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导学”策略在语篇教学中的盲点分析及应对(6页).doc
-
资源ID:37373231
资源大小:37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英语:“导学”策略在语篇教学中的盲点分析及应对(6页).doc
-小学英语:“导学”策略在语篇教学中的盲点分析及应对-第 6 页小学英语论文“导学”策略在语篇教学中的盲点分析及应对【摘 要】 “导学”是现今课堂教学改革中普遍倡导的理念,并且也有很多有价值的实践研究成果。然而,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语篇教学中使用“导学”策略时往往忽略了一些操作的要点,从而造成导学效益的下降,甚至失效。由此,笔者在分析普遍性问题后,提出了“导学”策略在语篇教学前、中、后三阶段的关注点,以期优化语篇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真正达成“导学”的意义。【关键词】 语篇教学 “导学”策略 盲点 本源 应对从中国古代的礼记·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思想,到现代布鲁诺德发现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到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我们都可以看到“导学”的思想。语篇教学中运用“导学”策略,旨在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目标为引导,指导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学与教师导互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传统教学的惯性、教师的教学观等原因的影响,还有很多教师在语篇教学中使用“导学”策略时却存在诸多问题。一、“导学”策略在语篇教学中的盲点分析盲点1: 阅读前的“导思” “游离”在文本之外,缺乏阅读前的语境积淀。马克思曾说过,语言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但是当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学生对语篇学习就不会有迫切需要。遗憾的是,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热衷于提出一些诸如“How old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Are you happy?”等杂乱无章、不着边际的问题,认为这就是语篇阅读前的准备。殊不知教师的这些提问既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随着课堂的进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甚至产生反感心理。盲点2:阅读中的“导学”脱离了学生实际,影响语篇的整体感知。教师在设计教学中没有根据整体把握和分段推进的原则设计,导致学生思维的关注点很混乱。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就让学生回答细节问题是有难度的。盲点3:阅读中的难点突破孤立于文本整体,影响语篇的整体把握。教师对语篇中词汇的处理通常在语篇阅读前,很多教师在进入语篇前解决所有的新知识点,甚至还会对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做足“操练”的功课,剥夺了学生自主建构语篇意义的权利。盲点4:阅读后的“导练”摒弃探究性学习,远离语篇教学意义。“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对于帮助理解文本老师们做得很好,但对于文本深层次的、文本背后的东西的认识,老师们还引导的很少”(沈峰,2010)如教师往往只让学生解决“Where,Who,When”的问题。却忽略语篇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作用。笔者在分析普遍性问题后,提出了“导学”策略在语篇教学前、中、后等的关注点,以期优化语篇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真正达成导学的意义。二、“导学”策略在语篇教学中的本源追溯“还教于学,还学于生,还生于人”的教学理念已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并且因其显著的效果而广受认同。英语课堂的“导学互动模式”,也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一次实践与探索。(一)追溯阅读前“导思”的文本预热。阅读前的“导思”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热身和准备,旨在调动学生对语篇材料的关注,为阅读做好必要的铺垫,“导思”活动对于建构语篇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构筑语篇阅读前的语言情境,预热文本环境。教材中的语境指的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人物对话或交流时的时间、地点、话题等客观因素。以及各种话语内容同时出现的非语言内容,如肢体语言、神态变化等。例如在PEP 六年级教材中Ben和他爸爸一起描述猴子特征及喜好这课时,教材中Ben看到了动物园里的各种猴子想了解猴子的尾巴到底有多长?他向爸爸提出了疑问。教材语境随着不同形态的猴子展开话题。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就要思考:这样的文本我们什么信息?应该从哪些角度深入发掘?教师既可以围绕猴子这一话题展开和深入,如:How many kinds of monkey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What are their names? Where are they come from? 也可以从比较不同猴子的特征引申到其它同种动物的特征比较,能力目标锁定在如何内化语言,学以致用上。理解教材语境,分析教材语境,可以使教师的思维更广,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2规划语篇阅读前的预测方向,预热文本内容。“预测”能力的培养,既是一种阅读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阅读策略的培养。“预测”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看文本插图进行猜测、“讨论”(Discussion)、“头脑风暴”(Brainstorm)、 “质疑”(Questioning)等。应该指出的是,质疑既不是按照老师的问题读着问,也不是随意的胡思乱想,而是基于语篇话题的质疑,并为语篇教学的展开做好铺垫。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些提问的预先提供一些影响语篇阅读理解的关键性生词:when?what? who? how?等请学生自主提问。有效的预测能激活学生思维,为新的语篇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二)追溯阅读中“导学”的文本探究。1.提升语篇阅读中问题的有效度。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思维活动常由问题开始。首先,要关注阅读活动中教师提问的层次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有必要关注所提问题属于哪个认知水平,或是激活学生哪一种类型的思维活动。教师除了提出认知层次水平的问题外,还可以提出理解层次的问题和应用层次的问题。例如:PEP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My new room中的一篇兔子一家住进了新公寓阅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如下问题:1.Who is mentioned in the text?2.Is there a living room?3.Whats the baby rabbits room like?4.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the rabbits home?5.Why does the baby rabbit like its new room very much?以上问题涉及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前三个问题属于认知层次,学生可以很快的从文章中找出答案;第四个问题属于理解层次的问题,学生做出思考后方能答题;第五个问题是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表达。其次,关注语篇阅读中学生提问的主动性。当前课堂中学生通常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参与提问,对标题或插图进行猜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认为“阅读课比较难,害怕学生掌握不好应学的知识”,还有一些教师过多的关注于自己的教学如何展开,从而导致阅读课上教师控制的较多,较少的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善于质疑的能力。实际上教师只要学会适当放手,巧妙点拨,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就能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经验。例如,某教师在新授译林版牛津英语6B Unit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中PartA的内容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标题提问进入课文教学。T: I want to ask “Who writes the letter?”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S1: Who is the penfriend?S2: Where is the penfriend?S3: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主动参与提问,能够快速自然的进入文本学习。2.加强语篇阅读中突破难点词的有效性。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更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对具体语境合理推断词义的能力。但是,作为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巧妙地引导学生突破阅读中的难点词。一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语境,引导学生推测词义,突破难点词。例如PEP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对话阅读课:Mom: 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on Mondays?Amy: We have tomatoes, tofu and fish. Here is our school menu.Mom: .Amy: .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中Amy递给妈妈的一张单子,并结合Amy和她妈妈的上述对话推测menu一词的含义。 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引导学生意会词义,突破难点词。例如PEP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对话阅读课,Zhang Peng 和Amy给希望小学捐物的课文中有heavy这个新词,在文章的一二幅图谈的是Zhang Peng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并从书包里拿出了很多的学习用品准备捐给希望小学,三四幅图说到的Amy也是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并从书包里拿出了很多的学习用品,他们俩都说到:My schoolbag is heavy。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体会,意会新词heavy的意义。3.把握语篇阅读活动中文本的整体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处理文本时必须要有文本的整体意识。语篇教学要有它的逻辑性。零散、跨度大、无主线的教学设计是无法使学生整体把握语篇的。我们可以就语篇PEP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关于Amy采访警察的对话阅读课进行整体设计分析。第一次呈现文本:整体把握文本What informations can you get from the picture? Who is he? Where is she? What is he doing? 这些问题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有助于学生快速了解文章中提到的“时间”、“ 地点”、“ 人物”和“活动”。 第二次呈现文本:初步感知文本借助提问让学生阅读文本,采取不同形式提炼关键信息。Task1: Circle the main activities and underline the time.Task2: Finish the policemans timetable .Task3: True or false sentences to be checked.第三次呈现文本:挖掘文本细节对照第二次呈现文本步骤二中的timetable,请学生做出思考:Task4: The policeman works in the _. (evening) and sleeps in the _.(morning).Task5: When does the policeman go to bed? How do you know that? 以此引导学生抓住语篇细节。在语篇中的第十二行有一关键句:I eat breakfast at 6:00 in the morning. Then I go to bed. 学生在阅读中紧紧抓住了then一词,学会了如何去描述一个大约的时间。第四次呈现文本:提升处理能力英语语篇教学必须关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及语言信息的相关语境)正确、全面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断章取义,或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文本信息后,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请学生选择或者思考以下任务: Task6: Try to make a title for this story.这样的任务的提出,既不是讨论语法问题,也不是讨论某个生僻词的意思,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对语篇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三)夯实阅读后“导练” 的现实本源“阅读后活动”是整个语篇阅读教学的升华阶段。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通过阅读语篇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更应对侧重于训练学生运用语篇信息;语篇教学更强调的是通过整体的理解和学习,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重在培养学生恰当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1.适度情境迁移,提升语言实用效度。教师为学生搭建自由思考,自主表达的平台,进行适度的情境迁移。例如:PEP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语篇:Mother goat is ill.在阅读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Questions1: If You are at the mother goats home, What can you do for her? Questions2: Who is helpful in our classroom? Why?问题一的提出都是根据学生在阅读中紧扣文本思考后,逐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适度迁移文本情境,为学生搭建自由思考,自主表达的平台。问题二的提出把学生从课本学习引向生活体验.特别是“why ?”的追问,更能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2.延伸探究任务,加强语言思维效度。“阅读后活动”可以根据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语篇安排多种多样的探究性活动,如:故事类题材的阅读活动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演故事(act out the story),改写故事(Rewrite the story),给故事写结局(Ending the story); 信件类题材的阅读活动后可以写回信(Reply to his letters.);对话类题材的阅读活动后可以根据老师提供关键信息续编对话(Make a new dialogue)或是创编对话(sequel the story); 例如:PEP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语篇:Mother goat is ill。在阅读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延伸任务:教师告诉学生超市里还有许多人在谈论、选购各种食品a thin rabbit, an old man, a baby, a runner, a fat girl, 你能创编出他们之间的对话吗?你能提出健康饮食的建议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在语篇阅读教学后布置的这样一个探究性任务也将会是成功的。三、结束语“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在语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需要教师在指导教学时必须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精神。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挥才能的空间,尊重学生,信赖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达成“导学”的意义。【参考文献】【1】KabJ P,Kncblcr UEnglish in der Grundschule,and dann?Evaluation des HamhurgerSchulversuchsBerlin:Cornelsen,1996【2】陈琳,王蔷,程晓堂:200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8月【3】【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4】钱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微【J】京: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小学篇),(6):23-26.【5】王蔷国际小学外语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5(1):8490【6】张连仲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趋势J】基础英语教育,200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