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式简易太极拳图解及网络版攻防解释(13页).doc
-
资源ID:37071485
资源大小:70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十四式简易太极拳图解及网络版攻防解释(13页).doc
-二十四式简易太极拳图解及网络版攻防解释-第 13 页二 十 四 式 太 极 拳 图 解 说 明动作名称:第一组:1、起式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第四组: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第五组: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16、左下式独立 17、右下式独立第七组: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式一、起式1、身体自然并步直立,右脚轻轻提起,向左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图1)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图2、3)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视前方。(图4)二、左右野马分鬃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手右手。(图5、6)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上、右下方分开,左手高与眼平,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图7、8、9)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下划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10、11、12)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亦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图13、14)5、与3同,惟左右相反。(图15、16、17)6、与4同,惟左右相反。(图18、19)三、白鹤亮翅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图20)2、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视前方。(图21、22)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23、24、25)2、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向前。眼看右手手指。(图26、27)3、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划弧至左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胸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左手。(图28、29、30)4、与2同,惟左右相反。(图31、32)5、与3同,惟左右相反。(图33、34、35)6、与2同。(图36、37)五、手挥琵琶1、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图38、39、40)六、左右倒卷肱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图41、42)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图43、44)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图45)4、与2同,惟左右相反。(图46、47)5、与3同,惟左右相反。(图48)6、与2同。(图49、50)7、与3同。(图51)8、与2同,惟左右相反。(图52、53)七、左揽雀尾1、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图54)2、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右肋前,手心向上,右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55、56)3、上体微向左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放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图57、58)4、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图59、60)5、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后,右手心向前,左前臂要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图61、62)6、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手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视。(图63、64、65)7、上式不停,身体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视前方。(图66)八、右揽雀尾1、上体后坐并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里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至右侧;然后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平屈胸前,左手掌向下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67、68、69、70)2、同“左揽雀尾”3,惟左右相反。(图71、72)3、同“左揽雀尾”4,惟左右相反。(图73、74)4、同“左揽雀尾”5,惟左右相反。(图75、76)5、同“左揽雀尾”6,惟左右相反。(图77、78、79)6、同“左揽雀尾”7,惟左右相反。(图80)九、单鞭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向左划弧,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转至左肋前,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图81、82)2、身体重心再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至右斜前方时变勾手,臂略高于肩,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图83、84)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的继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左手。(图85、86)十、云手1、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身体渐向右转,左脚尖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右手变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图87、88、89)2、上体慢慢左转,身体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由脸前向左侧划弧,手心渐转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眼看右手。(图90、91)3、上体再向右转,同时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右手向右划弧,手心翻转向右;左腿随之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图92、93、94)4、同2。(图95、96)5、同3。(图97、98、99)6、同2。(图100、101)十一、单鞭1、上体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划弧,至右斜前方时变成勾手,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内;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102、103、104)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上体继续左转,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图105、106)十二、高探马1、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逐渐后移至右腿上,右勾手变成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离地。眼视左前方。(图107)2、上体微向左转,面向前方,右掌经右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至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眼看右手。(图108)十三、右蹬脚1、左手手心向上,前伸至右手腕背面,两手相互交叉,随即向两侧分开并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侧进步,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眼看前方(图109、110、111)2、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两手交叉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眼平视右前方。(图112)3、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右脚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图113、114)十四、双峰贯耳1、右腿收回,屈膝平举;左手由后向上、向前下落至体前,两手心均翻转向上,两手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右膝盖两侧。眼看前方。(图115、116)2、右脚向右前方落下,身体重心渐渐前移,成右弓步,面向右前方;同时两手下落,慢慢变拳,分别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面部前方,两拳拳峰相对,拳眼都斜向内下,高与耳齐。眼看右拳。(图117、118)十五、转身左蹬脚1、左腿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左转,右脚尖里扣;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左右划弧并分开平举,手心向前。眼看左手。(图119、120)2、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手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视左方。(图121、122)3、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图123、124)十六、左下式独立1、左腿收回平屈,上体右转;右掌变成勾手,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立于右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右手。(图125、126)2、右腿慢慢屈膝下蹲,左腿由内向左侧伸出,成左仆步;左手下落,向左下顺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手。(图127、128)3、身体重心前移,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尽量向外撇,左腿前弓,右腿后蹬,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身;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掌心向右,右勾手下落,勾尖向上。眼视左手。(图129)4、右腿慢慢提起平屈,成左独立式;同时右勾手变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弧形摆出,屈臂立于右腿上方,肘与膝相对,手心向左,左手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图130、131)十七、右下式独立1、右脚下落于左脚前,脚掌着地,然后左脚脚跟以前掌为轴转动,身体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后平举变成勾手,右掌随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左手。(图132、133)2、同“左下式独立”2,惟左右相反。(图134、135)3、同“左下式独立”3,惟左右相反。(图136)4、同“左下式独立”4,惟左右相反。(图137、138)十八、左右穿梭1、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两腿屈膝成半坐盘式;同时两手在左胸前成抱球状(左上右下);然后右脚收到左脚的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前臂。(图139、140、141)2、身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屈膝弓腿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脸前向上举并翻掌停在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图142、143、144)3、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跟进停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右上左下)。眼看右前臂。(图145、146)4、同2,惟左右相反。(图147、148、149)十九、海底针1、右脚向前跟进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掌心向左,指尖斜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图150、151)二十、闪通臂1、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提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图152、153、154)二十一、转身搬拦捶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身体向右后转,然后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上;与此同时,右掌变拳随着转体向右、向下经腹前划弧至左肋旁,拳心向下,左掌上举于头前,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图155、156、157)2、向右转体,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同时右脚收回后即向前迈出,脚尖外撇。眼看右拳。(图158、159、160)3、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经左侧向前上方划弧拦出,掌心向前下方,右拳向右划弧收到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图161、162)4、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图163)二十二、如封似闭1、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手手心逐渐翻转向上并慢慢分开回收;同时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前方。(图164、165、166)2、两手在胸前翻掌,向下经腹前再向上、向前推出,腕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看前方。(图167、168、169)二十三、十字手1、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随着转体动作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右脚尖随着转体稍向外撇,成右侧弓步。眼看右手。(图170、171)2、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脚尖里扣,随即向左收回,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腕部交叉环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成十字手,手心均向后。眼看前方。(图172、173)二十四、收式1、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图174、175、176)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含义太极拳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的运动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基本属性,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二十四式太极拳虽为简化太极拳,习练时,仍应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法和招术。2z+太极拳的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已有十几个版本,也列入高校教材中,由于其中几乎没有攻防含义的拆解内容,所以影响到习练者水平的提高。因此,将攻防含义解说出来,进而使习练者了解全貌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L d%H&k2b b 二十四式太极拳每式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限于篇幅,本拆解主要介绍拳式动作的一种攻防含义,谨供习练者参考。-o F3L*&I 8M,A0 一、 预备势、起势攻防含义图解8C!r r8M K0 1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势采用太极拳的“无极势”。此拳势系桩功、静功、内功、气功、养生功,是“阴阳之母”的“无极”,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积聚内功、养蓄灵机、随时发动。 R | K x.Y Y0 预备势与起势定步与动步相交接、相补充、相转换,隐含阴阳动静周转之拳理;体现技击交手之规律。从攻防角度要求预备交手时,以静待动。要静观敌情,察来势之机,揣敌之长短,在瞬间确定敌来势而从容应变,在交手中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z c1y C;L f/t n0 2甲(红衣者)左上步进逼,左拳向乙(蓝衣者)头部直击,乙相机上步(或退步),双臂上抬,手背(或腕部)拥起对方肘臂(或拳腕)部,惊起对方略仰;感其下压之机双掌下按推对方胸腹部(头面部亦可)。将己之体重运行之势松沉至对方重心,使之后倒(图11、2、3、4、5、6)。 t J#E " p4R h0二、野马分鬃攻防含义图解Z0b:j$g/x)v K |0 甲向前逼近,以右顺步直拳击打乙头部,乙右手外接掳抓甲右手腕部,侧闪进,上左步落于甲身体右后侧,管别其脚;同时左臂穿、靠于甲腋下,左转腰,肩背臂部向左后旋靠甲上体,使甲身体后仰歪斜,右手顺势随送,身体重心前移过渡成弓步夺其位,甲失去重心倒地。(图21、2、3、4)。右势与左势动作相同,左右相反,不再另述。 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O W I+f g y X(d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3a f/k3 j P三、白鹤亮翅攻防含义图解 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J'M h | k&T$甲左脚上步,出左拳击打乙头部。乙左手助力,右前臂滚架拨开甲冲来的左拳臂。甲趁乙腹部暴露之机右拳击打乙腹肋部;乙左手下掳抓甲右手腕外分,使其偏离目标同时右手抓握甲左腕,控其形,提左足弹其小腿或裆部、腹部、胸部(图31、2、3)。 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d"G d c p 四、搂膝拗步攻防含义图解 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I1P G c r%A 甲左脚上步,同时左直拳击乙胸口部,乙后坐转腰同时右臂向左格挡化解进攻。甲继续出右拳向乙头部直击,乙右转腰左臂向右格挡顺势化解。甲趁机起右弹腿点击乙腿部,乙左腿回收避其锋芒·左手向下、向左后侧勾搂甲左腿,消其力。乙乘机左脚上步夺位,同时右掌向前推按甲胸部,身体重心向前成弓步,迫使甲失去重心而后倒地(图41、2、3、4、5、6、7)。)K'I m K y I0五、手挥琵琶攻防含义图解' A G Z1m;I4l _0 甲顺步出右拳攻击乙面门,乙转腰侧闪,右手外接掳腕抓握引进甲拳落空,左掌扶按甲肘部;甲不得势欲要回抽手臂,乙相机上步将甲发放出去(图51、2、3、4、5)。 !lx c1K 4L D0s0六、倒卷肱攻防含义图解2B i h y,? "z0 甲上前进攻,右拳直冲乙门面,乙右手外接掳抓甲腕外旋翻转,使其手心朝上同时拉臂引其重心前移;乙乘机撤步转腰,左手反推按折其腕,达到制服目的(图61、2、3、4、5)七、左揽雀尾攻防含义图解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z n+y5k1、 掤攻防含义图解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j h.b7? f- W r3H2v甲左拗步冲拳直击乙头部,乙适机上右步管其左腿,同时右臂向斜上穿滚棚架乙右大臂,重心前移使甲失去重心而倒地(图71、2、3)。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5f r B H K s G-b2、捋攻防含义图解-r4V:H x h0甲顺步逼近,右直拳攻击乙头部;乙左闪进同时右手外接掳手握其手腕顺势牵拉,引进同时左手按压在甲肘部转腰向斜下方捋甲右臂,使其倒地(图74、5、6、7、8)。A$0U r/f'03、挤攻防含义图解'y j W J)j Z a4s9:u0甲右拳直击乙头部,乙后闪身使甲拳打空,左手内接抓握其手腕,趁甲欲回收右拳之机,带推至其软肋部,同时进左脚落在甲身体右后侧,右手掌贴按在左手腕部,左小臂挤贴在对方肋部,后脚蹬地,运用整体力将对方发放出去(79、10、11、12、13)。4、按攻防含义图解j&R p)_ V q0| Q# r0当甲上步进身挤靠乙胸腹部时,乙撤半步随势引空甲的攻势,双手扶于甲右前臂腕与肘部下按改变甲力方向;当甲背势力尽欲回收时,乙适时上半步按推甲身体重心部位发放(714、15、16、17、18、19)。八、右揽雀尾与左揽雀尾动作相同,左右相反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t&y n | j*x rm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E t E #U 九、单鞭攻防含义图解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P17K F.o5I甲上步进逼右冲拳击打乙面部,乙左侧闪进,右手外接甲手腕部后引使其打空;甲势背回抽手臂,乙借机左脚上步落在甲身体后侧封管阻挡绊其腿,同时左手经甲腋下上穿滚推弓腿前送,左臂随势松沉切压,将其放倒(图91、2、3、4、5)。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O%t d /m +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Z Q7R a l ? P 十、云手攻防含义图解2k j (K 0 甲上步进逼右冲拳击打乙面部,乙左前臂由内向外拨其右臂,左手内旋顺势抓握甲手腕,同时左脚管绊其前脚;甲右手臂被控相机出左拳进攻乙腹部,乙含胸收腹转腰同时右手左推顺势抓其腕并向左后下方牵拉其双臂将其绊倒(图10-1、2、3、4)。十一、单鞭与第九势单鞭攻防含义同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t 3R%p/z:p z m 十二、高探马攻防含义图解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Q A$c b Y f U乙顺步左直拳攻击甲头(胸)部,甲右手内接其腕顺势外拧;乙随被拧之势向前进半步,同时出右掌向甲双眼、面部推按(12-1、2、3、4)。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u C,y h j3十三、右蹬脚攻防含义图解;E'U L)O V0 甲右直拳击打乙头部,乙十字手上架使其打空,趁其中部暴露出来相机提右膝顶击;甲含胸收腹回缩,乙顺势蹬右脚、右掌劈击(13-1、2、3、4、5)。十四、双峰掼耳攻防含义图解+p u u p2 n;l s0 甲右拳攻击乙头部,乙双手向外接架来拳,甲乘机出左拳击打乙腹部,乙右臂顺势拨挡甲左拳;甲重心后移,乙随机上步跟进,双手砍击甲颈部;甲随势双手端举乙双臂肘部,使其砍空;乙双臂顺甲抬举之势内旋肘外撑,双拳峰掼击甲头侧部(图141、2、3、4、5、6、7)。十五、左蹬脚与右蹬脚动作相同、左右相反十六、右下势独立 攻防含义图解1、右下势攻防含义图解甲进逼,右拳直击乙头部;乙右侧闪身,左手内接其手臂引拉,使其打空,适机出右腿仆步插于甲裆下同时右手臂向下前穿,挑其裆部;左右手协调配合将其翻倒(见右下势攻防含义图1、2、3、4)。2、左独立攻防含义图解甲上步进逼,右手击打乙头郎;乙左手上穿内接其右臂,顺势下落抓腕向左下方采引,动作不停,转腰上右腿提膝顶其腹(裆)部,同时右手上托甲腮部或锁喉(见左独立攻防含义图1、2、3、4)。十七、左下势独立与右下势独立动作相同,左右相反,不再重述。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T K#D X3d: Y0l十八、穿梭攻防含义图解甲顺步冲拳直击乙头部;乙缩身下潜,左臂由甲左大臂外侧上穿旋转滚挡甲的左臂;动作不停,乙左脚上步同时,右手推向肋部,整力将甲发放出去(见穿梭攻防含义图1、2、3、4)。右穿梭与左穿梭动作相同,左右相反,不再重述。十九、海底针攻防含义图解乙出右拳攻击甲头部;甲闪身外接抓其手腕;乙左手下挂、右手上抽、脱开甲手抓握的瞬间,右手下插击甲腹或胸部,致甲倒地(见海底针攻防含义图1、2、3、4、5)。二十、闪通臂攻防含义图解甲上步进逼,右拳击打乙头;乙侧闪绕步外接抓掳甲右腕,引领使其打空;甲势背欲回收时,乙适机上步推甲肋部,全身合力将其发放出去(见闪通臂攻防含义图1、2、3、4、5)。二十一、转身搬拦捶攻防含义图解甲背后进攻乙,右拳击后心或头,乙转身搬开甲拳;为防止甲顺势肘击,乙左脚上步、左掌拦推甲肘部,同时右拳出击甲胸腹部(见转身搬拦捶攻防含义图1、2、3、4)。二十二、如封似闭攻防含义图解乙上左步右拳击甲头,甲绕步侧闪右手外接抓乙右手腕;乙左掌由下脱袖破解甲右手控制;甲又以左拳击乙头部;乙随攻势后移重心,双手在甲双臂内侧向耳外侧挂消;当甲势背欲回抽时,乙双手腕外翻下压控其双臂,按至甲腹部下推,致甲后倒地(见如封似闭攻防含义图1、2、3、4、5、6、7、8)。二十三、十字手攻含义图解1、左手在内十字手:甲上步进逼,右拳击乙头;乙十字手上接来拳,左手内旋抓其腕,并向后卷折甲右臂,右手外旋辅助仰抓甲肘弯使其后仰身体,将其制服(见十字手攻防含义图1、2、3、4、5)。 2、右手在内十字手:甲上步进逼,右拳击乙头;乙十字手上接其前臂,双手掌如抱球顺时针旋转其手臂成反关节,左腿跪压在甲小腿后侧,将其制服(见十字手攻防含义图6、7、8、9)。二十四、收势攻防含义图解甲上右顺步进身,右拳向乙头部直击,左拳在后紧接第二次连击;乙重心后移(可退步亦可上步,视双方距离、时机而定).双臂十字手从甲双臂中线上穿,左手在甲右前臂(或腕、肘弯部)、右手在甲左前臂(或腕、肘弯部)翻腕扶按,将自己整体松沉之势敷盖下憋到甲身躯重心部,使其后坐仰倒。整个过程连绵不断,速度运用适应需要而定,用刚劲或柔劲视双方交手性质而定(图收式攻防含义图解一1、2、3、4、5)。7S5 d a$y I攻防是太极拳的精髓,那么太极拳攻防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打拳的初始阶段,对这个问题不甚明了,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打了一段时间以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继之,觉得在太极拳诸多攻防动作中,都贯穿着一个内核。那么这个内核又是什么呢?(一) 为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简化24式太极拳的“左右穿梭”谈起。这是个攻防兼备的拳势。其第一个动作是“落脚转体”,第二个动作是“抱手收脚”,第三个动作是“上步错手”,第四个动作是“弓步推架”。这四个动作合称“右穿梭”。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四个动作在转换的过程中,都含有螺旋运动。不仅动作的路线上有螺旋运动,就是在细节上也有螺旋运动。例如“推架”的“架”,它是个防御动作。假设对方用手打来,我用右手挑架。在挑架的过程中,右前臂要有个滚动式内旋。有了这个内旋动作,就可以使对方打来的手向外滚落,不致伤着自己。此外,用于招架的右前臂在内旋的同时,还有个向侧上方上举的动作,这是为使对方击打的手落空。若没有这一系列螺旋运动,那就极有可能被对方击中,先失一招。同样,在右手挑架的同时,左手要迅速反击。而这个“推”,也不是简单的前推,而是向前侧推出,并且在左掌接触对方前胸的瞬间,有个旋转推按的内劲,才能转守为攻,把对方发出去。“左穿梭”则是依计按相反的方向攻防。无论是“右穿梭”,还是“左穿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方法,那就是螺旋运动。不仅综合拳比赛套路如此,太极拳几个主要流派的拳势,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以“云手”为例,陈式拳(比赛套路)的向右“云手”,包括“收脚旋掌”“开步推掌”“插步旋掌”“开步旋掌”“旋掌平摆”“提膝横击”。单从名称来看,这六个分解动作中,就有四个称为“旋掌”。这“旋掌”动作要求双手一高一低在体前做旋转缠绕,也就是螺旋运动。即使“推掌”、“横击”两势,手臂在外放时,也含有螺旋式内转。向左“云手”的劲力也类似,只是方向不同。我们再看看杨式拳。杨式拳(比赛套路)的“云手”,包括“转体落掌”“云手收脚”“云手开步”“云手收脚”“云手开步”“云手收脚”几个动作。两掌和两臂在体前交替画立圆时,是边云手边做螺旋式的内转和外转,两掌在左右两侧还各有个旋转翻手按掌的动作,可以说这个拳势自始至终,均含有螺旋运动。吴式拳和孙式拳的“云手”,虽表现形式不同,但其整个动作过程,也都含有螺旋运动,不光“云手”之类含有明显“画圆”运动的拳势如此,就是“搬拦捶”中的“弓步打拳”,用于外发冲拳的那只手,也不是简单的直击,而是从腰间“拧着麻花”打出。各主要流派的太极拳,虽风格不同,但都含有螺旋式运动。(二)刚柔相济是太极拳技击中应遵循的一个重要法则,而“以柔克刚”则是太极拳攻防中的一个杀手锏。那么如何以“柔”克“刚”呢?我认为这个“柔”的核心,就是螺旋运动。不然这个“柔”,很难克“刚”。按常理,在“刚”与“柔”这对矛盾中,“柔”处于劣势,刚猛占有优势,“柔”要胜“刚”,就要讲究策略,这个策略的着力点,就是不能蛮打硬拼,而是像太极拳前辈们那样,用螺旋运动的独特战法应战。螺旋式运动的高明之处在于与对手交锋时,不是以“刚”对“刚”的硬打,而是“随曲就伸”,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避开对方的攻击,再乘势攻击,螺旋运动力点多变,运动方向千变万化,最能迷惑对方,使其一时难辨用力的方向。我方则能运筹帷幄,在引进化打中,变被动为主动,反制对方,克敌制胜。螺旋运动的威力,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得到验证。比如,在硬木上打洞,用螺旋钻头钻木,比用钉子直钉,钻得更深,也更省力。在现代战争中,有螺旋膛线的枪打出的子弹,要比无膛线的枪射出的子弹,打得更远、更准确,也更具杀伤力。螺旋运动的优势以此可见一斑。(三)那么螺旋运动是否有拳理依据呢?我们先看太极图。太极图是由一个外圆,和这个“圆”中的“阴阳鱼”及两个“鱼”中间的一个“S”形曲线组成。一般认为“圆”表示无极;“阴阳鱼”表示太极的“两仪”,以及事物的运动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有趣的是界定“阴阳鱼”的那条中线,不是直的,而是条“S”形曲线。对此可以有多种解释,比如说它表示对立事物的变化是个从小到大的渐变过程。而一些太极拳前辈则把它视为拳理的依据,比如,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有“随曲就伸”的说法;陈鑫在太极拳缠绕精论中则说:“太极拳,缠绕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似乎这个缠法在太极拳中无处不在。王宗岳说的那个“曲”,陈鑫说的那个“缠”,其实就是螺旋运动。以此为据,我们可以说,太极图那个外圆中就包含的内核,也应是螺旋运动。当然太极拳攻防的内核,也不能例外。太极拳的攻防,还有其他因素的配合,诸如内功的运用、“懂劲”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由此看来,与其把太极拳称做“抱圆运动”,还不如把它叫做“螺旋运动”更贴切、更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