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谈体验教学在语文新课程中的运用(5页).doc
-
资源ID:37138404
资源大小:2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论文:谈体验教学在语文新课程中的运用(5页).doc
-初中语文论文:谈体验教学在语文新课程中的运用-第 5 页探求体验教学 绽放语文光彩 谈体验教学在语文新课程中的运用【摘要】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体验教学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 “体验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体验出发。作为新课标的直接实践者,我们如何去理解“体验,”实施“体验,”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体验教学 必要性 运用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谓体验,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强调的是亲身经历。体验教学就是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设置符合初中学生特点的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入融“我”入境、物我两忘的境界,达到主客观的沟通与默契,进而使认识得到升华,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这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内化),而且这种体验积聚到一定时候,就成为一种自我意识,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体验用于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就是用自己亲历过的事来感受语文作品中的描述,或者用自己能够设想,理解和接受的可能的事实去推断、揣测作品中描述的事实,从而通过这种“亲历”和设想中的“亲历”来准确地认识、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一、语文新课程与体验教学结合的必要性1有助于语文新课程目标的落实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里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里的目标除了知识目标外,还包含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要把抽象的目标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具体要求,单单选择理性的教导是远远不够的,体验教学恰恰能弥补这一缺憾。因为只有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情感才是真实的,而真实的情感体验决定着态度,也决定着价值观。其中能力也就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因此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去体验,在体验中,他们的独立体验、独立思考、独立决策能够得到强化,德育教育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教学,诸如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再如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凭借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2有助于语文新课程学法的建立 语文新课程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这一教学过程的完成,体验教学是首要的选择。大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杜威(John Dewey)也提倡 “在做中学”。他们教育观念的相似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强调实践,也就是强调体验。体验教学可以减少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的热衷于书本知识的追求,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会学习、确立学法。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新课程融合体验教学,使教师根据语文课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与感悟激情,这对深化课堂教学与学生建立正确的学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有助于语文新课程育人功效的发挥综观当前的语文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新课程已实施,但把语文课变为严肃的说教课并不少见: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但体验教学的实施则不同,它采用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有感而发,有话要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再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便确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由此,笔者从改革语文教学步骤着手,结合语文新课程特点,提出了适应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体验教学。二、体验教学在语文新课程中的运用1体验教学在导言设计上的运用平铺直叙的导言自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如果我们在导言上渗透体验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我们还可以当场表演歌唱、小品、相声等活动,诸如此类的安排必定使教学锦上添花,使学生上课兴趣盎然。 比如设计马说时我是这样上的:(黑板左边画着马圈,没有马,马槽空空,圈右边写了一竖行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师:(指着那幅画)这画画的是什么?生:马圈。师:这里明明写着“千里马常有”,怎么马圈是空的?千里马哪儿去了?快去找出来。(学生举起事先画好的马,老师请三位同学去找千里马,一生找来了几匹马。)师:果然是千里马。你真是伯乐啊!这些马能遇上你真是太幸运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呀!(把马贴在马圈里)。(另两生没找出马来)生:老师,没有好马。师:(从该生旁拿出一匹马)这不是好马吗?真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稍停)你们听说过这句话吗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说这句话?生:有本事的人却被埋没时会说。(教师揭示课题,并范背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老师下位巡查)这个导语留给学生的发挥余地是极大的,同学们笑声中的记忆也是最深刻的。2体验教学在教学中间环节的运用夸美纽斯说过: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地害了他们。体验教学能够在教学中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掌握“怎么学”,因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才是最稳固的,也是最深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主动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利用漫画、讨论、故事、谜语、寓言、小品等进行创新教学,通过扮演角色或观看表演,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不知不觉接受、理解新知识,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1)创设情境,切身体验。教师要运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观点,创设文本情境,让学生自由地徜徉,视接千里,神与物游,浮想联翩。同时能将语文知识予以积累、消化,内化为自己的学识,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如同用再现情景法学习体验文言文田忌赛马一文。教师先设计田忌赛马一文的动画故事,要求学生用现代文给动画故事配音,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模仿节目主持人解说两次赛马的经过。这样,学生再给故事配音、主持过程中,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本文的文言字词,且体验到孙膑的智慧,齐威王的霸道、愚蠢,也感受到“智慧是反败为胜的关键”的生活道理。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用问题情景法,可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鲁迅的童年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如果你机会参观这两个地方,请设想一下,你置身此地的情景?这样,在过程中体验文本所蕴含的真知,感受情感的潜移默化,同时获得了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高,语文课堂因体验而生动丰盈。(2)互换角色,换位体验。换位体验就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将自己换成课文中的角色来想象、体验,这样,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情感上都会有很大的飞跃。语文新课程中有丰富的阅读材料,而且它的取材生活化,换位体验是完全可取的。如学核舟记一文,学生对文中的人物位置关系、主次关系、人物神情、动作等难以把握。用角色扮演法去体验,学生非常直观、形象把握以上关系、巧妙地解决上述问题。(3)实事联想,唤醒体验。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充满着不同情感期待和知识基础的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这些差异当作教学的资源,鼓励他们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去体验。如同样记忆“蛙”字,一位老师为学生想出记忆“蛙”字的口诀,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方法去记。而另一位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研究记忆这个字的方法。有学生说“我奶奶叫李秋桂。”“桂”字换换便旁就是“蛙”字。另一学生说:“我爸书房挂着一张画,画的是青蛙和荷花,上面的“蛙”字写得特别有意思。”还有学生说:“我妈妈说青蛙肉不能吃,你看它带着虫字呢用了体验教学,其效果孰优孰劣,可想而知。3体验教学在作业布置的运用 语文新课程的书本内容生活化、实践化,需要作业布置体现体验化;而且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谈学习、生活经验,或者写信)与小论文、进行社会调查、举行演讲活动等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作业,此举促使学生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而且许多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布置得到解决。4体验教学在评价体系中的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语文新课程中,理念新,教材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新,但是学生学业到底怎么评价,尚无定论。目前“多样化、全面化新课程评价体系”已为教师们所接受,大家一致公认评价过程应该包含:发挥主体性、体现全面性、尊重差异性、重视实践性等。体验教学提倡课堂评价、实践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相结合的办法,从试题的立意、载体的选择到试卷的批阅,都加强试卷的导向作用,充分体现试题的育人功能,使考试努力达到既是课堂知识的反馈也是能力提高的过程。此外,为更好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使评价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又应用学习情况跟踪表,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以便起到更全面的、更完善的评价作用:学生学习情况跟踪表学 校班 级科 目姓 名上课教师今天你学了什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新课导入方式A.复习导入 B.课本直授导入 C.创设情景导入教学中间环节学习目标: A.目标明确 B.目标模糊 C.目标不明确掌握知识: A.熟练 B.一般 C.不熟练 D.不会学习积极性:A.很高 B.高 C.较高 D.一般 E.没有同学间协作:A.良好 B.一般 C.没有作业布置类 型: A.文字类 B.活动类作业态度: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总体评价A.好 B.较好 C.一般 D.不好其 他总之,体验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载体;它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法,以情载理,以理激情,情理交融,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内化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它的实施能较好落实“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当然,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教学远不止这些,也远不是这么简单。值得注意的是,强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同时,不等于忽视教者自己应有的作用。我们纠正过去过分强调的教师的主导性,也不能把教师的主体性完全抛弃。因此,教师要科学适当地运用体验,方能有“意外”的收获。参考文献:1. 华德·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多元智能 新华出版社. 1999出版.2. 王万清 多元智能创造思考教学 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2001出版.3. 坎贝尔等著 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出版.4. 江山野 课程改革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出版.5. 任长松 走向新课程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出版.6.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