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研讨(8页).doc
-小学语文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研讨-第 8 页小学语文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研讨 华英双语 靳彦芬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无论是在评价的功能和价值上,还是呈现方式上,都要力争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 纵观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我们发现,教师普遍开始重视,然而评价语言依然匮乏,致使评价模棱两可,含含糊糊;评价主体依然单一,教学评价限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输出,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评价依然不注重前瞻性,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缺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以上零零散散,均使教学评价黯然失色,使课堂教学沉闷无趣。 有必要关注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关注教学的微观层面,有必要提倡人文性的教学评价,使课堂教学精彩连连,使教学过程 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加油站。 一、评价要真诚,讲究语言艺术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一位出色的教师,要用语言渲染创设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学生心灵的震颤,用启迪拨开重重的迷雾,用诱导引发深远的思考,用智慧让自己的语言起来!通过真诚的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1:我校一位老师上找骆驼一课,当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的特征时,有位学生讲得有条不紊、头头是道,最后他说:“因为老人经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所以知道得这么详细。”一般的老师会说:“好!你说得没错。”但这位教师却马上接口道:“你讲得非常详细,也肯动脑筋,说得这么有根有据,你是那位老人的高徒吧?”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满足地笑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此教例中的教师,既肯定了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又赞扬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更重要的是,结尾富有幽默的话语,不仅使该生享受到了成动的喜悦,还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了调整。由此可见,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例2: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上黑板听写4个词语,一个学生错了一个,下面的小朋友喊起来:“错了,错了,老师,他听写错了。”上台听写的小朋友的脸一下涨得通红,我们的老师却不紧不慢地说:“是啊,他最后一个写错了,可是,小朋友没发现他前面三个都对了吗?”那个听写的小朋友羞愧地笑了。多么诙谐有趣的评价!就像一味上好的“调料”,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环境,巧妙地调和了学生的心理,使课堂高潮迭起,使学习变得“有滋有味”使学生沐浴在老师充满人文关怀的、颇具亲和力的教学评价用语中,享受着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二、评价要多元,注重个体差异 “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也应“以生为本”,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 1、评价的主体多元。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从教师一元转向师生互动,打破教师在评价中的绝对地位,倡导民主评价,将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的评价合理地结合起来,课堂上教师应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并教会学生如何互相评价。多元评价既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教学中偏重教师评价的片面现象,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作文课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作文,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和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同在小组中活动,互相评改,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评改的不完整、不准确也给予鼓励,并且在互评后要求评的“小老师”签上自己的名字,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课堂也不再死气沉沉,写作文不再是一件皱眉头的事。这样的相互评改还能促进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我”是一个积极的发言者、倾听者、协作者、“我”要和每个同学相互支持、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要对每个合作成员的习作内容进行加工。 2、评价的方法多元。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常用的是语言评价。其实,我们的肢体语言更丰富,英语课上教师的肢体语言往往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赞许的眼神、微微的点头、竖起的大拇指及各种丰富的表情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上,是不是也该善用这些特殊的“语言”呢?比如当学生在朗读课文,读得摇头晃脑、有滋有味时,向他竖起拇指表示夸奖;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与学生握手。表示赞赏;当学生回答疙疙瘩瘩、错误时,轻轻地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示意他坐下等生动的肢体语言让学生让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友好,从而使学生消除学习上的恐惧心理。 3、评价的角度多元。“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天才!”教师如果只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学生,任老师运用了多么客观、准确、及时、生动的语言,那也只是表面上热闹,对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创新性的培养并无任何帮助。尤其当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或性格内向者,发言受阻、感到困窘时,教师巧妙地运用评价语言,扣准学生的内心感受,拨动他的心弦,有效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下面是一位老师在教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一个片段: 师:你喜欢小白兔和小灰兔吗?为什么? 生1: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很勤劳,我要向它学习。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孩子。 生2:我也很喜欢小白兔,因为它把自己种的白菜送给老山羊,很爱护老人。 师:你善良又尊敬老人,你真棒! 生3:我也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帮老山羊收白菜,它很爱帮助别人。 师:你体会的很深,相信你也会热心地帮助别人,对吗?(学生微笑地点点头,满意地坐下了。) 生4:我喜欢小灰兔。(这话刚说完,全班哗然。) 师:为什么呀,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4:因为它很好玩。如果它又种了菜子,会剩下很多白菜,吃不完会烂掉。它可以去向小白兔要白菜呀。 生5:自己没种白菜还向别人要,多不好意思呀! 生6:自己不种菜,天天玩,真是小懒惰。 师:自己不劳动光向别人要,你觉得好吗? 生4:不好。 师:对呀!我们只有靠自己的双手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能力、不同的阅读形式和不同的阅读感受。传统的教学中,小灰兔是个反面角色,如果有人说喜欢它, 定会加以否定, 这节课中,教师面对学生学习中的多元反应因势利导,在学生思维认知的过程中,起到“导航”引领的作用,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体现了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符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识别真、善、伪,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新理念。这正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教学功能。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积极营造平等对话、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努力建构起师生、生生多向和谐交往,洋溢着人文情怀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使得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与生成。例:上翠鸟一文,我指名一学生用朗读来表现翠鸟的外形美丽,学生第一次读得不够好。读后请同学评评,听到的是“他读得不好”、“他没读出翠鸟的美丽”、“他读得没感情,有几个词语要读得重些”。我听了学生的发言,说:“小朋友刚才给你提了意见,这是在帮助你呢。你的声音很响亮,但我只看到了一只鸟在水边的苇秆上,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再听你读一读,好吗?”他又读一遍,但读得还是没到位,我鼓励道:“有进步,这次你让我看到了翠鸟的小爪是怎么样的了,再试试。”他想了想,再读,这次他进步了,我马上称赞:“呀,读得真好啊,特别是透亮灵活这个词,我好像看到了翠鸟的眼睛在嘀溜溜地转呢!”教师评价时再配手势动作,学生满意地坐下了,也体会到了“小巧玲珑”的意思。接着引导全班读,“小巧玲珑”这个词都读得特别好。如此引导学生回忆读的心理过程,评价读的努力,肯定读的结果,既能学生体会到自己朗读过程中的成功,又不失时机地对其他学生进行了引导。 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觉得乌鸦很聪明”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适时地作出调整?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如果能抓住课堂生成的瞬间,及时把握教学时机,活用鼓励、引导、纠错等评价功能,把评价贯穿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呈现生机、活力。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评价的魅力,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以生为本、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课堂也会因此而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