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数学作业设计的魔棒(10页).doc
-
资源ID:37364525
资源大小:20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数学:生活:数学作业设计的魔棒(10页).doc
-小学数学:生活:数学作业设计的魔棒-第 9 页小学数学论文生活:数学作业设计的魔棒【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作业静态、机械、单一,而生活实践性作业强调开放、探究、可操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生活实践性作业能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乐趣;实践性作业把静态的课堂机械性作业,变为动态的课外操作性作业,贴近学生生活,融数学知识于生活中。学生在实践中游戏般地陶醉于数学作业,学生喜欢、乐意,数学教学达到了高效轻负的目的。【关键字】生活实践 作业设计 乐学高效高效、轻负是数学教学的追求目标,怎样把师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怕做作业,教师从怕改作业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我们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轻负,新课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新课程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注重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喜欢感兴趣的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学生喜欢的作业来自生活、来自实践,更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生活实践作业。如何使我们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体现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游戏般地陶醉于我们布置给他们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实践中用数学,在开放、自主、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我们不妨从新课程教材中“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做起,把静态的机械性课堂作业,改为动态的实践性课外作业。用多样性的实践作业,从多方面多渠道的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迁移性作业 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能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把学生所学的知识移植于生活,布置学生一些富有生活性的应用题目,让学生在学校在家里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独立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1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根据“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让学生走向社会,把在“数学小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大课堂”之中,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实践活动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就得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与生活相结合,应努力设计一些有生活价值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解决方案,做到数学练习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学以致用。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后,由于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并且我们家长包办过多,孩子的实践能力较差,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甚至一部分小朋友从没有接触过钱,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要想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单靠课堂上的认识当然远远不够,还要在生活中使用它,进而了解它。因此,教师要倡导让孩子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实际,特设计这样一份数学实践作业:活动要求: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硬币)。2.与家长一起说一说、玩一玩。比如: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50元的;几张20元的;几张10元的;几张5元的;几张2元的;几张1元纸币的;几枚1元硬币的。3.调查生活物品的价格。请家长陪同孩子去超市或商场,认识标签上的标价(比如:6.75元是6元7角5分)了解常见物品的价格。4.小鬼当家。让孩子自己购买喜欢的食品或用品,自己练习算钱、付钱、找钱。在家长指导下认真填写好下面的记录表:物品名称价 钱购买的物品(打)要付几元?你付了几元?找回几元?我的收获通过自主购物实践体验活动,使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购物的快乐,孩子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感受真实的社会生活,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将所学的数学内容运用于生活中,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进行数学学习、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魅力与内涵,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加自主地学习,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欲望。2结合体验 寻找优化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一种探索的欲望,具有体验性、挑战性、开放性、思考价值的实践性作业,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任何知识只要能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结合作业设计,引导学生走出狭隘的课堂,走出校园,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的“向导”。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发现学生在解答百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在遇到“打折”、“满几送几”、“满几减几”的比较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解答。对于“打折”的问题学生还比较清楚,但对于“满几送几”、“满几减几”的问题学生处理起来就不是那么清楚了。因此,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如下数学实践作业:题1:某品牌饮料大瓶1200ml售价10元,小瓶200ml售价2元,三家商场为了促销这种饮料,分别推出了不同的优惠策略。甲商店 乙商店 丙商店买一大瓶送一小瓶一律9折满30元8折优惠六年级同学举行“六一”联欢,要为每位学生准备300ml饮料,按150人计算,怎么买较为合理?题2:元旦期间,一件标价1760元的女式大衣在以下四家商场的促销情况如下: 甲商场 乙商场丙商场丁商场满100送50元礼券满200元送100元礼券一律打五五折200减50元现金 你觉得到哪家商场买比较便宜?说说你的理由。数学来源于生活,“折扣”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满就减”、“满就送”其实是折扣的另一种优惠形式。结合现实生活场景安排了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十分踊跃,热情高涨,通过现实体验、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学生明白了靠打折作出简单的判断是不符合实际的,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案。这种来自自己的生活,答案的最佳结果靠体验来寻找,学生一旦找到了最佳的答案,他那股高兴的劲就不必言说,学生感受到用数学创造的乐趣,提高了学好用好数学的信心,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发展。实践出真知,学以致用。知识移植性实践作业把机械性的静态课堂作业转化为多样性的动态课外作业,加大了学生的实践过程,把学生所学的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加强了对知识的巩固,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来自生活实践的作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善于去发现、去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最优策略,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自于实践,学生肯学也乐学。二、操作性作业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但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单就书本知识就能解决的,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就需要把课堂知识通过实践联系来解决。操作除了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究、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了手脑并用,动作协调能力的提高,从操作中学会独立自主、综合提高。1亲历操作 加深体验通过动手操作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动手操作还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向思维活动的前沿,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去思维、去探索、去学习。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教师设计了有关“包装学问”的实践作业:题目 :怎样包装最节省?要求 :每个学习小组准备4个相同的长方体牛奶盒。如果要把这4个牛奶盒包装成一包,有多少种不同的包装方法,怎样包装最省包装纸?为什么?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接口处不计)汇总 :(1)测量得出长方体牛奶盒的长是( ),宽是( ),高是( )。(2)我有( )种不同的方法,它们是 。(3)最省包装纸的方法是 。(4)我的理由是 。 (5)至少需要包装纸 。学生通过现场动手操作,探索了不同的包装方法,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实践作业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充分放手让学生经历测量、动手操作、猜测、发现、验证等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探索出了包装的最优策略。2.搭建平台 心裁别出 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上面,还要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展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外,还要增加大量的课外阅读。经常利用课外作业的机会,鼓励学生超越课本,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摘录笔记,积累知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处理。数学老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要利用好数学活动课,如建立“课外数学知识”讲坛,开展“自编数学手抄报”、“写数学日记”等兴趣活动,让学生人人动手,自主操作,挑其喜欢的去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学生的一则数学日记:解方程是我们最近的学习内容。这里的未知数就跟谜一样,老是跟我捉迷藏,有一道题:鸡和兔的数量相同,鸡和兔的腿加起来共72条。求鸡和兔各有几只?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少了一个条件,平时老师说过,解决数学问题要具备两个条件吗?可是这道题,怎么只给了一个条件呢?可这是我们数学书上的一道题,怎么会有错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读题,读题,再读题,哦!“鸡和兔的数量相同”,这句话也是一个条件。我恍然大悟,原来在这里还隐藏着。我根据两种动物的腿加起来共72条,这一条件,可以列出方程2x+4x=72,最后得出鸡和兔各有12只。虽然,这道题对其他同学来说,不是难题,对我来说,确不简单。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究,终于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也因此明白一个道理,在任何情况下,遇到任何难题,只要肯动脑,就一定有收获!从这则日记中看出,这个学生在作业遇到困难时,善于思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终于解决了问题,内心的喜悦流露于笔端。可想而知他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数学手抄报”、“课外数学知识”讲坛等活动平台,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拓宽数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等等。教师也可从学生的实践作业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学生情况及时查缺补漏、及时给予评价,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高涨。操作性实践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投入生活,要求学生从周围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探索答案,既动手、又动脑,将学生的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了内在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综合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三、调查性作业 训练学生交往能力 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时时用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每个角落。我们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要寻找生活的突破口,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我们就与数学相伴,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调查、分析、利用数字对比,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懂得道理,数学来自生活,知识来自生活,让实践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1生活统计 内涵万千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统计观念与随机意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实地调查、访问网站等多种形式的数学实践作业,让学生深入生活和社会,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统计,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数学统计意识。如学生学习了“复式统计图”的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践性的作业:调查本班同学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1)大多数爸爸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 )小时。(2)大多数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 )小时。(3)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感受?(4)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绘制出一张复式统计图吗?通过调查分析实践作业,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巧妙地联系起来,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了解知识形成的来胧去脉,训练了学生找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联想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意识、主体精神、教育意识等优秀品质的形成。2身边实例 醒己警人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也就是说只有在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才能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业在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那么,在设计作业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增加一些社会性实践活动的作业,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和创设充分接触社会的机会,在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的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学生发展的社会化。如针对吸烟有害健康这一个主题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同学们,你们知道吸烟有什么危害吗?调查了解身边亲人或亲戚的吸烟情况,你的爸爸或爷爷(也可以是其他亲戚)每吸掉一支烟等于在烧掉多少钱呢?我们来做一个调查吧!(1) 完成调查表 (2)比一比核算一下你家(亲戚家)一年浪费的钱有多少?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调查的情况作详细地交流,你有发现吗?你认为这些钱可以用在哪些有意义的地方?把你美好的想法写下来。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去调查家庭及周围的吸烟状况,分析吸烟的利弊,得出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以及给家庭带来的不幸。这样的作业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实践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辩证思维,利用数字对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懂得吸烟既不利于健康又浪费钱财。这样的调查作业设计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同时也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生活实践调查性作业的设计多种多样,答案可开放性的,也可是单一性的,可从生活角度设计,也可从道德角度设计,总之它是千变万化、不拘一格的。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并把这些调查实践的东西写下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也深化了数学知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四、探究性作业 挖掘学生创新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促使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针对学生喜探究的这种心理,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我们,更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好学生把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记录探索的过程不但能积累经验,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意识的形成和提高。1. 多变方法 八仙过海数学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等同,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研究周围生活的过程,好的数学作业,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能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动,使他们真正感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六下“有趣的平衡”时,可设计这样的实践作业:活动准备:1选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竿或空心管。(长约1米)2在竹竿中点的位置打个小孔并拴上绳子。3从中点开始每隔8厘米做一个记号。(或刻小槽)活动要求:1. 4人一组,组员明确分工,共同参与。2. 边操作边记录,填写实验记录单。活动内容:1.平衡(一)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如果左右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位置才能保证平衡?你有什么发现?2.平衡(二)如果左边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平衡? 如果左边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在刻度2上呢?你又有什么新发现?3.平衡(三)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并记录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解此题方法多种多样,思考问题角度不单一,可利用竹竿的一端不变,另一端改变来寻找规律,也可采用图示法,变化无穷,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答案开放,五花八门。这种探究性很强的实践性作业,可多角度多方位的引导学生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2自主探究 凸显个性实践探究性作业主要以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算一算、议一议、做一做等手段,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现象、模型或实物等信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实践探究性作业与一般的书面作业不同,它是一种动态性作业,它要手脑并用才能完成,它既要以理性知识!为基础,又更侧重于感性知识,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潜能的深度挖掘。如在学生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践性的作业:我是小小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愿意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需要的数据可以上网查询、可求助他人、也可以展开市场调查哦!(1)测量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并算出每间房间的面积。(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喜欢,在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数量及价钱?(3)选择的材料可以是一种或两种,能否密铺,画出其中一个房间地面设计图。(4)小组内交流欣赏设计方案,比一比,谁的方案美观大方!我的装修建议表序号房间名称房间面积所选材料 形状规格价格需要数量总价1234总计费用遇到的困难:我的装修设计图这种作业要求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审美的空间,作业要求层层递进,学生在设计方案之前,先要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从收到的作业看,学生的作业真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是雷同的,有的设计是大人无法想到的。实践探究性作业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化,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应用,它是对学生潜能的深度开发。探究性作业旨在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为他们搭建一个可操作平台。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践探究性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延伸与发展。完成作业不再是以练为主,而是以“思”为主,以“做”为主,通过思、做来体验数学、认识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数学实践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它重在学生参与、实践。实践性作业在小学生数学作业中不容忽视,数学作业设计只有做到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的结合,并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才会增强,数学的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生活实践性作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乐趣。生活实践性作业把静态的课堂机械性作业,变为动态的课堂外操作性作业,学生由厌恶数学变喜欢于数学、乐意于数学,陶醉于数学。古人说:强为之,不如自为之;自为之,不如好为之;好为之,不如乐为之。学生乐意去做,那是没有做不好的事。乐意做,那是最高的境界,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生活是设计数学作业的魔棒,因此我们数学老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多多考虑生活。【参考文献】1刘兼 孙晓天: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范清兰: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J,新课程(中),2011.33魏宗杰:小学数学作业巧设计J,新课程(中),2011.54谢永普:数学课堂练习应注重开放性问题J,小学数学教育,2010.65高威华: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要突出“四化”J,小学数学研究,2012.56高建群:在实践作业中收获放手后的快乐J,小学教育时代研究,2011.117李芬: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初探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