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02(5页).doc
-
资源ID:37102191
资源大小:127.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02(5页).doc
-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02-第 5 页开满鲜花的小路选自中国名家经典童话林颂英专集,其中个别细小的地方进行了修改。现结合试教情况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根据单元教学要素来进行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要素有两点:一是朗读时注意语气,二是继续学习默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这两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在朗读方面,我是这样来处理以下三处的: 1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这个句子重点抓住关键词“喊”,让学生体会喊的语气,再通过拉长语气的方式来突破。 2她看到门前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呀!” 她看到门前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呀!” 这两个句子的处理则是抓住“惊奇”和“奇怪”这一组近义词进行对比来处理的。“惊奇”不仅要读出奇怪语气还要读出惊讶的语气。而“奇怪”则重点强调奇怪,读出疑问的语气。 3松鼠太太看见门前的鲜花,忽然明白了,对鼹鼠先生:“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则指导学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人物角色较多,对学生理解故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清人物关系是一个教学重点。 在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小路从森林的这一头一直延伸到另一头,小路边分别住着:鼹鼠一家、刺猬一家、狐狸一家和松鼠一家。森林里还住着一位热心的邮递员黄狗。有一天,邮递员黄狗在鼹鼠家门口喊,通过这样边讲述边板画既引出了新课,又让学生明了其中的人物关系。 三、主题升华略显狭窄。 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时,主要停留在要学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上,教师没能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比如说可以结合环境保护来谈等。 学科:语文 年级: 二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 课型:阅读 主备:刘芳 冯玲 陈珊 执教:刘芳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但是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角色比较多(一共有9个角色:长颈鹿大叔、邮递员黄狗、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故事情节上下两个部分时间跨度比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发现这是美好的礼物),故事上下两部分的情节衔接过度不是很清晰,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6个生字(鼹、裹、懊、丧、簇、绚),会写8个字(邮 单 颈 局 粒 破 丧 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中理解感受小动物们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3、采用角色体验,想象说话来领悟“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 感受环保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读故事抓角色理情节悟情感,“悟读组合式”组织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形成过程感受和谐、环保的主题。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 突破方法:先在读中随文识字,再通过集中识字探究识字方法。在品读的基础上,再练习感情朗读,读出鼹鼠疑惑、懊恼的语气,松鼠恍然大悟后惊喜、感动的语气。 难点:理清故事情节,感受和谐、环保的主题。 突破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抓对话描写,采用角色体验,想象说话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在读中来领悟“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感受环保的主题。 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 教 师 活 动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欣赏图片,表达所看所想 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入课,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开满鲜花的小路,让我们一起到这条小路上看看它的美丽吧! 二、读1至5自然段,理解:奇怪的包裹? 1、有一天鼹鼠收到了一个谁给它的包裹?里面有什么?看到小颗粒,它会想什么?(奇怪) 2、是呀,有了疑问,它想到问谁? 3、松鼠太太知道这是什么吗?为什么?鼹鼠的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体会鼹鼠心情:师生对读同桌合作读个别演读 1. 齐读1至5自然段 2. 回答问题,理清课文主要角色 3、师生对读同桌合作读个别演读 理顺角色关系,快速抓住主要角色进入故事情节,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过渡:真可惜,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的东西就这样洒掉在去松鼠太太家的路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春天来了,鼹鼠先生要去松鼠太太家做客,它又看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齐读611自然段。 2、鼹鼠先生经过了哪些动物的家,它们都看到了什么?用“”标记。 小组选定一人汇报 交流: 抓住“惊奇、奇怪”练习朗读。 小松鼠它们在那里看到的是?闻到了什么?心情怎样?(板书:开心,快乐) 练习说话, 看了。感觉 3、你猜猜这些鲜花哪来的? 朗读12自然段,为什么说是美好的礼物? 4、小动物们想对长颈鹿说什么?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交流 练习朗读 角色体验, 练习说话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清鼹鼠先生先后经过了哪些小动物的家,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角色体验,想象说话,感悟为什么说花籽是美好礼物。 1、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和被破坏的大自然图片对比 过渡:是呀,美好的环境总会让我们心旷神怡,可人们的肆意砍伐,大自然已经被人们破坏了,孩子们,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让大自然的美丽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2、读环保小诗我希望 3、学生创编环保小诗或者标语。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图片 对比被破坏的大自然,谈感受 读诗 创编 强烈的图片对比,再次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为如何来保护环境给出具体的方向。 作业:请你设计爱护环境的小诗或者标语,让大自然的美好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但是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角色比较多(一共有9个角色:长颈鹿大叔、邮递员黄狗、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故事情节上下两个部分时间跨度比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发现这是美好的礼物),故事上下两部分的情节衔接过度不是很清晰,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突破几个难点的具体做法 难点之一:角色较多,较难理顺 对于2年级的孩子来说本课的角色偏多,理顺这角色关系有一定难度,所以在上课时,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先拎出主要角色(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包裹,而包裹内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鼹鼠先生询问松鼠太太),这样抓住主要角色进入故事情节,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难点之二:为什么说这些花籽是美好的礼物 在鼹鼠先生去松鼠太太家做客,一路上经过刺猬、狐狸的家,最后到达松鼠太太家,它们都无一例外的发现门前的小路开满鲜花,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抓住“惊奇、奇怪”来练习朗读,可仅仅这样是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在“小狐狸、小刺猬、小松鼠在这条小路上玩的很开心”一段中,我让学生想象说话:“它们在玩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有谁会来到这条小路上?有感觉如何?”这样的角色体验和想象说话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条小路带给了动物们开心、快乐等等,正因为如此才能体会到这些花籽是美好的礼物。 难点之三:2年级的孩子对环保的意义和具体做法存在困惑 有了之前学生对这条小路带来了开心、快乐和美的享受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有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有山涧小溪,有清澈见底的大海和四季不同的美景,无论哪种美,都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礼物,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感叹,正在他们从课文一路到拓展环节都是美好的享受时,我接下来给孩子们看的是被破坏的大自然:秃山、废弃污染等等,强烈的对比让学生们想要保护大自然的心油然而生,这一难点就此攻破,在一首“我希望“的小诗后,学生们都拿起笔开始抒发自己的想法。 建议: 1、低年级的教材童话居多,这些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不过可能不适宜角色较多或者人物关系较为复杂的课文。 2、低年级的选材能否多一些经典的儿童诗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诗歌是学生很喜欢而且特别易于背诵和掌握的,根据人类的记忆特点,在低年级更多的练习背诵无疑是好的,而且好的诗歌一样具备较好的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这样可谓是一举多得。 以上是本人课后的一些总结和想法,没有华丽的辞藻,更多的是一些简单的真实的想法,希望领导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二语组组内交流评价: 从课堂呈现在效果看,包伶俐老师和刘芳老师的课各具特色。包老师以对文本解读精准,她动听的故事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文中众多的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她抓住“喊”“惊奇”“奇怪”等词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语气,默读训练在课堂中也落实得非常到位;对词语的理解,包老师采用了很多种方式,如找近义词理解“懊丧”,图画板书理解“花朵簇簇”,联系实际理解“花香扑鼻”等。刘老师的课堂则充满情趣,学生读得有滋有味,主题升华尤为亮彩。刘老师不露痕迹地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设计出精彩的环境保护标语。 教学管理工作部点评: 2013年,在“小学语文”界,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教材”。因此有专家说要让语文教材来个“美丽转身”小学语文教学会刊P7,其中特别提到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美国母语教材编写结构;也有专家专门做了小学生对教材看法的成因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P17。我们的老师非常有幸,能在国家语文教材的选文上做些研究。称其为“研究”,确实是因为这些暂定的文本仅仅只是一篇文本,其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都有待老师们挖掘,甚至习题设计都有赖老师们自己创编。 二年级老师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实践,特别是两位执教老师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自己设计了两堂风格不一样的课,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事实上,如果以更高的要求来说,解读文本,发掘其语文价值,并在教学中落实,这其实也是老师们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如果我们的挖掘和实践能得到专家们的公认,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并且我们还能在文本改进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有价值和建议,那便是对我们自身专业素养的一种肯定。 期待每一位语文老师能不断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这种专业素养。专业阅读便是提升专业素养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