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构建主义下引领下“抛锚式教学”初探(7页).doc
-
资源ID:37379729
资源大小:145.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构建主义下引领下“抛锚式教学”初探(7页).doc
-小学语文:构建主义下引领下“抛锚式教学”初探-第 7 页 语文课,你“抛锚”了吗?构建主义下引领下“抛锚式教学”初探摘要: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简单概述“抛锚式教学”即:创设情境 确定问题开放学习 解决问题评价效果 多元发展。核心词: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评价效果正文: 教师处于权力知识场的中心,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无法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这是新课程所摒弃的课堂。“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改变上述现状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抛锚式教学”又称情境性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抛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简单概述“抛锚式教学”即:创设情境 确定问题开放学习 解决问题评价效果 多元发展。 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抛锚式教学方法初探,发现此教学方法是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抛锚之“锚”准确定位 这里的“锚”是指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核心问题。依据抛锚式教学所倡导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创设真实的“锚”是实施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堂教学中“锚”定位准确了,就如课堂核心目标有了“导航仪”,对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有着非常的作用。1创设情境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社会、获取知识的一扇窗口,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生活的有心人和信息的传递者。课文课堂必须充满时尚感和时代感,让学生在与时俱进中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流程中恰当地拓开主线,锦上添花地穿插一些和教学相关的,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知识,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苏教版第五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导入:师:用PPT出示一医生拿着听诊器的图,请学生根据平时生活经验猜猜那是什么?生:看图、猜测。师:出示第二幅图听诊器,请学生谈谈自己在哪里见过听诊器,医生是怎么用?生:自由谈话,兴致很高。师:板书:听诊器生:看老师写每一个字,注意边看边记。师: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听诊器,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呢?又是谁发明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因听诊器之普及,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都有感性认识,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片积极参与,学习兴趣较浓,为提出学习内容的核心问题进行了铺垫。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苏教版第五册语文石头书教学片断:师: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生: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师:PPT出示6个问题师: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目的就是要把一个问题弄明白,探个究竟,什么问题?生:静思、讨论交流“为什么叫石头书?”师:为什么叫那些石头是石头书?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 石头书一课的核心问题就是围绕“为什么叫石头书?”,文本以此为线索产出一系列小问题,学生只要解决“为什么叫石头书?”这一问题,课堂重难点迎刃而解。二、抛锚之“抛”开放过程这里的“抛”是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为解决所抛出的“锚”核心问题而进行的开放性学习活动。围绕“锚”组织语文教学,就是在真是的教学情境中,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开放学习过程,真正做到教学活动以学生活动为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此“抛”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三大特点: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1学会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并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观基本上否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为把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容器”,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自己先前经验来建构新的知识的意义。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春天来了口语交际课教学片断:教师牵着孩子们的小手来到校园里,笑着告诉他们;“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校园里,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她。你和小伙伴一起,用眼睛看,用小手轻轻摸摸,用小鼻子闻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五六分钟后,教师和孩子们在草坪上坐下,孩子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叽叽喳喳地说着。师:“你们找到春天了吗?”生:“找到了!”一双双小手伸到老师的鼻尖底下。师:“别忙,先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你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生:自由说。师:“谁来说给我们大家听?”生:在“树木发芽了,桃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这些言语之间,学生们时时发出惊喜的声音。)生:“校园里的海棠花开了,盛开的海棠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聪明的小家伙活用了第4课春到梅花山中的句子。)生:“海棠花丛中有好多小蜜蜂在采蜜,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呢”(该生还模仿出了蜜蜂飞行时的声音。)生:“海棠树下有好多粉红色的花瓣,是被风儿吹落的。”又有孩子站起来补充。师: “在这春意盎然的校园里,你最想干什么?” 学生有的背起了关于春天的古诗,一首接一首,从春晓草到村居,由单个背到齐背,到赛背;有的说起关于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还有的唱起了关于春天的歌儿:小燕子春雨沙沙;有的干脆趴在地上,画起了春天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和束缚,而是直接将学生带到了大自然的情境 ,并超越了口语交际的单一教学目标,不留痕迹地进行了一次生动活泼的“找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把观察和表达结合了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既达到了教材预定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自由言语的表达充分体现了主体学习的自主性,个性得到了张扬。2学会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不单是一种知识传输的过程,更是一种使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索心向并积极探究的过程。教学应把学生所学知识置于多种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情境中,或镶嵌于活动背景中,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理解,或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学习探究新知识,形成自己对各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建构自己的判断和信念。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下,语文学习要改变单一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及认知发展水平,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并利用信息传播、实践能技能去探究现实世界的问题。“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生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如苏教版语文十一册飞向月球就是一个从生活中寻找到的好课题。笔者任教班级在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期间选择开展了这一课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一方面,在电视里、互联网上相关材料较为丰富,另一方面,本课题切合时宜,与学生生活较贴近,容易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他们分别从“古老的传说”、“神五跨越”、“神六辉煌”、“永远的梦想”等内容作为探究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学习。作为教者本课教学目的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航天知识、探究广袤宇宙的兴趣。这一角度的选题,不仅能够克服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中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而且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开辟了渠道。3学会合作性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方面, 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而使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进行合作学习。首先,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不仅作为个体积极发现问题,而且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合作性,这种合作性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应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一个有利的框架支持,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人教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合作学习方式为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做出很好服务。教师先让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我”回忆了鲁迅先生四件事后,接着适时引导学生在找重点句段上设疑,将鲁迅先生前后说的话联系起来再进一步设疑讨论:鲁迅当时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的?“黑洞洞”指的是什么?它表明鲁迅先生当时对社会的态度是怎么样的?“碰壁”又是什么意思?鲁迅先生风趣幽默地把斗争比做碰壁,表现了他什么精神?这样引发话题讨论,激励学生畅所欲言,点燃起思维的火花。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本组讨论情况,并在全班上交流,达到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最后,又让学生认真读书,印证体验,仔细思考,在思考中有感悟,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独特感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让合作学习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三、抛锚之“测”多元发展 这里的“测”是指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解决“锚”中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背景中的真实性问题,以及自主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因此,该教学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讲评价融于学习过程本身,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奖励,促进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调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完成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视和调节,评价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水平,逐步使自己的反思监控水平从外向内控,从有意识向自动化水平行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抛锚式教学”其核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握着自己的教育,创造他们自己的知识,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去研究并向他人表达信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达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让我们大胆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抛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