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初步调查研究(5页).doc
-
资源ID:37102601
资源大小:246.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对影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初步调查研究(5页).doc
-对影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初步调查研究-第 5 页荣获2003年区体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对影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初步调查研究广州市第一一五中学 体育科 何建河提要: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走过了那么多年了,学校体育要为培养二十世纪人才服务,已以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以过那么多年的改革,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是确成效的。 然而,无需讳言,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服务?并未找到可供操作的依托,下一步该怎么办?人们依然感到茫然。我们也在为此在总结、在反思、在寻求、在探索。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始终都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忽视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我国也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由此看来,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种新思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最终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为此,本文拟对影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进行调查研究,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关键字:锻炼习惯、中学生。前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个体育教师的基本理念,体育与健康是真正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的课程。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是该课程的目标之一。 正文: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1、 对象:随机选取学校每年级五个教学班,共十五个教学班738个学生。人数、性别年级人数男女初一级129125初二级122123初三级1181212、 方法:采取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逻辑分析性。二、 调查结果。1一般情况 发放问卷735份,回收 份,回收率96.7%;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98.9% 级别 性别内容 百分数初一级初一级初三级男女男女男女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目的与动机强身健体12798.5%12096%12199.2%12299.2%118100%121100%闲假娱乐2016%3124%3528.5%4032.8%4335.5%5143.2%缓解压力8568%7860.5%9073.8%8165.9%9580.5%9175.2%与朋友一起118.5%2520%1512.3%3024.4%1916.1%3327.3%次数每周2次以上课外锻炼12798.5%10584%11594.3%9577.3%8572%7360.3%影响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原因怕苦、怕累3124%3528%2823%3931.7%2420.3%4234.7%自身体育差32.3%5040%43.3%5444.3%119.3%5243%没恒心1511.6%1713.6%2117.2%2318.7%1916.1%2117.4%没场地器材4131.8%3427.2%3831.2%3528.6%3832.2%3226%学习压力大3023.3%2520%4234.4%4032.5%6958.5%7259.5%没时间6248.1%5040%6654.1%6250.4%9883.1%10183.4%家长反对107.8%1713.6%1310.7%1512.2%2823.7%3024.8%教师问题129.3%118.8%64.9%54%54.2%65%曾经受伤64.7%54%86.6%75.7%65.1%108.3%其它原因118.5%1512%1310.7%1411.4%1714.4%2016.5%无体育兴趣17.75%2620.1%18.2%3024.4%003629.8%三、 讨论1、 学生对体育锻炼习惯的认识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目的是增强身体健康,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己来说是必需的,其中男生比女生、高年级比低年级更为明显。这表明学生随着年龄、学识、生理的变化对体育的认识更彻底。而对体育的其它方面的作用则认识不足,特别是对社会适应方面更为明显,男生比女生更差,不会与人交往。而在缓解心理压力方面,女生不如男生。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时间。 从整体调查数据看,每周锻炼2次数或2次以上,男、女生占所调查人数比例分别为35.1%,19.8%,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偶尔锻炼或除上体育课外,没有锻炼的人数中,女生占多数,为32.6%。 从锻炼时间看,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凭兴趣而定,有时长有时短。每次锻炼时间不到半小时的学生中,女生为46.5%,男生为26.5%,女生高于男生。锻炼时间能超过一小时者,女生很少。2、 在调查与访问中,可以得知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高年级女生更明显。 2.1 从调查与分析结果看,低中年级学生参与锻炼的人数,男女生的差别不大。而在高年级男女生出现明显变化,男生参与锻炼积极性得以继续,女生参与积极性明显下降。可见,三年级是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转折阶段。这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都认为中学阶段是人们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时期。这阶段的学生最容易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况且,中学阶段也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在此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对其今后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将会有极大帮助。 此次调查还反映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在实践上,意识与行为,口头与参与二者有一定差距。明明知道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积极参与,越高年级女生锻炼积极性明显不如男生,这是高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2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因素上看,女生受主观心理因素影响占多数,男生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课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时间,学生一早回校到下午放学,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隙,放学回家后由于家庭原因、作业、场地等原因,更不可以坚持锻炼,体育锻炼习惯何以形成。在学校内,制约学生参与锻炼集中反映在受场地限制和没有锻炼器材上。场地限制是本地区城市学校普遍存在问题。而对于学校体育器材的购置、使用、管理,学校还没有落实到实处。一般上完体育课后都"刀枪"入库,不能充分利用。在此次调查过程中,笔者还了解到相当部分的主科教师、班主任还有一条不成文规定:不许学生带篮球、乒乓球拍等体育用具进学校如有发现则当场没收。至使爱好锻炼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的学生常常"望球兴叹"。可见,主科任教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鼓励不足,且没有重视对其进行有效指导。从某一侧面也至使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他们偶尔自发地进行一些活动,也都是随意的难以收到全面锻炼效果,这也应引起有关教师重视。调查表明,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高年级比低年级,女生比男生更缺少锻炼,更不能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运动不足,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不良现象,应从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者入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早日实行普及高中教育,让大部分学生有高中读。否则,学校体育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的多努力,也难以使学生养成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和艰难升学门槛前,不得不强迫自己用更多的时间去啃书本,而放弃体育锻炼。3、学习压力大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让学习持之以恒,除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外,更应加大教育制度和升学制度的改革。同时也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改革上走出一条新路来,使学生从主观上,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使大多数学生能象占10%的那些长年坚持锻炼的学生一样养成锻炼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谈得上是:“终身体育”4、在家庭环境影响方面,有相当部分家长不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些学生"挤点"时间参与锻炼活动,常被家长斥之为"贪玩"、"不好好学习"。更有甚者,连双休日学生自主时间也被剥夺,不是要求做家庭作业,看书,就是参加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兴趣班。5、从现实上看,家长课外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而陪学生锻炼的现象却难以见到。由此引发学生从小没有锻炼榜样模仿。可见,家庭的环境因素或多或少也会制约着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四、建议。 为了改善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我们从体育角度提出如下建议。1、加大健身意识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参与锻炼。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竞争,即是智力的竞争,也是体力的竞争。经验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没有健康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不仅是学生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争取事业成功的需要。学校体育工作应遵循当前实际情况,加大健身意识宣传。特别是对高年级女生出现的心理、生理变化特点,更应从体育运动美,形体美,娇健美等美学角度出发,鼓励其自觉参与锻炼。建议高年级教学可尝试男女分班教学。男生多安排对抗性强的教学内容,女生可依据其生理、心理特点多安排柔韧性、协调性的教学内容。2、增设更多运动设施,教会更多锻炼技能,提倡家长参与,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锻炼环境。如设置小羽毛球场、纵跳模高器械,在空旷场地规画各种学生所熟悉游戏图案,标志线吸引更多同学参与锻炼。建议学校体育器材室,更多地出借体育器材,活跃课外活动,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乐趣。3、学校体育教学也应本着切实改善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从长远观点出发,教会学生更多的体育锻炼技能和锻炼方法,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此外,我们也提倡家长与子女一起参与锻炼,支持孩子的选择,使其从小受到熏陶,并配合学校教育,为学生营造积极的锻炼环境。4、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竞赛的激励作用,扩大参与面。此次调查表明,学生要求"学校常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愿望强烈。从所周知,体育竞赛是促成学生体育情感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竞赛的参与意识往往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参与,其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比其它方式都更为深刻。我校长期开展的"体育节"很受学生欢迎。如趣味体育、障碍跑、拔河比赛、乒乓球赛、跳绳大王评比等等。特别是高年级的篮球对抗赛,都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锻炼热潮,学生的锻炼意识很深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竞赛,不光是体力活动的竞赛,还必须包括体育知识竞赛在内的以健身为目的的一切非正式比赛。这种竞赛不仅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地点可以任意选择,其受条件限制也较小,举办也容易。这样学校体育锻炼的普及面就容易扩大。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发挥其主导作用的体现。主要参考文献:1.颜君.医科大学女生对锻炼之益处与锻炼之障碍的认知情况分析.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0,16(4):1992.潘青海.对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调查研究.中国学校体育,20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