加劲肋作为整体计算的条件。 加劲肋高度取 h=80mm,厚度 6mm,考虑有 30t=180mm 宽度的铺板作为翼缘,按 T 形截面计算,如 6 图 5-1c 所示。加劲肋的跨度为 1.5m,计算简图如图 5-1a 所示: (a) (b)(c) 图 5- 1加劲肋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铺板为四边支承板,较精确地计算可加定荷载按梯形分布,为简化计算,可 安全地均布荷载考虑,即取加劲肋的负荷宽度 900mm。 永久荷载标准值: 平台板传来永久荷载mNN/42k. 0m/0.9k47. 0(5-7) 加劲肋自重m/k03768. 0m/k006. 008. 05 .78MN m/0.46k0.037680.42gkN(5-8) 可变荷载标准值:m/1.8km/0.9k0 . 2qkNN(5-9) 荷载的基本组合值: mNNP QG /2.89km/k1.83 . 146. 02 . 1qg kk )(5-10) 荷载的标准组合值 m/2.26kNm/kN1.8046. 0qg kkk )(P(5-11) (3)内力计算 7 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m0.81k5 . 12.89 8 1 8 1 22 max NplM(5-12) 支座处最大剪力设计值 kNplV1.425 . 12.89 2 1 2 1 max (5-13) (4)截面特性计算 截面形心位置 mmyc23.16 6806180 )640(68036180 (5-14) 截面惯性矩 2323 )23.1646(680806 12 1 )323.16(61806180 12 1 I )( 4 876677 mm(5-15) )( 4 614437 2 )23.1646(680 2 )323.16(6180 xmmI(5-16) 支座处抗剪面积只计算铺板部分,偏于安全的仍取 180mm 范围,则 22 10806180mmmmAv(5-17) (5)强度计算 受弯强度计算,受拉侧应力最大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1.2。 nxxW M max (5-18) )(/215mm/53.72 23.1686/6776872 . 1 100.81 22 6 满足要求 )( mmNfN 受剪强度计算: = V A V It SV maxmax 5 . 1(5-19) = 222 3 /125mm/1.97mm/ 1080 101.42 5 . 1mmNfNN v (满足要求) (6)变形计算 加劲肋的挠度计算: 8 150 1 1274 1 6144371006. 2384 15002.265 384 5 5 33 x k EI lp l f (满足要求)(5-20) 第六章第六章次梁设计次梁设计 1.计算简图 次梁与主梁铰接,按简支梁计算,跨度 0 l=4.5m,如图 6-1 所示。 图 6-1次梁计算简图 2.初选次梁截面 次梁的荷载主要由铺板-加劲肋传来相隔 900mm 分布集中荷载,每个加劲肋传到次梁上的 集中荷载设计值 m/4.82k0.9/5 . 12.89NqBS(6-1) m/3.77k.90/5 . 12.26NqBSk(6-2) 次梁采用轧制普通工字钢,假定铺板不起刚性楼板作用。跨中无侧向支撑,上翼缘受均匀布 荷载,自由长度为 4.5m。 假定钢号为 2240 之间,查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附表 B.2, b =0.6。 次梁跨中弯矩设计值 9 mKN12.204.54.82 8 1 lq 8 1 M 22 BSmax (6-3) 所需的截面抵抗矩 33 6 b max x 96.4796465 2156 . 0 1012.2002. 1 f 1.02M Wcmmm (6-4) 选用14I,h=140mm,b=80mm,t=9.1mm,tw=5.5mm,WX=101.7cm 3, x I=712cm 4, 自重为 16.88kg/m=0.1688KN/m。 3.内力计算 包含自重在内的次梁均布荷载基本组合值 mkNqBS/5.02)1688. 02 . 14.82 (6-5) 均布荷载标准组合值 mkNqBS/3.97)1688. 02 . 13.77k (6-6) 最大弯矩基本组合值 mkN12.714.55.02 8 1 lq 8 1 M 22 BSmax (6-7) 最大剪力基本组合值 kN11.304.55.02 2 1 lq 2 1 V BSmax (6-8) 4.截面设计 轧制型钢梁不需要验算局部稳定; 正截面强度不起控制作用; 连接处净截面抗剪强度见连接 节点计算。截面积算内容包括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整体稳定和试用阶段极限状态的挠度。 (1)整体稳定性计算 22 3 6 xb max 215/208.29 10101.76 . 0 1012.71 W M mmfmmN (6-9) (2)挠度验算 250 1 311 1 107121006. 2384 45003.975 384EI l5q l f 45 3 x 3 BSk (满足要求)(6-10) 10 第七章第七章主梁设计主梁设计 1、计算简图 主梁与柱铰接,按简支梁计算,跨度 l0=6.0m,计算简图如图 7-1 所示: 图 7-1 计算简图 2、初选主梁截面尺寸 (1)梁腹板高度 hw主梁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主梁的负荷宽度为 6.0m。 次梁传来集中荷载设计组合值:P=5.02kN/m4.5m = 22.59kN 次梁传来集中荷载标准组合值:PK=3.97KN/m4.5m = 17.865KN 主梁的弯矩设计值近似按此梁端部反力计算,假定 g=2.0kN/m,则: mkNlP l PMX81.324 4 1 22 3 (2 . 1)(7-1) 则所需的截面抵抗矩为 33 6 x nx 378.25cm378251mm 215 1081.324 f M W (7-2) 按下式确定梁的经济高度: cmWhe33.30378.251 . 33.1 5/2 5/2 nx (7-3) 梁的最小高度按刚度条件确定,由表 4-2 可见,梁的允许挠度为 l/400,其最小高度 hmin必 须满足: 400mm 15 6000mm 15 l h 0 min (7-4) 取梁的腹板高度 hw=450mm,满足最小高度要求,且接近经济高度。 (2)梁腹板厚度 tw梁腹板可按下式估算: 6.098mm6098cm. 0 11 45 11 h t w w (7-5) 11 取 tw=10mm,大于 6mm 的最小要求。 (3)梁翼缘尺寸 bt取上、下翼缘相同,截面模量按下式计算: 26 2 www X bthht W 可得到所需的上(下)翼缘面积: 2 7.662) 6 456098. 0 45 378.25 (2 6 cm ht h w bt ww w x )( (7-6) 翼缘宽度150180)3/15 . 2/1 (hb,取 b=170mm,翼缘厚度取 t=12mm,满足8mm 的 u 要求。单个翼缘面积 A1=171.2=20.40cm 2 7.66cm 2,满足要求。 主梁截面尺寸如图 7-2 所示. 图 7-2 主梁截面尺寸图 (4)几何特征 主梁截面面积: 2 858001504211702mmA(7-7) 主梁截面惯性矩: 4623 nx 10239.6523117012245010 12 1 Imm(7-8) 12 4633 y 109.8610450217012 12 1 Imm)(7-9) 抗弯截面模量: 36 6 nx nx 101.01 474/2 10239.65 h/2 I Wmm (7-10) 中和轴以上部分的面积距: 33 10724.37112.52251023117012mms(7-11) 翼缘对截面中和轴的面积距: 33 1 10471.2423117012Smm(7-12) 3、内力计算 取加劲肋的构造系数为 1.05,主梁自重标准值: gk=mkN /0.7075 .7810858005. 1 6 (7-13) 主梁自重设计值: g=0 . 20.8480.7072 . 12 . 1kg(满足要求)(7-14) 截面最大弯矩的基本组合值 mkN gl lP lgl PM71.59 84 1 2 ) 22 3 ( 2 max(7-15) 截面最大剪力的基本组合值 36.43kN0.848322.591.5g 2 6 2 3 VmaxP(7-16) 主梁内力图如图 7-3 所示。 13 图 7-3 主梁内力图 4、截面设计 (1)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 22 6 6 nxx max /215mm/67.51 101.0105. 1 1071.59 W M mmNfN (7-17) 抗剪强度: 22 6 33 wnx max /215/11.01 0110239.65 10724.371036.43 tI SV mmNmmN (7-18) (2)整体稳定计算次梁可以作为主梁的侧向支撑。主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 1 l=1.5m ,受 压翼缘宽度 b =170mm。 11/b l=1500/270=5.5616,因此可不计算主梁的整体稳定性。 (3)翼缘局部稳定计算梁受压翼缘自由外伸宽 1 b=(170-10)mm/2=80mm,厚度 t=12mm。 13 235 136.67 12 80 t b1 yf (7-19) 故受压翼缘局部稳定满足要求。 (4)腹板局部稳定验算和腹板加劲肋设计 0 h= w h=450mm, w t=10mm,所以 w0/t h=450/10=451,腹板受剪计算的通用高厚比s: 80. 046. 01 )1500/504(434. 541 01/504 235 )/(434. 541 / 22 0 0 yw s f ah th (7-22) 因此,临界应力=fv=125N/mm 2 根据主梁的剪力和弯矩分布(图 7-3) ,需对各地区段分别进行局部稳定性验算。 根据区段 I:平均弯矩 M1=53.69 / 2=26.85kN m,平均剪力 V1=(36.43+35.16)/ 2=35.80kN, 则弯曲应力和平均剪应力分别为 2 6 6 1 /25.21 10239.65 450/21026.85/2 mmN I hM x (7-23) 2 3 1 /7.96 01504 1035.80 mmN th V ww (7-24) 因局部压应力为 0,区段 I 的局部稳定: 0 . 10.018) 125 7.96 () 215 25.21 ()()( 2222 crcr (满足要求)(7-25) 区段 II:平均弯矩 2 M=(53.69+71.59)/2=62.64kNm,平均剪力 2 V=(12.57+11.30) /2=11.94kN,则弯曲应力和平均剪应力分别为 15 2 6 6 2 /58.81 10239.65 2521062.64/2 mmN I hM x (7-26) 2 3 2 /2.65 01450 1011.94 mmN th V ww (7-27) 因局部压应力为 0,区段 II 的局部稳定: 0 . 10.075) 125 2.65 () 215 58.81 ()()( 2222 crcr (满足要求) (7-28) 5、挠度验算 简支梁在对称集中载荷(次梁传来)和均布载荷(主梁自重)作用下的跨中挠度系数分别为 11/348 和 5/348,则, mm l 15 400 5.03mm 10239.65102.06384 60000.707560001017.86511 384EI l5g 384EI l11P f 0 65 433 x 4 k x 3 k (满足要求) 6、翼缘与腹板的连接强度 采用连续直角焊缝,所需焊缝的焊脚尺寸为 mmfISVh w fxf0.32 1607 . 0210239.65 10471.241036.43 )7 . 02/( 6 33 1max (7-32) 按构造要求,mmthf5.2215 . 15 . 1maxmin(7-33) mmthf21102 . 12 . 1minmax(7-34) 取 f h=8mm,如图 7-2 所示。 第八章第八章次梁与主梁的连接节点次梁与主梁的连接节点 次梁与主梁平接,如图 8-1 所示,连接螺栓采用 8.8 级 M16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计算连接螺 栓和连接焊缝时,除了次梁端部垂直剪力外,尚应考虑由于偏心所产生的附加弯矩的影响。 1.支撑加劲肋的稳定计算 一侧加劲肋宽 bs=80mm,厚度 t=6mm,按轴心受压杆件验算腹板平面外稳定。验算时考虑与加 劲肋相邻的 15tw=15mm10=150mm 范围内的腹板参与工作。 加劲肋总的有效截面特性: 16 2 30201015026)10802(mmA(8-1) 46 33 102.48 12 101502 12 1706 mmI (8-2) mmAIi28.663020/102.48/ 6 (8-3) 15.7028.66/450/0il(8-4) 根据=15.70,查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附录 B 表 B.2,可得受压稳定系 数=0.981。 加劲肋承受两侧次梁的梁端剪力 22.60kN11.3022 VN(8-5) 22 3 /215/7.63 3020198. 0 1022.60 mmNfmmN A N (8-6) 2.连接螺栓计算 在次梁端部剪力作用下,连接一侧的每一个高强度螺栓承受的剪力: kNnVNv5.652/11.30/()(8-7) 剪力V=11.30kN, 偏心距 e= (40+10+40) mm=90mm, 偏心力矩Me=Ve=mmkN 10179011.30 作用,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最大拉力: kN ym My i 10.17 502 501017 NN 22 1 M 1t (8-8) 单个 8.8 级 M16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 kN18.3022.5945. 029 . 0PnN fR b (8-9) 在垂直剪力和偏心距共同作用下,一个高强度螺栓受力为 18.30kN11.63kN10.175.65NNN b v 22 2 t 2 vs N (满足要求) (8-10) 3.加劲肋与主梁的角焊缝 剪力 V=36.43kN,偏心距 e=(80+40+10)=130mm, 偏心力矩mm4735.9kN301Ve36.43Me,采用 hf=8mm,焊缝计算长度仅考虑与主 17 梁腹板连接部分有效,即 w l=450-2*8=434mm,则 2 3 v /7.49 344287 . 0 1036.43 7 . 02 mmN lh V wf (8-11) 3 22 22 4735.9 10 /13.47/ 0.72/60.7 8 2 434 /6 ee M wfw MM N mmN mm Whl (8-12) 2222 1 2 v /160/13.34)22. 1/13.47(7.49/ 2 mmNfmmN w f M )(8-13) 4.连接板的厚度 连接板的厚度按等级强度设计。对于双板连接板,其连接板厚不宜小于 6mm,取连接板的厚 度 t=8mm。 5.次梁腹板的净截面验算 不考虑孔前转力,近似按下式进行验算: 22 3 /125/58.82 7 .1321405.5 1036.43 mmNmmN ht V wnw )( (8-14) 次梁与主梁跨内的连接节点大样如图 8-1 所示。 18 图 8-1次梁与主梁跨内的连接节点大样 第九章第九章钢柱设计钢柱设计 平台结构中,中柱、边柱和角柱的受力显然不同,从节约钢材出发,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柱子 截面。 但从方便钢材订货、 构件加工和现场安装的便利考虑, 实际工程设计时, 采用相同的截面。 以最不利的中柱为依据,选择柱子截面并计算。 1.截面尺寸初选 一根主梁传递的竖向反力设计值kNN36.431 一根次梁传递的竖向反力设计值kNN11.302 所有,中柱的轴力设计值 N: kNNNN47.73)11.3036.43(2)(221(9-1) 柱子的计算简图如图 9-1 所示,因有柱间支撑,将其视为两端不动的铰支承,柱子高度为钢 平台楼面标高(标高为 4.500m)减去主梁高度的一半,即 H=(4500-474/2)=4263mm。 因柱子高度不大,初步假定弱轴方向(y 轴)的计算长度为80y,b 类截面,由钢结 19 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附录 B.2,可查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688. 0,则所需 的面积 A: 2 3 322.67 215688. 0 1047.73 mm N A f (9-2) 柱的计算长度mmlloyox4263, 截面的回转半径mmiy53.2980/2634,查有关表格, 选择柱子截面 HW200 x200,其几何系数: 翼缘厚 t=12mm, 腹板厚wt=8mm, 回转半径cmix8.61,cmiy99 . 4, 面积 2 64.28cmA, 理论重量 50.5kg/m。 图 9-1平台柱计算简图 2.整体稳定计算 考虑一半柱子重量集中到中柱顶,则柱顶轴力设计值: kNN61.3652/5 . 4550. 02 . 173.47(9-3) 49.5186.1/4263/xoxxil(9-4) 85.4349.9/2634/yoyyil(9-5) 20 绕两主轴截面分类均属于 b 类,故按较大长细比)85.43(y计算,由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附录 B 表 B.2,可查得655. 0y,则 22 3 /215/14.57 64280.655 1061.365 mmNfmmN A N y (满足要求)(9-6) 3局部稳定计算 翼缘外伸宽度与其厚度的比值: 18.5431)85.431 . 010( 235 )1 . 010(6.67 12 2/ )10170(1 yft b (9-7) 腹板高度与其厚度的比值: 67.7151)85.435 . 025( 235 )5 . 025(56.25 8 450 yw w ft h (9-8) 满足稳定要求。 4.刚度计算 15085.43max(满足要求)(9-9) 第十章第十章主梁与柱的链接节点主梁与柱的链接节点 主梁与柱采用对接焊缝焊接。 1.承受的弯矩为: 222 /3 2 /347.73 2 6 /90.80 6 ()66.04 12612 PLLgl MkN mkN m L (10-1) 6 222 6 66.04 10 /65.39/215/ 1.01 10 w x M N mmN mmN mm W (10-2) 2 x 724365mm112.51022523112170S (10-3) 3 222 6 61.365 10724365 /18.55/125/ 239.65 1010 x x w VS N mmN mmN mm I t (10-4) 2.对腹板和翼缘连接处折算应力验算: 21 6 22 6 / 266.04 450/ 2 10 /62.00/ 239.65 10 w z x Mh N mmN mm I (10-4) 对腹板和翼缘连接处以下翼缘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2 x 459000mm22512170S (10-5) 3 222 6 61.365 10459000 /11.75/125/ 239.65 1010 x x w VS N mmN mmN mm I t (10-6) 所以 2222222 z ()3()(62.00)3 (11.75)/65.25/1.1 215236.5/ ww N mmN mmN mm (满足要求)(10-7)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柱脚设计柱脚设计 平台柱的柱脚采用铰接连接的方式。 1.底板面积 平台柱截面采用方形底板,其边长 B=H=b+40mm=240mm。初选螺栓孔直径 24mm,底板上锚栓 孔洞直径 50mm, 222 (240 2403.14 2550 40)53637.5Ammmm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 f=11.9N/mm 2 ) ,柱底的轴力 50.31kN4.2630.5051.247.73N 则 c= A N = 53637.5 1050.31 3 N/mm 2 =0.94N/mm 2 <fc=11.9N/mm 2 (11-1) 2.底板厚度 A 区格,悬臂板的悬臂长度 c=20mm,则 mm188N200.940.5c0.5M 22 c (11-2) B 区格,三边支承区格板,b 1=(1208/2)mm=116mm,a1=(200212)mm=176mm,由 b1/a1=116/176=0.66,查表得,=0.082 22 mm1193.82N1760.940.50.082a0.5M 2 2 1c (11-3) 取较大区格弯矩计算板厚 t 5.77mm 215 1193.8266 t f M (11-4) 取底板厚度 t=8mm。 3.锚栓直径 平台柱在所有工作条件下都始终受压,则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S 102:2002)规定,选用的锚栓直径不应小于 24mm。本设计取锚栓直径 24mm。 11-1柱脚示意图 2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 范崇仁。水工钢结构(第四版) 2.沈祖炎,陈以一,陈扬骥.房屋钢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陈绍蕃,顾强.钢结构(下册)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7. 4.邱宏兴.建筑结构设计(第二册)设计示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GB/T50105-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S. 6.GB/T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S. 7.GB50009-2001,2006 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8.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