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10页).doc
-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第 10 页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一、 命题思想及试卷特点(一)命题思想期末评价考试的目的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检测,既全面了解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的缺陷和不足,又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二)命题范围司南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说起第十六章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三)试题结构试题结构参照中考物理试卷的结构。1、试卷题型结构及比例:表1 试卷题型结构表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识图与作图计算与简答探究与实验综合题总分分值202110211810100试卷侧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适当考查体验性要求的达成情况,适当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命题细目表:表2 命题细目表 题号题型知识点考试水平预计难度1填空物态变化/熔点110.72填空摩擦起电/电动机13/160.83填空家庭用电/安全用电140.64填空热值120.65填空磁场/转换法160.76填空电阻/电功率14/150.77填空滑动变阻器/电压表14/130.68填空电能表/电功率150.59选择温度/热量/内能120.910选择电流表130.811选择家庭用电/安全用电140.712选择磁性/磁极间相互作用160.713选择电路/电流表/电压表130.814选择磁感线/磁极160.615选择物态变化110.816识图与作图温度计/电能表/电阻箱/电压表12/15/14/130.717识图与作图右手螺旋定则160.718识图与作图家庭电路140.719计算与简答欧姆定律/电功14/150.520计算与简答额定电流/电功率150.721探究与实验电磁铁160.722探究与实验沸点110.623探究与实验伏安法测功率150.624综合题物态变化/内能热机/磁场 11/12/160.7预计全卷均分约为67分。(四)试题特点试卷总的来看,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加强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突出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整份试卷试题内容表述规范,语言简洁、术语准确、图表清楚,对课堂教学能产生积极、良好的导向作用。1、命题重视基础,知识点覆盖全面,考点分布合理。与教材紧密联系,考题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整套试卷涉及到热学、电学、磁学等几个部分中90%的知识点;全卷难易有序,难度分层递进,重视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避免了死记硬背。没有出现难题、偏题。2、重点考察探究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这类题占的比重较大,这类试题比较开放,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注重物理实验过程,实验原理和探究方法的考查(如22、23题,学生观察坐标图像后得结论)。在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3、关心科技发展,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试题设计多数有具体的生活情境。在考查同学的物理知识的同时,还结合了对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考查,如考查了我们常见的测量仪器、家用电器(电能表、温度计、电风扇、电磁炉等)使用和正常工作时的常见参数(试卷8、16、2、20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试卷1题“冰雪灾害”、3题“地震” 4题“直航”24题“神7”飞船等)。各种题型的试题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这既可以不让学生们感到陌生,又让学生们理解,物理知识要从实践中来,应用到实践中去。二、基本数据1.各校成绩: 2. 二十九中两个班抽样分析分数段统计:抽样总人数(100人)抽样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90分以上8089分6079分59分以下1001001575.6850%76%342517243各题得失分情况抽样统计表5题号答案典型错误(或主要失分原因)得分率1(1)凝固,(2)降低少数学生将“凝固”填成“液化”;将“降低”填成“提高”、“不变”。0.792摩擦, 吸引,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换向器,电流后三空错误较集中,少数将电动机原理写成能量转化,或写成磁极间相互作用;换向器名称填不出0.783220, 短, 火灾;少数将“短路”写成“断路”0.9343.36×1011少数将“3.36×1011”写成“3.36×108”,没有将质量的单位转化为国际单位就进行计算 0.715磁体;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电流能使灯丝发光(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第二空难度较大,错误较多。部分学生写成“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0.5665,1.25W, 7;第二、三空,错误较多。0.787(1)电压表示数增大,(2)灯变暗;第二空错填成“灯变亮”0.6880.1,300错误较多,部分同学两空均空白0.509D可能是由于粗心或相关知识没有真正掌握。错选“A”较多。0.5610B学生对电流表在并联电路中的连接,由于粗心造成的错误较多0.7611D题意理解错误,导致错选0.9112C备选项中干扰因素较多,学生易粗心错选。0.8713C不能正确识别电路的变化0.6114B少数学生不能对磁感线的方向、磁极名称做出正确的判断0.8615B少数同学不能正确判断主要的物态变化过程0.8716图略少数同学不能正确地读数0.8717图略对右手螺旋定则不能很好地掌握导致画错0.8618图略不能正确连接三孔插座,电灯和开关的连接错误较多0.6419(1)电源电压U=I1R1 =0.3A×20=6V(2)R2=U/I2 =6V/0.2A=30 (3)W2=UI2t=6V×0.2A×10s=12J)没有公式只有数字运算;物理量的单位混乱、不写;计算错误 0.7620(1)由题意得电磁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P/U=2200W/220V=10A 插座的额定电流应大于这个正常电流值,所以要单独使用额定电流为1OA以上的插座。 (2)Q=cmt=4.2×103J/(kg. )×2kg×(100-20) =6.72×105Jt=WP= QP=6.72×105J2200W=305s失分原因是公式不写、张冠李戴,物理量的符号、单位混乱,有的考生没有仔细的阅读试题0.7021(1)串联(1分),为了使流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等(1分)。(2)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2分)学生审题不清楚,没有将题干所给内容转化为研究量,没有写出电流相同这个条件 0.7922(1)98(1分)(2)水较少(或水的初温较高;酒精灯火焰较大等)(1分.) (3)不正确(1分.),杯底的温度非常高(远高于水的温度)(1分.)不能正确看懂图像的意义,第二问多写成气压底0.7423(1)图略(2分.)(2)断开(1分.),B(1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较大,使灯泡中电流过小(2分.)(3)0.3(1分.),0.75(1分.)(4)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2分.)不能正确地连接电路,电压表,电流表量程选择错误,正负接线柱接反,滑动变阻器接法错误,不能判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不清楚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0.6924(1)液化(1分)。(2)升高(1分),增大(1分),做功(1分)。 (3)内(1分),机械(1分)(4)热值大(1分),减小体积便于贮存和运输(1分)(5)C(2分)物态变化名称混乱,少数同学将机械能写成电能,综合运用能力弱。0.81三、试题命制的思考和做法(一)加强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的考查1、考查对基本仪器的工作原理、量程、读数、操作的掌握例如:第16题16、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读出图5中四种仪器的示数:(1) _,(2) _ kW·h,(3) ,(4) _ V。315(1)(2)(3)(4)图5本题考查学生实验常用的温度计、电能表、电阻箱、电压表等基本测量仪器的原理、使用和读数等。解答本题时,温度计要求学生会根据液面示数读数;电能表的正确读数,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电能表的构造和读数方法;电阻箱的读数,要求学生掌握旋盘式电阻箱的原理和构造;电压表的读数要求学生能根据电压表选择的量程来确定分度值;要能够通过观察确定它的量程。因为掌握各类常见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这类试题对能力要求并不高,但要求考生对仪器的使用必须有较高的熟练程度。这样的考查,能够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2、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第2题 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常带有一些灰尘,其原因是扇叶与空气发生_而带电,带电体有 轻小物体的性质。电风扇的核心部件是电动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电动机内采用_装置使线圈一转到平衡位置就能自动改变线圈里的_方向,使线圈不停地转动。电风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以此简单的情景来命题考查摩擦起电、带电体的性质以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显得非常生活化,可以启发学生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做到学以致用。(二)重视考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1、应用物理概念、规律解决简单的具体问题第18题.请根据安全用电原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7中的三孔插座和一盏带开关的电灯连入照明电路图7本题涉及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生活用电问题。它考查了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对三孔插座的认识和作用、螺口灯泡和开关的连接、安全用电措施等,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2、能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和自然界中的现象第1题 初,一场罕见的雪灾波及我国南方十六省区,造成巨大的经挤损失。(1)雪灾造成大量电线、电杆被积冰压断倒塌,其“元凶”主要是冻雨。冻雨是一种过冷水滴,当雨滴在碰到树枝、电线、或其他地上物时会立即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2)在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中,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的现象。这是因为撒盐后,冰雪熔化的温度将_(选填“提高”、“降低”或“不变”)。试题以雪灾为背景,以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场景,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正确判断出冻雨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及冰雪熔化温度变化,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冻雨的危害,培养关注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与物理知识建立联系,应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20小明家新买了一台九阳牌电磁炉,好奇的小明立即翻开说明书,电磁炉的有关参数如下表所示:型 号JYC-19T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200W安全须知请单独使用10A 以上的插座(1) 为什么要单独使用10A 以上的插座?请通过计算说明。(2)假定电磁炉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被水吸收,那么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明用该电磁炉将一壶2千克的水从20烧至沸腾,需要多长时间?物品的铭牌或商品的说明书在生活、生产、学习研究等方面随处可见,物品的许多信息(如规格、性能、使用方法等)都反映在上面,因此能读懂铭牌或说明书,能从科学的角度理解上面所含有的物理信息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本题通过电磁炉说明书的认读考查了以上教育思想,另外试题也考查了热量计算,是一道电、热综合类试题,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相符的。3、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第15题 8月8日,为保障鸟巢开幕式顺利进行,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消雨,其原理和人工降雨相同,只是让本来要在需要避雨的区域下的雨人为干预提前下。用飞机向云层喷洒于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干冰迅速吸热升华;干冰吸热熔化;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过程为A、 B、 C、 D、试题以奥运开幕式为背景,使学生了解到人工消雨的原理其实和教材中介绍的人工降雨是相同的,而这些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知识的考查包含在具体的实际问题当中,使人感到自然、可信,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加强对实验探究过程、科学实验方法的考查,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图9 21某同学为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他用相同的漆包线在相同的铁钉上绕制成两电磁铁,接通电源后,二者吸附大头针的实验现象如图9所示(1)这两个电磁铁是_(选填“串联”或“并联”),这样连接的目的是_;(2)根据图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22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0所示.(1)从图像中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51090100A温度/时间/min9515CB图10(2)小明发现本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条即可)。.(3)小明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测量的沸点低1,他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所造成的。他的想法正确吗?答: 。理由是_ 23在测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大约为10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小明连接了如图11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6V(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1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选填“A”或“B”)处,实验中小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器件完好,那么可能的原因是 _。(3)小明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这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12所示,其示数为 A,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图13图11图12_0.630123A0.20.40.60 (4)根据测量得到的多组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小灯泡I-U图象,如图13所示小明很纳闷图线不是直线,请你帮助他分析可能的原因上述三道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重视了对实验“做与不做”的考查,也就是说实验如果是做了的学生,这些题比较简单,但如果这些实验没做,而是教师讲实验的话,可能有些地方就容易被忽略。所以,造成学生背实验、不会答实验的结果,这次试题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查,突出了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这对教学起到了一个正导向的作用。其中22、23两题均有图像,考查学生对图像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了解用图像这一数学工具,描述和揭示物理规律是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因为它能形象地描绘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新课程教材也加强了对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对图像的教学,使学生会看物理图像、能用图像这一数学工具为物理教学和学习服务。(四)试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良好的教育意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关心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图14第24题9月25日21点10分,“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在绕地球飞行3天后,返回舱于9月28日17点31分安全着陆,实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1)电视上,我们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它们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 ,内能会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3)火箭是热机的一种,热机是把 能转化为 的装置。(4)火箭选用液态氢做燃料,这是因为氢的 大,相同质量的氢与其他燃料相比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多。将氢制成液态是为了 (5)在学校举行的“我想象中的月球车”科技活动,爱动脑的小明提出了以下有关设想, 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风力发电机,补充月球车的电力需求 可在月球车上安装电动机驱动 可在月球车上配备指南针,以便确定月球有无磁场 可为月球车安装备用汽油机,以便应急使用 你认为合理的是A、 B、 C、 D、试题简单介绍引人注目的“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挖掘其中与物理有关的内容进行考查,涉及到物态变化、温度与内能、热机、热值、磁场、电动机等知识内容,试题的切入点准确,背景与知识点结合自然,给试题增添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感悟科学知识的价值。四、主要问题1. 部分学生基础不牢,运算能力差。2. 部分学生规范表达能力差。3.从图形和表格以及文字叙述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差,审题能力差等。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解释现象、设计方案的能力差。五、教学建议1、 研究课标、教材、考试说明。注意考试说明的变化。2、研究教法,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各种课型的不同教法。3、注意联系实际应用知识。近年的许多物理试题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前沿,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只有认真观察思考,才能学以致用。在教学中,要多分析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特别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实例。4、重视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的要求,强调要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关注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培养能力的途径和载体。在教学中应充分借助生活中的物理情境、借助课本的图、表,丰富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重温建立和形成物理概念、规律的过程。5、加强对探究实验的复习,注意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近年的中考物理题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如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附:试卷及答案查阅以下网址: 试卷网上无记名点评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