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常见病防治知识(18页).doc
-畜禽常见病防治知识一、畜禽传染病流行规律及防制措施(1)什么是动物疫病?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什么防控方针?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2)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以下特点:有病原体,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免疫性,被感染的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3.传染病病程发展有什么规律?动物传染病病程大多数情况下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恢复期)。4.什么是传染源?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带菌(毒)动物。5.什么是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另一个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传播方式是指动物传染病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通常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6.什么是易感动物?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7.防治传染病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易感动物。8.什么叫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农业部公布的主要人畜共患病包括: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9.什么是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根据免疫接种进行的时机不同,可将其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大类。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易感动物,缺少一个条件,传染病就不会发生。传染病发生后,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控:1.迅速报告疫情;2.尽快做出正确诊断和查清疫情来源;3.隔离和处理患病动物;4.封锁疫点、疫区;5.受威胁区要严格防范,防止疫病传入受威胁区;6.兽医和卫生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在现场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和人间疫情的处置工作;7.解除封锁;8.对受威区域易感动物开展紧急免疫接种。三、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猪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猪的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是一种不治之症,多年来我们都是采取免疫手断来控制本病的发生。目前世界上没有治疗药物。猪瘟的临床特性:猪瘟分为三种类型:最急性、急性和慢性。最急性猪瘟,病猪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病程一般为1天左右,可见体温高达4142,食欲减少或不食,一般明显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很难诊断。急性猪瘟,这是常见的类型,除不食、少食、精神差、喜卧、寒战怕冷、喜钻草窝,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粪便恶臭、带肠粘膜,体温40.5-42,眼结膜有小的出血点,鼻粘膜也常见发炎,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皮毛薄的地方,出现大小不等的紫色斑点,指压不退色,公猪的包皮发炎、阴鞘积液,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浑浊液体射出,走路不稳,左右摇摆,慢性猪瘟会导致耳坏死变干脱落。病程在一周左右,慢性可达1月,少数会耐过,但康复后往往生长不良,变成僵猪。病理变化:皮下脂肪有出血或出现斑,淋巴肿大,呈暗紫色,切面周边出血,或红白相间,构成所谓大理石样,肾脏不肿大,色淡或土黄色,肾盂、肾乳头,甚至输尿管有针尖状出血点,脾脏不肿大,被膜上特别是边缘有小丘状出血,脾脏边缘有暗紫色的出性梗死,喉头粘膜、会厌软骨、膀胱粘膜、心外膜、肺膜、肠浆膜等出血点,病程长的,盲肠、结肠及回盲口粘膜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炎,通常称为纽扣状溃疡。现无治疗药物,控制病的最好方法是注射猪瘟疫苗。本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发。本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不论猪只大小均会感染。猪丹毒的临床症状:猪只不食、体温高达42,皮肤薄的地方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指压红色暂时消退,亚急性的背、胸、腹侧及四肢皮肤上出现深红、黑紫色、大小不等的疹块,有的形状方形、圆形、菱形,手触疹块有热感,很像烙印,顾有“打火印”之称。特别是白猪比较容易看见,如及时治疗,疹块会结痂脱落而转归。解剖变化:淋巴结急性肿大,有出血点,胃底部及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粘膜红肿,上覆盖粘液及血,大肠无明显变化,脾脏肿大,呈紫红色,肾脏肿大,呈不均匀的紫红色,切面皮质部呈红黄色,心内膜出血,心包积液,慢性的左心的房室瓣(二尖瓣)上出现典型的菜花样赘生物。治疗:以杀灭猪丹毒杆菌,消除体内病变部位炎症为治疗原则。治疗药物:抗生素以及-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类和克拉维霉素等。本病发现早、及时治疗不会导致患病猪只死亡。中药方:黄连解毒汤,黄连25g,黄芩15g,黄柏15g,桅子15g,银花20g,连翘15g,玄参10g,丹皮20g,茅根20g。本病的病原是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或叫“肿脖子瘟”,是一种急性败血病,以咽喉和肺炎的症状,本病常年均可发病,不分明显季节。临床症状:体温高到41左右,初期干咳,食欲减少或不食,鼻孔流出浆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喘息,呈犬坐势呼吸,精神沉郁,可视粘膜发绀,皮肤薄的地方出现紫红斑,咽喉发炎,颈部肿大,叫声嘶哑。解剖变化:肺部炎症明显,肺小叶间质水肿增宽,有不同时期的肝变期,支气管内充满分泌物,胸腔和心包内积有很多淡红色浑浊液体,胸部淋巴结肿大,出血。治疗:以杀灭巴氏杆菌为主要原则,辅以宣肺,治疗药物,由于本病病原对有些药物产生耐药,在治疗上要灵活用药,抗生素选用的种类很多,可用-内酰胺类的,也可用氨基糖苷类:如硫酸阿米卡星,辅药用双黄连,中药可用麻杏石膏汤:麻黄去节15g(去节),杏仁20g,石膏30g,甘草10g,本病可治愈。4.猪喘气病(支原体病)本病主要是由支原体引发,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几年来由于引种从外地带来,在我县很多地方都比较多见。临床症状:主要以干咳气喘为主,特别是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发病,本病对猪致死率低,主要影响猪只的生长,导致猪死亡主要是严重的肺部感染。解剖变化:本病的主要本病在肺部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全肺显著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在心叶、尖叶、中间叶及部分病例,隔叶呈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变化。治疗:本病很难选择较理想的药物,对杀菌剂不敏感,如-内酰胺类的头孢菌素、青霉素不敏感,只能用抑菌剂如大环内脂类的、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氟喹诺酮类的、恩诺沙星、恩氟沙星等,最好用中草药配合治疗效果较好。R:知母散:知母20g,栀子25g,紫菀15g,桔梗15g ,杏仁15g ,牛蒡子15g ,瓜娄根20g ,百部15 g,大腹子15g ,粟壳25g ,甘草10g ,此方经我们多次使用效果较为理想,多服几剂能根治。仔猪黄白痢在母猪养殖中危害程度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仔猪生产,可以说由于严重的仔猪黄白痢使我县个别母猪场失败。所以对本病要高度重视。黄痢是初生仔猪的急性、高发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原因:本病发生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大肠杆菌所致。带菌母猪是主要传染源。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归纳起来还有多种因素,一是母猪本身带菌,二是母猪自身脾胃消化功能较差,三是仔猪先天脾胃功能差,消化功能差,体内菌群乱,四是厩舍卫生差,五是母猪饲料营养标准不适。症状:仔猪出生后数小时内出现拉黄痢,粪便大多呈黄色水样,或带粘液,内含凝乳小片,如不及时治疗,数小时导致仔猪脱水死亡,本病不需要进行解剖既能确诊。治疗:本病治疗中又简单又复杂,既好治又难治,在实践中,我一年四季都在治疗,对不同的仔猪要根据不同的方法治疗,要灵活多变,在当今的市场上可以说有上百种治疗药物,但治疗效果不尽其然,我在治疗中与别人有不同的方法,我个人认为,首先要从母体着手,一是不用带菌严重的母体;二是在母猪产仔前用药,在仔猪出生前解决好脾胃功能,提高仔猪抗病能力,同时采取提前消灭病原。用参苓白术散加减给母猪在产仔前10天内服,产仔时也服用。党参30g ,白术20g ,白茯苓20g ,山药15g ,莲子肉20g ,桔梗20 g,薏苡仁15g ,砂仁20g ,白头翁25g ,秦皮20g ,马齿苋20g 。在仔猪出生时用庆大、Vc加5%葡萄糖混匀少量服,以杀灭仔猪体内大肠杆菌。如养殖户不具备条件的,一旦发生仔猪黄痢,要及时治疗,可采取下列方法:R1: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3mg/kg,大黄腾素注射液0.3ml/1kg注射。内服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1粒头(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粒含硫酸庆大霉素(以庆大霉素计) 0.04g (4万单位)和碱式碳酸铋0.6g)。健胃消食片 1片头。R2: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每公斤体重2mgkg 。内服乳酸菌素片1片头(本品每片含乳酸菌素0.4克。辅料为:硬脂酸镁、淀粉、蔗糖粉、可可粉、蛋白糖、滑石粉)。R3:氟苯尼考注射液 每公斤体重2mgkg内服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 1粒头乳酶生 5片头R4:氨卡西林钠0.08gkg恩诺沙星1kg体重 3 mg。中药:白头翁100g ,瞿麦120 g,苍术120 g,苦参12g ,白芍100 g,泽泻100g ,秦皮90 g,龙胆草120 g,穿心莲120g ,山药100g ,山楂120g ,神曲150g 。母仔同服。如仔猪脱水严重必须解决电解质平衡,补充体内失去的K+ Na+粒子。方法是给补盐口服液:Nacl3.5g, Kcl1.5g,NaHco32.5g,葡萄糖20g,加冷开水1000ml。白痢发病原因与黄痢基本一至,但仔猪发病在7天左右,仔猪拉灰白色粪便,致死率也较高,治疗方法与黄痢基本相同。无论是白痢还是黄痢,在治疗方法上要灵活,要抓住治本,不能专治标,应首先解决脾胃功能,解决消化功能,提高仔猪自身抗病能力,再对症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多年来这一常见病使得兽医找不到最佳治疗方法,就是只考虑如何杀灭大肠杆菌而止痢,没有考虑健脾胃功能,解决好消化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往往造成治标不治本,以至于不好治又难治。水肿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在气候突变或饲料量的营养过高或突然改变饲料时,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引起。临床症状:发病猪多为断奶仔猪,越是体胖,个子大,恳吃,多食的仔猪容易发病,主要症状为:眼脸、面、头水肿,后肢麻痹,运动共剂失调,惊厥,倒地嘶鸣,四肢有用状即死,致死原因主要是侵害神经和脑内水肿压迫大脑而死亡。现在全球的专家对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解剖变化是胃壁及肠系膜水肿,胃的肌肉层和粘膜层之间切开呈胶冻样。治疗原则:以杀灭大肠杆菌、消炎利水解除神经症状为主。R:氟苯尼考1kg体重2 mg,Vc1kg体重5mg,地米1kg体重0.2 mg;速尿1% 0.1-0.2ml/kg;甘露醇 减轻颅内压50ml/头,静脉推注;多粘菌素B1kg体重1mg。本病是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多见于50kg以下猪只发病,该病急性败血症,慢性以下痢、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易继发多种病,本病以体温(41)、不食、精神萎靡,喜钻草窝,寒战,怕冷,眼结膜发红,初便秘后拉稀,表皮薄的地方有出血紫斑,呼吸困难,最后衰竭而死,本病与猪瘟症状很相似,很难区分,在解剖上,淋巴肿大,呈紫红色,以有大理石样变,胃肠粘膜红肿出血,变薄,肝脏有灰黄色小坏死,猪瘟脾不肿大,而副伤寒脾肿大。主要用化验室诊断区分。治疗:R:氟苯尼考,地米,穿心莲;恩诺沙星,Vc,地米;泰妙菌素,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Vc,穿心莲。中药:白苦汤:白头翁20g ,黄柏15g ,黄芩15g ,苦参10g ,秦皮15g ,赤芍15g,丹皮10g ,地榆10g,甘草10g。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呕吐、脱水为主要症状,本病多在每年11月份至次年2月为发病高峰,本病季节性强,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主要症状:食欲减退,肚腹胀满,有压痛感,时有呕吐,多俯卧,泻粪为灰白,渐带黄绿色,腥臭,体温初升后降,一旦腹泻通畅后会自然恢复健康,但多数患病猪需要治疗后方能转归。治疗:以抗病毒、消炎、解痉为主。R:1、庆大针,板兰根,654-2(山莨菪碱),乳酸环丙沙星;2、氨卡西林钠,穿心莲。如果是仔猪拉稀脱水,用补盐口服液:5g葡萄糖加5gNacl,加5gNaHCO3加恩诺沙星加Vc。中药疗法:根据随症求医,可知本病是由于外感寒邪由表及里或直伤脾胃所致,故以温中和胃,利水止泻,但本病不宜过早止泻,否则止泻而不止,需适当让病猪泻通无腹胀后杀灭病毒再止泻才能止而不泻。本病采用三香温脾和胃散:丁香20g ,木香10 g,藿香30 g,青皮10g ,陈皮15 g,生姜25 g,红茶叶25g ,官桂15 g,木通20 g,茯苓20 g,车前子15 g,用燥温健脾,行气导滞之功效的,如食欲不振加神曲50 g,山楂50g ,如泻痢而粪便失禁加乌梅,石榴皮各15g ,初期腹痛加香附20g ,呕吐加姜,半夏15g。(二)牛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本病是由于胃内饲料异常发酵而急剧产生气体,同时其排泄机能障碍以致使瘤胃鼓气迅速扩张,以牛和绵羊较多见。症状:采食后不久发病,腹围急剧膨大,左肷部显著突出,腹疼不安,回顾腹部,摇尾踢腹,严重的病牛高度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粘膜发绀,血管努张,眼球突出,常见窒息或心脏衰竭而死。病因:常因过量采食开花前幼嫩多汁的豆科植物,或采食雨后或霜雪,冰冻植物。治疗:治疗本病要看鼓气的程度如何,如鼓气初期,不需外科手术放气,可灌服制止发酵的药物,如来苏儿,鱼石脂加酒精,加松节油,或用酸菜水,加白糖加醋,排除瘤胃内容物,内服油类泻剂:如石蜡油500-1000ml,硫酸钠500-800g,对泡沫性鼓气可选用二甲基硅油片,聚甲基硅油片,如果是继发性鼓气,必须寻其病因,给予中药治疗:大承气汤加减:大黄100 g,芒硝200g ,枳实50g ,厚朴50g ,青木香80 g,木通50 g,吴萸200 g,神曲150 g,山楂150g ,麦芽150g ,滑石50g 。如鼓气特别严重时必须先治其标后治本,也就是先将瘤胃中的气体放出,以免造成鼓气压迫心脏死亡。方法是用套管针从左肷窝刺入,并慢慢将瘤胃内气体放出,如没有套管针,可用小竹筒放气,但放气后要用防腐消毒剂从放气管中注入,以免造成感染,放气只能治标,要使瘤胃不再产气,还需用药,以上的处方可以适用。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我县牛、马发病率高。本病临床上表现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症状,病理变化上的特点是天然孔出血(眼、耳、鼻、口、肛门),血液凝固不良,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组织呈出血性胶样侵润等败血症,尸僵不全,古代人称为“疔”或叫“癀”、“痈”,本病传染性较强,能传染给人,所以不宜解剖,不能食用炭疽病死牛肉。治疗:本病对抗生素敏感,特别对-内酰胺类的头孢菌素敏感,但剂量较大,可治愈,现在我们主要采取免疫的方法。3.牛出败(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本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传染病,病的特征突然发病,高热和肺炎,有时表现为急性肠炎和内脏的广泛出血,多见于水牛,体温40以上,肌肉震颤,呼吸、脉搏显著加快,不食,反刍停止,鼻镜干,特别是有浆液性或粘液脓性鼻涕,带暗红色,有的象我县特有的酸水,口腔内流清口水。本病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并辅以抗坏血药,以静脉给大剂量药最好。但是此病主要是靠免疫接种防止发生。近几年来,我们经常遇到牛产后子宫脱出症,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母牛出血或感染死亡。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母牛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胎儿过大,宫肌缺乏紧张性,更主要的是气血虚弱造成。治疗:以手术复位最佳,首先用高锰酸钾清洗脱出的子宫,水温保持39,清洗干净后用少量白矾粉搓,起收敛作用,如子宫脱出时间长一些,如发生水肿时,要用针刺的方法放水,在复位前,要在脱出的子宫上涂清油增加滑度便于复位,在复位时,先从边缘往内送,并且要两人配合,子宫复位到一半时是最难的,这时会有较大的阻力,在这个时候,要用拳头用力正推子宫的中部方可复位,子宫从阴道进去后用手摸一下是否扭转,确定复位正常后,用抗生素从阴道放入,必要时对外阴进行缝合,待康复后拆线。由于子宫脱出症是气血不足而造成的,所以对发生过本病的母牛,要给予补气补血,最好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20g ,黄芪25 g,白术20 g,熟地30 g,白芍25g ,当归30g ,甘草25g 。胎衣不下是牛产后的最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还会引起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很多母牛被淘汰,现将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简单介绍:发病原因: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极其复杂,与多种生理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一是日粮中钙和磷的含量过多,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调,影响吸收,造成产后低血钙导致胎衣不下。二是日粮中蛋白水平低或过高都会导致胎衣不下。三是日粮中维生素或个别微量元素缺乏,如VE、VA、硒等,四是气血不足,气虚导致子宫无力。五是遗传因素,血液激素比例不正常。产后催产素释放不足,影响子宫收缩。六是胎儿过大,发生难产,子宫持久扩张,产后收缩无力,导致胎儿不下。预防措施:A、临产前23周,日粮中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降低钙的水平,产前l周对年老体弱及有过胎衣不下的病牛注射一次维生素D3。B、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C、党参50g、黄芪50g、熟地40g,白术40g、当归40g、川芎40g、益母草50g、甘草120g、研细开水冲服。治疗措施:用垂体后叶素50100单位肌肉注射,或用缩宫素100单位肌肉注射。手术剥衣。采用上述方法无效的病例,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剥离,方法是:剥衣前,先用温水灌肠,排出直肠中积粪和用手掏粪,用绳固定牛尾,再用0.3高锰酸钾洗涤和清毒外阴部,向子宫内注入10氯化钠500ml,剥衣前术者要修剪手指甲,涂抹润化剂。左手握住外露胎衣,右手顺阴道伸入子宫,寻找子宫叶,先用手指找出胎儿盘的边缘,然后将食指或母指伸入胎儿盘和母体胎盘之间,把它们分开,剥离子宫角尖端的胎衣比较困难,这时手轻拉胎衣,再将手伸向前下方迅速抓住尚未脱离的胎盘,即可顺利地剥离胎衣,剥衣完毕后,先用0.1高锰酸钾冲洗并注入甲硝唑50l00m1,以防子宫感染,必要时每天1次,连用3天。前胃驰缓就是养殖户常说的“牛食欲减退”,这种病表现为: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最终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前胃驰缓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发性病因,二是继发性病因。所谓原发性病因,主要是由于饲料本身所引起的,比如说:饲喂的饲料品质不良,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长期饲喂含粗纤维多而不易消化的草料,比如干玉米秸杆,或者一些半干不湿的糟渣类饲料,糟渣类饲料显然营养丰富,但是极容易腐败变质,牛吃了甚至会中毒死亡,另外,饲草的突然改变也可能引发前胃驰缓,比如:饲料由原来的苜蓿突然变成玉米秸杆这类难以消化的饲草,从而引起前胃迟缓。继发性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一些疾病连带而引起的像瘤胃积食、瓣胃阻塞,饱食后使役过度,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等均能引起前胃驰缓。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得了前胃迟缓的牛,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牛的反刍缓慢,反刍次数减少或停止,病牛食欲减退,甚至拒食,听诊的时候瘤胃蠕动减弱,嗳气减少,同时伴随着肠蠕动音减弱,排粪减少,常常会出现便秘或腹泻。进行触压听诊瘤胃时,牛时时伴有持续痛感,可以感觉到牛胃内充满了液态或半液态状的内容物。如果前胃驰缓得不到及时治疗,病牛会极度衰弱,卧地不起,头匐于地面体温降到正常温度以下,低于38。牛前胃驰缓病的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因此,在预防方面应重视科学饲养,饲喂优质饲料,禁止饲喂霉败变质的草料。要根据日粮标准合理饲喂,禁止突然变更饲料种类或者任意添加饲料,适当运动可以增加牛的新陈代谢速度,加速体内能量循环,从而有效减少前胃驰缓的发病率。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恢复牛瘤胃的蠕动能力,可以从四个方面对病牛进行多方位的配合治疗。改善饲养管理,首先要快速改善饲养管理,将病牛放入单独圈舍,先停食12天,但不限制饮水,以后则少量多次饲喂易消化的优质饲草。投放瘤胃兴奋药:如酒石酸锑钾,每公斤体重0.1克,溶于200300ml水中给病牛内服,每天喂一次,4天一疗程。内服吗叮啉每公斤体重0.1毫克;注射新斯地明(皮下),按0.2mlkg一日2次,3天一疗程,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可采取静脉给药。A、10葡萄糖氯化纳500ml、10安钠咖30ml、10葡萄糖氯化钠500ml、VB10.1mg体重(kg)+VB6 lmg/kg+VCl.5mgkg、10葡萄糖氯化钠300ml、碳酸氢钠0.25g体重(kg)。B、酒石酸锑钾0.1mgkg、番木鳖0.0lmgkg、干姜10g、龙胆l 0g、研成细末内服,每天1次,3天l疗程。牛瘤胃积食也叫急性瘤胃扩张,瘤胃积食就是牛吃的食物消化不了,致使食物大量积压在瘤胃里,使瘤胃在短时间内异常膨大起来,从而造成病牛在消化系统方面严重失调,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牛瘤胃积食的病因较多,在临床上,瘤胃积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变换饲料的时候饲喂的精料过量,有的养殖户为了让牛快速长膘,在更换饲料的时候,尤其是由粗饲料换为精饲料的时候,没有配合严格的饲料供给量,突然间不限量地增加精料,精料饲喂得过多就会引起瘤胃积食,另外过量采食如豆类谷物等易膨胀的饲料或因饲草存储的时间过长,发霉变质,酸度过大,突然间采食了这种饲草,还有牛只体质变弱,消化力不强,运动量不够,采食大量饲料后,饮水不足,都会引起瘤胃积食。治疗原则:应及时清除瘤胃内容物,恢复瘤胃蠕动,解除酸中毒,常采取的治疗方法有:按摩疗法,缓泻疗法,促蠕动疗法,脱水补液等。按摩疗法就是在牛的左肷部用手按摩瘤胃,按摩力度要适当大一些,力度小了达不到按摩的效果。每次按摩510分钟,每40分钟一次,可结合灌服大量的温水。缓泻疗法,通过药物快速消除瘤胃的内容物而减轻胃部的压力,采用硫酸镁或硫酸钠5001000g加水1000ml,液体石蜡油或植物油(如菜油)10001500ml给牛直接灌服,加速排出瘤胃内容物。促蠕动疗法:通过药物刺激,短时间内使病牛的瘤胃蠕动变得兴奋起来。10氯化钠300500m1静脉注射,同时配合用新斯的明2060ml肌肉注射。R:大黄30g厚朴30g枳实30g芒硝80g陈皮30g神曲50g山楂50g麦芽60g水煮内服。脱水补液法:如病牛体弱脱水,必须给予调整机体的电解质平衡,主要内服补盐口服液,Nacl3.5g,kcll5g,NaHco32.5g,葡萄糖20g,加冷开水至1000ml,脱水严重者应采取静脉补液,从而调节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我们知道牛有四个胃,其中瓣胃前通网胃,后接皱胃,主要功能是阻留食物中的粗糙部分并继续加以磨细,将较稀的部分输送到皱胃进行消化吸收。瓣胃阻塞也就是养殖户平时所讲的“百叶干”,此病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发生障碍,瓣胃收缩力量减弱,进入瓣胃的食物不能进行消化和运转,导致瓣胃扩张内容物干硬而发生阻塞。瓣胃阻塞四季均有发生,但一般多发生于冬季,此病在前胃疾病中所占比重较小,但由于在发病初期诊断比较困难,治疗效果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是一种较严重的胃疾病,生产中不能忽视。发病原因:造成瓣胃阻塞最主要原因是长期饲喂细碎粉状的饲料,如麸皮、糠皮,这样一些细小的粉末黏附在牛瓣胃的百叶上面,就会造成:“百叶干”。或者是吃了混有泥沙和不卫生的劣质饲料,加之饮水不足等。牛瓣胃阻塞发病初期,最明显的症状为:病牛排便滞后于正常时间,粪便干涩且颜色发暗,形状为球状或算盘珠,非常的干,外面包裹着一层粘膜,病情严重者排粪停止。诊断时牛的瘤胃蠕动波是正常的,但是瘤胃的蠕动音减弱,牛喜欢喝冷水,大量的饮水,如果是夏季不造成牛体不停累计厚重感,想排却排不出粪便,鼻镜干裂我们就初步诊断为瓣胃阻塞。防治措施:针对此病,养殖户应坚持防大于治,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饲喂质量粗糙、质地较硬的粗饲料,饲喂方式上要避免长期单独饲喂精料,如:麸皮,糠粉,酒糟粉,饼粕等,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和适度劳役。西医疗法:R1:每头牛可以使用400500ml胡麻油,15002000m1石蜡油,5001000g硫酸镁加58升水一次性灌服。R2:200300ml石蜡油、加30005000ml、10硫酸镁溶液,一次注入到瓣胃内;或用利多卡因2g,呋喃西林3g,硫酸镁400g,丙三醇200ml,加3000ml水溶解后,注入瓣胃内。为了兴奋胃肠蠕动采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一般剂量为2050ml。中医疗法,注重胃部机能的调理与修复,以滋阴降火,增液润下为原则R1:芒硝l20g,滑石、大戟、当归、白术、大黄各60g,甘草l0g,研细加猪油500g,温水调服,连服35剂。R2:玄参l00g,生地80g, 麦冬90g, 大黄100g,杏仁100g,当归80g,芒硝120g,火麻仁100g,煎水去渍内服。本病主要导致母牛长期不孕,症状为排尿努责,阴道分泌物由灰褐色变为灰白色,由稀变浓,量由多变少,有臭味,卧地后常见阴道内流出分泌物,患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牛发情不规律,怀孕后流产率高,直肠检查子宫时发现子宫角张大,子宫壁肥厚,收缩反应微弱。原因:引起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较多,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我县存在的还有人工授精配种操作技术不规范,消毒不严,造成感染病菌,难产和胎衣不下处理不当等引起。预防与治疗:首先是加强饲养管理,人工授精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别是严把消毒关,在分娩接产及难产助产时,必须注意消毒。清宫治疗法:用0.9的生理盐水将1的盐酸环丙沙星稀释成0.5的溶液,每次灌子宫100150m1,半小时后肌注100200单位缩宫素,连续用药34天,或用青霉素钠盐5g与0.9生理盐水250m1稀释后注入子宫腔,第2天用甲哨唑溶液250m1灌入子宫,交替使用3次即可。还可以用盐酸佐氧氟沙星溶液200ml灌入子宫,每天一次,连用4天。牛最常见的寄生虫分别有疥癣,混睛虫,新蛔虫。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牛疥癣 :又名疥疮,螨病,是由疥螨或痒螨寄生于皮肤上,皮肤瘙痒,被毛脱落皮肤增厚的一种皮肤病。病因:螨虫在夏季多接触牛体而寄生,中医角度讲是由于内体虚弱,外邪侵入。治疗: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厩舍卫生,定期消毒,用火焰消毒最好。饲草饲料精粗搭配合理,营养要丰富,保证牛的健康体况,外邪难以侵入,用药:精制敌百虫片溶于水中抹患处,双甲咪外抹患处,土办法用(1)红糖l 20g,烟筋100g,煎汁调涂;(2)废机油涂;(3)硫磺30g,雄磺、冰片研细调猪油涂等。混睛虫:马丝状丝虫的幼虫寄生于牛眼前房的一种眼病。一般虫体多侵害一只眼睛,病初结膜充血,羞明流泪,眼房液稍混浊,能见到白细线虫游动,最后视力障碍或眼睛生翳膜导致失明。治疗:开关穴针剌法,开关穴位于瞳孔下缘至黑眼下缘的中心,先将小宽针磨锋利(针尖角不宜过小,应在75左右),用白线缠好,露出部分针尖(0.3cm),患畜站立保定,以手撑开患牛眼脸,看清虫体在前房游走时,对准穴位轻手急针,针尖斜向瞳孔直剌,最好针刺向虫体头部,此时虫体立即会被前房液冲出,此法不做更多介绍,非专业人员,难解决。(三)中毒亚硝酸盐能导致多种动物中毒,而且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多种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在适当温度下在细菌转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引起动物吃后中毒,其机理是,亚硝酸盐进入动物血液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而失去运输氧的能力,导致缺氧,特别是脑、心严重缺氧,中枢神经麻痹,造成窒息死亡。动物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动物(特别是猪)吃食后,20分钟左右倒地呕吐、流延,走路摇摆,心跳增快,呼吸增快,可视粘膜变紫,皮肤及四肢发凉,体温下降,四肢麻痹,抽搐,游泳型挣扎,腹胀,解剖内容物有一股难闻的酸臭味。治疗:首先必须注意小白菜,兰瓜叶、牛皮菜中硝酸盐含量较高,用于喂猪时,最好喂鲜的,不要闷煮。因为这些植物一般在50-60厌氧的情况下3小时左右就会有大量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如果发生中毒,首先在耳尖、尾尖给动物放血,迅速用首选药为甲苯胺兰5mg/kg或用镁兰1%(1g加10ml酒精),0.1-0.2ml/kg体重,同时注射Vc0.2g/kg体重,在无药的情况下,可用蓝墨水灌服。总的治疗原则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由于黄曲霉大量存在于霉玉米中,而农村的大量霉玉米主要用于喂动物,故最易引起中毒,同时不易发现。黄曲霉霉毒素是一种很强烈的肝性毒素,主要以损害肝脏,同时伴有血管通透性的严重破坏和中枢神经的损害。症状:不食,精神萎顿,后驱衰竭,走路蹒跚,可视粘膜苍白,粪便干燥,直肠出血,有时呈现站立隅或头抵墙,转圈等神经症状。防治:不喂霉烂玉米,或用石灰水泡后再用;本病无特效药,主要以乌洛托品抗炎,内服绿豆浆,注射Vc。农村有时不注意,会把用剩的尿素随便放置,牛喜食尿素,食入量大就会中毒。治疗:醋加红糖内服,主要原理是尿素吃如后会产生N,含碱比较重,所以用酸去中和从而减轻中毒。如青贮饲料容易引起酸化,特别是秸秆类,在生产中会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在我县多次发生,但养殖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长时间喂青贮玉米秸秆,牛会越来越瘦,还会拉稀,有的会出现死亡,养殖户有的也知道是青贮饲料的问题,但不知道是酸中毒,更不知道如何解决,当然,我们有很多的专业人员不加强学习的人也是找不出原因,更提不出指导办法的,在我县曾经有青贮玉米饲料PH值达到4的,可以说是强酸,这种饲草不但起不到育肥牛的作用,而且会导致牛慢性酸中毒死亡,只要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其实不难解决,只要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酸碱中和,在饲料中加适当的碱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四、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近几年来重大动物疫病的爆发和流行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也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疯牛病闹得全球沸沸扬扬,当年直接影响到英国总统大选,给英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随后全球爆发禽流感,口蹄疫,我国近几年来重大动物疫病形势十分严峻,2003年全国多地发生禽流感,07年多个省发生猪蓝耳病,给国内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制十分重视。我们从事养殖业,更应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下面我就重大动物的种类和如何加强防控作介绍:1.口蹄疫本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兽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出现水泡和烂斑,俗称“口蹄黄、脱草化症”。本病要与水痘病区分。(1)病原:口蹄疫病毒有七个主型,若干个亚型,A、D、C型,亚洲南非1、2、3型,各型病状无明显区别,主型之间无交差免疫性。(2)流行病学:传播快,流行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仔猪死亡率可达70-80%。一般趋良性经过,偶蹄兽发生,人也可感染,传播途径主要经皮肤、粘膜、消化道、空气、排泄物及污染的工具等。(3)主要症状:体温41,不敢咀嚼,口腔内可见水泡,唇、齿龈、舌、颊部均可见蚕豆大小的水泡,后破溃,蹄冠边缘和蹄叉内、乳房也会出现水泡,蹄踵发红,破后感染,化脓坏死,会导致蹄壳脱落。剖解:主要表现在心脏、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松软,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条纹,似老虎斑纹,又叫“虎斑心”。是与猪水泡病区分的主要病变。本病不治也会自愈,但愈后终生排毒,尤其是传播传染,能感染人而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国家把本病列入一类疫病,一旦发生,坚决采取“五强制、二强化”措施,即“强制扑杀,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隔离,强制免疫,”强化疫情报告和强化疫情监测制度。我们县主要以加强免疫为主。治疗:按病变的治疗原则,1、利巴韦林,安痛定;2、板蓝根,氨基比林等,0.1%高锰酸钾溶液,适量碘甘油或1%-2%龙胆紫液,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水泡破处,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溶液,如果化脓严重的,用双氧水先把粪提出,再用甲硝唑冲洗或氧氟沙星也可。用中药:冰片5g ,硼砂5 g,黄连5 g,明矾5 g,儿茶5g ,共研成粉,先将患处用淡盐水洗后涂抹。内服中药:贯众15 g,桔梗12g ,山豆根15g ,连翘12g ,大黄15g ,赤芍15g ,生地10 g,花粉10 g,荆芥10 g,银花15 g,甘草10g。2.禽流感:实际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国将列为一类传染病,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有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类,、型为代表是高致病性,近几年发生的是型的和都是病毒的糖蛋白,是血凝素,是神经氨酸酶。本病早在1878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生,1955年正式命名,历史上8090年代发生过四次大流行,19831984年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意大利都大爆发,仅美国就扑上了千万只禽,损失较大。并发生致人死亡的现象。其主要症状:发病在短时间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呼吸极度困难,拉绿色稀便,最典型的是鸡冠与肉髯垂水肿,发绀,脚磷有出血点,死亡快,死亡率达100%。从发病到死亡有的只有34小时,许多家禽均感染,野禽也易感染,水禽抵抗力相对高一些,有的带毒不发病,候鸟迁途容易将本病传播到各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死亡率更高,所以国家高度重视,要求100%免疫。猪蓝耳病最初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蓝耳病毒引起的,该病发病急,体温高,传播快,死亡率高。猪蓝耳病最早在1952年发生在美国,2006年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发生,07年全国22个省相继发生,给全国养殖业造出了巨大损失,但猪蓝耳病至今尚未发现人感染的病例。主要症状:发病突然,不食,体温高,眼结膜充血,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