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2页).doc
-
资源ID:37074402
资源大小:149.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2页).doc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第 11 页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第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论成败,进可拜将封相,退则遨游山野,功成不倨,恃才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这就是“士”。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赴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尤指古代的读书人。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不掌权。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成“入仕”。按这个特征来界定,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传统的士讲风骨,重操守。尽管他们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重义轻利。士尊崇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他们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他们以国为家,倡导“天下为公”;他们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腰无半文,心忧天下”是他们的写照。指点江山、著书立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社会属性。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决定了他们创造及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当道者对士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故“礼贤下士”之古风作为美谈。这种文化土壤栽培出的中国读书人,历来得读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事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良传统,这是其他各国没有的社会及文化现象。中国的士人之“气”,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往往有几分执着的“呆气”。故士人虽有可敬可爱之处,却往往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尽管如此,士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由于他们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又无权以谋私,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故往往能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有时甚至有“一言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儒家文化,而是融合了诸子学说的“士文化”。士文化的本质,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这种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他会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生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孔子的“民不患寡而思不均”,是均贫富、缩小差距的最早立论,而士文化所憧憬的“大同”社会就是中国古代的“共产主义”。令西方不理解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但不崩溃,反而如日中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提供历史的答案。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否则,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无法解释的。中国革命这所以取得成功,法宝之一就是团结党外的仁人志士。仁人志士的共同标准就是爱国,尽管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对士及士文化有过“焚书坑儒”灭绝性的剿杀,更有长达1300多年制度性地长期禁锢与扼杀,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雄风不衰,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国魂”。(节选自中国的“士”与“士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也不以财富作为成败的评价标准,不倨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B第一段概述了“士”这类特殊群体的特点,引出“士文化”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特点、意义作用从传统、个人、国家三个角度阐述与评价。C第二段交代了古代的“士”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即类似今天诸如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学而不仕”的知识分子,范围很广。D传统的士虽然不当官,不掌权,经济上也处于附庸地位,但极自尊,讲风骨,重义轻利,重操守,心忧天下,志在天下,把个人与国家联系一起。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士人讲究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故当权者对士的态度往往也是优礼有加,“礼贤下士”之风也会成为历史美谈。B中国的士人无权无势,甚至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而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但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甚至能“一言九鼎”“一官兴邦”。C中国的士文化对个人讲究立身,对国家强调济天下、治天下,这种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和充满人性和理性,具有刚柔并济的智慧。D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中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品质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的操守。B中国的士人社会地位、社会属性,优良操守及个人学识,使用他们在辅佐当权者的时候,能够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并提出交科学合理的建议。C中国士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智慧型民族文化。它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融会了诸子学说,憧憬“大同”,具有爱国色彩。D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当权者对士人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利用又警惕,正是因为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扼杀,士文化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并与世长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美丽乡村芦芙荭那天早上,他刚一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你得给我们帮帮忙。 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这些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好的记忆。 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就是人了。 是的。你的老家你知道。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那天我们去村子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几乎成了空村。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问题是,我们拍纪录片,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 别给我说难。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 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还都装着那个村子。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 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事情总算定了下来。竟然还有一个意外之喜。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 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 那时孩子们刚好放寒假。为了还原生活,他还特意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起来,挂在各家各户的山墙上。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去。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大家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 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真有点儿舍不得离开呢。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真的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安稳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呀。 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了起来。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选自2016年第23期小小说选刊)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倒叙,既交代“他”老家的地理位置和村子的概貌,又呼应标题与开头,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B“他”和村民听说电视台要到自己家乡拍摄一部头天乡村记忆的记录片,都很兴奋,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C“他”家乡杜志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不要导演的任何指导就使得电视片拍得异常顺利,赢得总导演的啧啧称赞。D作品有意模糊美丽乡村的具体地点,淡化讲故事的技巧,模糊人物身份、肖像和姓名,旨在突出故事的典型性。5小说三处写到“雪”(见文中画线句),各自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6“美丽乡村”的杜志民为何“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这一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7-9题。宗璞:且将秃笔长相守李 冰何谓“南东西北”?宗璞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是也。宗璞本名冯钟璞,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冯友兰是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宗璞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60年代后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外文化的滋养使得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宗璞的作品有小说和散文,还有童话和译著。她算不得“多产作家”,却是“多奖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等等。宗璞住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冯友兰先生的老屋内。这是一座青砖黛瓦的小院,号“三松堂”。如今,房舍虽旧,仍能看出当年的格局:院中三棵松,室内万卷书。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家、巨匠,因此,知识精英是她创作的独特对象。抗战时期,她随父南迁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八年。这便是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丰厚的生活基础。她在书中生动塑造了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深刻细腻刻画了他们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说起创作,宗璞着实不易。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她曾有感而发,作了一支散曲:“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兵戈沸处同国忧。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亦正亦谐的散曲是她心境的写照,反映了作家的生命价值、灵魂皈依和坚强意志。一天,宗璞住院了,她穿着病号服倚在床头,因高血压脸色潮红。她忙着赶写北归记,累着了,血压高,头晕。朋友劝她不要太拼了。她说:“放不下,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在脑海里翻腾,挥之不去,不写完睡不着觉。”去年春夏时分,宗璞突然脑出血,这次病得危急,在重症监护室里熬了两周,又住了三个月院。当时,宗璞曾悲观地认为自己无法再继续写作了。可是当身体稍有好转,她就又重操旧业,开始像蜗牛一样缓缓地在格子里爬起来,恢复了每天早晨的写作。写一会儿歇一会儿,头晕就去吸氧。有人问她,抱病苦耕的动力何来?她的回答:我有责任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想、所为记录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宗璞不止一次视网膜脱落,几经手术右眼保留了03的视力,左眼几乎失明。她戏称自己“半盲人”,“用放大镜也只能看清拳头大的字,写得很苦,进度很慢”。她说:“现在每天只能写一二百字。不是手写,而是口述,别人帮助记下来,然后念给我听,我再修改。”也就是说北归记的写作全由宗璞口述,记录后由助手反复念,她反复改,这样一段一段,一章一章磨出来。她这是用生命在苦吟练句啊,每天百余字在腹中推敲,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宗璞曾说过:“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差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她还表示:“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要干这一行。”创作出传世精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都是从小就刻在我们心里的最受尊敬的人。中国作家群中也不乏这样“身有疾、志弥坚”的值得我们敬佩并为之骄傲的作家,宗璞是一个。(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相关链接宗璞曾说,她走上文学之路,得益于父亲冯友兰。冯老虽是哲学家,于文学却颇有造诣,能写旧诗,很有文采,常常对文艺有独特见解。宗璞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南渡记出版后,冯老曾写道:“百岁继风流,一脉文心传三世;四卷写沧桑,八年鸿雪记双城。”(徐小斌清静淡泊的宗璞)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典雅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读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作品,真是受益又享受。(百度百科)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因此她创作的主要对象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其作品也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B“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支歌曲亦庄亦谐,真实反映了宗璞忧怀天下、钟情创作的理想追求和责任担当。C为了创作北归记,宗璞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并因此引发了脑溢血,成了“半盲人”,不得已由宗璞口述、助手记录,然后反复修改而成。D宗璞以其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创作了一系列隽永而精致的文学作品,逐渐形成了优雅蕴藉、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文趣。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宗璞走上文学之路,完成得益于父亲冯友兰,她自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加之冯老颇有文学造诣,又十分关心她的创作。B宗璞之所以“腹有诗书气自染”,既因为她出身书香门第,还与她的教育及工作经历有关,两者使她有了中外文化的滋养。C宗璞抱病苦耕,用生命苦吟炼句,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野葫芦引全由她口述,由助手记录后反复念给她推敲、修改。D宗璞随父在西南联大渡过了八年,这为她后来创作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等奠定了丰厚的生活基础。E创作中必定会遇到疾患病痛,政治荡动,甚至社会动荡与战争冲击,这就需要作家具有坚毅不拔的意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9宗璞为何能成为“多奖作家”?请根据作品内容加以概括分析。(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胡广,字光大,吉水人。父子祺,字寿昌,以字行,陈友谅陷吉安。太祖遣兵复之,将杀胁从者千余人。子祺走谒帅,力言不可,得免。洪武三年,以文学选为御史,上书请都关中。帝称善,遣太子巡视陕西。后以太子薨,不果。子祺出为广西按察佥事,改知彭州。所至平冤狱,毁淫祀,修废堰,民甚德之。迁延平知府,卒于任。广,其次子也。建文二年,廷试。时方讨燕,广对策有“亲籓陆梁,人心摇动”语,帝亲擢广第一,赐名靖,授翰林修撰。成祖即位,广偕解缙迎附,擢侍讲,改侍读,复名广。迁右春坊右庶子。永乐五年,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帝北征,与杨荣、金幼孜从。数召对帐殿,或至夜分。过山川厄塞,立马议论,行或稍后,辄遣骑四出求索。尝失道,脱衣乘骣马渡河,水没马及腰以上,帝顾劳良苦。广善书,每勒石,皆命书之。十二年再北征,皇长孙从,命广与荣、幼孜军中讲经史。十四年进文渊阁大学士,兼职如故。帝征乌思藏僧作法会,为高帝、高后荐福,言见诸祥异。广乃献圣孝瑞应颂,帝缀为佛曲,令宫中歌舞之。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广言其不可,遂不许。广性缜密。帝前所言及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时人以方汉胡广。然颇能持大体。奔母丧还朝,帝问百姓安否。对曰:“安,但郡县穷治建文时奸党,株及支亲,为民厉。”帝纳其言。十六年五月卒,年四十九。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文臣得谥,自广始。丧还,过南京,太子为致祭。明年,官其子穜翰林检讨。仁宗立,加赠广少师。(节选自明史胡广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祺走谒帅 谒:阻止B后以太子薨,不果 果:有结果C十二年再北征 再:第二次D广言其不可,遂不许 许:允许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名字的名和字有区别,名主要用于自称,字有尊重之意,文中的“以字行”是指称呼某人时,以字代名。B古人对“死”的讳称很多,因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因此天子死叫“崩”,诸侯王死叫“薨”,士大夫死叫“卒”。C“对策”,又叫“策试”,明代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考试形式,应考的人在会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D“文穆”是谥号,表达了朝廷对胡广一生作为的肯定,而“少师”是一种官职,这是朝廷在胡广死后对其的追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广多有进谏,深受器重,他与杨荣、金幼夜追随皇帝之征,多次与皇帝商讨议论,有时他走得稍后,皇上常遣骑兵四出寻找。B胡广擅长书法、精通经史、每有刻碑的事,皇上都命他书写;皇长孙追随皇帝北征时,胡广在军中给皇长孙讲解经历。C胡广为人谨慎,做事周密。他在皇上面前所说的话以及他所处理的朝廷事务,出宫后从不曾告诉他人,被比作汉代的胡广。D胡广关心百姓,坚持原则。做地方官时,他平冤案,修水利;奔完丧后,面对皇帝的询问,他如实回答地方官的作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所至平冤狱,毁淫祀,修废堰,民甚德之。迁延平知府,卒于任。(2)对曰:“安,但郡县穷治建文时奸党,株及支亲,为民厉。”(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重江南超然台作苏 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宋神宗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茸城北旧台,并让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胡国:这里指四川眉山。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以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娴媚动人的姿态。B“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储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情,引起下阕的抒情。D全词意境清晰,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意。E词中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的暮春景象和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都围绕着“超然”二字展开。15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说“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其实这种荣辱不惊的心态,庄子在逍遥游中的“ , ”。(2)刘禹锡陋室铭中与居室 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 ”。第卷(表达题 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 )( )A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现实和文艺领域就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好党员雷锋、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数不胜数的英雄为国人所熟悉。B从哈利波特系列的纳尼亚传奇系列,再到魔戒三部曲,好莱坞魔幻电影以行云流水的想象力和强大的电脑物质支撑,影响着世界魔幻电影创作的发展走向。C2017年的文化金融将呈现“马太效应”,那些不会运用金融工具的文化企业,难以驾驭资金本,而在酱市场长袖善舞的文化企业将越来越好。D此交教材修改要求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E从久负盛名的梅花山,到古朴厚重的鸡鸣寺,再到有美丽传说的莫愁湖,每年来南京赏花旅游的各地朋友不绝如缕。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拥有历史文物资源是一座城市的幸运,可文物遗址保护区不断让步于经济开发,说明管理着对于历史文物的珍视程度,还未与历史文物资源的价值相匹配。B因为历史文化名人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或者其较高的专业成就,对大众有陌生感,所以大众对历史文化名人形成一定的知识壁垒也是很正常的。C新年前后,观众朋友们对正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的血战钢锯岭萨利机长等好莱坞影片的好评如湖,也引发了国人对于英雄与信念的争论。D中国提出亚太地区安全构架理念,不是要推倒现有的安全机制框架,而是对现有亚太安全机制进行调整、完善,补充基于双边的亚太安全理念的期限和不足。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众所周知,这项学术活动被称为环境史研究。它 在美国史学界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在世界各地的学术研究中呈现出兴盛的局面, 在国际学术界,以环境史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遍地开花。以环境史为基础的学术组织层出不穷。 随着环境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这一历史学新领域到底为学界和社会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成为国际学术界着力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A 不但 还 所以 继而 也B 不仅 而且 以至 而 也C 不是 可是 以至 因此 还D 不但 而且 甚至 所以 而且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在动物学上, ,诸如黑叶猴、眼镜猴、金丝猴等。事实上,对于一些普通民众而言, ,但他们对猴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并不乏猴的影像:生肖中有猴,讲戏中有猴考察中国文化中的猴,更多的不是出现在庙堂之上, 。正是依托其动物的本色,再借助民间社会这一广阔舞台,猴完成了一只文化灵物的精彩表演。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连日来,某市气象曾多次发布暴雪预警,但事实上雪是下了,却未见暴雪。为此,被气象局通过官方微博向市民发布道歉信(见下文),有人认为其用语充满调侃的味道、有失严肃,请用规范、严肃的语言改写这则微博的正文(落款不必重写)。要求:不改变原文的意思,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60字。原约定于今天来的暴雪,因半路气温过于热情,把白茫茫变成了湿漉漉!这场雪如果下大了肯定不小,如果下小了也肯定不会大,请市民原谅!老天爷不容易,气象台就更难了!具体情况气象台会在雪下完后向市民汇报。气象台温馨提醒:今天下午如果不下雪,明天不下雪的话,这两天就没有雪了。气象台郑重劝告美女们最近几天不要穿裙子,容易被撩,雪是好雪,但风不正经!市气象局2016年11月20日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近日,清华大学出台新规。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其毕业绑定,新生在四年中须通过游泳测试,然后才能毕业。或许,正是年初水木清华荷塘的溺亡事件,坚定了校方消灭“旱鸭子”的决心。生存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游泳课不求所有人能在水中闲庭信步,只为强身健体、掌握生存技能。对此,有人赞赏,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既然已经下水,何惧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有人不屑,这也能搞一刀切?不会游泳就不是人才了?还有人说,游泳培训班又要升温了。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B2B3D4D5第一处,雪景以及雪中孩子嬉闹的场景,更能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 第二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惊喜和遗憾,推动故事发展,突出人们离乡的迫切心情。 第三处,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失落与迷茫的心情,暗示作品主题。(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每对三点给5分)6示例:因为村民们不是要到外面做生意,就是已经搬迁到城镇居住,虽然对于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有着美好记忆和诸多不舍,但终究抵不住城市生活的诱惑。(2分)这便反映了一个问题,即现代社会中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缕缕乡愁”。(2分)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习俗等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对于年俗文化的传承也成了一个令国人尴尬而心痛的话题。重拾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已经迫在眉捷,值得大家深思。(2分)(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7C8BD9对写作事业的热爱;中外文化的滋养;丰厚的生活基础;坚强的写作意志;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每点1分,答出三点并联系内容分析即可,5分)10A11C12D13(1)他所到之处平反冤狱,歪门邪道的祠庙,修复毁坏的堤坝,百姓很感激他。后来他升任延平府知府,死于任上。(“平”“德 ”“卒”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胡广回答说:“安定,只是郡县衙门追究建文时期的奸党,株连到旁支的亲属,成为百姓的祸害。”(“但”“穷治”“株”“厉”各1分,语句通顺1分)14AC15因为寒食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为亲人扫墓的日子,然而此刻他远在密州,无法回乡祭祖,于是借酒消愁,酒醒后只得咨嗟。(2分) 感情:思乡之情和超然达观之情,(2分)诗人思归不得,姑且试煎新采的春茶,趁着人还未老,开怀畅饮,尽情吟诗。(2分)16(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无案牍之劳形 (3)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风雨打风吹去17BE18A19B20猴有很多种类(猴有很多类别)(1分) 他们可能从未见过真正的猴(2分) 而是存在于民间(2分)21示例:预计今日有暴雪,但因气温偏高,雪并不大,还请市民见谅。但据预测,这两天风力约有五六级,请广大市民注意出行保暖与安全。(保留原文关键信息,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即可。)22【参考立意】生存教育,必须补上的一课;健体,即使强迫我也点赞;不能一刀切,应该集中力量培养优势技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参考译文:胡广,字光大,吉水人,父亲胡子祺,名寿昌,以字行于世。陈友谅攻陷吉安时,太祖派兵将其收复,打算杀死追随陈友谅的士兵一千余人。胡子祺前往拜见主帅,极力劝说不能这样做,这些人得以免死。洪武三年,胡子祺因为辞章修养被选为御史,上书请求定都关中。皇上赞赏说好,派太子巡视陕西,后因太子去世,此事没有结果。胡子祺出任文本按察佥事,后改任彭州知州,他所到之处平反冤狱,摧毁歪门邪道的祠庙,修复毁坏的堤坝,百姓很感激他。后来他长途延平知府,死于任上。胡广是他的次子,建文二年廷试时,当时正讨伐燕王,胡广在对策中有“亲近这个像陆地上的强梁一样的藩王,会使人心摇动”一语,皇上亲自提他为第一名,赐名靖,授予他为翰林修撰。成祖即位,胡广偕同解缙去迎接并归附,被升为侍讲,又改为侍读,恢复原名广,升为右春坊右庶子。永乐五年为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皇上北征时,他与杨荣、金幼孜从征。他多次被召到帐殿中回答问题,有时直到深夜。经过山川险塞时,与皇上立马议论,有时他走得稍后,皇上常遣骑兵四出寻找。有一次他迷了路,他脱掉衣服骑着没加鞍的马渡过河流,水淹没了马身以及胡广的腰部以上,皇上十分关切地慰劳他。胡广擅长书法,每有刻碑,皇上都命他书写。永乐十二年,皇上再度北征,皇长孙也从征,命胡广和杨荣、金幼孜在军中给皇长孙讲解经史。永乐十四年,胡广进升文渊阁大学士,仍兼前职。皇上征召乌思藏僧人做法会,为高帝和高后求福,说见他们所显现的各种福佑和灵异。胡广于是献上圣孝瑞应颂。皇上给它谱上佛曲,令宫中歌唱和编舞。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胡广说不可,皇上便没有批准。胡广性情谨慎周密,他在皇上面前所说的话以及他所处理的事务,出宫后从不告诉他人。当时人们把他比作汉代的胡广。不过他颇能坚持原则。奔母回朝后,皇上问他百姓生活是否安定。胡广回答说:“安定,但郡县衙门追究建文时期的奸党,株连到旁支的亲属,成为百姓的祸害。”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十六年五月胡广去世,终年四十九岁。朝廷赠予他礼部尚书,谥号文穆。文臣获得谥号从胡广开始。遗体运回时,经过南京,太子为他致祭。仁宗即位后,加赠胡广为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