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疾病控制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知识点整理(18页).doc

    • 资源ID:37189447       资源大小:172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疾病控制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知识点整理(18页).doc

    -疾病控制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知识点整理-第 18 页流行病学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3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疾病包括传染病、寄生虫、地方病和非传染病等一切疾病伤害包括意外、残疾、弱智和身心伤害健康包括身体生理生化和各种功能状态、疾病前状态和长寿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3个范畴:揭示现象(描述性流行病学)、找出原因(分析流行病学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的病因线索)、提供措施(人群流行病学实验,即实验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研究的3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基本原理: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其中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疾病的发展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的感染过程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疾病的生态学;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病因推断原则;疾病防治的原则和策略,其中包括: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实际应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预防的效果。特点:群体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预防为主的特征(群体性和社会性、预防性、宏观方法性、实用性)2、疾病的分布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1年)、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例数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K=100%,1000,或10000/万)罹患率: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指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以日、周、旬、月未单位,使用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暴发情况。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的总人口中,患有某病(包括新和旧病例)者所占的比例,也称现患率。可分为期间患病率(通常超过1个月)和时点患病率(以不超过一个月为度)。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K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内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期间患病率=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的患病率+该期间内的发病率患病率=发病率×病程感染率=(受检者中感染人数/受检人数)×K (K=100%)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病残率: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死亡指标死亡率: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1年),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病死率: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患者数)×100%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累积死亡(发病)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发病)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多用百分率来表示。疾病流行强度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患者在最长潜伏期内。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跨越国界、洲界时,称大流行。疾病分布的形式年龄:年龄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比其他因素的作用都强。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免疫水平状况;暴露病原因子的机会不同。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主要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多用于传染病的分析。出生队列分析: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称为出生队列,可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患病死亡情况。流动人口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位人群;是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的传播纽带;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给儿童免疫规划的落实增加难度,使免疫规划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出现免疫空白。时间分布特征: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呼吸道传染病)、长期变异地区分布:国家间与国家内的分布、城乡分布、地区聚集性、地方性疾病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3、病因和病因推断流行病学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后者的含义就是使疾病发生的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病因模型:生态学模型(流行病学三角、轮状模型)、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网络模型充分病因指该病因存在,必定(概率为100%)导致疾病发生。必要病因指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概率为100%)有该病因存在。按病因是否充分或必要分类,有4种组合:充分且必要病因;必要但不充分病因;充分但不必要病因;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即使必要病因,也仅仅针对传染病的病原体或营养素缺乏病的营养不足等,对于绝大多数病因而言,他们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因果联接方式: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直接/间接病因病因X1病因X2疾病Y(X2为直接病因,X1为间接病因)疾病推断的技术整个流行病学病因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根据病因模型构想可能病因;描述流行病学提出病因假设,分析流行病学验证假设;根据病因判定标准作出综合判定。Mill准则: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包括疾病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科学实验五法:求同法、差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统计学关联关联 偶然联系(随机误差) 非因果关联(选择、测量或混杂偏倚) 有统计学意义关联 因果关联(有时间先后) 间接因果关联(间接病因) 直接因果关联(直接病因)因果关联继发关联:是一种纯粹由混杂偏倚产生的关联,即怀疑的病因(暴露)E与疾病D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是由于两者(E、D)有共同的原因,E、D都与C存在关联,从而继发产生E与D的关联。病因判定的标准: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终止效应;联系的“特异性”4、描述性研究分类:个案调查、纵向研究、现况研究(抽查和普查)、筛检、生态学研究、监测等普查主要目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例、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了解健康水平和建立生理正常值等。开展普查时的必备条件: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疾病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不很复杂、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抽查抽样的原理: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化的原则,每个单位都有同等机会可能被抽中。抽样方法及其误差: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抽样误差由大到小: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样本大小: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越高,即容许误差越小,则样本量越大;预计现患率或阳性率越高,则样本量越小;各组或层间事件发生率越一致,则样本量可以小些;所选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越大,则样本量也要适当增大;规定允许犯一类错误的概率()越低,则样本量越大;对计量资料而言,研究指标的变异程度越大,则样本量要求越大。筛检定义: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可能无病的人区别开来的方法。评价指标真实性: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符合的程度,包括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等。灵敏度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的能力。特异度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的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约登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可靠性:指某一筛检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所获结果的一致程度·。收益:经筛检后能使多少原来不能发现的患者得到诊断和治疗。主要指标有净效益、成本效益比值、阳性预测值以及由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所致治愈率、转阴率、生存率的提高或死亡率的下降等指标。生态学研究定义:亦称对比调查研究,是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在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局限性:生态学谬误是最大缺点,容易存在混杂因素的干扰,同时生态学研究不能直接测量发病率,证明病因的作用较弱。5、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以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与病例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因素的暴露比值,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匹配(要求每个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匹配的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分频数匹配和个体匹配)、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即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首先进行队列研究,收集每个队列成员的暴露信息以及有关的混杂资料,确认随访期间发生的每个病例,然后以队列中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来自同一个队列,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的选择:同一个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使用最多);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例;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描述性统计: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均衡性检验统计性推断:相对危险度的本质为率比或危险比,即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或发病的概率之比。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计算发病率,只能计算OR,其含义与相对危险度相同,指暴露组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OR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叫做“正”关联;OR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防止选择性偏倚: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征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信息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混杂偏倚: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或影响叫混杂,其所带来的偏倚叫混杂偏倚,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优点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此时队列研究常不实际。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并且较易于组织实施。不仅用于病因的探讨,而且广泛应用与许多方面,例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及爆发调查等。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特别适合于探索性病因研究。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局限性: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暴露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因此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不能测定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6、队列研究队列指有共同经历或有共同状态的一群人。一组出生队列有相同的出生年代或时期,一组吸烟队列有共同的吸烟经历,而一组素食者队列有共同的膳食习惯。研究中选择两组队列,其中一组叫暴露组(队列),这些个体均经历了假定的致病事件;另一组为非暴露组或参照组(队列)。经过追踪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之间各自的发病频率。目的: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的自然史(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有明确的检验假设,检验的因素必须找准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应较高,如不低于5应明确规定暴露因素,并且应有把握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明确规定结局变量,如发病或死亡,并且要有确定结局的简便而可靠的手段有把握获得足够的观察人群,并将其清楚的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大部分观察人群应能被长期随访下去,并去的完整可靠的资料有足够的人、财、物力支持该项工作。步骤确定研究因素(对暴露因素应给以定量,并且除了暴露剂量水外,还应考虑暴露的时间长度,以及暴露是否连续)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人群(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一般人群对照)确定样本大小随访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员作为对照即为内对照,为最理想的对照。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率的计算: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率、标化死亡比发病密度: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每个观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是不合理的。此时可以人时为计算单位,即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用人时未计算单位的率带有瞬间频率性质,成为发病密度。人时的计算:常用人年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相对危险度(RR)、RR的95%可信限、率差(R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人群归因危险度(PAR)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防止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失访偏倚主要原因是研究对象迁移、外出、不愿再合作而退出或死于非终点疾病。失访所产生的偏倚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释放率的大小和失访者的特征以及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两组失访情况的差异。对研究结果产生偏倚影响最大的是 “高危人群”的失访。控制:首先比较两组失访率的差别及不同程度暴露失访率的差别;比较失访人群与随访到的人群的某些基本特征有无差别,如果上述两点差别不大,则可认为失访是随机的,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可能不大,只是减少了样本量;还可以从各种途径了解失访者的最后结局,与被随访到的人群的结局进行比较,以推测失访的影响。7、流行病学试验研究以人群(患者或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随机实施给其中一组,即为实验组,另一组即为对照组。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等,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基本特征:前瞻性研究(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主要类型:临床实验、现场实验(人群预防实验,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社区实验、类实验。流行病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明确实验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确定实验现场估计样本含量随机化分组设立对照盲法的应用常用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简单随机分组、整群随机分组、分层随机分组(按研究对象特征,即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某些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先进行分层,然后在每层内随机地把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设立对照的方式主要有:标准疗法对照(临床试验中最常用,以常规或现行的最好疗法如药物或手术作对照)、安慰剂对照(在所研究的疾病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或使用安慰剂后对研究对象的病情无影响时才允许使用)、自身对照(以同一人群实验前后作对比)、交叉对照盲法种类:单盲(只研究者了解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三盲(研究对象、研究者和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均不了解分组情况,从而较好地避免了偏倚)流行病学实验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效率=(治疗有效例数/治疗的总例数)×100%治愈率=(治愈人数/治疗人数)×100%N年生存率=(N年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保护率=(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或死亡率)/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100%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或死亡率流行病学实验的优点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预先制订实验设计,能够对选择的研究对象、干预因素和结果的分析判断进行标准化。按照随机化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做到了各组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提高了可比性,减少了偏倚。实验为前瞻性研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通过随访将每个研究对象的反应和结局自始至终观察到底,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步进行比较,最终能作出肯定性的结论。缺点整个实验设计和实施条件要求高、控制严、难度较大受干预措施适用范围的约束,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够,以致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实验结果推论到总体。研究人群数量较大,实验计划实施要求严格,随访时间长,因此依从性不易做得很好,影响实验效应的评价。有时可涉及医德问题。8、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偏倚指随机误差以外的误差,是系统误差.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选择偏倚是指被选入到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与没被选入者特征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系统误差.种类: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检出偏倚、易感性偏倚、排除偏倚、无应答偏倚入院率偏倚: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导致的偏差。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研究中,用于研究的病例一般是研究时的现患患者,而不包括死亡病例和那些病程短、轻型、不典型的病例。此外某些患者在患病后,有可能会改变其原来的某些因素的暴露状况,由此而产生的偏倚,即为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检出偏倚:指某因素与某疾病在病因学上虽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多种检查,导致该人群较高的检出率,以致得出该因素与该疾病有关联的错误结论。控制方法对在整个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便宜应有充分的了解、掌握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的标准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应答率,减少无应答率以及失访和中途退出尽量采用多种对照信息偏倚只在研究的实施阶段从研究对象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时所产生的系统误差。在各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均可发生。种类:回忆偏倚、报告偏倚、诊断怀疑偏倚、暴露怀疑偏倚、测量偏倚控制方法对拟进行的研究要制定明细的资料收集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尽可能采用“盲法”收集资料尽量采用客观指标的信息采用一定的技巧,避免回忆偏倚和报告偏倚混杂偏倚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或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混杂因素是指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组中分布不均,可以歪曲(掩盖或夸大)因素与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因素。基本特点:必须是所研究基本的独立危险因子;必须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正(负)混杂偏倚:由于混杂因素的混杂作用,使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的联系被夸大(掩盖)。控制方法:限制、匹配、随机化、统计处理10、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包括: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疾病监测在宏观水平上制定预防控制的策略:卫生工作方针、社会大卫生观念、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影响健康的因素、社区诊断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而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二级预防(“三早”预防):在疾病潜伏期(亚临床前)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在疾病的临床期(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基本特征:只有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资料,才能发现疾病的分布规律;只有将原始资料整理、分析、解释后,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后,才能在预防疾病时得到完全利用。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下级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监测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称为被动监测。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称为主动监测。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常规报告指诸如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要求报告的病种多,报告的范围覆盖全国,而且主要由基层卫生人员来开展工作,漏报率高和监测质量低是不可避免的。采用耗费低、效率高的哨点监测,也同样可达到监测的主要目的,例如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监测病例与实际病例:在大规模的监测工作中,宁可忽视单个病例诊断的确切性,也要保证一个同样的、可操作性强的临床诊断标准,用这个诊断标准确定的病例成为监测病例。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监测得到的发病数、死亡数以及经过分析后得到的发病率、死亡率等,成为监测的直接指标。有时监测的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可采用监测同样可以达到监测疾病情况目的的间接指标。静态人群和动态人群:监测过程中观察人群如没有迁出、迁入或只有少量迁出、迁入,称为静态人群;如有频繁迁出、迁入,则称为动态人群。在计算频率指标时,静态人群可用平均人口数作分母,动态人群可用人口数作分母。监测的种类传染病监测:世卫组织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为流感、脊灰、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5种。我国又增加了登革热,共6种。我国将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2种)、乙(11种)、丙(26种)共39种。主要内容:收集人口学资料,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及其分布,人群的免疫水平,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和耐药性等;动物宿主和媒介昆虫,其种类、分布及病原体携带状况;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研究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预测疫情。非传染病的监测: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职业病、出生缺陷其他公共卫生监测:环境监测、营养监测、婴儿与产妇死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计划生育监测疾病监测的工作过程收集资料: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或死亡的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危险因素调查资料、干预措施记录、专题调查报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资料反馈信息利用信息11、传染病流行病学病原体: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统称为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特点:侵入门户、变异性(耐药性变异、抗原性变异、毒力变异)宿主:能够供给病原体以营养和场所的生物统称。包括人类、动物。传染过程: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传染过程的感染谱:以隐性感染为主、以显性感染为主、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患者:传染病病程一般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各期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同,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频度。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中药依据,其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流行特征。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的人,只有少数传染病存在这种病原携带者,如麻疹、白喉、痢疾和霍乱等。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凡临床症状消失后,3个月内仍有病原体排出的称为暂时病原体携带者,超过3个月的成为慢性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以鼠类等啮齿类动物最为重要,其次是家禽与家养动物(鸟类与家禽是鹦鹉热的主要传染源),还有鱼类、蝙蝠、两栖类若干种动物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等,经常存在与某地区,这是由于该地区具有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生存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这种地区时就可以被感染得病,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途径经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尘埃传播流行特征:大多具有季节性升高的特点,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周期性升高,人口密度与居住条件是影响传播的主要因素。经水传播:经饮用水传播、经疫水传播经饮用水传播的流行特征: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具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如水源经常受到污染,病例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停止使用污染的水源才获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经疫水传播的流行特征:患者具有接触疫水的历史,如抢险救灾、稻田劳动、游泳等;呈地方性或季节性特点,多见于水网地区、雨季和收货季节;大量易感人群进入流行区,可呈暴发或流行;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可控制其发病。经食物传播的流行特征:患者具有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如系一次大量污染,在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其潜伏期较短,临床表现往往较重;当停供污染食物后,暴发即可很快平息。经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经手)经节肢动物传播:机械传播、生物性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一类是易感者在接受治疗、检查或预防措施时由于所用器械、针筒、针头、采血器等被污染或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传播;另一类是由于输血或生物制品和药物收到污染引起传播。垂直传播:病原体通过母体穿给子代的传播。方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引起传播人群易感性影响升高的因素: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影响降低的因素:免疫规划、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其范围大小因病而异,主要决定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与疫源地的条件,如麻疹只能经飞沫传播,疫源地的范围就小,仅限于患儿居室。疫源地消灭必备条件:传染源被移走(如隔离、死亡)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如消毒、杀虫),传播途径已不存在;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流行过程: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是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只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连接,协调作用,才能发生新疫源地,流行过程才得以延续。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策略:预防为主;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国际合作传染病的预防:改善卫生条件、健康教育、免疫预防、国境卫生检疫规定检疫的传染病及检疫期限有鼠疫(6天)、霍乱(5天)和黄热病(6天)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共26种。其中,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甲类、乙类中传染性非典、艾滋病、肺炭疽、脊灰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2小时内网络报告;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网络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防疫措施对传染源的措施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即“五早”病原携带者:做好登记并管理,指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定期随访接触者:接受检疫,期限从最后接触之日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包括: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药物预防动物传染源:灭鼠、捕杀、焚烧、深埋对传播途径的措施肠道传染病:对污染物和环境进行消毒措施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污染环境,则通风和空气消毒是非常重要的虫媒传染病:杀虫消毒:预防性消毒(针对可能受到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如空气消毒、饮水消毒和乳品消毒);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预防:天花消灭的条件:没有人以外的宿主;几乎所有被感染的人有明显的、有特点的皮疹,传染期较短;自然感染后有终生的免疫;有安全、有效、稳定、价廉的疫苗。药物预防 个人防护疾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措施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扩大免疫规划的中心内容:一是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覆盖面,使每一个儿童在出生后都有获得免疫接种的机会;二是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人工自动免疫: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口服、注射)后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多联多价疫苗。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注入体内,使机体立即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包括免疫血清、丙种球蛋白被动自动免疫疫苗接种禁忌症:免疫异常,如免疫缺陷、恶性疾病等;急性疾病;以往接种有过严重不良反应;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异常反应:接种同一批生物制品的人中,通常只有极个别人发生而需要医疗处理的反应。如人数较多时,应尽快组织专门调查及处理。免疫规划监测与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血清抗体阳转率、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流行病学效果(最直接可靠的方法),指标有疫苗保护率、疫苗的效果指数免疫规划工作考核:建卡率、接种率、四苗覆盖率、冷链设备完好率13、分子流行病学是阐明疾病和健康状态相关生物标志(或分子事件)在人群和生物群体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生物标志(指能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可识别物质、分子事件或分子标志,是能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生物标志包括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3种。暴露标志:与疾病或健康状态有关的暴露因素的生物标志称为暴露标志,包括外暴露和内暴露标志。外暴露标志通常为生物性病原因子,如病毒、细菌、生物毒素等。内毒素标志对生物性病原因子来说,可以是生物性病原因子本身也可以是代谢产物或宿主体内生物分子结合产物,如病毒整合基因、DNA加合物等。效应标志:宿主暴露后产生功能性或结构性变化的生物性标志。如突变的基因、畸变的染色体、特异蛋白。易感性标志:宿主对疾病发生、发展程度的生物标志。14、遗传流行病学是研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以及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的学科,着重研究疾病发生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作用的后果和控制的方法。分析方法:家族聚集性分析、双生子分析、养子和半同胞分析、系谱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

    注意事项

    本文(疾病控制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知识点整理(18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