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论文:谈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创新(4页).doc
-
资源ID:37032755
资源大小:15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论文:谈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创新(4页).doc
-初中论文:谈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第 4 页以活动为形式 以任务为驱动 谈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摘要:在科学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探究活动内容,使探究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可见探究活动在科学课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通过教学实践的一些不成熟做法来探讨以任务为驱动形成以活动为形式的初中科学教学模式。关键词:科学教学 活动 任务驱动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的膨胀,课本知识远不够学生去应对复杂的环境,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更要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式教学”作为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活动式教学”理论是以杜威、布鲁纳等人为代表提出的,它重视教学的引导,强调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重视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注重渗透式、跳跃式地掌握知识,强调通过学生自我发现知识,重视知识的质的掌握。根据上述理念我们可以将科学教学的形式设计为具体的若干个活动来完成。为了避免因为初中学生现有的学习心理,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活动的本身而忽视活动过程中队知识的获取,我们必要地要在活动的基础上明确任务,以任务为驱动。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老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因此,任务并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它的指向应是学习者成就动机的形成,即任务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演化过程,是以成就动机的产生为宗旨通过“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赢,落实三维目标,突出教学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下面以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天气和气候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谈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该章内容是以知识知识体系为单元而展开的,设计时就需要我们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将整章内容根据目标重组,形成若干个任务,进而根据任务设计若干个活动。教学目标: 1、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 2、学会看天气预报 3、学会看简单的天气图,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 4、利用天气图判断天气状况,并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5、知道天气预报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 6、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任务归纳:1、 掌握若干种获取天气预报的方法2、 学会收集天气预报的信息并知道这些信息如何获得3、 能看懂天气预报的专业术语活动设计:1、 为运动会进行天气预报2、 辨认准备的若干天气预报符号、内容并进行表演 3、探究天气预报的各信息时如何获得的。 上述活动有的需要在课前进行布置,有的可以当堂进行组织,需要教师灵活把握。同时为了将活动延伸,将任务驱动真正形成动机内驱,我们还可以设计课后探究:如果2008年奥运会期间天气反常,为了比赛正常进行,请你为他们做好天气预报,需要什么工具,怎么制定等。类似于上述教材内容在新课标华师大科学教材中所占比例业比较大,每一章节的内容中安排了“活动”和“思考与讨论”,这些都是我们设计教学的参考,需要的就是如何将教学目标整合成探究任务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本人深刻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体现的以下一些优势: 1、以任务驱动带动学生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在活动式教学中,学生是通过自我发现掌握知识的,重视知识展现过程,思维发展的递进过程。而老师则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的目标,为学生指点迷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个体活动素养。 2、以师生,生生交流带动学生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在实施的过程中,创设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交流活动、组织活动。坚持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活动的内容接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描述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着全部的学习活动,作为独特的学习者,在某些问题上更有发言权,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展开交流、讨论与评价,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这样的活动更有利于发展学生集体活动的素养。 3、以信息带动学生活动中的探究意识。科学探究是领悟科学思想,获取知识的有效活动形式。通过情境创设、信息分析、游戏活动、演艺表现、图象观察、案例分析等,强调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和兴趣的激发,从而产生探究的动机,在知识消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活动素养。同时,在实践中也感觉到,这种模式教学的效果容易趋向浅显,很难达到知识的深化,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活动次数多,导致知识结构模糊,重难点难以把握。活动设计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学生的主动性时起时落。此外对教师的教学准备要求较高,特别是任务的设计要始终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任务的设计还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使之结构巧妙、逻辑严密、井井有条、张持有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即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又必须学习、探索新的知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整个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可以肯定的是采用以任务驱动的“活动式”教学对学生的活动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行之有效的。相信对“活动式”教学的有益尝试,对进行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有益的是积极的。参考文献: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2、王耀村 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3、钟启泉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