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物里悟理 悟物穷理(6页).doc

    • 资源ID:37070892       资源大小:14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物里悟理 悟物穷理(6页).doc

    -物里悟理 悟物穷理-第 6 页物里悟理 悟物穷理四川省青川中学校 李晓红内容提要:物里悟理,学物之理,悟人之道.“物里悟理,悟物穷理”,用自己的感去引导学生明理,用自己的悟去激发学生寻理之好奇.传统教学,“物理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更加注重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科学落实必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家振兴产生深远的影响. 理在物中,理在悟中,悟物方能穷理.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伊川语,遗书卷十九),“穷理”就是找出这些所以然.反过来,如果找到了这些所以然,也就意味着穷到了这些事物的理.“人定胜天”的时代,理性思考,和谐相处,谋求发展.伟大而神奇的大自然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给人类前进的脚步指引着方向.陶行知先生,从山芋的生长悟出平等的含义,它不是整齐划一,而是“于立足点谋平等,于出头出求自由”,从而告诉我们,对待学生的平等,应是学生间的平等和师生间人格的平等.陶行知先生,从“树有树的伟岸,花有花的芳香,草有草的柔韧”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的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特长,让特长更长,张扬个性,分层教学,有针对性的培养.从大雁飞行,理解“雁行文化”;从“啼血杜鹃”感悟什么是痴情;从“高山流水”去理解什么是知音;从生老病死、斗转星移去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从海滩上那美丽的鹅卵石的形成过程,去感悟人生成长的轨迹于丹是一位学识渊博、语言犀利、个性张扬的时代女性.她用自己的色彩诠释论语、庄子,可以说红遍全中国,但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物欲横流,精神家园沦丧”“三十而立”时,何为立,过去一般认为是成家立业,而她却用“山登绝顶我为峰,海到尽头天作岸”“爬60层楼梯”为我们诠释人生规划,年少轻狂的我们怀揣“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梦想的行囊匆匆上路,爬到20楼层时,才发现不堪重负,便丢下一部分行囊继续负重前行,当爬到40楼层时,身心疲惫,再丢下一些行囊,爬到60层楼时,蓦然回首,才发现还有太多的行囊仍在路上.于丹从物中悟理,深入浅出,透视人生哲理.我在一次洗澡放水时,偶然发现水漩涡的方向总是朝一个方向,带着好奇多次实验结果一样.进而我放眼到自然界观察,发现藤缠树的方向也和水漩涡的方向一致,我刻意人为改变其缠绕方向,经过一段时间,藤缠绕方向又回归原来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这无不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启迪我不断思索,从“弹簧”我悟出了班级管理“软硬”“放风筝”我悟出了教育孩子“收放”的学问在一次讲“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时,我提出一个问题,破镜能重圆吗?学生回答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说若能又有几种方案?学生一一列举,方案一用胶水粘,方案二把各边磨得足够光滑,然后再挤压.理论上讲,两种方案都可以实现,但圆而不圆.这好比两夫妻,因个性不和,兴趣爱好等不同而闹离婚.这里的胶水好比孩子和社会道德等外界因素的作用,可缩小间距,拉近关系一样.第二种方案,就是两人最终要实现兴趣爱好等完全一致,实现美好的破镜重圆,但现实是不可能做到的.那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吗?有!那就是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包容,方可实现圆而又圆,满而又满的破镜能重圆.学生豁然开朗,学生在课堂获得知识的同时,又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也享受到教学成功的喜悦.特定的教学环境,使我悟出了“物理意识实验教学法”.青川系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之一,现我校教学楼、物理实验室无法使用,板房教学模式给抽象的物理学科教学带来了空前的困难,再加上现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非常差,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构建物理情境、追踪物理过程、运用物理规律”“物理意识实验教学法”.意识实验教学法就是学生双目微闭,坐姿端正,教师用舒缓而赋有磁性的语言引领学生在脑海中完成实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该模式主要由:“课前预习、意识实验、信息反馈、疑难解析、演示实验、例题讲解“六个环节组成.物理意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与学互动的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新课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是过程与方法论的结合,是双基与能力的结合,是学习与教育科研探究的结合.通过两年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教学反思,我悟出“教育工作者需用开放的心态,审视新事物”“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教师是园丁”,说这样的比喻强化了学生的生物属性,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我看到这样批判时,真有一种不敢说话的感觉,是否有些吹毛求疵了.素质教育和应试并不矛盾,它对应试教育有些批判,需我们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当然素质教育、新课改实施初期,由于很多人的急功近利把“素质教育新课改”当成一个筐,什么好事都往里装,看了真有一种让人心里堵得慌的感觉.作为教师是文化人,百家争鸣是文化的代言人,我们应用开放的心态去认识、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例如评课我们需用开放的心态评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在很多人评课时,由于没有理论支撑,一般都习惯于用自己上课的模式作为标准,当然这样的评课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同时或许还会给上课的青年教师一些误导甚至打击.那么如何去评课呢?我想我们应该去看“双基是否有效落实,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过程中是否注重了方法,师生互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要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我们的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知识是来自丰富多彩的世界,知识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知识系统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认知建立起来的.所以,知识对于我们来讲也是可以去感觉、知觉、认知的;知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是可以感受的,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枯燥无味、单调的,而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其他很重要的东西.在物理课堂上,除了学到平时我们所讲的重要的物理知识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我们还可以学到一种态度,一种学习的态度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去感受物理世界从而去感受丰富多彩的万千世界,切实地感受知识和世界的实在性,体验物理世界;同时在这样的一个学习感受过程中学习或学会如何认识世界、发现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种对待问题的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一种态度,就是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的态度,这对于学生来讲,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学习知识是一个需要努力认真地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的学生被一大堆由琐碎细节构成的知识所包围,他们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既不能完整地联想出应当用到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也想不出在他们头脑里的那些散乱的知识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它们与眼前的问题又有何种系.那么怎样才能使学过的知识在头脑里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从而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通常我们的做法是给学生总结归纳出所谓的知识网络,在一块大黑板上写下各式各样的知识点,布满了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好比拿出一副骷髅,缺少血肉,讲怎样建立对人体的正确认识一样,我们的学生又怎样认识和体会到知识呢?中国教育发展到今天,可喜可贺,实现了普九,义务教育实现了免学杂费;大学扩招,使得更多的学生能享受到教育.但由于众多原因,我们老师给学生教的是真理,忽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缺乏真正动手、动脑去感受知识和悟的过程.新课程倡导物理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更加注重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所在,这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科学落实必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家振兴产生深远的影响.物里悟理,学物之理,悟人之道.慧眼识真,以事悟理,情理论世.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6,陈旭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学心方式的变革,2004,吕世虎、巩增泰,中国人事出版社;新世纪教师素养,2003,张行涛、郭东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就掌握的教育学方法(20KEYS FOR TEACHERS),查有梁,四川教育出版社;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实施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教育科学出版社。

    注意事项

    本文(物里悟理 悟物穷理(6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