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红绿灯》教学案例的剖析(4页).doc
-
资源ID:37057116
资源大小:14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红绿灯》教学案例的剖析(4页).doc
-基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红绿灯教学案例的剖析-第 - 4 - 页小学品德论文 创建生活课堂 实现有效教学 基于红绿灯教学案例的剖析【摘要】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一定要凸现生活性,确定生活化的目标,汲取生活化的教学资源,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构建生活化课堂,最终实现有效教学。【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生活化 红绿灯在第一教研区教研活动中,本人执教五上品德与社会中的第四单元其中一课红绿灯。乍一看课题,太简单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但历经备课,磨课后才深深地感受到上好品德课不简单。品德课必须要立足于生活化,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在生活中教育,为生活需要而教育。生活化的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制造给学生感受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带领学生走进“活”教材,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更多的生活体验中,形成源于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本文就以红绿灯这一课的教学为依托,谈谈本人对生活化课堂的思考。一了解学情,确定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另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两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将多方面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促进多方面和谐发展。在红绿灯初次设计时,本人根据教学参考书的意见,将重点放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上,设计了一个车祸后,让学生处理的场景,在试教过程中,受伤的学生扮演得并不逼真,其他学生嘻嘻哈哈,表面上课堂气氛很热闹,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课后,本人对现实状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认识到出事故后,真正需要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报警,救护的概率是很少的,而事故频繁发生的真正原因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思想上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因此,将教学重点定位于让学生明白遵守交通法规是安全出行的保证,激发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愿。二扩大视野,汲取生活化教学资源现在的教材内容很丰富,不仅有图片,还会有故事等内容,但这些内容始终是有限的,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在生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在红绿灯一课的试教中,本人在网上搜集了大量车祸的照片,照片中的人物惨不忍睹,胆小的学生看到这鲜血淋淋的场面惊呆了,胆子大的学生竟然哈哈大笑,本来的严肃气氛一哄而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老师们指点下,课堂上的导入就利用本人在校门口拍摄的一组镜头,有随意停车,阻碍交通的;有一辆摩托车乘坐了4人,严重超载的;有闯红灯的;还有我们同学从车窗里扔下垃圾的当这一组镜头出现的时候,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这一课的内容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学生积极举手,侃侃而谈,课堂教学效果不错。这一切正是学生以生活体验和经验为基础的生活经历,才使学生有感而发。三注重体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体验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生活基础带给学生丰富的体验,不仅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品德和社会的实践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在生活化的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体验,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一)生活情境妙创设例如:在执教红绿灯一课时,创设情境,学校要招聘“小小交通协管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做好这份工作,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让学生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认识了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法规。随后进行现场大考验,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宣传标语,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劝解。最后根据各组的表现,评选出“小小交通协管员”,让学生走出教室这个小课堂,走进校园这个大课堂,当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小交通协管员”。(二)生活情境巧模拟情境模拟能使学生获得一份现实背景下的新感受和新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里获得道德认知和感悟,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在执教红绿灯时,本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再次出示了导课时的一组镜头,让学生对这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劝解。同桌之间进行角色扮演,因为有图,学生有话好说;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才有感而发。劝解的同学说得头头是道。有同学就说到:“安全无小事。”“宁等三分钟,不抢一秒钟。”这样的情境模拟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学生就能通过这个场景折射自己,从而使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进行交通安全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了。(三)宣传标语巧设计宣传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让学生设计宣传标语,更能起到宣传的作用。红绿灯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交通标志,了解了交通法规后,让学生设计宣传标语,让更多人利用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法规。学生的标语更是精彩纷呈。斑马线标志“斑马线不是起跑线,而是生命线”;注意儿童标志“司机叔叔踩刹车,方便儿童过马路”;超速标志“贪一时之快,悔终身之恨”。这样的标语,尽管语言非常幼嫩质朴,但却是同学们真实的感悟。 四开展活动,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一)课前多积累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可以为我所用。红绿灯一课中,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认识交通标志。课前,本人布置学生留意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学生对这类任务乐于接受,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自发地认识了多种交通标志。在课堂上,笔者出示的主要交通标志,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不少学生还例举了其他的交通标志,扩大知识面。(二)课堂巧构建课中,教师在凭借教材的基础上,把生活材料做为教学的新资源,达到教学目的。红绿灯一课的教学中,本人就是这样处理的:先将近20种标志装进袋子里分给每个小组;再让组内同学讨论交流,说清楚这是什么标志,怎么看出来的;接着由电脑随机抽取号码,说出这个号码所对应的标志,以及这个标志所表示的意义。由于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在抢答的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一举二得”。(三)课后多延伸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在课堂上,学生明白了生活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行为准则,也能明白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未必能按照课内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去做,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要求学生要有具体的行动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检验到知识已经真正能约束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品质的目的。例如:在红绿灯教学结束后,让“小小交通协管员”充分发挥作用,课后组织了“交通安全我遵守”的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能遵守交通规则,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争当文明人。红绿灯这一课的教学早已结束,但留给本人的思考却远没有停止。本人深深地感受到现实生活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品德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必须生活化,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只有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认知,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构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参考文献】1罗均柱:将品德与社会课融入生活,在线学科教学,2010年3 2吴济慧,蔡琴: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3诸葛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策略探析,辽宁教育研究,20034黄瑞腾: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学园:教育科研,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