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浅谈现代文阅读教学(3页).doc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现代文阅读教学-第 3 页初中语文论文:浅谈现代文阅读教学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要达成这一总目标,自然要有一个复杂的实施过程。这一实施过程就是完成现代文阅读任务的教学过程。人教版教材中的选文,以经典为主,选取的许多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充分地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风采,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精神境界。阅读这些文章,让学生能与文学思想的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为终身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因此,现代文阅读一定要紧扣文本,进行教学活动。下面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现代文的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文章是阅读的载体,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是阅读理解的主要步骤,也是精读赏析的前提,整体感知能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的能力。整体感知是指对文章的文体、思想、感情、观点,文章的思路、文化背景、写作意图、结构特征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阅读文章时,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因为文章的主题、作者的观念等,是从整体中透露出来的。我们有些学生在考试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先看提问,然后急着在文段中去找答案,一篇文章读的支离破碎,根本谈不上理解,答案也是片面,错漏百出的。其实啊,“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读,看似花费时间,但它对学生理解文章、把握主题、领会作者情感起很重要的作用。二、细节推敲,把握重点对课文(阅读材料)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还需对某些文段和句子甚至是词语进行推敲、研读。一般包括:理解关键性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中心句);能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能辨别各种文体,懂得各种文体的要素,并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进行阅读;能指出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和反问)等。对于这个环节的教学,我们可以像考试那样,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推敲,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也可以开拓思维,提高解题、答题技巧。三、感悟提升,净化心灵我们语文课本中所选课文,都是精华之作,这些课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心放进去,把情投进去,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评价等,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