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学复习要点(19页).doc
-植物分类学 复习要点-第 19 页植物分类复习植物分类学文献简介:1. 索引Index Kewensis:以名录形式收录自林奈开始至1885年所发表的种子植物的属和种的名称。经费由已故达尔文赞助,编缉工作在J. D. Hooker 指导下,由B. D. Jackson 组织人员在邱园进行。第1-2卷出版于1895年,其后定期出版补篇,每本补篇的覆盖年份一般为5年,个别的也有10年。从第2本补篇开始,由其它著名分类学家负责编缉本书,主要收录各属、种的名称、原始作者及文献和产地。Index Nominum Genericorum (Plantarum):囊括植物界所有合格发表的现代植物和化石植物属名。每一条目包括三个部分:A)属名、作者名及文献,B)模式,C)分类位置。Index Filicum :该版本包括1905年以前的蕨类名称,之后的4本包括1960年以前的名称。Index Herbariorum pt. I. The Herbaria of the World ( 8th ed.):为全世界主要标本馆的名录。简述各标馆的地址、代号、所隶属的机构、建立的年代、收藏标本数目、主任及研究人员的姓名和专长。Index Herbariorum pt. II. Collectors :本书目的在于收集世界主要采集家的名录以及标本的采集地和收藏地,对于查考模式标本的收藏处很有参考价值。但对列宁格勒自1900年以后所收藏的标本以及东亚地区各标本馆的资料十分缺乏,主要是由欧洲、美洲、南亚、非洲及澳大利亚各大标本馆(室)提供的资料编缉而成。中国植物标本馆索引:为我国植物标本馆的名录,内容与Index Herbarium pt. I基本一致。书后的附录有“主要采集人索引”、“职员索引”和“标本馆缩写代号索引”。2. 文献目录Taxonomic Literature:收录范围为广义的植物界(藻类、真菌、地衣、苔藓、蕨类、种子植物),以现代植物文献为主、兼及古植物学。编排方式以作者姓氏字母为序,每个作者下有生平、研究过的标本和模式标本存放地点、重要论著等。是植物分类学文献目录学中最重要书籍之一,尤其对古典植物分类学文献而言。Kew Record of Taxonomic Literature Relating to Vascular Plant:Index Kewensis只提供有关新名称的讯息,而非全面分类学文献,本书为弥补此缺憾而编辑。凡在邱园、英国自然博物馆和英联邦林业研究所能见到的文献,均收录在内。分别归于下列项目中:一般、理论、方法、植物地理、区系、命名、染色体研究、化学分类、解剖和形态、孢粉、胚胎、生殖生物学、文献学、人物志、植物研究机构。系统分类学的文献按科、属种排列,若有新等级,名称用黑体字排印以示醒目。Current Advances in Plant Science :这是能得到最新植物学文献信息的一种月刊。中国植物系统学文献要览:本书为中英文对照,收集的文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1990年所发表的,均为中国作者发表于中国的期刊。3. 文摘 Biological Abstracts (BA) vol. 1 (1926). Philadelphia: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部生物学文摘月刊。全部文献分属于34个大学科。植物分类学文献主要归入Botany, General and Systematics一类中。由于覆盖的学科多,内容庞杂。为了使读者便于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文献。Botanical Abstract Vols. 1-15. 1918-1926:国际文摘月刊,后续刊物为扩大范围的Biological Abstract (BA)。本刊可用于查寻BA之前的植物学文献。 Excerpta Botanica Vol. 1- (1959-), New York:分为两部分:Sectio A: Taxonomica et Chorologia,不定期出版,涵盖国际上发表的系统植物学、草药、园艺等方面文章的摘要;Sectio B: Sociologica,每年出版4期,为植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文献目录。4. 词典Mabberleys Plant-Book A portable dictionary of plants, their classification and uses (3rd ed):包括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约24000个条目,对每一个科、属有详细的介绍,并且考虑了它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子资料等。A Dictionary of the Flowering Plants and Ferns (8th ed.) :本书最初由J. C. Willis所编缉,因此简称为Willis Dictionary。自第7版开始,本书在编缉方针上有了一个较大的改变,原来包括的术语,俗名、经济用途等项均被删去,而集中精力将科名、属名尽量收集齐全。因此,它的服务对象,由学生转变为分类学的专业人员,对标本室管理人员尤为有用。本书收集所有1753年以后所发表的属名,和1789年以后发表的科名,不管这些科名和属名是否合格发表。属名后列出该属大致包括有多少种及其分布和所隶属的科。科名后有简要的描述以及其主要的属,某些大科还列出其分类系统。为了节省篇幅,作者使用了许多缩写和符号,在序言中做了说明,这些说明读者不可忽略。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第二版):为1958年出版的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的修订本,收录我国种子植物276科3109属,对科属的形态、地理分布、属种统计、经济用途等均有简要介绍。Botanical Dictionary Russian-English-German-French-Latin Davydov, N. N. 1960. Moscow:本书收集植物学术语和植物名称5806个,虽不作解释,但以俄、英、德、法、拉丁五种文字相互对照,对阅读这5种语言的植物学书籍有所帮助。汉英拉植物分类群描述常见词汇:共含4120条植物分类常见词汇,中文、英文、拉丁文;中文以植物的外部形态排序,如植物性状、习性、生存期、根、茎、枝、芽、叶、花、果、种子等。新编拉汉英植物名称:42位作者参加编写,包括名称多达55800条(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真菌和地衣等)。每条由拉丁名、中文名和英文名组成,以拉丁名字母顺序排列。5. 其他工具书Authors of Plant Names:本书是世界范围内植物学名的作者(发表者)的名录,包括作者的全名和缩写,并推荐了作者名称的标准形式。比如林奈的标准形式为L.,而非Linn.。Botanico-Periodicum-Huntianum(B-P-H) :本书目的原为Hunt植物文献中心编缉Bibliographica Huntiana一书(该书收录1730-1840年的植物学文献),统一该书内所引用期刊名称的缩写之用。实际上几乎收集了全世界有关植物学的期刊,达12000种之多。要了解有关植物学期刊的名称、创刊号的出版年分、出版地,以及期刊名称的缩写和变迁等等,本书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收录期刊截止1967年。Botanico-Periodicum-Huntianum/Supplementum (B-P-H/S): 本补编覆盖至1990年(包括部分1991的新条目),25000种之多,包括农业、生物、生态、花卉栽培、森林、果树生长、遗传学与植物育种、园艺、流体生物学、湖沼学、微生物、植物病理及蔬菜等。Botanical Latin (4th ed.) Stearn, W. T. 199:全书分4部分,绪论、词法、句法、词汇和文献。为学习植物学拉丁语必读之书,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能从本书中学到拉丁语的基本文法,还可得到许多古典植物分类学文献中的知识。6. 植物志中国植物志 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全书80卷126册(+总索引),5000多万字,80个单位的312位作者参加编写,164位绘图人员绘制图版。80年的工作积累,45年的艰辛编辑。301个科,3408属,31142个种。云南植物志Index Florae Sinensis (3 vols.) :本书主要根据收藏于Kew园标本馆的材料编著而成,不失为当时的权威性作品。7.专著 专著是对一个分类群(通常是一个科或一个属)所做的全面而系统的分类学处理,提供有关该类群的所有信息。A Worldwide Monograph of Gentiana Ho Ting-nong (何廷农) & Liu Shang-wu (刘尚武). 2002:龙胆属的一部世界性专著,全书分9部分,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该属的分类学、形态学、胚胎学、花解剖学、细胞学、孢粉学和植物地理学等的研究结果。以模式标本和国内外各大标本馆的大量标本为依据,订正了该属的全部种类。应用分支系统学和进化分类学的观点和方法,论证了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序列,确立了龙胆属自然的属下分类系统。全属分为15个组、22个系,含362种。The Genus Iris 鸢尾属 W. R. Dyk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3:The author was the world's leading authority on irises when he wrote his monograph. This scholarly work classified the known species of the genus, grouping the species into several sections. In this book he included a complete bibliography of irise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iris flower, a bit on cultivation and diseases of irises, and a detailed scientific description of each of the species.8. 图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收录了常见的高等植物八千多种,分五册出版,另有补编二册。每种植物均有形态、分布、生境的描述及黑白图。每册还附有相应的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Hookers Icones Plantarum :An extensive series of published volumes of botanical illustration, initiated by Sir W. J. Hooker. The illustrations are drawn from herbarium specimens of Hooker's herbarium, and subsequently the herbarium of Kew Gardens. Hooker was the author of the first ten volumes, produced 1837-1854. His son, Sir J. D. Hooker, was responsible for Volumes X-XIX. D. Oliver was the editor of Volumes XX-XXIV. His successor was W. T. Thiselton-Dyer. The series now comprises forty volumes.9. 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 :本书包括苔藓植物106科;蕨类植物52科,197属;裸子植物11科,41属;被子植物226科,2946属。东北植物检索表(第2版) 傅沛云 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9510. 分类系统 路安民、张芝玉,1978. 对于被子植物进化问题的述评,植物分类学报16(4): 1-15.吴征镒、路安民、汤彦承、陈之端、李德铢,2003. 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其中“引论”的第一章“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历史渊源”对分类系统的发展以及现代分类系统均有简要评介。Becker, K. M. 1973. A comparison of angiosperm classification systems, Taxon 22: 19-50:Becker以Cronquist系统为基础,以科为基本单位,对Takhtajan(1966, 1968)、 Thorne (1968)、Melchior(1964) 和Hutchinson (1959, 1969)的系统进行了比较。恩格勒系统: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于年编制的一个分类系统。在他与普兰特(K. Prantl)合著的植物自然分科志()和他自己所著的植物自然分科纲要中均应用了他的系统。该系统的要点如下:、赞成假花学说,认为葇荑花序类植物,特别是轮生目、杨柳目最为原始。、花的演化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无被花到有被花;由单被花到双被花;由离瓣花到合瓣花;花由单性到两性;花部由少数到多数;由风媒到虫媒。、认为被子植物是二元起源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平行发展的两支;在他所著植物自然分科纲要一书中,将单子叶植物排在双子叶植物前面,同书年的第版,由迈启耳(Melchior)修订,已将双子叶植物排在单子叶植物前面。、恩格勒系统包括整个植物界,将植物界分为门,门为隐花植物,第门为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门分为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裸子植物亚门分为个纲;被子植物亚门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整个被子植物分为目,科。但年经 Melchior 修订,分被子植物为目,科。、恩格勒系统图是将被子植物由渐进到复杂化而排列的,不是由一个目进化到另一个目的排列方法,而是按花的构造、果实种子发育情况,有时按解剖知识,在进化理论指导下作出了合理的自然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是被子植物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除英法以外,大部分国家都应用该系统。我国的中国植物志,多数地方植物志和植物标本室,都曾采用该系统,它在传统分类学中影响很大。然而,该系统虽经 Melchior 修订,但仍存在某些缺陷。如将葇荑花序类作为最原始的被子植物,把多心皮类看作较为进化的类群等,这种观点,现在赞成的人已经不多了。恩格勒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图()哈钦松系统:哈钦松(),英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著有有花植物科志一书,分两册于年和年出版,在书中发表了自己的分类系统。到年已经几次修订,原先的科增至科。该系统要点如下:、赞成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目、毛茛目为原始类群,而葇荑花序类不是原始类群。认为被子植物是单元起源的;单子叶植物起源于毛茛目。、花的演化规律是:花由两性到单性;由虫媒到风媒;由双被花到单被花或无被花;由雄蕊多数且分离到定数且合生;由心皮多数且分离到定数且合生。、双子叶植物在早期就分为草本群、木本群两支。木本支以木本植物为主,其中有后来演化为草本的大戟目、锦葵目等,以木兰目最原始,有目,科。草本支以草本植物为主,但也有木本的小檗目等,以毛茛目最原始,有目,科。分单子叶植物为三大支:萼花群目科,瓣花群目科,颖花群目科。哈钦松系统把多心皮类作为演化起点,在不少方面正确阐述了被子植物的演化关系,有很大进步。该系统问世后,很快就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和引用。但这一系统也存在某些问题,即将双子叶植物分为木本群和草本群,人为性较大,为一些分类学者所不赞成。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修订,塔赫他间系统、柯朗奎斯特系统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图()塔赫他间系统:塔赫他间(),苏联植物学家,于年出版了被子植物起源一书,发表了自己的系统,到年已作过多次修改。该系统的要点如下:、赞成真花说,认为被子植物可能来源于裸子植物的原始类群种子蕨,并通过幼态成熟演化而成;主张单元起源说。、认为两性花、双被花、虫媒花是原始的性状。、取消了离瓣花类、合瓣花类、单被花类(葇荑花序类);认为杨柳目与其它葇荑花序类差别大,这与恩格勒和哈软松系统都不同。、草本植物是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双子叶植物中木兰目最原始,单子叶植物中泽泻目最原始;泽泻目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睡莲目。塔赫他间年发表的分类系统中,分被子植物为纲,亚纲,超目。其中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包括亚纲,超目,目,科;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包括亚纲,超目,目,科;总计目,科。塔赫他间的分类系统,打破了离瓣花和合瓣花亚纲的传统分法,增加了亚纲,调整了一些目、科,各目、科的安排更为合理。如把连香树科独立为连香树目,把原属毛茛科的芍药属独立成芍药科等,都和当今植物解剖学、染色体分类学的发展相吻合,比以往的系统前进了一步。但不足的是,增设“超目”分类单元,科数过多,似乎太繁杂,不利于学习与应用。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图()柯朗奎斯特系统:柯朗奎斯特(),美国植物分类学家,年在所著双子叶植物目科新系统纲要一书中发表了自己的系统,年所著有花植物分类和演化一书中进行了修订,年又作了修改。其系统要点如下:、采用真花学说及单元起源观点,认为有花植物起源于已绝灭的原始裸子植物种子蕨。、木兰目为现有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睡莲目,由睡莲目发展到泽泻目。、现有被子植物各亚纲之间都不可能存在直接的演化关系。、分被子植物为木兰纲(双子叶植物)和百合纲(单子叶植物)。木兰纲包括个亚纲,目,科;百合纲包括亚纲,目,科;合计亚纲,目,科。柯朗奎斯特系统接近于塔赫他间系统,但个别亚纲、目、科的安排仍有差异。该系统简化了塔赫他间系统,取消了“超目”,科的数目有了压缩,在各级分类系统的安排上,似乎比前几个分类系统更合理,更完善。但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和论点,又存在着新的争论。例如单子叶植物起源问题,塔赫他间和柯朗奎斯特都主张以睡莲目发展为泽泻目,塔赫他间还具体提出了“莼菜泽泻起源说”。但日本的田村道夫提出了由毛茛目发展为百合目的看法。我国杨崇仁等人,在年,从种化学成分的比较上,也认为单子叶植物的起源不是莼菜泽泻起源,而应该是从毛茛百合起源。他们所分析的种化学成分中的异奎琳类(一种生物碱)在单子叶植物中多见于百合科,在双子叶植物中,毛茛科是这种化学成分的分布中心。而睡莲目迄今未发现有这种生物碱的存在。柯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图()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是主要依照植物的三个基因组DNA的顺序,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虽然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也参照其他方面的理论,例如将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和其他原来分到双子叶植物纲中的种类区分,也是根据花粉形态学的理论。在科一级的分类时,这种分类法因为将一些传统的科分为几个科,或将几个传统的科合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目以上的分类时,这种分类法没有使用传统的分类名称:门和纲,而是使用“分支”,例如单子叶植物分支、真双子叶植物分支、蔷薇分支、菊分支等。2003年这种分类法出版了修订版: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2009年又出版了APG III。12. 期刊植物分类学论文中所引用的期刊多应用缩写名称,而同一期刊的缩写形式不统一,而各图书馆的期刊卡片或期刊目录只列出全名,因此多抱怨查不到。读者可利用B-P-H与B-P-H/S或者Merrill和Walker的东亚植物文献目录及补编一书中的期刊缩写部分,由缩写名称追溯而得其全名,再查卡片或目录,则可迎刃而解。 读者可利用“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全国西文文期刊联合目录,二册,195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和“北京图书馆联合目录编辑组编,1962-1978全国西文期刊联合目录,1982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以及其它众多的图书馆所编的“馆藏目录”植物分类学报 云南植物研究Acta Botanica Yunnanica植物研究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广西植物Guihaia13. 互联网IPNI The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 :这是一个包含所有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名称,以及相关参考书目等详细信息的数据库。数据可免费使用,并逐步标准化和进行核对。Tropicos :美国密苏里植物园运行的网站。该园在过去25年间积累的有关命名、文献和标本数据,都可以免费在线查询。该系统包含100万以上植物学名和350万标本记录。提供了植物名称、作者、出版物和日期、分类位置、模式信息、异名、次高级分类群、参考文献等信息。Kew Bibliographic Database :可以同时在线查询邱园3个主要的文献目录数据库: 1. Kew Record of Taxonomic Literature ;2. Economic Botany ;3. Plant MicromorphologyISI Web of Knowledge :快速检索、分析和管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信息。哈佛大学标本馆数据库 其他网络文献资源: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Sciencedirect;Wiley-BlackWell ;Springerlink;Oxford Journals ;Cambridge Journals中国植物志电子版 Flora of China电子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植物分类学: 对植物进行识别、命名和分类的科学(Lowrence,1951);关于分类的科学,包括分类的依据、原理、规则和过程(Davis & Heywood,1963);研究和描述有机体的变异以及变异的前因后果,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形成一个分类系统的过程(广义)植物系统学(Plant systematics):对有机体种类和多样性,以及任何一种与所有种之间关系进行的科学研究;系统分类学现代分支的目的在于重建整个历史事件;系统分类学是无终止的综合,是一门永不停止的有活力的学科植物分类学的目的:为鉴定和交流提供一种便利的方法;提供植物区系名录;重建植物界的演化历史;提供用于表现类群演化关系的分类系统;整合所有可利用的资料;提供基础资料;提供新的概念,建立新的分类程序;提供完整的物种数据库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内涵:鉴定;描述;命名;系统发育;分类分类学: 是一门悠久的学科,随着基础资料的增加、研究理论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分类学不断被充实着,对物种的分类也不断的进化,新的内容不断的被充实到原有的材料中。因而分类学是一份不断发展的科学。物种的概念: 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元,其定义是: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培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基于生殖隔离的准则而确定的划分种的标准是实质性的,然而在现实实践中难以但依靠这一标准来从事分类工作,必须同时考虑形态、地理和遗传学特征。形态学特征:同一物种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一致的形态学特征。 地理学特征:每一物种应能在地图上根据其标本采集地而标画出确切的分布区,对于达不到这一标准的研究对象要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遗传学特征:每一物种具有其特定的遗传基因,表现为同种的个体之间可以配育,不同种之间不能配育或虽可偶然杂交但杂交的子代不具繁殖能力。 单型种与多型种:一个物种在其分布区内没有亚种(subspecies)分化的,称为单型种(monotypic species)。在种的分布区内有不同亚种分化的,称为多型种(polytypic species)。可见,亚种是种下的分类阶元,是一物种的地方性种群,或称地理宗(geographical race),简称为宗(race)。在鸟类分类学中亚种与宗是同义词。地理宗也是生态宗(ecological race),是物种在各种各样地理环境、也就是生态条件下的存在形式。种与亚种的名称:种的名称采用双名制(binomial nomenclature),包括属名和种名两部分,要以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书写,其后附以命名人的姓氏和发表年份。这个拉丁名称即为“学名”,在科学上是世界通用的;在印刷书写上应一律用斜体字,或在正楷字之下加以横线以表示它是拉丁学名。亚种的名称以三名制(trinomial nomenclature)表示,依次是属名、种名和亚种名,命名原则及写法与种名相同。当已知一个种有亚种分化时,就将原先所定的种(最初确定种名的种)称为指明亚种。 同域与异域分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群,即可以分布在同一地域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区。那些分布于相同的或大部分重叠地域内的种群,称为同域分布(sympatry);在不同地区(但通常毗连)分布的则称为异域分布(allopatry)。同域分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群,它们彼此之间在形态、生理或生态等方面都极为近似,只是生殖隔离,因而是不同的种但具有十分亲密的亲缘关系,对于研究物种形成和进化有特殊意义。这样的物种称为亲缘种(sibling species)。种以上的分类阶元:种上的分类阶元包括属、科、目、纲以及门(Phylum)和界(Kingdom)。它是用以表达某一物种在一个动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物种(或其他分类阶元)间的亲缘关系。从分类学来讲,只有种(和亚种)是具体的,而种以上的阶元都是抽象的,是综合各种研究成果,依据各个阶元亲缘关系的远近来分门别类,排列顺序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分类系统可能会改变,但是种却不会有改变。属:属是一个聚合的分类阶元。它包括一个种或一群推测在系统发育上有共同起源的种。属与属之间存在着明确的间断。从系统进化的角度看,属是一群有共同祖先衍生来的物种,是一个系统发育的单元。科 :科是位于属上的一个分类阶元,它包括一个属或一群在系统发育上有共同起源的属,与其它的科之间被一些明显的间断所隔离。科的确定要有一特定的属。科的特征是在概括属的形态、适应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它在研究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上有重要意义。虽然许多科是泛世界范围分布的,但某些科却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物种的概念: 基本的分类单元。能相互繁殖、享有一个共同基因库的一群个体,并和其他种生殖隔离。定义2:能相互繁殖、享有一个共同基因库的一群个体,并和其他物种生殖隔离。定义3: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即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的繁殖、遗传和进化单元。物种指一个动物或植物群,其所有成员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以至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些变异很小的相同的有机体,它们中的各个成员间可以正常交配并繁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元。 居群的概念: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由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个体所组成的群集,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具有大致均等的配育机会。居群(population)是种内的分化单元,个体组成居群,居群组成物种;每一物种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在其分散的、不连续的居住场所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其中所以成员共有一个基因库,这叫做居群。居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形式。但居群不等于多个个体的简单相加,它具有个体没有的新质:1.数量特征2.空间特征3.遗传特征。怎样识别植物: 1.强烈的兴趣; .2.工具; 3.术语学习和训练; 4.实践三位植物分类学家的不同方法: C. G. G. J. van Steenis的方法:鉴定标本时纪录关键性状,并累积这些纪录;V. H. Hildebrand的方法:用铅笔素描所有鉴定过的标本R. C. Bakhuizen的方法:浏览名录,回忆关键特征,遇有不清晰的地方立刻检查标本。分类系统classfication system:按照生物形态的繁简差异、生理功能的不同水平和系统发育中亲缘关系的远近、归类,反映生物界的自然谱系。分类群taxon: 分类群是在层级之下的一个物种分类单元。“换句话说,在单一物种的范围内,之后的等于是下一级”(i.e.withinaspecies,infra=below)。种下分类群使用于三名法中。等级catergory: 根据系统发育关系决定的分类单元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阶层hierarchy:在物种内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因素不同而分成的若干层次。单系monophyletic: 定义1:由一个最近的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全部分类单元。定义2:特指满足如下条件的生物类群:其所有成员来自于一个最近共同祖先;该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都在这个类群中。并系paraphyletic: 定义:未包括全部同一共同祖先的后裔在内的单系动物群。多系polyphyletic: 在生物系统发生学中,是指一个分类群当中的成员,在演化树上分别位在相隔着其他分支的分支上;也就是说,该分类群并不包含其所有成员的最近共同祖先。一般而言,生物的科学分类会尽量避免使一个正式的分类群成为多系群。Apomorphy 衍征:定义1:在同源特征中出现相对较晚者,由祖征派生而来。定义2:在同源性状系列中,相对发生衍变的性状状态。定义3:由祖征演化而来的,但表型不同的特征。定义4:由祖先特征演化而来的、但表型不同的特征。Plesiomorphy祖征:定义1:在同源特征中出现相对较早,较原始者。定义2:在同源性状系列中,相对原始的性状状态。定义3:与祖先特征相似的性状。定义4:与祖先特征相似的性状。Synapomorphy共衍征:共有衍征在演化生物学是一种两个或以上终端分类单元共有及从其最近共同祖先承袭的衍生性状状态。 共有衍征是一种衍生而来的性状状态,并源自其后最共同祖先。假若有物种A及B,它们的共同祖先是C,而C的祖先则是D。若A及B都有共同的特征X,而C也有,但D却没有,则特征X就是一种源自A及B最后共同祖先C的共有衍征。除了共有衍征外,性状状态还可以有共有祖征或趋同性,而共有衍征是与共有祖征及趋同性相反的观念。 真正的共有衍征一般都是独有的,但却与其原意无关。在支序分类学中,共有衍征是用来确定种系发生。故此共有衍征是一种试验数据,能足以支持某些终端群为一演化支的假说,或是从一个分支中排除其他类群等。由于一些物种可能会后来失去了这种共有衍征,故是否同一演化支内的所有成员都有该共有衍征并不重要。Symplesiomorphy共祖征:定义1:两个以上支系共同具有的祖征。定义2: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单元共同具有的祖征。定义3: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祖先的系谱所共有的祖征。 Autapomorphy自衍征:定义:支序图中某一末端分类单元单独具有的衍征。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是1867年8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植物学会议中,德堪多的儿子(Alphonso di Candolle)曾受会议的委托,负责起草植物命名法规(Lois de la Nomenclature Botanique),经参酌英国和美国学者的意见后,决议出版了上述法规,称为巴黎法规或巴黎规则。该法规共分7节68条,这是最早的植物命名法规。1910年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植物学会议,奠定了现行通用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基础。以后在每6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植物学大会上都要对法规进行修订和补充。1999年,第十六届美国圣路易斯国际植物学大会也召开了命名会议。我国正式翻译的有蒙特利尔法规(匡可任译)和列宁格勒法规(赵士洞译),这是目前我国植物命名的主要参考文献。 国际植物使名法规是各国植物分类学者对植物命名所必须遵循的规章。现将其要点简述如下: 1.植物命名的模式和模式标本 科或科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名称,都是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但更高等级(科级以上)分类群的名称,只有当其名称是基于属名的也是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种或种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命名必须有模式标本根据。模式标本必须要永久保存,不能是活植物。模式标本有下列几种: (1)主模式标本(全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holotype)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著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2)等模式标本(同号模式标本、复模式标本)(isotype)系与主模式标本同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点与时间所采集的同号复份标本。 (3)合模式标本(等值模式标本)(syntype)著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主模式而引证了2个以上的标本或被著者指定为模式的标本,其数目在2个以上时,此等标本中的任何1份,均可称为合模式标本。 (4)后选模式标本(选定模式标本)(lectotype)当发表新分类群时,著作未曾指定主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遗失或损坏时,是后来的作者根据原始资料,在等模式或依次从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和原产地模式标本中,选定1份作为命名模式的标本,即为后选模式标本。 (5)副模式标本(同举模式标本)(paratype)对于某一分类群,著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标本以外同时引证的标本,称为副模式标本。 (6)新模式标本(neotype)当主模式、等模式、合模式、副模式标本均有错误、损坏或遗失时,根据原始资料从其他标本中重新选定出来充当命名模式的标本。 (7)原产地模式标本(topotype)当不能获得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时,便从该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采到同种植物的标本,与原始资料核对,完全符合者以代替模式标本,称为原产地模式标本。 2.每一种植物只有1个合法的正确学名,其他名称均作为异名予以废弃。如土茯苓 Smilax glabra 是年发表的,但后来的学者对该物种又发表了几个学名( S. hookeri Kunth(1850), S. trigona Warb(1900 ), 按法规规定,Roxb.发表的种名是土茯苓的正确学名,其余的均作为异名处理。 3.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加词,最后附加命名人之名。 4.学名之有效发表和合格发表。根据“法规”,植物学名之有效发表条件是发表作品一定要是印刷品,并可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到达公共图书馆或者至少一般植物学家能去的研究机构的图书馆。仅在公共集会上、手稿或标本上以及仅在商业目录中或非科学性的新闻报刊上宣布的新名称,即使有拉丁文特征集要,均属无效。自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