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论文:一堂思想政治公开课的延伸与思考(5页).doc
-
资源ID:37323675
资源大小:14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一堂思想政治公开课的延伸与思考(5页).doc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一堂思想政治公开课的延伸与思考-第 4 页巧设问 激高潮 一堂思想政治公开课的延伸与思考【案例背景】这是我第一次在其他学校上县级公开课,上课的内容是浙教版第四册思想政治第四课第二框“教育法保护学校教育”。观察教材的内容,可分为四点:第一点讲教育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作用;第二点讲学校依据教育法享有的权利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校的义务;第三点讲受教育者依据教育法所享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第四点讲青少年要依法行使受教育者的权利,履行受教育者的义务。考虑到知识点的框框条条,在进行教学设计中,我模拟了一份以小红同学的家书为中心的案例,采用“一案到底”的形式把本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本以为课堂会有几处高潮,却不料在课堂上反而出现了几次冷场,尤其是新课导入的失败,更需要自己去好好总结。课后,同行也指出了在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如没有贯彻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学生思维疲软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备课时始料未及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会不会是在教学中一直困扰着自己以及同行所指出的在于如何布置设问上?带着这些疑问我回到自己的学校,经过重新设计问题,调整教案,我再次走进了课堂去上同样的内容。【案例描述】为了引入新课,在授新课之前,我与先前上公开课一样引用了一段材料:“1998年6月至8月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8月初,教育部要求各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灾区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要求各地区做好抗灾复学的工作。确保9月1日按时开学,作为当前教育系统救灾中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紧整修被毁校舍,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要求做好学生工作,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减免、缓缴学费。对“三无户”(无钱、无粮、无劳力)和“倒房户”特困生免收学费,对受灾父母双方或一方死亡的学生,逐个落实帮扶。对所有受灾学生,降低收费标准,缩小收费范围,以保证学生的复学。”在原先的公开课上,我设置的问题是“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本想以此作为导入,引用材料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果学生一个个闷在那里不作答。返校后进入课堂,我仍旧引用了该材料,但重新设计了问题,一开始我问道:“材料中描述的情景有没有发生在同学们的身上?”同学们似乎进入了思考状态,有的同学还在私下议论着什么。接着,我就启发一些同学站起来回答,同学们众说纷纭:生1:每年过了暑假,我都非常顺利地能到学校报到,并没有发生象材料中描述的那些情况。生2:我家是靠种蔬菜获得收入的。从小学到中学,在暑期也曾经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由于台风、洪灾等的影响给我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听到生2同学的回答,我马上紧接着问:“由于你家的损失,你会不会因为缴不起学费而影响你报到上学?”生2:不会呀,学校不是允许可以先上学,学费问题可以缓一缓吗?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一次由于台风的肆虐,把我家的蔬菜棚给刮倒了,使我家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眼看着开学日子的临近,我跟弟弟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学校老师得知这一情况以后,特意来家访,让我们不用发愁,总会有办法解决的,离开时还嘱咐我们9月1日按时到学校报到注册。正在这时不知哪位同学在底下喊:“老师,我们不是有两免一补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好象一下子顿悟,显得活灵活现。面对着学生的点破,看导入新课、切入主题的时刻已到,我就紧接着问:“在座的绝大部分同学都享受着两免一补,跟材料中所提到的事实性质一样,那你们知道这个工程是由谁启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吗?”生3:是政府。有了这个我们再也不会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了。生4:国家和政府采取措施来保障我们受教育的权利。师:为了保证实现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党和国家除了采取各项具体措施以外,还采用什么形式来保证学校教育得以正常进行,学生不会因贫困、灾难而辍学?生(异口同声):法律。师:知道有哪些相关的法律吗?生5:宪法、教育法、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师:在众多的法律中,教育法作为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制定教育单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依据,它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导出了新课的内容后,课堂在我重新设置的问题中进行【案例反思】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设问布置,前后达到的课堂效果却截然不同。这一次教学经历,让我悟出了一个心得: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疑、学会设疑。因为巧设问可以开发学生潜在的智力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达到激活课堂气氛的实效。回顾公开课,比较延伸的课堂,凸现在设问上的不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课堂提问虽然提倡用语简洁,语意通俗,以便使问题的指向性清楚、明了,但如果设问笼统,内容宽泛,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就不知从何处着手思考,不知如何回答,致使设疑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激活不了学生的思维,难以调动课堂的气氛。在公开课上我针对导入材料所抛出的“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的设问,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从而让学生望而生畏,不知何处着手、如何回答,致使公开课一开始就遭遇了冷场。再加上自己没有积极引导学生答疑,结果只得显现自问自答“一堂言”的传统教学方式。2、设置的问题空泛不具体。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应该贯穿在教师教学行为的各个环节中,尤其在课堂设问中更应得到贯彻落实。如果当提问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设在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和周边发生的事例上时,往往能激活学生思维。为此,课堂设问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使问题具体和富有时代气息,抽象的理论只有和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有生命力。为了避免问题空泛不具体,我们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身于一个具体的生活或学习场合去理解和应用知识,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使学生对心中的某些疑问能够豁然开朗。如在延伸的课堂中,以导入材料为引子,结合学生的切身实际,让学生深入其境,最终导出教育法对保护学校教育的作用。3、设问技巧上缺乏一定的“度”。作为教师,在课堂设问中应该把握一定的“度”,注意量度结合。“度”应从角度、梯度、广度等方面去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飞跃。角度。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角度,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角度选择得好,教学效果就好。所以设问的角度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以活跃课堂气氛。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政治课能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梯度。设置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一般来说要由浅入深。问题设计得有梯度,就好象引导学生去攀登山峰,翻过一个山头还有更高的山在前面招手,只要学生投入角色,成就感与好胜心就会不断驱使学生去主动积极思考,向困难挑战。在延伸的课堂上,我就以材料为引子,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步步引导,最后导出教育法保护学校教育的作用。广度。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得以回答。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梯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在延伸的课堂上,结合设问的角度和梯度,从材料到学生实际、从学费问题到学校教育问题,不仅体现了问题设置的广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活跃了课堂,不至于象在公开课上出现冷场现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知识。那谁来授教师以“渔”,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不断进行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分析、去总结。与其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公开课,还不如说这是成功的,最起码它让我悟出了一个教学心得,悟出了设问在活跃课堂气氛中的作用,并将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