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体育教案 全集(54页).doc
-人教版九年级体育教案 全集-第 52 页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第一节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一、学情分析: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主要包括脉搏、心率、心脏恢复率等概念、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内容。二、教学内容分析:所谓运动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三、教学目标: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 但由于内容较多,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建议教学中可在以教师重点讲解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有关内容的深入学习与实践课的教学相结合,如在进行实践课耐久跑的教学前,可事先要求学生对有关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知识点进行预习,而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测出跑后即刻的脉率指标,并与“适宜运动脉率”的公式计算出的自己的适宜运动脉率相对比,进而评价和调整自己练习时运动负荷。在持续的耐久跑练习结束后,再让学生测出自己运动结束后1分钟内的脉率,并计算自己的心脏恢复率水平。最后对怎样判断引导负荷大小内容的教学,学生一般都能看懂,建议教师结合活动园地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完成。四、教学难点分析: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在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太小,还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容易引起运动性疲劳,影响健康。那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一、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早正常情况下,脉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每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睡眠、休息时则减缓。参加运动时,随着运动负荷的加大,脉搏跳动也随之加快。但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由于心脏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进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在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每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可以达到220次每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内。由于人们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适宜的运动脉率=(最高脉率 安静时脉率)65% + 安静是的脉率(二)脉率的测定方法1 准备一块马表;2 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3 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种的脉搏跳动次数;4 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于10,就是此时的脉率。(三)注意的问题由于刚刚停止运动后的1分钟内,心率下降特别快,因此,运动停止后,要准确测定即刻脉搏,需要事先进行必要的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否则会延迟测定即刻脉率,造成测定结果不准。三、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持续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慢慢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如下曲线图表)。在运动刚刚结束后的一分钟内,有一个心脏恢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分钟内,你的心脏恢复越快,说明你的心脏功能越好。先在运动结束后即刻测6秒钟的脉率,运动结束后1分钟再测一次6秒钟脉率,利用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恢复率:心脏恢复率 =(运动心率 - 恢复心率)/ 10四、怎样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一)用晨起安静脉率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育锻炼后心脏机能增强;安静时的心率应逐渐减少。但是如果相反,脉率反倒增多了,就是表示运动负荷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晨起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 (二)自我感觉判断法 对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如果锻炼后,经过合理休息后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好,说明运动负荷比较合理。相反,如果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至第二天仍然没有消除,出现心慌、头晕,没有食欲,睡眠不好,并对再次参加锻炼感到厌恶等不良症状,则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休息调整五.参考资料(1)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运动时,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物质储备逐步下降。这一时期称为工作阶段。由于能量物质大量消耗等原因,运动后便会产生一定的疲劳,但经过休息调整,消耗的能量物质又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疲劳也随之逐渐消失。从疲劳到疲劳消失的这一过程叫恢复过程。恢复过程不但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贮备及体能等方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2)运动过度疲劳综合症运动过度是指运动者在锻炼过程中承受的运动负荷超过了机体所能正常承受的能力。一般表现为参加锻炼后的第二天,锻炼者感到疲劳或肌肉酸痛僵硬、精神不振,出现所谓“锻炼的延续效应”。严重者还会产生注意力涣散、容易激动等心理症状,以及睡眠不好、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等。出现运动过度的一般症状后,可以通过增加两次锻炼之间的休息时间、减小锻炼的运动负荷等方法加以缓解。但严重者,还需要采取增加营养、接受理疗和按摩等措施,尽快使机体得到恢复。否则,会导致症状进一步恶化。运动负荷过大是引起运动过度症状的主要原因,但缺乏合理的休息或饮食质量差、营养不平衡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8课堂练习:在教学时还应注意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如超量恢复、人体机能提高的过程、运动心率与运动强度的关系、运动后的心率恢复、心脏恢复水平等内容,讲授时最好与图示、图表等形式配合进行。如有条件,可将本课时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讲授时运用必要的多媒体技术或其他电教手段,提高教学信息输出的高效性和直观性。9 作业安排:熟练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10自我问答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除了脉搏测量外,还有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可以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脸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脸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所以,安排运动负荷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体育课上,可以通过调整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强度和时间、器械的坡度和阻力,也可以改变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过分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而忽略心理效应是有失偏颇的,而不再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第二章田径一、跨栏跑技术教学教案 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操场教师叶晓强班级人数器材跨栏架:10架任务1、介绍跨栏跑的发展概况、特点、锻炼价值。2、学习跨栏步技术。3、学习与掌握栏间跑与跨栏步相结合的技术。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时间次数负荷 一、开始部分:(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队形如右图: ×××××××报告上课人数,师生问好,点名。 ××××××× ××××××× ××××××× (二)跨栏的简介 男生教授110米中栏(起跑至第一栏13.72米,栏高91.4厘米,栏间距8.70米,最后一栏至终点17.98米);女生教授100米栏(起跑至第一栏13米,栏高76.2厘 米 ,栏间距7.50米,后一栏至终点19.50米)。根据项目特点,本单元的教学方法按各技术环节的主次,分解与完整教学相结合。 (三)简介跨栏跑的发展概况、特点、项目设置、各项纪录: 发展概况:(略)特点:直道跨栏跑属极限强度、快速力量型的田径项目。优异的跨栏成绩首先取决于速率、速度、力量、灵敏以及专项耐力水平。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以及其独特的节奏等都有各自、非常独特的作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跨栏步技术。难点:跑跨和跨跑的相结合技术。 跨栏跑的项目:室内有50米、60米栏。室外田径场有110米、100米、400米栏。 跨栏跑的纪录: 100米栏(秒): 世界 12.21 中国 12.64 110米栏(秒): 12.91 12.91 (四)宣布本课教学任务,简述教学过程、要求及目的。 (五)安排见习生。 (六)检查、整理服装。二、准 备 部 分:(一)绕田径场慢跑两圈(二)徒手练习:1、体转运动4×8拍2、扩胸运动4×8拍3、正压腿、侧压腿4×8拍4、侧摆腿 5、高抬腿练习三、基 本 部 分:(一) 跨栏步技术的讲解: 跨栏跑的途中跑由九段栏间跑组成,每一段包括高频率、强节奏的三步平跑和一个跨栏步。跨栏步分起跨过栏和下栏落地两个部分。 起跨过栏:起跨脚放脚方向要正,快速有力,用前脚掌富有弹性的着地,后蹬角约为65。70。摆动腿屈膝高抬,向前上方摆出,同侧肩臂前伸、微下扣,上体前倾。起跨腿蹬地后,边屈膝边快速经体侧向前上方提拉。摆动腿异侧臂经前向侧后下方摆至体侧。其同侧臂应象平跑一样屈肘前摆,此时躯干必须保持适宜的前倾。 下栏落地:身体总重心经过栏架上方以后的动作称为下栏。摆动腿在栏后的着地点应靠近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并直腿以前脚掌富有弹性的着地。起跨腿在下栏时以膝关节带动快速前摆。此时上体必须保持前倾。下栏时两臂也转为平跑时的积极摆动。(二)示范: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1-2栏×12次;让全体学生观察跨栏步的整体技术及其特点,强调观察起跨攻栏动作。 (三)组织与练习:如下图: 1、 高抬腿栏中间垫步过栏 4栏×4次(栏间45米)2、 行进间攻栏腿、侧拉腿从栏侧过栏练习。3、 跨栏步练习 学习栏间跑技术1、讲解:栏间跑是指下栏着地到过下一个栏前踏上起跨点的跑进阶段。其 任务是发挥和保持跑速,保持节奏,为跨过下一栏架做准备,全程共有9个栏间跑,距离相同,步数相同,很明显,提高栏间跑的步频,掌握好节奏是提高栏间跑速度的关键。栏间跑第1步与跨栏步下栏阶段紧密相连,为使跨栏动作和栏间跑紧密衔接,下栏着地时,通过支撑腿踝关节和脚掌力量充分后蹬,起跨腿提拉带髋向前和两臂前后用力摆动完成。尽量拉开第1步是跑好栏间跑的关键,步长应在1.5-1.65 m,第2步的动作结构与短跑途中跑相同,抬腿高,下压积极,用前脚掌着地,上体稍前倾,两臂积极前后摆动。跑的动作要轻松,富有弹性,步长约22.15 m,第3步由于要准备攻栏,步长比第2步短10-20 cm形成一个短步。动作特点同跨栏前最后一步,起跨腿抬得不高,积极放脚,落点靠近重心投影,速度达最快。 栏间3步的正确节奏,取决于3步的步长按小、大、中的合理比例和各步支撑阶段时间、腾空时间长短的比例等因素。 合理的栏间跑技术发展方向表现为: (1)3步步长比例合理,节奏稳,步频快。 (2)身体重心高,起伏小,方向正,直线性强,更接近平跑,跑跨紧密衔接。 (3)尽量缩短支撑时间是合理的技术发展趋势。 (4)缩短下栏距离,加大第1步步长是改善节奏,提高栏间跑速度的发展方向。 400 m栏的栏间跑技术基本同400 m平跑,但稳定的步长和节奏很重要。上栏前3步要注意加快节奏,下栏后第l步要尽量拉开步长也是加快栏间跑,保持良好的栏间跑节奏的重要环节。如要在跑进中更改栏间跑的步数,要预先有计划,并果断实施。2、示范:1、 学生练习:组织如下图: l)学生试跨l3个低栏(栏高:男76.2、女50厘米,栏间:男8米、女7米) 2)起跑后跑10步,栏间(栏距同“1”)用7步跑3栏(栏高男76.2、女5O厘米)×35次 讲解:栏间跑应高抬腿、高重心、大步幅、前脚掌、跑直线。 示范:教师或请学生中的优秀者示范l2次。 练习与组织方法;学生单个依次练习,每人3次。教师置练习者中段、侧方lO米处观察、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胆大、心细、不怕困难,栏间以短跑的技术,中速跑进。 教法提示: 1)教师必须首先注意高速度的栏间跑和动作感;跨栏步的动作感和整体动作的协调性。 2)多鼓励,少批评,以便消除“怕栏”的心理状态。(三)过不同栏间距的栏架:如下图:半蹲式起跑一10步,栏间用7、5、3和3、5、7步的节奏各跑3栏×36次 练习与组织方法:学生单个依次甩7步、5步、 3步的节奏各跨12次,然后再用3、5、7步的节奏依次各跨12次(女生练习时栏间各缩短1米)。 要求:以短跑的技术、节奏中速跑进;要勇敢顽强。 教法提示: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学生对栏的恐惧感,增强信心,引导学生热爱跨栏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四、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慢跑约200米;放松操。 (二)小结本课:本课任务完成情况及课堂组织纪律情况。 (三)布置作业: l、自己在课外时间查阅跨栏运动的知识 2、利用早操和空闲时间练习跨栏步动作。 (四)、通报第下次课学习任务,布置有关事项。(五)、收还器材。(六)、师生道别。515155105小中大小课后小结一、本课教学任务的效果。二、教法手段可行性程度及存在问题。 三、运动量、强度、密度是否科学、合理。 四、影响教学效果的其它因素。 五、学生信息反馈。 六、下次课改进方法及措施。二、背越式跳高技术教案 背越式跳高1课的内容1.介绍跳高运动的形成与发展、跳高运动的技术原理、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动作;2.学习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腾空与落地技术。 (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跳高运动的形成与发展及跳跃运动的健身作用。2.了解跳高技术原理及背越式跳高技术。3.基本掌握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腾空与落地技术(原地过杆)。4.掌握发展跳高能力的练习方法;原地纵跳摸高物的方法。5.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腾空与落地技术。难点:迈步放脚与起跳技术的衔接,身体触垫的正确顺序。课的部分时间课 的 内 容运动负荷组织教法与教学要求次数强度 开始部分5分钟一. 课堂常规要求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向教师报告情况。2师生互相问好,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以及课要求。3介绍跳高课程的教学安排和考核标准(背越式跳高共学习10课时)。4考核方法采用标准高度下的动作技评。7安排见习生活动内容。 1 队形: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要求:集合动作要静、快、齐同学认真听讲。教法:教师简单介绍跳高理论部分内容,学生用心听讲。要求:学生较好地了解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不断提高个人分析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部分 10分钟一. 一般性准备活动1慢跑:400米2准备操第一节:头部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振臂运动第四节:体侧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二、专项准备活动第一节:腰绕环第二节:正侧压腿第三节:两人一组压肩第四节:两人一组翻肩第五节:活动各关节、韧带第七节:加速跑 30米×2 各4×8 中 中教法: 教师讲解,提示准备活动练习要求,练习学生练习。要求: 1慢跑排头速度适中,保持队形。2由教师带领,学生由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3教师示范、并指挥,学生认真、舒展地完成练习。4逐渐加大幅度和力度。队形: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基本部分25分钟一、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学习1简介起跳技术的组成起跳:由迈步放脚、缓冲、蹬摆起跳环节组成。2学习原地摆臂动作要点:两脚原地站立,双臂同时摆动,摆大臂拔腰,摆至最高点时有突停动作。3学习原地摆臂、摆腿练习。 要点:两脚前后站立,身体重心在后脚(摆动腿)上,以摆动腿大腿摆至与地面平行时突停,同时起跳腿蹬伸、摆臂、提肩拔腰,动作要协调配合。4学习迈步放脚 要点: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在后,身体内倾,起跳腿同侧臂扶栏杆(或同伴),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迈步动作同练习,以脚外侧迅速滚动到全脚掌着地,髋扭紧。 1 各 68次 小教法1:教师逐一讲解、示范起跳技术(分解动作),指挥学生依次体会动作,纠正错误,典型学生示范。队形: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要求:速度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摆臂时大臂摆至肩高时要有突停和提腰动作;摆臂、摆腿时摆动腿大腿摆至与地面平行时突停,同时起跳腿蹬伸、摆臂、提肩拔腰,动作要协调配合;迈步练习时,以脚外侧迅速滚动到全脚掌着地,髋扭紧。 5迈步起跳练习(本次课重点)。 要点:同迈步放脚练习。在摆动腿蹬伸后,迅速转为垂直,同时,摆臂提肩、拔腰,使身体向上腾起。摆动腿折叠,摆动时注意带动髋部向上摆动。A上一步和上三步助跑起跳练习。10米左右 B沿圆圈或孤线做上一步或上三步助跑起跳练习。 二、初步学习原地过杆落地技术 1原地倒肩挺髋练习 要点:在海绵垫旁,背对海绵垫,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成背弓动作,最后用肩背部落在海绵垫上。2在跳箱或高凳上进行过低杆或过皮筋练习。 要点:背对海绵垫站立,原地双脚起跳,做挺髋、踢小腿练习。动作: 8-10次 各6-8次 中 中 教学要求:学习动作时,不必过分强调学生重心下降,只需要求学生动作自然协调用力,形成快速起跳动作节奏。教师讲解示范后,让学生前后互相纠正 教学要求:1当动作基本掌握时,可以垫高起跳点(如在低跳箱上),来完成同样练习,要求肩背落地支撑后,保持身体成背弓姿势。2跳起后,依次完成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成背弓;两小腿向上踢,用肩背部着垫。3教师或请同学进行示范。学生练习,教师保护帮助。注意安全。见习生可帮助扶杆或帮助纠正错误动作。 队形:xxxxxxxxx x xxxxxxxxx x 结束部分5分钟1放松练习:利用肋木放松上下肢。2集合讲评。3布置课后作业:起跳技术的动作要点是什么?加强弹跳力素质的练习。4安排值日生活动内容。5归还器材,师生再见。2×8 1 小队形: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要求:充分放松全身各部;认真听教师讲评,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成绩;积极归还器材。场地器材跳高垫2床、跳高架2副、横杆2根、体操垫6床课后小结 背越式跳高2课的内容1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 2背越式跳高助跑学习目标1. 进一步掌握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2. 初步掌握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及弧线助跑起跳技术。3. 初步掌握弧线助跑起跳背越跳上高垫技术。4. 掌握发展高跳能力的练习方法;上步起跳摸高物(单、双脚)。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背越式跳高起跳、助跑技术。难点: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衔接。课的部分时间课 的 内 容运动负荷组织教法与教学要求次数强度 开始部分 4分钟一、课堂常规要求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查人数、检查服装,向教师报告。2师生相互问好。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活动内容。二、提问提问上节课所留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队形: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要求:1见习生帮助教师纠正同学们答题错误动作,同时观看教师上课的组织教法。2抽问:可让学生有所考虑和思想准备。 准备部分 8分钟1沿田径场慢跑一圈2行进间操(利用篮球场完成)第1节 扩胸振臂 第2节 腹背下蹲第3节 踢腿运动 第4节 体转运动第5节 全身运动 第6节 跳跃运动3专项准备活动正侧压腿,活动各关节。加速跑30米×2。1各2×8 中 中队形: 四路纵队沿篮球场跑。要求:排头学生带好队,保持好速度跑。教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领做并指挥。要求:动作规范、优美;专项练习时要求动作灵活、协调,有力度。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27分钟一、初步学习起跳技术1原地摆臂、摆腿练习 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积极蹬地,以髋带腿,大小腿自然折叠摆动,同时两臂由后向前向上摆起。摆腿结束时,带动同侧髋,提起身体重心。摆臂结束时,两肩提起,使摆动腿一侧肩高于起跳一侧肩,躯干伸直,起跳腿充分蹬伸,整个身体成起跳结束姿势。2上一步正面起跳练习(10米左右) 摆动腿在前,起跳脚向前踏上起跳点时,摆动腿积极蹬离地面起摆,然后接同上练习,完成起跳动作,并向上跳起。3沿圆圈或弧线做上一步或上三步起跳练习。 沿圆圈或弧线,身体内倾。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跨出着地支撑后,积极后蹬,摆动腿向前跨出,用前脚掌或全脚掌落地积极地过渡到后蹬,同时起跳腿一侧手臂摆向前面,随着迈步放脚,摆动腿一侧手臂留在体侧,而起跳腿一侧手臂拉向身后,然后,两臂与摆动腿一起向上摆起,同时积极蹬伸起跳腿向上跳起。二、学习背越式弧线助跑技术动作:助跑时,身体保持内倾,外侧臂摆动略大于内侧臂。头、躯干与脚支撑点在力的作用线上。跑的过程中重心高而平稳,步幅开阔,富有弹性。重点:助跑过程中身体内倾、平稳,节奏性好。3-5.步圆圈或弧线助跑体会身体内倾。 20次 89次 10次46 5教法1:教师逐一讲解123练习要求,组织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采用个别纠正和集体讲解结合。要求:1摆动腿折叠摆动,向上摆动时注意带动髋部上摆。队形: 2脚不离地体会上下肢同时用力、配合。摆动腿积极蹬地起摆,大小腿自然折叠,向上摆腿、摆臂和伸直躯干来带动起跳腿蹬直。3两组同时进行或一组练习一组纠正动作,然后互换。摆动腿折叠摆动,向上摆动时注意带动髋部上摆。4练习时,同学之间有一定距离,以免做动作时相互影响。右脚起跳的同学与左脚起跳的同学分开练习。 5体会起跳脚落地应由脚外侧着地至蹬伸动作。(身体由内倾至垂直向上)摆动腿积极后蹬,并与迈步放脚协调配合,摆臂和摆腿与起跳腿蹬伸协调配合。 教法2:教师讲解示范(或请学生示范),可选择半径为5米左右的圆或弯道上或杆前体会弧线助跑动作。 要求:助跑速度由慢至快,但保持身体内倾、平衡;两组同时进行或一组练习、一组纠正动作,然后互换;教师及时纠正,讲解发现的问题。 三、学习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动作:孤线助跑时身体要保持内倾,有良好节奏、稳定性。起跳结束时身体充分向上伸展,髋展开,形成良好地向上腾起姿势。12-4步圆圈(半径5米左右)走动进行练习,体会动作。22-5步圆圈助跑练习动作。 33-5 步助跑起跳上海绵包。 43-5步助跑,用头、手、膝触高练习。四、学习助跑起跳背越跳上高垫技术1在海绵垫旁,成起跳结束姿势,然后随着身体转向背对海绵垫,同时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最后用肩背部落在海绵垫上。 235步助跑起跳,背越跳上较高的海绵垫,成杆上背弓姿势,两小腿是在垫子的下方。 3跳在垫子上后,收起两脚,自然分开平放在高物上(50厘米左右),成屈膝屈髋的仰卧姿势。接着两脚用力蹬高物,肩背着垫,向上挺髋,同时屈膝,保持好挺髋动作,然后踢小腿收腹。五、发展高跳能力练习方法1上步起跳摸高物(单、双脚)双脚纵跳动作要领:从人体自然站立开始。跳跃时,身体先前倾,身体重心前移,接着向前迈出一步,一腿迅速跟上成半蹲预备姿势。然后用力向上跳起,其动作要求同原地纵跳。单脚起跳动作要领:预备姿,摆动腿屈膝在前,起跳腿前脚掌支撑在后。跳跃时,先前移身体重心至前支撑的摆动腿,然后依靠摆动腿积极的蹬伸,加快上体和髋部前移的速度,与此同时起跳腿上一步,快速蹬摆起跳。 5-7次 7-8次 5-7次 中 中 中 教法3:教师讲解动作要点,带领学生练习,耐心纠正错误动作。成一路纵队绕圈或弧线进行。注意:左右不同起跳腿的同学要注意安全。可在两个圆圈上分别进行或在同一圆圈交替进行。由慢跑逐渐加快速度。要求:助跑与起跳结合较好,助跑时身体内倾,起跳时充分向上腾空。 教法4:同上要求:1依次完成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成背弓动作;当动作基本掌握时,可垫高起跳点(如在低跳箱上),来完成同样练习,要求肩背落地支撑后,保持身体成背弓姿势。2起跳时积极向上跳起;腾起后,随着身体沿垂直轴旋转,依次完成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成背弓的动作。3挺髋时要主动、积极、充分,上踢小腿并与收腹协调配合。队形:xxxxxxxxx x xxxxxxxxx x 教法5:教师逐一讲解、示范单、双脚纵跳摸高的要领,组织学生练习。要求:1注意上步与起跳的结合和连接。2由于上步双脚起跳练习,加大了起跳的速度和力量,会使上体前倾,影响起跳的垂直性,所以摆动与蹬伸动作要快,上体保持直立。3上步单脚起跳时,身体重心可稍高些,摆动腿在前站立时三关节弯曲程度可小些,但要突出强调身体重心前移速度要快、起跳要充分和腿臂协调配合。4教学时,可把几个上步起跳动作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在练习中,逐步地改进和熟练动作技术,增强跳跃能力。 结束部分 4分钟1放松练习:弹性跑200米,放松上下肢。2集合讲评。3布置课后作业:孤线助跑技术的动作要点是什么?4宣布下次课学习内容。5归还器材,师生相互再见。 1小队形: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要求:1放松动作轻松、自如,充分放松全身各部;2讲评时以表扬为主;3体育委员协助教师检查课外完成情况。场地布置指定场地2个器材设备跳高垫2床、跳高架2副、横杆2根、皮筋2条、体操垫4床。背越式跳高3课的内容 1.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过杆技术。2.背越式跳高助跑步点丈量。3.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学习。 (2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技术及助跑起跳背越跳高垫技术。2.基本掌握背越式跳高四步助跑过杆技术。3.较好地掌握背越式跳高助跑步点丈量方法。4.掌握发展高跳能力的练习方法。5.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学习。难点: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衔接以及步点的丈量。课的部分时间课 的 内 容运动负荷组织教法与教学要求次数强度 开始部分 4分钟一、 课堂常规要求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查人数、检查服装,向教师报告。2师生相互问好。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活动内容。二、提问1提问上节课布置的留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队形: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要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