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结课:现状 特点 策略(6页).doc
-
资源ID:37353691
资源大小:217.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信息技术课结课:现状 特点 策略(6页).doc
-小学信息技术课结课:现状 特点 策略-第 6 页小学信息技术论文小学信息技术课结课:现状·特点·策略【内容摘要】结课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现阶段许多教师不重视信息技术的结课环节,出现结课设计简单、随意,甚至没有结课环节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结课现状,探析结课环节的设计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 信息技术 结课 教学环节 设计策略一堂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的信息课,其开头能够启发诱导、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结尾精妙且课尽趣无穷、思未尽,前后浑然一体。如果教师对新课导入和知识新授的设计上甚是讲究,但对结课缺乏精心设计,就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影响信息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所以,结课是信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当下信息技术教师对于结课存在严重的忽视现象。一、小学信息技术结课环节现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重视技术的教授而忽视结课环节。笔者经过长期的体验与观察,发现现阶段温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结课环节存在如下现象:1.下课铃响,教师总结,学生自顾自操作,少有学生听教师总结,教师讲完,下课。2.课堂伊始很精彩,到了后面,师生双方产生松懈的心理,出现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期待下课、教师认为教学任务基本完成而提前进入“休息”状态,就这样一直等到下课铃响。3.课堂上师生均争分夺秒,导致结课环节时间少,甚至缺失。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规定每周一课时(40分钟)。小学生初步接触信息技术课,动手操作的欲望十分强烈。故在这一节课上,师生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学生总希望有大量时间上机操作实践,而教师因小学生初学自学能力不够,总希望多讲一点。这样的矛盾导致课堂拖沓,结课草草了事。4结课环节教师不顾未完成任务的学生,强行切换电脑界面,教师自顾欣赏点评作品,听到铃声马上下课。二、导致上述现状的原因分析(一)教师对结课环节的认识不到位首先,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结课环节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缺乏必要的结课概括和课后巩固意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疏忽缺漏集中表现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课前准备和教案的书写、仅注重实际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过程两个方面。“吾日三省吾身”,课后老师的总结和学生自己的反思对于学生充分、完全掌握课堂知识同样意义深远。其次,教师自身没有充分做好教学前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对上课进程及内容缺乏合理的安排,没有考虑、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心理准备,以致教师自己在下课铃响时匆匆结课或者是学生因时间富裕而坐等下课的尴尬和困窘。(二)教师对实施结课缺乏有效手段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确确实实是教学对象和主体,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气氛和效率的引导之中,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后的同时也是重要的结课这一环节,教师却并未掌握一定的有效手段对其进行引导性的规范和把握。而这种缺乏手段主要表现在:1缺乏趣味性教学结课环节中,如果教师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就会出现很多学生只顾自己操作(偶尔抬头看一下教师)、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研究表明:小学中高段学生注意力的最佳状态,可以保持20分钟左右,课堂结尾环节的四、五分钟,教学效果是最差的。另外,根据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小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动机来源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这也从侧面揭示了结课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也正因为这,要求教师在课尾环节中,合理利用这较短的时间,采取灵活的方式(比如课堂提问,自我总结等),防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消极应付,让学生的眼球和思绪跟着教师走,提高教学有效性。2内容空乏、无拓展一般来说一堂课的容量都比较大,而现实中教师因预设不够,不懂得临场应变,直到打下课铃才草率收场,甚至下课了还在讲。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果只会是:学生接受不了,记不住。不但上节课的知识不能巩固,下堂课的教学也有了障碍。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知识技能“边学边忘”的恶性循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有效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对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师精讲少讲,学生也有足够时间上机,给课堂结尾环节以时间的保证,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结尾环节帮助学生进行巩固、掌握当堂课所学的内容。另外,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有一个从少到多的过程,课堂结尾环节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总结能力乃至学习的习惯有较大的影响。这要求教师在课堂结尾环节运用丰富的知识,适当点拨、拓宽、挖掘出教材内更深一层的意思,让学生有一种眼界大开、豁然开朗的感觉,使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堂所学技能能够运用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去,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水平。而事实是,教师过于肤浅、单一的介绍书上已有的知识,缺乏必要的延伸和拓展,这种现象值得深思。3形式单一结课环节千篇一律,总是采用固定的模式。众所周知,教学方法再好,时间长了,学生见得多了,也是会乏味的,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影响。尤其是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他们此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喜欢自我探索,不喜欢听老师讲课,所以教师应该多开动脑筋,精心安排,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真正做到“教无定法,因人而异”,千方百计使学生对结课环节总保持一种期待感、新鲜感。另外结课应该让师生关系、整堂课更和谐,且切忌拖拉、仓促、平淡、矛盾。三、小学信息技术结课环节设计策略探析好课需要好结尾,针对小学信息技术结课环节应有的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其他优秀教师在各种级别优质课展示中运用的方法,总结、设计了以下几种结课环节策略。(一)归纳总结 突出精髓这是信息技术结课常见的方式。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往往会提出问题,设下悬念,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会留给学生实际操作,结尾环节再通过学生的课堂任务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采用学生自我归纳、教师口述或者师生问答的方式,有重点地归纳以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一节课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强化记忆,又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利用了生生总结评价同教师小结相结合的结课方式,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既让学生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我演绎、归纳、发现,突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二)练习反馈 提高能力在结课环节,安排相关练习,既可起巩固作用,同时还可及时接受反馈,检验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形成实践操作技能。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信息技术理论课。【案例1】在学习三上和计算机交朋友单元的第一课初识计算机即将结束时,为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电脑这种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可准备数码相机、电脑笔记本、电子辞典、电脑外部设备等图片或者实物制作成一个连连看的游戏供学生练习。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估反馈,对于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再次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结课环节利用这种练习的方式,首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与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回顾课堂知识,在游戏获得乐趣的同时又巩固了课堂知识,这种效果无疑是比较好的。(三)悬念总结 承前启后小学信息技术课一个单元要分几个课时,教学内容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在课结尾时提出与下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巧妙地将本节课与下节课的知识点衔接起来,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案例2】在四上作品上传与分享一课,在结尾环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本课学习的名片DIY,想想如何设计班级通讯录?”当上第二节课时,当教师问有谁知道如何设计班级通讯录时,很多小朋友就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到了设计表格、美化表格、表格的标题行等可以看出部分学生课后有这样的思考以及探索实践。无疑这样的结尾环节是成功的,把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让信息技术为生活服务,促使学生进一步对知识的探索与建构,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为下一节课制作通讯录做准备。(四)前后呼应 释疑激兴前后呼应是指在一堂课中结尾处回应课堂导入或者课中埋下的伏笔,使整堂课前后一贯、和谐完整,既解决疑问,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一个问题贯穿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结尾师生一起解决了这个疑问,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爱学、乐学。这样的结尾方式,使课堂前后呼应,首尾相接,有因有果,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也使学生对整堂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率。(五)赏析作品 挖掘潜能小学信息技术课多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基于这种环境,学生经常需要当场完成作品。在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要合理选择作品的“点”,抓典型。在课堂结尾环节师生共同赏析作品,优秀作品要体现个性化、多元化,教师要指出亮点在何处,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有待改进的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点评,凸现共性,能够让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同时也要挖掘作品中的闪光点,进一步鼓励继续创作。【案例3】在四上精益求精做小报一课,先展示了文字部分,再展示文字、颜色、图片等内容的作品,让学生做一个比较体会作品之间的差异,并从布局合理、设计美观、颜色搭配适宜等方面加以评价,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找到差距,并加以总结反思,给学生以思考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六)情感感召 知识升华三维目标中有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教师所创设的特定环境要激发、感召学生,使学生动情,促使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为,以至对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的理性化,达到领悟事理、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案例4】三上第9课复制与变换一时,课前教师播放蝴蝶欢欢的经历绘本课件,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倡议学生积极加入动物求助行动,完成缝补翅膀和呼唤伙伴任务。结尾环节教师倡议学生多爱护动物,积极参加动物求助行动,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心大使。这样不仅对新学内容进行了回顾,同时强化了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四、展望 信息技术的结课环节对是否完成教学目的与使学生保持兴趣进行下一步学习十分重要。有一个精彩的结课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再次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使整堂课锦上添花。因此,希望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重视课堂的结课环节,精心设计结课环节,不断优化、创新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参考文献】1 黄少华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结尾的思考来自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4).2课收尾贵点睛铃声虽响意犹存信息技术课堂收尾教学的应用与实践网络3 沈玉美给课堂结尾画上惊叹号来自 中小学电教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