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课文填空)(6页).doc
-
资源ID:37325515
资源大小:1,019.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课文填空)(6页).doc
-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课文填空)-第 5 页第5节 细胞的增殖问题探讨:1.象与鼠的个体大小相差十分悬殊。但是,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2.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还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目的要求: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材料用具: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其他材料略)方法步骤:1.制备琼脂块:用塑料餐刀将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 cm、2 cm、1 cm的正方体。2.NaOH溶液浸泡:将琼脂块放在NaOH溶液浸泡10min。用塑料勺不时翻动琼脂块。注意:不要用勺子将琼脂块切开或挖动其表面。3.切割琼脂:将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来。用纸巾吸干,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每两次操作之间必须把刀擦干。4.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减小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减小 。在上述实验中,当NaOH与含酚酞的琼脂块相遇时,其中的酚酞变成紫红色,这是常用的检测NaOH的方法,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就知道NaOH扩散到多远;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对应教材“讨论”第1题)大多数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为20-30 um。直径分别为20 um和30 um的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根据球体的体积公式V=4/3r3,表面积公式S=4r2,计算结果如下表。(对应教材“讨论”第2题)细胞直径(m)表面积(m2)体积(m3)比值(表面积/体积)201 2564 187302 82614 130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枳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所以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对应教材“讨论”第3题)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的。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因此,在有些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细胞中,会出现两个细胞核。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中有用于手机和排泄废物的伸缩泡。这是因为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原生动物细胞中的伸缩泡就是增大膜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核的大小成比例。所以像草履虫这样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正常的核质比。(对应教材“技能训练:解释现象”)细胞越小,细胞表面积相对就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但是,并非细胞体积越小越好。有人估计完成细胞的各项功能至少需要100种酶;每个酶促反应须占有直径约50 nm的空间;每个核糖体直径为10-20nm。这说明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对应教材“批判性思维”)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生物体内,也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它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三、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概念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图6-1)。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2.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表6-1),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3.分裂期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下面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了解有丝分裂期的过程(图6-2,图6-3)。前期:间期的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图6-4)。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有丝分裂的丝指的是纺锤丝。(对应教材“旁栏思考”)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称为赤道板。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后期: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的两极,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前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末期:当这两套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以后,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同时,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这时候,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大多数子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状态。上:分裂间期,染色体解开螺旋,呈细丝状(染色质形态)。中:分裂间期,细胞内部正在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下:分裂期的前期,在分裂间期复制的每一条染色体,实际上包含着两条并列着的姐妹染色单体。图6-4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 (图6-5,图6-6)。不同的特点是:第一,动物细胞有由一对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进入分裂期后,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无数条放射状的星射线,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第二,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4.有丝分裂意义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四、无丝分裂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图6-7)。一、基础题1. 比较3个正方体模型,哪一个模型更能表示生物体细胞大小和数量的状况?C 2. DNA复制发生在:A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3. 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4.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可选多项)C、E 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B.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C.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E.末期在细胞的中央不形成细胞板。 5. 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B 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二、拓展题1.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体积大小必然适应其代谢活动的要求,应有一定限度,因此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大约为几十微米。但也有例外,如卵细胞就特别大,鸵鸟卵细胞直径为5cm,鸡卵细胞直径为2-3 cm,人卵细胞直径为200 um。这是因为卵细胞的卵黄中贮存了大量营养物质,卵裂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卵黄提供,不是靠细胞外物质的输入;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细胞的物质运输,而卵细胞内部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长得比较大。2. 有丝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曲线及分析。模型变化原因规律分析ab:间期DNA复制cd:末期DNA随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间期DNA分子复制使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没加倍,而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加倍发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时;DNA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相同gh:后期着丝点分裂ij: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2.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d,取洋葱一个,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置于温暖处,待根长约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方 法时间目的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期的较多,这会因洋葱、品种、室温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剪取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 相互分离开来。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洗去药液 ,防止解离过 度。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或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 ,有利于观察。(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4)绘图: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3.实验结果分析在观察中会发现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间期时间最长。(对应教材“讨论”第1题)计算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时间长短的方法为:每一时期的时间=洋葱的细胞周期(12 h)×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对应教材“讨论”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