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浮与沉说课稿(6页).doc

    • 资源ID:37315256       资源大小:14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浮与沉说课稿(6页).doc

    -浮与沉说课稿-第 6 页浮与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浮与沉。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课的构思和设想。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实验内容: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认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从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2.实验教学目标: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接触实验探究还比较少,但是对于“浮与沉”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浮与沉”现象也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实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了解沉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能力目标:1、能对由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沉浮进行预测。 2、能利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3、能根据沉浮的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 4、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沉浮。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地观察现象和积极思考问题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科学和运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沉浮现象; 教学难点: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二、说实验方法与策略 把“科学概念的建立和提升”贯穿于学生的探索之中 。因此,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水槽、水、苹果、木板、树叶、塑料尺、橡皮泥、小石头、螺丝钉、钥匙、 塑料瓶、铅笔等。 三、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认识浮沉现象 上课开始,我使用故事导入新课:“三年级有几个同学在大树下打乒乓球,不小心球掉进了旁边的树洞里,洞口又小又窄,手根本够不着,谁能想个办法,把球拿上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想出向洞口中倒水,球随水浮上来。我接着问:“如果是我们玩的弹珠掉进洞里,那么还能用这个办法吗? 【设计意图: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接下来,给学生出示一张小纸片,问:把小纸片放入水槽中,它会沉,还是会浮呢?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让学生猜测、师演示实验,开始时我们看到纸是浮在水面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浮。板书:浮。接着师动手轻轻地碰一下小纸片,小纸片沉下去了。师解释:小纸片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就说它在水中“沉”,板书:沉 因为纸的情况比较特殊,开始时可能是浮的,由于吸水性强,全部浸润后会沉入水底。于是引出新问题:纸条在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进一步明确观察物体浮沉的方法:把一件物体放入水中,如果它向上运动离开水底就是浮;如果它向下运动停在水底就是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方法和知识基础。】 (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请你们看看老师为你们每组准备了什么?先来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随着学生的预测在黑板上贴物体图片,不能确定的贴在板书“浮”与“沉”的中间。学生完成猜测表格。师引导:猜测出来的结果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教师演示正确实验方法:“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实验前用课件提出实验要求及要点:并填好实验记录表。在沉或浮下面打“”。最后进行分类。【设计意图:让学生预测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便于有针性地修正和提升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首先我提问:物体的沉浮是永远不变的吗?你有什么办法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吗? 1、教师顺势引导出示探究问题(1)选择一个浮在水面的物体(如塑料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沉下去?(2)选择一个沉在水底的物体(如橡皮泥),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学生分组自选问题进行探究,比一比,哪组的办法多。 2、交流探究发现,建立科学概念 学生展示汇报小组探究结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比如让塑料瓶沉下去的方法有:用手压下去,装满重物或灌满水等。让橡皮泥浮起来的办法有:把橡皮泥裹在塑料瓶上,放在瓶盖里,捏成船形或碗形,做成空心球等。 通过交流、研讨、概括出改变浮沉状态的方法包括: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液体的比重。此外,还可以借助别的物体。【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交流总结。】 (四)、迁移运用,课外延伸收课不收思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与沉浮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1、为什么轮船可以浮在水面上?2、中国死海,人在水中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3、推测潜水艇的沉浮原理。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承上启下,既是对课堂中心内容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感受浮力”作了铺垫,是科学探究的延续。是一种挑战也是新的教学目标。】 四、说板书设计: 浮 与 沉苹果 木板 树叶 铅笔 塑料瓶 橡皮泥 螺丝钉钥匙 塑料尺 小石头我的板书设计:语言简洁、直观形象、突出了重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五、说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我在各个探究实验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闯关,形成了各有分工、相互补充、彼此评价的合作氛围。于是,平等、民主、合作的良好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生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在本节课当中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效果。教师能够引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这节课成功的几率大大的提高。学生在改变物体的沉浮活动时,主动思考,小组合作,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有些情况课前教师都没有想到。学生在实验当中获取了新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很乐意上这样的实验课。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驾驭能力,调控好学生做实验的气氛和纪律,深入挖掘教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以上是我的说课过程,恳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注意事项

    本文(浮与沉说课稿(6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