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7页).doc

    • 资源ID:37363195       资源大小:15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7页).doc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第 6 页小学数学论文以学定教,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摘要:“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和学生“顺从”“依附”的地位。我们教师需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情,在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分层作业等理念辅导下,注重课前延伸,把握学导关系,实现课后提升。追求师生的共同成长,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关键词: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提升效率 综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在新课标已经实施多年的背景下,本应活力四射的学生在求知之路上步履蹒跚,缺少作为主体所应具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磨灭了奋进的激情。“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致力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它从人的发展本质思考,注重从知识为基础转变成以人的发展为基础,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顺从”“依附”的地位,从而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在这样的课堂中,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施教,使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最终实现40分钟的最高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学定教”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一、先学后教,注重课前延伸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老师要么不让学生预习,要预习也就是准备一些上课要用的学具,生怕让学生预习后,会降低学生对知识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还可能给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导致教学过程无法预料,难以把握。与此不同,“以学定教”的数学课堂更重视学生的课前延伸,放手让学生预习,并在学生预习之后,让学生站到课堂的前台,充分展示预习的成果。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知道哪些必须重点讲;哪些是学生自学就能明白;哪些是必须通过讨论争辩才能清楚的。1、激发兴趣“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数学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放手让学生预习,并在学生预习之后,让学生站到课堂的前台,充分展示预习的成果。如体积和体积单位的预习作业:(1)回顾“乌鸦喝水”的故事,思考“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2)当一回乌鸦,做一下将水满上来的实验。(3)记录下这个实验中遇到的困难。(4)谈谈你实验失败或成功的原因。(5)看书本38页,思考:放入石块时水满上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预习作业立马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探究真相的积极性。学生带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去做“让水满上来”的实验,在做的时候发现这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石子的大小也要恰到好处,不能太大,即使是失败的活动,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浸到水里的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水满上来了。有了体会再去看书,再次思考放入石块让水满上来的原因,以此他们就可以用数学语言来准确地描述“乌鸦喝水”的科学道理。这一预习作业的布置,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更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则只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加以点拨,让他们自主学到知识的真谛。2、梳理知识如“认识整时”一课,通过调研,学生对“钟面”有了比较丰富的认识,多数学生能够在钟面上表示出“简单”的整时(如3时、6时、9时、12时等),然而学生能够辨认“整时”,是否意味着学生在认识整时时没有难点?在“整时”的学习中能否渗透“大约几时”从而为后面学习“几时几分”做孕伏?如何初步渗透“时间”的计算问题?如何初步感知“时刻”与“时间长度”的区别?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基于学生对钟面的已有认识重新“构造”钟面。让学生经历钟表的建构过程,熟悉钟表的表盘构造。学生认识了表盘、表针,感受到“3”“6”“9”“12”的特殊位置与作用。(2)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先初步认识“整时”,再概括“整时”的钟面特点,并在认知冲突中认识特殊的“12时”。(3)创设认知冲突,进一步辨析整时。(1)设计找朋友游戏:强化认识整时的方法同时渗透接近“整时”的“大约几时”。(2)强化认识时间要同时看“时针、分针”。(4)运用中深化认识。设计龟兔赛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整时”的认识,又初步感知“时刻”与“时长”的区别。在以上教学中,由于教师充分把握住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使课堂重点突出,难点明确,学生学的主动,教师引得到位,教学效果十分突出。学生课前的预习所获得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往往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重心任务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提升能力,让模糊的知识变清晰,肤浅的知识变得深刻,零碎的知识变得结构化,这样的课堂自然就更高效了。3、得到发展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一课,我布置了以下预习作业:自学课本第64、65页,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什么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生活中你见过哪儿有平行,哪儿有垂直?写在下面。(2)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画一画平行线和垂线。上课时,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什么是两条直线相交,什么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交流。交流中,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边开动脑筋,提出观点,一边还提出自己的质疑。各小组不断争论,不断补充,不断质疑、不断释疑。在我的帮助下,最后达成共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个过程中同伴间互帮互学,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更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则只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推波助澜,适当加以点拨,始终把学生推到学习活动的风口浪尖上,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学到知识的真谛。二、以学定教,把握学导关系有了学生的先学,课堂的教学起点就发生了变化。如何使教学架构与学生的预习基础之上,适当地加以启发和引导,成了课堂上教师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事。教师要学会“顺应学情,铺路搭桥”,引在重点上,导在疑难处,点在困惑时。除了引领学生将知识点编织成网,夯实知识基础之外,应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指导学法、提升学力上下功夫,继续引领学生“爬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1、 引在重点上如教学“分数除法”一课,在学生似乎已经掌握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很早就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为什么今天却要采用新的方法呢?今天学的方法能解决以前的问题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提出的两个学生意料之外的问题,把学生由“懂”又摁回到“不懂”状态,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而新一轮的思考,有效地打通了整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整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找到新方法与旧方法之间的一致性。这一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知其所以然” 上做足文章,通过比较、归纳、推理等,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切实提高学生的“学力”。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再从研究数字本身出发去探究,学生不但学得主动,而且为今后自己去研究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的特征积累了经验。这一教学过程自始至终以学生的“学”为轴心逐步推进,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走的被动做法,虽然教师也进行引导,但都是本着学情、顺着学生的思路自然生成,导得自然,导得恰当,导得有效。2、导在疑难处如小括号的认识,在学生玩过算24点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6、5、1三张扑克牌的位置不能变动,想办法算出24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填写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然后用一个综合算式表示出来,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数学化”问题,而且三个数的顺序不能变,这又增加了难度。当很多学生明知结论成立却不知如何表达时,就陷入“悱愤”状态,渴望成功的心理驱动着每个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站在更高的教学视角上来审视教学,不满足于学生仅仅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探索、推理等方法,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点在困惑时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很容易受前面知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会把旧知迁移到新知探究中来。教学时,我用“2、3、5”三个数字,让学生组成能被2和5整除的三位数,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当我又提出组成被3整除的三位数时,全班学生几乎都想到了“253”和“523”这两个三位数,但学生在检验中很快便发现,用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所有三位数都不能被3整除,于是他们想到换数。我把其中的“5”改成“4”,让学生用“2、3、4”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结果学生发现这三个数字不管怎么排列,组成的所有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可能与该数的数字组成有关,再把这一结论推广到二位数、四位数通过推理验证,最后揭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即使碰到问题,但教师及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自然生成,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有效引发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与调整。三、分层作业,实现课后提升在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既要保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底”,又不封部分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的“顶”,从而使参差不齐的学生一个不少地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是关键。为不同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课堂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作业,这样既能增强学困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解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实现了整体提升与个性发展的有效统一。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要使参差不齐的学生一个不少地获得不同的发展,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挑战,我经常暗暗地给学生提醒鼓励,让他们在不断调整选题类型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1、基础型作业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使学生达到“会”; 在设计时,我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不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重点是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如三年级观察物体一课,A层的作业就是原有例题的题型,没有加大难度。其中第一道题是:一个长方体分别从上面、前面、左面、右面,四个视角观察,把观察到的结果与下面的图形连线。第二道题是:一个球体、一个长方体并排摆在一起,也从前面说过的四个视角去观察,把观察后的图形画出来。只要学生上课听懂了,这两道题完全可以做出来,设计画图形这一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A层学生对分层作业非常喜欢,大大提高了他们写作业的兴趣。2、提高型作业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学生达到“熟”; 既要求有一定的基础题目训练,也要提供提高能力的训练题目,使他们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跳一跳争取更大的进步。例如在设计多边形面积这一分层作业时,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三道求不规则面积的题。前两道题有求广告牌的面积和土地的面积,只要学生根据图形引一条辅助线就能分割成两个规则图形,再求其面积。第三道在思维难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让中层的学生的能力通过写作业得到拓展。分层作业激发了中层学生继续向前学习的动力,能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作业的扩展内容向生活加以延伸、丰富,由一个点出现满天星。3、 挑战性作业体现知识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达到“活”。 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知识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拓宽,以研究性作业为主。作业设计不仅掌握知识点,还要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横向联系。适量布置提高性作业,让学生挑战自我,得到成功的满足感。如我在教完统计与概率一单元后,设计了研究性作业题,让学生自主设计游戏规则。“红果果和绿泡泡做游戏,如果你是绿泡泡你会怎么设计游戏规则呢?(一个圆内)”这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他们学生设计出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在分析他们的作业时,他们研究的细致和深刻领会让我惊讶!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三个分层作业:基本练习:一个底面长12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里面水深8厘米,把一块石头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了1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该题有助于强化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把石头的体积转化为上升的水的体积。提高练习:一个铁块体积400立方厘米,完全浸入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水中。原来水深5厘米,现在水深几厘米?此综合性、灵活性的习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发展练习:有A、B两个容器,A容器底面长30厘米,宽20厘米,倒入24厘米高的水,B容器的底面长40厘米,宽10厘米,A容器倒入B容器一些水,使两个容器水深一样,这时水深多少厘米?这是一个拓展练习,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全面性。这样的练习既能增强学困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解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前两个层次的练习,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第三层次的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也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了整体提升与个性发展的有效统一。针对分层次设计作业的特点,学生的作业考评也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此,我本着有进步就是优的原则,通过分层次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分层中感受到自身的优点,同时激发了他们前进的动力。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提高了教学效率。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善于把握放与收、导与学的最佳时机与方法艺术,科学分配教学力量,切实把教师从繁复的课堂讲解中解放出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持有一种主动介入的态度,追求师生的共同成长,要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参考文献:1小学数学教师2012年第12期.上海教育出版社2(美)马立平,李士锜等译.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 俞正强.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起点在哪里2008年第3期.中国教育出版社.4刘玉和.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2011年第5期.小学数学教育.5朱茂元.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 2012年第二期:47.小学教学研究.6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7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