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初一升初二物理衔接2--4教学方案(53页).doc

    • 资源ID:37327770       资源大小:1.11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一升初二物理衔接2--4教学方案(53页).doc

    -初一升初二物理衔接2-4教学方案-第 52 页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学生 课标要求1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以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能跟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并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 知道世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生命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第一节 动与静 整个宇宙都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着,世界上没有不动的物体(即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见到这么多静止的物体呢?(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 参照物: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事先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人们把这个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注意:1、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其它物体跟参照物进行比较(位置是否改变)来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要描述物体“运动”和“静止”时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2、.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物体的运动状态常常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要研究在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选择地面或地面上的山、石、建筑为参照物。3、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选它本身作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例1:小红坐在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则她相对于路边的大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静止的,相对于从她身边走过的乘务员是运动的。解析: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就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如果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没改变,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静止的。 例2 甲、乙两列火车向东匀速行使,甲在前,乙在后。甲80km/h,乙60km/h,如果以甲作为参照物,乙是向西行驶动与静习题训练一、选择题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2、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 这列火车的机车 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 关着的车门3、题2图所示,袋鼠妈妈将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 照 物是( )A草地  B袋鼠妈妈  C天空 D小袋鼠4、小明坐在行驶公交车上,看到车外的景物飞驰而过,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的树木      B路边的房屋       C路面        D公交车5、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如图1所示,飞机起飞时,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航母          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C海水          D航母上的工作人员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7、(2013绥化)当你乘坐出租车赶来参加中考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A路边的树木B路旁的楼房C出租车的座椅D迎面驶来的小汽车8、当甲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在路边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甲车        B乙车      C路灯      D地面9、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图5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地球、 C. 月亮D“神舟九号”10、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黄河水      B岸边的高楼      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驶来的游艇11、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12、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A教室里的黑板        B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 C教室外走过的同学      D教室外飞过的小鸟13、小明和小丽正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        D.驶来的校车14、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受油机    B大地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15、一位勇敢的漂流者乘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顺流而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绝对静止的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D.宇宙就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17、在市区的一些大厦里建有观光电梯,电梯里的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可欣赏到电梯外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B.以大厦的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C.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路面上的大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18、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19、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20、甲、乙两人并排骑自行车前进,甲看到乙是静止的,甲选取的参照物是( )A.甲     B.地面      C.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     D.道路两旁的树木二、填空:21、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9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_运动的,卡车向_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_运动。(填“左”或“右”) 22、人坐在顺流而下的船里,如果以       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如果以       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如果以船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        的。23、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的。24、小刚相对于路旁的一棵柳树的位置不断地变化,则以该柳树为参照物,小刚是           的。第二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1)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测量单位,在交流中很不方便,因此,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每个物理量都有一个基本单位,每个单位也有一个特定的符号表示。(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um 1um=103nm(3)在测量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精度的测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4)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让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5)误差 不管你选多精密的仪器,也不管你多认真,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有偏差,这个偏差叫误差。对于测量,误差越小越好,但是,误差是总存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6)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正误差与错误是长度测量中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错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在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很容易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因此,学习时应特别注意两者的区别.误差不可以避免,错误可以避免。二、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用符号s表示。比秒大的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小的单位有毫秒(ms)、微秒(u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us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随堂练习一、填空题 姓名 评价 1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是_,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和_在测量长度时,要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要达到的_,然后再根据测量要求选用_.测量结果由_和_组成.2有两个测量数据分别为28.4厘米和50.30厘米,试判断:(1)第一个数据测量时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_,准确值是_,估计值是_;(2)第二个数据测量时所用的工具的分度值是_,准确值是_,估计值是_3填出下列数据的单位: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70_;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约2×103_;圆珠笔的长度是0.135_;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80_.4单位换算: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微米,合_米;万里长城约6700千米,合_厘米;一张纸的厚度为71微米,合_毫米房间面积85米2=_分米2=_厘米2纸箱体积1.60×104厘米3=_分米3=_米35某同学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毫米,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_微米.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mm。长度的测量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cm。 2、如上右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木块的长度约是     cm3、如图8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cm,等于_m。4、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的符号是        。5、陈陈用一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值分别是36.3cm、36.4cm、36.4c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6、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cm。7、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木块的长度为         cm。   8、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A的长度为       cm.;B的长度为        cm。9、如下图所示,纽扣的直径是           cm。10、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读数如上右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直径是_cm,钢管壁的厚度是_11、如图1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木块的长度为        cm。12、单位换算:(1)4.6km=        m=    um    (2)730nm=     mm=      dm  (3)0.5h=        min=         s13、给下列数值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教室黑板的长度约为4000           14、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如图8),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读数,他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_(选填“甲”、“乙”、“丙”)。按正确方法读数时,该铅笔的长度是_。15、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图(a)中,物体A长度为       cm。图(b)中,物体A长度为           cm二、选择题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17、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 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  C. 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8、下列的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 )A千克(kg)       B米/秒(m/s)     C米(m)       D帕斯卡(pa)19、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B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C  任何测量都有误差         D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20、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 小明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D.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2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22、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其中方法正确的是()23、如图2所示是小华同学利用自制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她一共测量了三次,三次测量数据分别为156.2cm、156.3cm、156.3cm,则小华的身高的平均值为(  )A156.3cm       B156.2cm      C156.27cm      D156.267cm24、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 测 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4cm,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   )A.13.447cm     B.13.44cm     C.13.45cm      D.13.46cm25、如图1所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26、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准确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                   B比物体的长度短的尺C刻度不均匀的尺                     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2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28、如下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3.00cm,请在刻度尺上画出该物体的长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3.8  2、1mm  2.60cm    3、2.80  0.0280  4、刻度尺   S    0.1cm(1mm)   1.60 5、1cm   36.4cm  6、3.393.41     7、1mm    1.858、2.3cm   1.60mm9、1.1010、1.30  0.29cm         11、1mm  2.60cm 12、4.6×103,4.6×109,7.3×10-4,7.3×10-6,30,180013、(1)分钟(min)(2)毫米(mm);  14、乙    3.50cm15、 2.4cm;2.40cm 二、选择题16、D 17、B 18、C 19、C 20、D 21、A 22、D 23、A 24、C 25、B 26、C 27、D  三、作图题28、机械运动疑难题 (补充) 一、选择题1、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7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2、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4、如图1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表,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匀速行驶3min,则它通过的路程为( )    A.3km         B.3.5km        C.35km      D.210km5、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5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第一次先从A到D,再从D到B;第二次直接从A到B。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6、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7、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 )二、实验,探究题8、如图24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2)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       m/s。(3)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的大小关系是               。9、有一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5所示。当小钢球沿直线运动经过A、B、C三点时,该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5所示。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_cm/s;vBC=_cm/s;vAC=_cm/s。10、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0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c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m/s。11、 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1) 实验中测小球滚动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2) 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s;(3) 平均速度为_ms。(4) 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5)该实验所用的斜面坡度应_些较好(选 “大”或“小”)三、计算题13、甬台温铁路于2009年l0月1日起正式运营。甬台温铁路从宁波经台州至温州全长275km。“和谐号”动车组预设运行速度可达200kmh至250kmh,宁波到温州原来需3小时,现在仅需1小时40分。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计算宁波站到温州站动车组行进的平均速度。14、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聪成为了一名一百米终点计时员,但由于他是听到枪响后才开始计时,测出小明同学的成绩为11.46s,请你通过计算求出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设当时气温为15)。四、填空题15、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 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在该实验中,之所以要强调“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因为  。16、物体在一段路程上运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是4m/s,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m/s    B.5m/s   C.4.8m/s   D.2m/s17、右图13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两条即可)答:1、                                 2、                            。五、简答题18、如图是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像中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一: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s出发;信息二:_;信息三: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D 4、B    5、B 6、A 7、B 二、实验,探究题8、(1)刻度尺 (2)0.1(3)vABvBC 9、3.00      2.00      2.40     10、60.00     20       s/t    0.911、 三、计算题13、解:s=275km,t=1h40min=.        答:.。14、 解:计时员听到枪响后才开始计时,声音传播一百米的时间: 根据公式 v=s/t得  t1=S/V=100m/(340m/s)=0.29s 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 t实=t+t1=11.46+0.29s=11.75s  答: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是11.75s四、填空题15、刻度尺    秒表   控制小车运动的速度,增加其运动时间,从而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16、C  思路分析:平均速度是,在图中,要明确求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不是速度是平均值)因为sACss2stACtABtBCtABtBC(注意段段对应关系)所以:4.8m/s17、 甲、乙都做匀速运动;乙比甲晚min出发。(其它答案也可)五、简答题18、提示: 由图知两图线都是直线,说明二人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他们的运动速度不变;再观察两图线的起点和终点,可以确定运动路程和时间的长短;观察两图线的坡度(或倾斜度)可以确定速度大小    解答:信息二:骑自行车15s运动了200m或跑步者25s运动了200m;信息三:骑自行车的速度大或他们运动的路程相同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一、第二节)自我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学生 总分 1、用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个学生的身高,记录值分别为168.29 cm,168.32 cm,168.30cm,则该学生身高的测量结果应为( )  A.168.3 cm     B.168.30 cm    C.168.31 cm    D.1683.03mm2、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    )Am    Bcm    Cnm     D mm鞋的尺码3637383940光脚长度230235240245250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 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  C. 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4、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确的?    (    )5、小明和小聪使用同一刻度尺,分别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两位同学的操作均规范,小明得到的结果是1.86dm,小聪的测量结果不可能是(     )A. 0. l86m       B. 0.187m      C. 18.61cm    . D. 18.5cm6、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 小明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D.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7、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3.75m=3.75m×100=375cm        B.3.75m=3.75×100cm=375cmC.3.75m=3.75×10-2cm-0.375cm    d.3.75m=3.75m×100cm=375cm8、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A  偏大        B  一样     C  偏小      D  无法确定9、某学生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mm,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 mm10、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A、刻度尺放得不正 B、刻度尺的刻线没有贴近被测的长度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11、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 月亮躲进云里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C 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 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1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13、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  A小红背着的书包    B迎面走来的行人  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D路旁的树木14、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铁路边的树木    B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C小孩子的座位    D铁轨 15、一人骑自行车由东向西行驶,一辆汽车从他后面开来,向西疾驶而去那么此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16、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17、两列火车并列停在火车站里,当甲车开走时乙车没开,可是乙车上的人却觉得自己的车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A乙车 B甲车 C地面 D同车的人18、 图12所示的情景,是一种旅游项目,叫漂流。一叶扁舟,顺水而下,出没浪端谷底,惊险刺激。我们说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应是( )A.两岸山上的树    B.水中四处游动的鱼 C.河岸上的摄影记者   D. 橡皮艇19、当你乘坐出租车赶来参加中考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A路边的树木B路旁的楼房C出租车的座椅D迎面驶来的小汽车20、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A教室里的黑板     B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 C教室外走过的同学    D教室外飞过的小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21、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2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_和分度值。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_和_。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如图所示,则物体长度为_cm。2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的符号是        ;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的物体长度为 cm。                             24、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A的长度为       cm.;B的长度为        cm。25、某同学测量出一木块长28.57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mm,估计值      mm。26、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读数如图2所示.由此得钢管外直径是_cm,钢管壁的厚度是_mm。  27、单位换算:(1)、4.6km=        m=         m  (2)、730nm=        mm=         dm  (3)、0.5h=        min=         s28、给下列数值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教室黑板的长度约为4000           29、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要进行测量。(1)如图18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2)如图19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min_s。30、给下面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人手臂的长度大约为6.5_;    (2)万里长城长度约6.7×109_。(3)假设氢原子为一球体,其半径约为0.0528nm,合_ m31、今年初夏,广州空军出动多数量、大批次战机,首次奔赴南海纵深空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某加油机团出动加油机,为在南海巡逻的歼击机进行加油。加油时歼击机相对加油机是           的,相对地面是           的。32、如图11所示,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        为参照物,战机上飞行员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33、两辆客车同向行驶,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往后退,乘客是以_车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这时两车相比较_车的速度大34、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5、坐在直升机上的人看到地面上的人向下运动,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一升初二物理衔接2--4教学方案(53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