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失真”与“归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7页).doc
-
资源ID:37370796
资源大小:12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英语:“失真”与“归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7页).doc
-小学英语:“失真”与“归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第 7 页“失真”与“归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摘要: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存在某些“失真”问题,主要表现为互动实质的缺失、互动形式的失当、互动对象的缺场三方面,这种“失真”互动实为互为装点的各自独白。还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本真面目,关键在于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元理解的自觉对话,具体表现为师生间角色对话和言语对话。关键词:英语课堂 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当前的英语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互动存在某些“失真”问题。还课堂教学互动的本真面目,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失真”互动:互为装点的各自独白英语新课程倡导互动教学,教师和学生不再各自充当“独角”,开始相互扮演互动的角色。然而,现实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存在某种“失真”现象,即为了互动而互动,两者之间演变为一种互为装点的各自独白,课堂教学互动的真实意蕴无从体现。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形式化的互动,即只有互动的形式1、形式化:互动实质的缺失而无互动的实质性内容,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提问时的形式化互动,主要是由教师的不当提问造成的。如为了凸显新课程“尊重学生”、“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理念,很多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千篇一律地设计学生提问环节。然而,如果将教师“要研究的问题”与学生“想研究的问题”作比较,就会发现,不管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教师实际“要研究的问题”始终离不开备课时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并不是学生真正“想研究的问题”。此外,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呼,学生百应”等现象也是互动实质缺失的表现。形式化的互动也出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背后,一些“不良症状”开始显露出来。症状1:合作主题形式化。一是主题比较简单,无需学生之间相互互动,课堂互动只是浪费教学时间的“过场”而已;二是主题比较复杂,确实需要学生互动,但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难以达到效果。症状2:学生合作形式化。合作学习的背后是学生间的“合”而不“作”,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学生搞“垄断”,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症状3:教师指导形式化。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多是象征性地在各小组中巡视,并未真正投人到合作学习过程中。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没有认真的思考,没有思维的撞击,没有意见的交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2、单一性:互动形式的失当在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我国课堂教学互动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扮演着“法官”和“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则相对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导致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的单一性。现实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语言、行为往往表现出“强加于人”的倾向,缺乏主体之间真正的双向交流、沟通和对话。即使教师试图转变角色,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课堂教学互动的主要形式,有时甚至是唯一形式。而理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以及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应该各自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有研究表明,从平均水平来看,师生互动在我国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比例高达近90 %,在总的互动时间上更是高达93.2 ,生生互动时间则只有6.8 。此外,“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是英语课堂言语互动行为的主要类型,而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提出异议以及其他类型的互动较少。有人曾对我国学生的英语课堂言语互动行为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这种言语互动行为的频率在学生课堂言语互动行为总频度中之比重高达 93.8,而提问、异议和其他类型的互动行为所占比重几乎微乎其微,分别仅占1.7、2.7和1.8%。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形式之单一、比重之偏颇由此可见一斑。 3、偏向性:互动对象的缺扬英语课堂教学互动不仅在师生间存在不平等,而且在生生之间也存在不平等现象。体现在教师在互动对象的选择和学生的互动机会上有明显的偏向性。在互动对象的选择上,教师对不同学生会给予不同的互动机会。实证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给予学生课堂互动机会的多少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一般来说,教师往往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和人际地位高的学生更多的互动机会。在互动内容和时间的分配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在问题难度和互动持续时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教师一般倾向于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群众学生及人际地位低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问题,互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让那些学习成绩好、担任干部及人际地位高的学生回答一些复杂问题,互动持续时间较长。此外,在互动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教师对不同学生也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有研究表明,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口头言语互动上,对于“优等生”,教师往往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言语表达,对他们回答问题的质量要求较高,在言语互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更大的耐性,同时也更能接受他们的个性自我表露;而对那些成绩差和人际地位低的学生,教师则倾向于实行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言语表达,言语互动的时间进程中较少给他们独立思考和充分表达的机会,提问的质量要求较低,同时也较少允许他们的个性自我表露。由此可见,在我国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这种有差别的“因人而异”的课堂互动呈现出一种“唯成就中心”的偏向,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一直处于英语课堂教学的“边缘”,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这与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相悖。二、“归真”互动:多元理解的自觉对话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活动最主要的途径和形式。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因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元理解的自觉对话,是解决现有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失真”问题,还英语课堂教学以互动的本真面目的重要途径,具体表现在师生间的角色对话与言语对话两方面。1、 角色对话:互动的前提 在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互动中,师生之间缺乏对话,要么是教师个人的“独自”,要么是师生之间表面的、狭隘的言语交谈,这些“对话”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师生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倾听,是双方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在这样的对话中,由于师生敞开了各自的精神世界,因此在相互接纳和相互作用中,学生获得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既能够理解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也能够理解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人际关系的作用。同时,对话并不是把言语传递给对方的过程,而是显现口语交际的过程,是展示意义和把握意义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对话是回归课堂教学互动真实意蕴的首要前提。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需要用新的眼光看待英语课堂教学。应该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互动主体,两者都充当一定的角色,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因此,互动双方必须承认对方的角色、权利和义务。要真正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努力化解师生角色之间原有的“森严壁垒”。一方面,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给予学生应享有的一切权利,给予其主动发言和自主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生生平等,既不能将部分学生确立为垄断课堂互动的“贵族”,更不能把其他学生沦为课堂互动的“奴隶”。要实现师生间的平等,教师就应该学会“屈尊”、“倾听”,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情感。而要实现生生间的平等,教师就应该把每个学生视为整个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而非成为“集体生活”中的“单干户”和“孤独的个体”。2、言语对话:互动的策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对话作为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前提,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或观念的更新,而要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互动还必须落实到师生言语对话的具体策略上来,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要注重提问技巧,创设问题情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倡导探究、鼓励创新,因此,现行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以问题为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准确地说,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对话离不开问答,合适的提问技巧是保证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的基础。首先,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教师营造的问题情景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从而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其次,选取适宜的问题形式。教师的提问应围绕一个中心目标,问题之间应表现出系统有序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的习惯。同时,还应保留适当的停顿时间让学生思考,鼓励和接纳学生的不同答案。二要贯穿启发引导,促进有效合作。针对前述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良症状,教师要“对症下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应有功效。首先,合作前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出讨论问题或主题以后,应先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经过自己的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互动才能深人,才能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其次,合作中启发引导。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启发为指导思想,做好顾问,当好参谋,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个别学生或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以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合作后归纳总结。对于学生没有理解透彻和掌握不好的知识,教师应进一步加以阐释,进行归纳总结。这时教师的语言应点到为止,力求严谨、平实而具有延伸性。总之,英语课堂教学应努力摒弃那些虚假的、异化的互动,不遗余力地追求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赋予其“思维漫步”之自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从而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既是新课程所应实现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变革,也是英语课堂教学能得以真正重构的前提,更是有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根本。参考文献: 学生课堂言语交往的研究,教育评论2001年第2期 刘云衫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沈贵鹏 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年获奖论文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