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详案(5页).doc
-
资源ID:37096427
资源大小:215.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新课标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详案(5页).doc
-人教新课标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详案-第 5 页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 。2. 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了解陶与瓷的区别。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教学准备:教师:1、收集古代陶瓷的图片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2、陶瓷的相关视频。 3、制作分析陶瓷艺术美的欣赏卡。教学重点: 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以古代陶瓷为主题的美术欣赏课,纵观现状,由于欣赏课包含的人文信息比较多,把握不好,很容易使学生成了一个被动的听众,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如何才能使美术知识打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的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在教学设计时思考的重点。二、教学思路从教材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教材设计中涉及的陶瓷种类知识点非常的多,短短40分钟的课堂,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必然难以满足5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层次。因此我借鉴“抛锚式”教学法,选取了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而学生又相对熟悉的青花瓷作为本课的授课重点和主线。目的是要让学生以青花瓷为切入口,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从瓷器的外形、纹饰和釉色等方面去观赏陶瓷艺术方法,从而提高对陶瓷的欣赏能力,起到一个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教学设计一、走近陶瓷,欣赏感受,辨别区分。师:通过刚才课前的一段小视屏欣赏,(有什么感受?)你们了解了什么内容?老师也给每一组都带来了一些陶瓷,想看看是什么吗?那就请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来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吧。(那大家知道咱们中国的陶瓷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嘛?)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的陶瓷最初在多少年前就已经被发明和制造出来了呢?我国的陶瓷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0000多年前的新时期时期就拉开了序幕。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国宝、走近古代陶瓷艺术。板书课题(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陶瓷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是陶器和瓷器的统称。它们在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上有很大的不同,同学们能准确的分出哪是陶器哪是瓷器吗?现在就请你们仔细的看一看它们颜色有什么不同?轻轻的摸一摸它们的质地又分别给你什么感受?再小心的敲一敲,听听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看:颜色不同,材料有别。陶器所需原料是含铁量较高、粘性和可塑性较高的粘土,因含铁量较高经烧制氧化之后就变成了偏红的颜色;瓷器选用的是洁白细腻的高岭土。摸:质地不一样,陶器粗糙,质地疏松有一定的吸水性;而瓷器质地光滑细腻,密实不透水。 敲:陶器声音较沉闷;瓷器声音较清脆。除此之外,它们在烧成温度上也不一样,陶器烧制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度:而瓷器却在1200度以上。那么,陶瓷是怎么被烧制出来的呢?有谁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让我们以瓷器为例介绍一下它的制作过程。一件瓷器的诞生需要大大小小70多道工序。简要地概括主要步骤:它选用的是特有洁白细腻的高岭土,首先是揉泥,然后做坯,接下来修坯与晒坯,然后是画瓷,然后施釉,最重要的是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经过千锤百炼,一件美丽的瓷器终于诞生了!师:同学们看屏幕当中这件被烧好的瓷器它蓝白相间,有一个美丽的名称,你们知道是什么瓷器吗?青花瓷被称为“永不凋谢的青花”,它起源于唐宋,在元代成熟,到明清鼎盛。在中国千年的瓷器历史中,青花瓷是主流瓷器,因此被誉为“国瓷”。板书 青花瓷二、感受青花,仔细鉴赏外形、纹饰和釉色1、播放课件,学生大体感受青花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你们想欣赏与了解更多青花瓷吗?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近更多青花瓷的绝世珍品,体验青花之美。(播放歌曲MV)教师:青花瓷如此美仑美奂,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你观察的青花瓷的美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回答。师总结板书:外形、纹饰、釉色2、赏析析鬼谷下山教师提问:有一件景德镇生产的元代青花瓷,仅仅20斤重,却在在2005年拍出了等同于当时2吨黄金的价格,你们知道是哪一件吗?你们想看看吗?播放课件。猜猜为什么创造当时的单件工艺品世界纪录?小组讨论,共同商讨分析后来汇报。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 造型:器形硕大,造型优美,浑厚古朴,做工精湛。强调:外形(2纹饰:纹饰中描绘了中国古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谋略家鬼谷子,传说他的徒弟中有孙膑、庞涓,等等。徒弟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师傅则更高深莫测了。元青花中表现人物故事的作品很少,尤其是这种军事谋略题材的,更是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画法可谓是登峰造极,细腻传神,栩栩如生。 强调:纹饰(3)釉色:色典雅清新,颜色均匀,色泽一致。晶莹、透彻、素净、雅致,给人清新爽目之感。强调: 釉色(4)数量稀缺:元代青花瓷存世较少,像这样体积硕大、保存完好的青花大罐,全世界不足十件。若想欣赏更多古代青花瓷,我们可以走进博物馆去学习。其实,我们透过这些古代的青花瓷可以读出历史,读出文化,读出我们中国人的智慧。而这件鬼谷下山价值连城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全世界都很喜欢和尊重我们中国的艺术,你们感觉骄傲吗?刚才咱们大致通过同学们所提到的外形、纹饰、釉色三个方面对“鬼谷下山”这件国宝进行的评析,老师可以告诉你们,不仅是青花瓷,其实任何一件陶瓷艺术品都可以通过这三个大方面进行欣赏评价。三、模拟央视鉴宝节目,观察青花实物 , 体验外观特征。大家看过中央台的鉴宝节目吗?每一期都能呈现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国宝,今天让我们也来一次鉴宝,从四个小组中评比最美最珍贵的青花瓷,大家有信心吗?先请小组同学仔细的观察,然后填写欣赏卡,最后有组长总结到讲台前汇报。学生汇报时教师从外形、纹饰和色彩如下方面进行引导:A: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做成青花瓷,它不仅仅美观,还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每一件青花瓷都造型优美,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形体,而是讲究韵味与诗意,需要我们去静静地体味。B:青花瓷纹饰非常精美,画工细腻,注重浓淡变化与疏密构图。它将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纹饰分类也与中国画相似,山水、花鸟、人物,还有文字。青花瓷的纹饰画什么内容,画在瓷器上的什么位置,画几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由此把器形美与纹饰美完美融合在一起。C:蓝白相间的青花瓷,既艳丽又素雅,百看不厌,符合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的审美,这正是它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同学们观察仔细,描述确切。每一组都把青花瓷藏品的优点介绍的淋漓尽致。其实这四件东西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很难分出个高低贵贱,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会了鉴宝的方法。感谢这几位同学带给我们的美丽体验,再一次用掌声来感谢他们。四、分享青花体验,升华热爱之情通过今天的观察、欣赏和讨论,你有哪些收获和体验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其实很多关于青花瓷的知识,需要我们回去后慢慢的消化理解和细细体味的,同学们感受深刻,体验丰富,想不想听一听陈老师对青花瓷的感受呢?我写了这样的一首小诗:青花绽放中国有一个神话世代传唱土火交融中青花绽放素坯勾勒青花纹样釉色迸发剔透光芒缔造龙凤呈祥积淀古国梦想世纪蓝图在酝酿青花飞扬展开千年翅膀九州鸟瞰 世界翱翔结束语:青花瓷艺术博大精深,它集制瓷工艺、诗书画印、历史文化之大成,不愧为国瓷!我们今天的40分钟仅仅开启了中国瓷器的大门。希望这节课能激起同学们对中国瓷器的兴趣和爱好,那么中国瓷器除了青花瓷,还有宋朝的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的釉里红、五彩、粉彩、珐琅彩等等等等。包括古代的陶器我们都可以根据青花瓷的欣赏方法,参考书籍网络,更要到博物馆里去看一看,做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好不好,今天的欣赏就到这里。下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