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段性总结(6页).doc
-
资源ID:37377646
资源大小:137.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段性总结(6页).doc
-小学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段性总结-第 5 页小学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段性总结“批注式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已经快三年了,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个批注过程中提升了阅读兴趣,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阅读能力。在研究试验中,我们先进行示范,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自由批注文章。方法指导过后,学生开始了批注尝试。在写批注的过程中扩大了阅读量,提高了欣赏水平,虽然孩子们写出的批注有些不是很恰当,但还是感觉到学生用心去读书,用心去思考,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很习惯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肯定。在课题实验研究中,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施课题研究中,我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度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大胆探索。为了让研究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小结。一、 反复实践,探寻研究策略1. 以课堂为主阵地,寻找研究策略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行之有效的策略。 2.不断总结反思,提炼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感触,通过案例、反思、论文等方式记录下来。一学期下来,课题组经常召开集体备课、研课、磨课,并及时反思总结,撰写教学设计等,这一切使课题组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提高。3.实践中寻求教学研究策略在批注式阅读中,教师的引领、指导是关键。批注式阅读实施的过程中,老师的任务并非轻了,而是重了。教师充分体现了“课堂组织者、情感引导者、学习参与者、思维点拨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先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从研读主题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批注阅读,避免出现学生不着要领,在课文的“外围”上转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的减低。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安排学生先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交流或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获,探求别人独到的见解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就研读主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展示,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并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入。在课堂中,教师更多地给予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孩子在课堂中本应该有的阅读时间与阅读空间,从最大的层面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参与文本阅读的热情。在课堂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尝试阅读批注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得阅读的快乐与充实感,为进一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良好铺垫。(1)批注式阅读,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研究的专题,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它主要体现以下几点:(2)批注式阅读让学生更有自主性。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特长来合理地分配时间,支配自己的阅读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有较大的思维自由。学生可以书写自己的理解、感悟,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及评论,可以畅谈自己的认识,更可以想象文本的延伸等。批注式阅读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开放自主的阅读过程。(3)批注式阅读加强了学生合作性。批注式阅读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但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体封闭式的自学感悟,而是要在进行一种群体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充分地开展合作、交流与分享。合作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同伴交换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观点,以达到批注的内容更完善、更具体。学生从他人的表达中发现独特之处,可以使自己的批注更加深入,而且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欣赏别人的创意及成果,获得了别人的赞同与理解,同时也就学会了欣赏别人。(4)批注式阅读培养了学习自觉性。在本课题总结阶段,我们又一次进行调查,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批注式阅读习惯基本养成。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都能较自觉地进行批注式的阅读,懂得在书本中圈圈点点,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阅读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平时测试中,学生对阅读题的分析更到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了,分析问题更加全面了,概括能力也加强了。 二、现阶段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 1.学生方面。通过实践,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都有了一定发展,阅读方法的批阅,习惯的养成都得到提高。尤其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表达自主,并且阐述原因。同时,通过班级读书节的开展,学生的阅读的方法和写作能力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2.教师方面。经过几个阶段的实践研究,研究老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转变,在课的设计中注重学生的学,注重阅读方法的设计,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注重阅读能力的提升。案例,反思也初步提高研究老师的教科研能力。3.教学设计、论文、教学反思结集成册。4.课堂实录(视频资料)等。三、研究反思存在的问题 1.研究老师的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在课堂中有效提高每位学生的读写能力仍需努力。 2.对于优等生和有潜力的学生,对于薄弱生和后进生,如何分层教学,让大家都有发展,都有进步。这样才能切实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上一个台阶。这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3.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还未能突破。四、今后工作方向 1.加强课题组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多学习、多借鉴,提高研究老师的专业水平。 2.班级内继续开展相关读书主题活动,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化的进行持续的训练,抓优补差的同时兼顾中等生。 4.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能力,有效开展课堂阅读指导实践活动。总之,阅读是学生的一种自我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全身心的投入与思维的积极参与,批注式阅读注重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方法的习得与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进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了阅读的兴趣,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同时也获得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品位的提升,学生学得朴朴实实,扎扎实实,教学的效果也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