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背影》课堂实录1 苏教版1(7页).doc
-
资源ID:37342998
资源大小:154.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背影》课堂实录1 苏教版1(7页).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背影课堂实录1 苏教版1-第 7 页背影教学实录 一、忆别 师:文章开头这样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个发端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呢? 生:作者在开头提醒我们,他要回忆,要重拾有关“背影”的往事。 师:很显然,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当时”,是在以某种缘由回溯“过去”的事情,是一种“回顾性叙述”。 请品读“已二年”其中的意味。这“已二年”的时间是怎么来的呢?假如你就是作者,在说这话的时候会配合着怎样的肢体语言? 生:会不由自主地掐指算来,会细细地点数一番 师:好,是“算”出来的。这说明“我”虽然与父亲分别了,但从“算”时间的情景中可知道“我”在心里“思念”着父亲,甚至在叹息时间有些长了,“已”字有明显的感叹意味。虽然与父亲不相见,但他是否把父亲忘了呢? 生:没有。他一直在怀念着父亲的一个“背影”。 师:这个“背影”可以说是在漫长的“两年”多“不相见”的日子里,使“我”聊以慰藉的东西。大家品读一下,哪句话、哪个词体现了这种自我提示? 生:“不能忘记”中的“不能”,它有“不应该”的意味。 师:很好,“不能”里面有一种理性的自我约束。前边的“最”字呢? 生:强调,情感强烈。 师:开头点出了事由不忘“背影”。我们说叙述的本质是解释叙述对象。那么,文章接下来显然要带着浓郁的情感来回忆“是什么样的背影”,来解释“为什么最不能忘记”。 二、奔丧 师:文章是从“祖母去世”说起的,“祖母去世”与“父亲的背影”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生:这是从事情的源头说起,儿子从北京到徐州与父亲会齐,然后父子俩从徐州到家中奔丧。事后又上南京,父亲在南京谋事,儿子继续北上。父子俩分手时,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而留下背影。 师:假如不说这事情的原委,比如删掉“奔丧”,直接这样写:那年冬天,父亲去南京谋事,我去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下接教材原文)。大家看两种写作方式,有什么区别?后者与前者相比少了什么? 生:少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少了家境的惨淡。父亲身上也就少了沉痛的心情,沉重的压力。 生:少了一些旅途的颠沛,也就少了些别离的疲惫。 师:如果少了这一切,“背影”就少了陪衬,就单薄了许多,情感力自然就弱了许多。而文章这样的处理就让作品摇曳出更为深沉而动人的情感波澜,也为下文写买橘之难作了事实铺垫。 三、送站 师: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北去”,但父亲开始怎么说? 生:“因为事忙”,“说定不送我”。 师:“说定不送我”是否就不管了呢? 生:不是,托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师:“熟识”是什么意思? 生:很熟悉,很了解,信得过。 师:不仅选择了“熟识”的人,父亲还做了什么? 生:还“再三嘱咐”茶房。 师:父亲真的就没送站吗? 生:他还是去送站了。 师:这个过程中摹写他心理变化的词有哪些? 生:“怕”“不妥”,“踌躇”一会儿,“终于决定”亲自去送。 师:“怕”是何意? 生:担心。 师:“踌躇”呢? 生:犹豫。 师:不去,担心茶房不妥;送站去,自己又有事,很为难。至此,父亲的爱子之心已是初见。 师:“终于决定”送,这“终于”是什么意思?请查字典解释。 生:字典上“终于”的第一个意思是“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师:用在这里有什么意味? 生:表示父亲的选择有复杂的思想斗争过程。但种种踌躇变化之后,还是把儿子放在了第一位,还是觉得唯有自己照顾才最放心。 师:那么,我们再把这些安排送站过程的摹状词按时间顺序梳理一下,在父亲的犹疑变化中,在作者的一咏三叹中,再次体味作品的蓄势功力和情感穿透力。 生:先选择“熟识”的人,接着“再三”地嘱咐,甚是“仔细”,然后又“怕不妥”,“颇踌躇了一会”,最终决定“我去吧”。 师:这是一个父亲很自然的心理变化过程。没有矫揉造作,而是返璞归真,富有人性,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如此真实朴素的叙述,这蓄意传情的功力很是突出。 四、橘情 师:父亲为什么给儿子买橘子? 生:当然是为儿子解渴,免得旅途上火。 师:南方民俗送橘子还有别的意味,同学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提醒一下,还记得刚刚讲过的阿长与山海经吗?里面有什么与此相关的情节? 生:想起来了,送福橘。 师:打开阿长与山海经,把有关部分再读一遍。 (生读。) 师:“橘”与“吉”,南方人读音比较接近,所以就有了送“福橘”的民俗。显然,父亲给儿子买橘子,就不只是为路上解渴,还有深深的祝福,愿儿子一路顺风。这样,大家能明白要买橘子时,父亲执意不让儿子去而坚持亲自去买的原因了吗? 生:明白了。父亲自己买来的才是送,寄托着父亲的心愿。儿子自己去买,表达不了父亲这种内心的祝福。买橘是有深意的。 师:同学们,请记住把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有关情节与背影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进行解读这一方法。前者文中送“福橘”的情节成为解读背影的论据,在解读方法上讲叫“文本互证”,这样做体现出明确的联系思维意识。我们要仔细体会这种解读方法,这是一种智慧,读书不能孤立地读,更不能是狗熊掰棒子,一边掰一边丢。 五、背影 师:如果把“背影”比作一块情感的通灵宝玉,那么,它的两面都写着爱。请问写的是什么? 生:一面是“父亲爱我”,一面是“我爱父亲”。 师:知道这两种爱是比较容易的,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它们是怎样表达的,这是我们探究的重点、难点。 此文很妙,就在于作者重构了一个具有强烈视感效果的焦点场景,形成了一个动人的文学意象“背影”。而且这个“背影”又将“父爱”与“爱父”两种情感统一在一起。 为了作理性深入的分析,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背影”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什么?也就是说卖橘子的货摊在什么地方? 生:卖橘子的货摊在“栅栏外”,与车厢有铁道相隔。 师:那么父亲怎样才能买到橘子? 生:须穿过铁道,要跳下这边月台,还要爬上那边月台。 师:“背影”是什么情况下的“背影”? 生:是父亲上那边月台时的背影。 师:假如像我们今天常见到的情景:列车旁的月台上有流动购物车,父亲顺手买了一兜橘子从车窗递给儿子,还会有书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顺手买一兜橘子,就使这行为很平淡,不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刺激。 师:所以说是车厢与橘摊的空间位置构成了产生“背影”的客观条件,它增加了买橘人的行动难度。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般来说付出了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觉得怎么样呢? 生:付出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倍觉珍贵,须加倍爱惜。 师:难度增加了价值。我们再从父亲的情况看,假如父亲是一个四十几岁的壮年人,身体利落,穿着也利落,能轻快地跃身跳下,能轻快地纵身上跳,那么,还会有文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父亲条件愈好,上下月台越不成问题。 师:所以文章极写父亲攀爬能力之弱,显示攀爬难度,这样,文章的情感力量会怎么样? 生:父亲条件越差,上下月台难度越大,文章的情感力量也就越发的集中和强烈。 师:综上所论,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总结空间位置与人物行为及其自身条件的矛盾性蕴蓄着浓浓的父子情。由此大家明白叙述空间的作用了吗? 生:故事的空间影响事情的性质。 师:所以,写作有这样一条原则:利用空间条件与事件相关元素的关系塑造人物,创造故事。比如,创作一个下河救人的故事,在十来米深的唐山陡河与不到两米深的小河沟有区别吗? 生:当然,在陡河要难得多。 师:所以,我们要树立“空间意识”。 下面我们再从儿子这面看“背影”。从儿子这面看“背影”,看见的仍然是父亲,但我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这是一种写作艺术从儿子看到的父亲的样子中看儿子的心理以描写对象的情状显示描写者儿子的眼神,其效果是“一石二鸟”。具体说父亲是怎样去买橘子的呢?儿子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呢?尽量用书中的摹状语句表述。 生: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过铁道,“慢慢探身”,下到这边月台下边,然后在那边月台边“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样具体,这样传神,说明儿子是怎样看着父亲的? 生:说明儿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父亲的举动。 生:我感觉好像儿子和父亲一起使劲儿。 师:这一瞬间,儿子心中的骨肉亲情被激发开来,这是对父亲的一种认知。他深切地感受、理解了父爱,所以才会有情至深处、不由自主的“流泪”。同学们要记住认知是情感产生的条件。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明白其中的缘故,就会有相应的情感。“背影”描写很具体,间接写出儿子心理很专注。甚至还写出儿子对父亲心理的体验。文中写父亲买橘子回到车上怎么说? 生:看见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师:“心里很轻松似的”是说父亲的心里感觉,儿子怎么知道? 生:“扑扑衣上的泥土”,这本身就是父亲的一种轻松的动作,从这样的动作里,可以看出父亲买来橘子好像做了一件大事情之后的轻松。 师:这些描写,其实就是儿子对父样的认知从外表到内心。在整个买橘过程的描写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准确使用摹状词,比如“攀”、“缩”、“蹒跚”、“左倾”、“努力”,等等,都是在极力体现这橘子来得怎么样? 生:不容易。 师:“不容易”是文中的原话,我们用一个字怎样来概括? 生:难。 师:是的。用“难”来体现“心”。整个“背影”都围绕这个“难”字写。为了体现“难”,甚至还着意写父亲的穿着。他穿了什么? 生:“大马褂”、“布棉袍”,这样的衣着为上、下月台增加了不少的困难。 师:是的。写什么都有目的。 这是第一个“背影”。文中还写了第二个“背影”。第一个“背影”突出了“难”的动作,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什么呢? 生: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难舍”的情。 师:凭什么这样说? 生:“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这才回到车里。这说明“我”一直注视着父亲。 生:一个人走进人群里,我们盯着看,有时看不到了,过一会儿,就又看到了。不见了,又见到。反反复复,直到最后消失在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 生:那个“再”字很传神,传出“我”对父亲的关心。 师:这就是“难舍”,目光依依远送人。循着第二个“背影”,让我们诠释一下本文标题背影。“背”,一个意思是“脊背”的“背”,一个意思是“离”。“影”,这里应该解作“像”,摄像。“背影”者,父亲渐渐去我而背之像也。这样的“背影”里蕴涵的是什么? 生:人走远了还在看,难舍之情非常明显。 师:背影是朱自清1925年10月写的,事情是七八年前发生的。经过这样长的时间,记忆如新,这也让人想到开头说的那句话,“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现在我们能理解为什么最不能忘了吗? 生:父亲为祝福儿子,多为难的事都不在乎,也因为儿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背影看,满目含情地在人群中苦苦追寻,这通灵宝玉般的“背影”,自然就永远铭刻在儿子的心田上,悬挂在儿子的记忆中,让他一面体味着“父爱”,一面释放着“爱父”。 六、期盼 师:我们读背影的结尾。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照应了开头,两年不相见,心里很苦,自然就期盼相见。 生:我觉得文章写完了,但事情没有完。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相见,但不知什么时候。 师:“唉”的一声长叹,留下思念,留下期盼。这是一个没有完结的结,此时打在了作者的心灵之上,让他纠结痛苦;也永远地打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之上,让我们唏嘘慨叹!从“背影”里,我们应该懂得什么叫“父子之爱”,由此理解我们生活中的骨肉亲情。 (师布置课后作文题爱的剪影。)附学生作文及评析雨中伞影 河北唐山市第二十六中学 王 业 三人两伞隐没在水雾之中的情景,成了他一生最温暖的回忆,每每想起,心中就会涌起一波又一波的幸福浪潮,冲击着他的心灵,就像雨滴滴落在水中,荡起层层叠叠爱的涟漪。 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狂风大作。他正在教室做卫生,只听见窗外竟传来一阵阵粗暴紧密的雨打树叶声,和着雨滴敲击玻璃窗子的声音。天公就像故意与他作对,霎时间,大雨沛然而至。 他站在教学楼门口,无助地张望,烦躁地抱怨。不远处,正有一个身影顶风冒雨而来,湿滑的地面让那个人几次踉踉跄跄地差点跌倒,看得出,他有点不顾一切,猫着腰急急地往前冲着。他先是无聊地看着这一切,继而就萌生了浓浓的担忧,这么大的雨,这么着急的脚步,多难啊!来人渐渐近了,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呼叫。啊,是父亲!父亲正打着一把伞朝他奔过来。父亲跑到教学楼门口,微笑着对他说:“儿子,快过来。”说着,便一把拉过他来。就在他与父亲的手拉住的那一刻,他不再感到寒冷,而是一股沸腾的暖流,和着泪水,雨水,散发在全身 他们走出学校不多远,只听见背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儿子!”他回头一看,吃了一惊,竟然是母亲!母亲也打着一把伞向他们赶奔过来。母亲的脸上沾满了雨水,已经花白的头发散乱地贴在额头、耳际 母亲小跑过来,埋怨父亲道:“我给你打电话你怎么不接呀?”父亲解释说:“我把手机放在更衣室里了。”说完又打趣道:“好了,咱们一家来个雨中游吧!”三个人,两把伞,向家的方向走去。 雨滴打在伞上,滴滴答答的。旁边的路灯亮了,把他们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贴在湿漉漉的地面上那时,他真想变成一盏路灯,照亮父亲母亲前行的路。三人两伞渐渐隐没在水雾之中 虽然时光流逝,往日不再重现,但那些爱的剪影是不能忘记的。评析 这是用第三人称“他”的视角来写第一人称“我”所经历的事。这种手法是很方便的,特殊的全能叙述人,不但可以直接写“我”视线内的人物剪影“有一个身影顶风冒雨而来”,而且可以站在“我”的旁边,看“我”与父母走在雨中的情景“旁边的路灯亮了,把他们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贴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很显然,这种写作手法与苏轼赤壁赋中写“苏子”的手法暗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用第三人称写“我”的事也是完全可以的,不要局限在“我”的视野里。【教学档案】 本次背影解读教学在加强摹状词品读及“背影”构成元素选择分析的基础上,从解读思维上与往日教学突出的区别有三点: 一、以文解文 联系阿长与山海经送“福橘”的情节解释背影中父亲的“买橘情”及固执的“买橘行”,不但深刻而且令人信服。因为这样做就把“背影”的内涵升华到较高的精神层面,使人物看来不太合乎常情的举动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使学生的理解思维活跃起来,享受到一种联系思维的乐趣。 二、以文比文 删掉“奔丧”一段文字,重构成文并与原文形成比较,从比较两者内容的不同到比较两者审美感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奔丧”这一段背景的存在价值。这一方法的尝试,不但扩大了教师的解读视域,而且给学生展示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比较思维。 三、设境比较 “背影”的情感原动力是买橘行动的“不容易”,此三字是立意之本,是立文之本。倘若整个过程如文中所说“尚不大难”,那么“背影”的审美刺激就会大打折扣。为了理解“不容易”,在执教过程中我选择了两个为一般学生经验过或可以理解的情境,一是站台常见的流动购物车,一是身体灵便的壮年人,设身处地,拟境想象,从而对橘子购买之“难”有了深刻的“认知”。 此三条值得各位同行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