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附答案(12页).doc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附答案-第 12 页1.PHB :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种碳源和能源贮藏物,不溶于水,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 苏丹黑染色。 2.丝状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和球衣菌又常称为丝状细菌。这类细菌的菌丝的体外面有的 包着一个圆筒状的黏性皮鞘,组成鞘的物质相当于普通细菌的荚膜,由多糖 类物质组成。 :简称PSB,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总称。 :由栖息在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类生物所组成,是水生生物 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 :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 种细胞器的生物体 7.荚膜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把细胞壁完全包围 住。 :某些细菌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 眠结构,称为芽孢。 :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特 征的子细胞团。 :有些细菌不产荚膜,其细胞表面仍可分泌黏性的多糖,疏松地附着在细胞壁的表面上,与外 界没有明显边缘,这叫粘液层。 :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 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菌胶团。 :水生环境中丝状菌的丝状体表面的粘液层或荚膜硬质化,形成一个透明坚韧的空壳。 :某些细菌表面伸出的细长,波曲的附属物称为鞭毛。 :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但不形成叶绿 体)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合成蛋白质的部位,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宿主细菌感染噬菌体后,并不开始合成更多的噬菌物质的一种噬菌体和宿主细菌之间的关系。 :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没有找到) :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利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混合营养物。 :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 :是指利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体或其提取液制成的培养基,其最大特点就是培养基的确切化学组成不清楚。 24.复合培养基:又称半合成培养基,它是一类既有已知的化学组成物质,同时还加有某些天然成分而配臵的培养基。 25.选择培养基:是按照某种或某些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而专门设计的培养基。 :是一类根据微生物的代谢反应或其产物的反应特性而设计的,可借助肉眼直接判断微生物种类的培养基。 :是根据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人为地强化投加多种营养物质,从而可大量促进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又称被动运输是简单的方式,也是微生物吸收水分及一些小分子有机物的运输方式。 29.促进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对转运的物质有选择性。 : 吸收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逆浓度差进行,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通过载体蛋白的构象及亲合力的改变完成物质的吸收吸收运输过程。 :吸收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逆浓度差进行,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吸收的营养物质与载体蛋白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种存在于某些原核微生物中的一种物质运输方式。 32.酶:是微生物细胞中自己合成的一种催化剂(生物催化剂),其基本成分是蛋白质,催化效率比一般的无机催化剂高得多,。 :是推动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通常指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总和。 34.发酵:是指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呼吸链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接收,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基质的氧化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其特点是基质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力【H】形式存在)经完整的呼吸链(或称电子传递链) 传递,最终被外源氧分子接收,产生水并释放ATP形式的能量。是一种递氢和受氧都必须在有氧 条件下完成的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的产能方式。 36.呼吸链:是指位于原核微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微生物线粒体膜上的,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氢(或电子)传递体,其功能是把氢或电子从低氧化还原势的化合物逐级传递到高氧 化还原电势的分子氧或其他无机,有机氧化物,并使它们还原。 :是地球上最大的有机合成反应。光合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食物链为生物圈的其他成员所利用。 :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不断吸收营养物质,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活动。正常情况下,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微生物的细胞质量不断迅速增长。 39.繁殖:生长到一定阶段,微生物便以二分裂的方式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生长的过程,这就是繁殖。 40.发育: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个交替过程,从生长到繁殖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一种不可逆的黏附在固体表面的,被微生物胞外多聚物包裹的有组织的微生物群体。 42.p127:(没有,怀疑是生物膜的页码) :是微生物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的携带有某种特异性遗传信息的DNA分子44.朊病毒:即蛋白浸染因子,是一种比病毒更小,尽含有侵染性的疏水蛋白分子,是一类引起哺乳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原因子。 :是供体细胞研碎物中的DNA片段直接吸收进入活的受体细胞的基因重组方式。 :是遗传物质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进行的转移和重组。 :两个不同性状的个体细胞,其中一个细胞(供体细胞)的DNA与另一个细胞(受体细胞的DNA融合,使基因重新安排,遗传给后代,产生新品种或表达新的遗传性状,称为基因重组。 48.基因工程:又叫重组DNA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剪切DNA片段,与同种或异种,甚至异界的基因连接为一个新的遗传整体,载感染受体细胞,复制出新的遗传特性的机体。 :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就是生态系统。 50.种群:一个物种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称为种群。 :一个物种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不同种的生物的总和为群落。 :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那部分非生命环境的总称,包括非生命环境的总称,包括非生命部分和生命部分。 :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和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下,土壤中所存在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参与物质循环的代谢活动强度。 54.互生关系:两种不同的生物,当其生活在一起时,可以由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或创造有利的条件生活,这种关系称为互生关系。 55.共生关系:两种不同种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并彼此取的一定利益。有时候, 它们甚至互相依存,不能分开独自生活,形成一定的分工。这种关系称为共生关系。 56.拮抗关系:一种微生物可以产生不利于另一种微生物生存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能改变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条件,造成某些微生物不适合生长的环境;这些代谢产物可能是毒素或其他物质,能干扰其他生物的代谢作用,以致抑制其生长和繁殖或造成死亡。此外,一种微生物黑可以以另一种微生物为食料。微生物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拮抗或对抗关系。 57.寄生关系:一个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生物体内,摄取营养以生长和繁殖,使后者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关系。 :是指植物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永久地或至少一年中数月沉没于水中或漂浮于水面上的高等植物类群。 59.挺水植物:是以根或地下茎生于水体底泥中,植物体上部挺出水面的类群。这类植物体形比较高大,具有庞大的根系,能借助中空的茎或叶柄向根或根状茎输送氧气。 60漂浮植物:是指植物体完全漂浮于水面上的植物类群,他们的根系大多退化或呈悬垂状,叶或茎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一些种类还发育出专门的贮气结构。 61浮叶根生植物:指根或茎扎于底泥中,叶漂浮于水面的类群,通常具有具有柔韧细长的叶柄或茎。 62沉水植物:是指植物体完全沉于水气界面下,根扎于底泥中或漂浮在水中的类群,是严格意义上完全适应水生的高等植物类群,该类植物体的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气腔大而多,叶片也多细裂成丝 状或条带状,植物体呈绿色或褐色。 63基质抑制作用:(没有找到) 64共代谢:一些有机化合物,单独存在时不能进行生物分解,但在与其他有机化合物存 在时,可以进行生物分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65生物去毒作用:生物分解产物的毒性低于原化合物时的生物分解作用,称生物去毒作用。 66生物激活作用:生物分解产物的毒性高于原化合物时的生物分解作用,称生物激活作用。 67氨化作用:又叫脱氨作用,氨化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氮化物产生氨的过程。产生的氨,一部分供微生物或植物同化,一部分被转变成硝酸盐。 68硝化作用:氨在硝化细菌的呼吸过程中先氧化成亚硝酸再氧化成硝酸。在此过程中,硝化细菌获得了生活所需的能量。这种由氨氧化成硝酸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69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在缺氧的条件下可被厌氧菌作用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氨气等,此过程称反硝化作用。 70生物浓缩:当吸收速率大于体内分解速率与排泄速率之和时,化学物质就会在体内积累,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 71生物积累:是指同一生物个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物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72生物放大:是指生态系统中,某种化学物质的生物浓缩系数在同一食物链上,由地位营养级生物到高位营养级生物逐级增大的现象。 73硫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硫细菌的作用将硫化氢氧化为单质硫,进而氧化为硫酸的过程称为硫化作用。 74反硫化作用:土壤淹水,河流 ,湖泊等水体处于缺氧状态时,硫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和次硫酸盐在微生物的还原作用下形成硫化氢,这种作用就叫反硫化作用. 75. 生物吸附:是物质通过共价、静电或分子力的作用吸附在生物体表面的现象。吸附作用与表面积有关,微细的细菌、藻类等相对面积最大,其吸附能力最强. 76. 活性污泥: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各种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物所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为主体,与污水中悬浮物、胶体物质组成的絮状混合物.含有净化废水所用的微生物群体及其吸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体。 77.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由于丝状细菌的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78. 聚磷细菌:也叫做摄磷菌,在好氧或缺氧状态下能超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并将磷酸盐聚集成多聚磷酸盐贮存在体内,使体内的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含磷量的数倍,这类细菌被 广泛地用于生物除磷。 79有效氯:表示氯化物德尔氧化能力。 80水体富营养化:磷,氮等营养物质大量向水体中不断流入,在水体中过量积聚,致使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剩的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81入侵植物:指因人为或自然原因,从原来的生长地进入另一环境,并对该环境的生物,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损失,给人类健康造成损害,破坏生态平衡的植物。 82. 多污带:在靠近污水出口的下游,水色一般呈暗灰色,很浑浊,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但溶解氧极少, 甚至完全没有。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H2,SO2,和CH4等气体。水生生物的种类很少,几乎全 是异养微生物,无显花植物,鱼类绝迹。代表是的指示生物是细菌。 83-中污带:水色为灰色;溶解氧很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氨和氨基酸等存在。这里,含硫化合物已 开始氧化,但还有H2S存在,BOD已有减少,有时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 细菌含量高。 中污带 :在此带绿色植物大量出现,水中溶解氧升高,有机物含量已很少,BOD和悬浮物的含量都很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氨基酸和氨进一步氧化,转变成铵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水中CO2和 H2S的含量很少;生物种类变得多样。主要生物种类是各种藻类(如蓝藻、硅藻、绿藻等),以及 轮虫、甲壳动物和昆虫, 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已出现了鱼类。 85. 寡污带:在这一带中,自净作用已经完成。溶解氧极为丰富,有时甚至达到氧饱和。二氧化碳含量极少,硫化氢几乎完全消失,水中PH适于生物的存在。污泥沉淀已经矿质化,蛋白质达到矿质化 的最后阶段,形成了硝酸盐氮,水中不存在有毒物质。水中的有机物、混浊度极低,水的生化 需氧量极低。寡污带的生物种类极为丰富,都是需氧性生物。细菌的数量已极少。水中有大量 的浮游植物(如各种硅类、甲藻、金藻等)。动物中有轮虫、甲壳类、苔藓虫、水螅、海绵类 等。并有大量的显花植物。本带鱼类的种类很多。浮游植物长期以来就被用作水质的指示生物。 86生物毒性检测:是利用生物的细胞,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评价环境质量安全的一种方法选择题: 1产甲烷菌属于( A )。 A.古细菌 B.真细菌 C.放线菌 D.蓝细菌 2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 C )。 A.美蓝和刚果红 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 C.结晶紫和番红 D.刚果红和番红 4下列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的是( C )。 A.毛霉 B青霉 C赤霉 D木霉 5微生物从糖酵解途径中可获得( A )个ATP分子。 A2个 B. 4个 C36个 D. 38个 6固氮菌可能定居在( A )。 A. 豆科植物的根中 B. 空间的外缘 C. 在人的肠中 D. 与多数牛肉和鱼产品有关 7直接影响营养物质向微生物细胞内运输速率的是( C )。 A. 微生物培养环境中的温度 B. 微生物培养环境的中pH C. 该营养物质分子特性 D. 环境中能源物质的含量 9营养物质从胞外运输到胞内需要消耗能量但不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C )。 A.简单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10发生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氨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 D )。 A. 尿素 B. 氨基酸 C. 蛋白质 D. 氨 11下列有关生长因子描述错误的是:( A )。 A. 生长因子是微生物不能合成的,但又必需的有机物或无机物 B. 不同的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可能不同 C. 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对生长因子的需求可能不同 D. 生长因子包括氨基酸、碱基及维生素三类 12出芽繁殖的过程( D )发生。 A主要在病毒中 B在形成分支的细菌中 C只在原生动物中 D在酵母菌中 13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有( D )。 A好氧微生物 B专性厌氧微生物 C兼性厌氧微生物 D专性好氧.专性厌氧及兼性厌氧微生物 14能够利用现成有机物中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叫( D )型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15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 C )。 A静息孢子 B类囊体 C异形胞 D链丝段 16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含( D )。 A肽聚糖和甘露聚糖 B葡萄糖和脂多糖 C几丁质和纤维素 D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17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D )。 A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B酶不起作用 C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D从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18微生物在干旱环境中存活可能是因为( A )。 A形成芽孢 B只代谢葡萄糖分子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染色体19平板划线分离法需要下面所有的物品,除了( D )之外。 A接种环 B琼脂培养基平板 C细菌的培养物 D电泳仪 20微生物中蛋白质合成是( C )的一个方面。 A分解代谢 B光合作用 C合成代谢 D化学渗透21以下都是地球上的氮循环的必要成分,除了( A )之外。 A 磷酸钙 B氨 C硝酸盐离子 D氨基酸 22下列微生物细胞构成中对营养物质吸收影响最大的是( A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荚膜 D细胞质 23以下有关氮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氮源是提供微生物细胞组分中氮素的来源 B氮源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C无机氮化合物充足时固氮菌仍优先进行固氮作用 D氮源是少数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24下列有关腐生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腐生细菌是化能异养型的 B腐生细菌只能从死的有机残体中获得养料 C腐生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 D自然界大多数细菌属于腐生细菌 25. 与寄主细胞同步复制的噬菌体称为( B )。 A烈性噬菌体 B温和噬菌体 C病毒 D类病毒 26. 反硝化作用( A )。 A是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B是反硝细菌和硝化细菌共同完成的 C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发生 D可在废水处理的曝气池阶段发生 27以下有关氮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氮源是提供微生物细胞组分中氮素的来源 B氮源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C氮气是固氮微生物的唯一氮源 D氮源是少数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28营养物质从胞外吸收到胞内,需要由载体参与但不需要消耗代谢能的是( B )。 A简单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229嗜冷菌是指适宜于生长( C )的细菌。 A在无氧环境 B在pH8或8以上 C在低温条件 D只有病毒存在时 30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气阀的目的是( D )。 A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而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 B排尽锅内有害气体 C防止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锅爆炸 D排尽锅内冷空气 31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四类。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B)。 A螺旋状 B杆状 C球状 D弧形 32光合微生物如蓝细菌负责向大气中返回大量的( B )。 A氮 B氧 C钾 D锌 33. 细菌主要繁殖方式为( C )。 A增殖 B芽殖 C裂殖 D孢子生殖 34能够利用光能同化CO2的细菌叫( A )型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35. 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A )。 A分生孢子 B子囊孢子 C卵孢子 C接合孢子 36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 B )。 A核酸 B蛋白质 C脂类 D糖类 37噬菌体是侵染( B )的病毒。 A植物 B细菌 C动物 D动物和植物 38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 A )。 A基内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孢子 39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运送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D )。 A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 C促进扩散 D基团移位 40代谢过程为了产生ATP分子,所有下面的物质都是需要的,除了( D )之外。 A二磷酸腺苷分子 B能量 C磷酸基 DDNA和RNA 41细菌中参加光合作用的是( A )。 A紫细菌和绿硫细菌 B肠的细菌如大肠杆菌 C土壤细菌如放线菌 D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42一般情况下,活性污泥驯化成熟期最多的原生动物是( B )。 A 鞭毛虫 B钟虫 C变形虫 D绿眼虫 43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C)。 A简单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44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D )。 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核苷 45微生物最高的分类单位是( A )。 A、界 B、目 C、纲 D、种 46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 A )。 A、肽聚糖 B、几丁质 C、脂多糖 D、磷壁酸 47构成酵母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 D )。 A、菌丝 B、菌丝体 C、单个细胞 D、有隔菌丝 48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两者都是原生动物所采用的( A )的过程。 A、带物质进入细胞质 B、执行渗透(作用) C、用日光能量合成糖类 D、从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49适宜细菌生长的pH值一般在( C )左右。 A、3.2 B、5.2 C、7.2 D、9.2 50二分裂过程大多数经常在( C )中进行。 A、病毒 B、原生动物 C、细菌 D、真菌 51营养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运输方式是( D )。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 、自动运输 D、基团转位 52下述有关无机盐在微生物细胞中的主要作用错误的是:(D )。 A、自养型细菌的能源 B、细胞组成成分 C、碳源 D、酶的组成成分 53预计在( B )的土壤中真菌较多。 A、富含氮化合物 B、酸性 C、中性 D、没有细菌和原生动物 54靠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来同化CO2的细菌叫( B )型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55微生物细胞氧化葡萄糖获得的能量主要以( C )形式被细胞利用。 A、光能 B、热能 C、ATP D、动能判断题: 1在微生物生长的滞留适应期,细胞快速分裂。( × ) 2嗜盐微生物是那些能够生活在高糖环境中的微生物。( × )3活细胞的含水量在2040%之间。( × ) 4放线菌含有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 ) 5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 6. 所有微生物的生活都不需要氧气。( × ) 7. 微生物细胞在氧化葡萄糖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损失掉了。(×) 8. 藻类一般是光合自养型。( ) 9. 微量金属元素是指细胞中含量极少的金属元素。( × ) 10. C、H、O、N、P、S是组成细菌细胞的主要元素。( ) 11. 在实验室中细菌不能形成菌落。( × ) 12ATP是生物体内唯一的能量储存形式。( × ) 13鞭毛是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 14微量金属元素是指细胞中含量极少、几乎不起作用的元素。( × ) 15所有微生物的生活都需要氧气。( × ) 16. 所有真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 ) 17所有霉菌都能进行有性繁殖。( × ) 18蓝藻又称蓝细菌,是原核生物。( ) 19精确定量某些已知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 20酵母菌以出芽方式繁殖。( × ) 21. 霉菌菌丝都是有隔菌丝。( ) 22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 23芽孢能够抵御不良环境。( ) 24CO2不能作为微生物的碳源。( × ) 25霉菌只能以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 ) 26放线菌的气生菌丝从空气中获得营养。( × ) 27所有细菌都能形成荚膜。( × ) 28活细胞的含水量在7090%之间。( ) 29固氮微生物只能以N2作为氮源,不能利用其它氮源( × ) 30放线菌是单细胞细菌( × )简答题 1.什么是革兰氏染色?其原理和关键是什么?它有何意义? 答:11884年丹麦病理学家Hans Christian Gram提出了一个经验染色法,用于细菌的形态观察和分类。其操作过程是: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然后酒精脱色,最后用蕃红或沙黄复染。这就是最常采用的革兰氏染色法。 2革兰氏染色的原理一般解释为:通过初染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的细胞壁及膜上结合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分子交联度较紧密,故在酒精脱色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发生明显收缩。再加上它不含脂类,酒精处理也不能在胞壁上溶出大的空洞或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仍阻留在细胞壁内,使其呈现出蓝紫色。与此相反,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肽聚糖位于内层且含量低和交联松散,与酒精反应后其肽聚糖不易收缩,加上它的脂类含量高且位于外层,所以酒精作用时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空洞或缝隙,这样,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就很易被溶出细胞壁,脱去了原来初染的颜色。当蕃红或沙黄复染时,细胞就会带上复染染料的红色。 酒精脱色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可误染为阴性菌。 3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2.怎样利用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来控制污水生物处理的构筑物的运行? 答;1针对微生物的间歇培养,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为避免缓慢期的出现,可考虑采用处于对数生长期或代谢旺盛的污泥进行接种,另外增加接种量及采用同类型反应器的污泥接种可达到缩短缓慢期的效果。 2如果维持微生物在生长率上升阶段(对数期)生长,则此时微生物繁殖很快,活力很强,处理污水的能力必然较高;但处理效果并不一定最好,因为微生物活力强大就不易凝聚和沉淀,并且要使微生物生长在对数期,则需有充分的食料,即污水中的有机物必须有较高的浓度,在这种情形下,相对地说,处理过的污水所含有机物浓度就要较高,所以利用此阶段进行污水的生物处理实际上难以得到较好的出水。 3稳定期的微生物生长速率下降,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和异染颗粒、肝糖等,芽孢微生物也在此阶段形成芽孢,处于稳定期的污泥代谢活性和絮凝沉降性能均较好,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遍运行在这一范围。 4衰老期阶段只出现在某些特殊的水处理场合,如延时曝气及污泥消化。 3为什么说土壤是天然的培养基? : 土壤内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动植物的残体、分泌物、排泄物等)2pH: 3.510.0,多为5.58.5;适合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3渗透压:土壤内通常为0.30.6MPa,而在微生物(细菌)体内,G+为2.02.5 MPG-为0.50.6 Mpa。所以,土壤是等渗或低渗溶液,有利于微生物吸收水分和营养。 :土壤具有团粒结构,有孔隙,可以通气和保持水分。土壤中氧气的 量要少于空气中,一般为78%。 5温度:土壤具有较强的保温性,其变化幅度要小于空气。 6保护层:表面几毫米厚的土壤,可以使下面的微生物免受紫外线的直接照射。综合以上各方面,所以说,土壤具备了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和各种环境条件,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 4.试简单讨论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控制方法。 (1) 控制污泥负荷:为防止膨胀,应经常将污泥负荷率控制在正常负荷范围内。 (2)控制营养比例 一般曝气池正常的碳(以BOD5表示),氮和磷的比例为BOD:N:P=100:5:1。 (3) 控制DO浓度 为防止丝状微生物的猛增,一般应将池中DO控制在2.0mg/L以上。 (4)加氯、臭氧或过氧化氢 这些化学剂是用于有选择地控制丝状微生物地过量生长。 (5)投加混凝剂 可投加石灰、三氯化铁或高分子絮凝剂以改善污泥的絮凝,同时也会增加絮体的强度 (6) 改革工艺 将活性污泥法改为生物膜法,在曝气池中加填料改为生物接触氧化法, 将二沉池改为气浮池,采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 5.污水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有哪些基本要求? 主要有下列几点要求: 1根据所采用的处理时好氧处理还是厌氧处理控制氧气的供应 2酸碱度 对于好氧生物处理,pH值应在69之间,对于厌氧生物处理,pH值应保持在6.57.5的范围内。 3温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活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多数细菌讲,适宜的温度在2040之间,而有些高温细菌可耐较高的温度,它们生长的适宜温度在5060之间。 4有毒物质 污水中不能含有过多的有毒物质。多数重金属,如锌、铜、铅、铬等离子有毒性。某些非金属物质,如酚、甲醛、氰化物、硫化物等也有毒性,能抑制其他物质的生物氧化作用。污水中也不应含有过多的油类物质。 5营养物质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必须要有各种营养,其中包括碳、氮、磷、硫,微量的钾、钙、镁、铁等和维生素。但不同的微生物对每一种营养元素数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并且对于这些营养元素之间,要求一定的比例关系。 最后,污水中必须含有足量的和适宜的微生物才能有效地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