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在品德课堂中“学会倾听”(4页).doc
-
资源ID:37332827
资源大小:127.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品德论文: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在品德课堂中“学会倾听”(4页).doc
-小学品德论文: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在品德课堂中“学会倾听”-第 4 页小学品德论文把耳朵叫醒,寻找“思维的灵动” 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在品德课堂中“学会倾听”【摘要】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希望营造一个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气氛热烈的课堂,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然而这也使传统的课堂纪律受到了冲击。如何让活跃的课堂气氛与良好的课堂秩序统一起来,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呢?首先应从教学生学会倾听,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入手。【关键词】品德课堂 先入为主 倾听习惯 强化训练 思维灵动新课程强调构建生命课堂,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希望营造一个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气氛热烈的课堂,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但在活跃的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可是低年级课堂普遍存在着倾听效率低的现象。请看案例一:品德课上我的爸爸妈妈,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你爸爸妈妈的什么事情吗?这时原本安静的教室立刻沸腾起来。有的孩子立刻站了起来,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叫着“我来!我来!”抢着说自己的想法;有的不甘示弱,在下面和前后桌悄悄说着自己的想法;没轮到的学生在位置上玩弄文具等,做着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有的端端正正地坐着却一言不发;只有少数几个在认真倾听这个小朋友的发言。A站起来回答:我知道我爸爸属牛,妈妈属兔。别的小朋友一听,也都纷纷叫起来:我知道我爸爸32岁,我知道我爸爸开车的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B在位置上前后桌来回转,嘴里大声说着话,可是当他站起来回答的时候,却不知道回答什么不难看出,这是低年级不仅在品德课堂中经常会出现的画面,也是我们在低段教学中备受困扰的一个难题。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那如何让活跃的课堂气氛与良好的课堂秩序统一起来,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呢?我想,首先应从教学生学会倾听,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入手。“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设计每一品德课的教学活动的时候,都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倾听。一、“随堂潜入心”明确习惯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小朋友,他们对学校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对老师和读书也充满着期待。这样的热情对学习非常好。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往往没有耐心去“听”。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个老师的责任。第一节品德课上,我先和这帮小家伙打了招呼,并且带了“糖果”承诺认真听的孩子就带去转校园,熟悉环境。课上,我及时表扬了几个认真发言、认真听的孩子。第一次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使他体会到了认真倾听带来的成就感,其他同学也会把他当成榜样来学习,使“倾听”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这样课堂上面“乱哄哄”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少。“先入为主”是人类思维的一大特点,我抓住每一个“第一次” 的教育契机,如第一次参观校园、第一次讲故事等等。每一个“第一次”前,教师都要让学生先倾听要注意的事项,随即表扬听得认真的学生,并在活动后及时反馈,大力表扬听得认真、做得好的小朋友。要让孩子们从成为小学生的第一天起就明确认真听讲的重要性。好的开始对今后的工作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漫长过程,因此,还要不断地把这种意念传达给学生,并和评小红花、挂钩,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孩子们的行为,对“听”引起重视,并慢慢地内化为习惯。二、“返形入课堂”养成习惯 习惯就是通过反复的实践而养成的那种“不假思索就能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能力。 要想学会倾听,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好的习惯需要平时不断的训练。品德课上,除了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习惯。1、当老师的传声筒。低年级的孩子自知能力比较差,上课的时候只听了前句忘记了后句。在品德课前和学生做个游戏:当老师的传声筒。学生分成8小组,每一小组的第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小纸条,然后按次序一个接一个小声地告诉下一个同学,到最后的同学说出来,对照他的话和纸条的正确性。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游戏,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2、当同学的复读机。我们老师不仅要把学生当成传声筒,还要把他们当成同学的复读机。在品德课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回答的都会举手而且也会开始抢着说。这时老师说:谁来当当XX的复读机?那很多学生就开始认认真真听了。如在上老师,您好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在什么时候会对老师说您好?”一双双小手刷地举了起来,一张张小嘴马上就要喊出来了。这时,我说:谁来当当复读机?一张张嘴巴都闭上了,耳朵竖起来,开始认真听。这个时候的倾听,已经由耳朵向大脑出发。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一个学生发言,他也会认真倾听了。3、当家长的放录机。学生是家长和老师之间联系的纽带。纽带维系得好,学校和家庭间的关系就会和睦。让学生来当当家长的放录机,把课堂上的事情说给家长听,在说的过程中也会竖起耳朵认真听家长的话。三、“更上一层楼”创造环境课堂的教学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动机,缺乏了求知的原动力,学生自然不会去专心倾听。而倾听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能力,自然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影响课堂学习的效率。所以,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通过丰富教学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倾听欲望。1、品德教学语言艺术化。品德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底蕴,而且还要具有调控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平淡的语言在课堂中使学生没有激情,反之课堂的叙述、讲解、朗读等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情,语言绘声绘色,语调抑扬顿挫。这样艺术化的教学语言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孩子很喜欢在品德课上讲故事。那个时候,他们都会津津有味地认真听着。上课开始了,可是刚由于下课时学生去外面玩耍,结果都不认真听课。于是我就提高声音,很惊奇地问:“呀,怎么有个孩子竟然要去孵蛋?”学生一听,注意力全部回来了,都催着要我讲讲是谁为什么要去孵蛋。见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了,于是就给他们讲起了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2 品德课堂氛围和谐化。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从而提高品德课堂学习的效率。低年级学生往往乐于表达却常常站起来就忘了该说什么,有的表达断断续续,话也说不完整,更有的由于理解能力较差而答非所问。还有一些孩子表达能力较强,听到别人说得不好就大声笑话或直嚷:“我来,我来。”这实际上对先前那个说话的孩子已经造成了心理阴影,如果加上老师的一声呵斥或一个不满意的眼神,甚至一个不置可否的表示,这个孩子今后可能再也没有表达的自信了。因此,品德教师的倾听和鼓励相当重要。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举手也比较积极,但是,每次当我叫他回答时,他总是只用眼睛看着你,就是一个字也不说,很简单的问题也说不出来,我总是说:“别着急,想一想,慢慢说”;“老师知道你会说的,刚才你坐着的时候,已经用你的眼神告诉我了,你是知道答案的,对吗?”这样一来,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看到老师那么认真的在等他说,其他同学也不插嘴了,也能耐心的听他讲了,他也渐渐能流利的回答问题了。只有当教师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时,融洽、合作欣赏的阳光才会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总之,我们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的,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倾听,不仅是教师品德课堂训练的重要项目,而且也是构建学习方式及健康人格的重要能力,为此,我们老师一定要温柔得把孩子的耳朵叫醒,让他们去追求思维的灵动。参考资料: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1995年版2、课堂教学论 主编:袁金华 江苏教育出版社3、儿童之世纪魏肇基译1996年版4、德育应贴近生活世界缪兴秀著2000年出版第12期5、小学德育华南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21、23、25期6、浙江教学研究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