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20页).doc
-
资源ID:37380398
资源大小:173.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20页).doc
-小学语文: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第 19 页让迷失本色的语文回归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其中,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则是工具性的“精、气、神”所在,离开工具性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则如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可是,“文以载道”的道理谁都知道,可真要做到“文道结合”又何其难!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于是,很多时候,我们便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人文性”,而对语文的“工具性”一时间似乎有些避之不及,该讲的不讲,该练的不练,脱离文本,舍弃语言,只重人文关怀,恰如吴忠豪先生所言,有些“得意忘言”了。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语文本色的迷失。其主要表现如下:迷失一:工具性冷冷清清不到位课程改革以来,有不少语文课堂中是又唱又跳又画,将语文课异化为音乐、美术等等。美其名曰: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而学完一节课后,学生关于语文的听、说、读、写的收获得之甚少,学课文只不过是走马观花。一教师在教学花钟时,既没有抓住“吹起”、“绽开”、“从梦中苏醒”、“欣然怒放”、“舒展”、“含笑一现”等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也没有抓住“陆续”、“刚刚”、“大致”等说明文中表现作者用词精确的词语,而是花时间、花精力讨论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成“花钟”,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这是一个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冷冷清清”的典型例子。教者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没能及时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感受语言魅力。整堂课,学生的表现也充分显示了语言的贫乏。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能行呢?迷失二、人文性热热闹闹越位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那从头到尾搞的只能是“空手道”。一位教师在教学给予树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了这几个问题:“小女孩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金吉娅看到卡片会怎么想,怎么做”;“给予树还会种在哪里”学生谈的好不热闹,但答案却游离于文本之外,非常空泛。整堂课下来,感觉就是一节不折不扣的思想品德课。这种漠视了课堂中人事、情感、性灵背后的“语言”,课文学完了,学生不会读意境优美的文字,不会品其间的精美词句,更不用说积累和运用于生活中的语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如此,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何谈起。迷失三、非语文“越俎代庖”错位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的雨,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秋雨的资料;接着播放关于秋雨的图片,一会儿是黄色的银杏树,一会儿是红红的枫叶;然后又将各种水果搬上课桌,让学生闻闻、摸摸;最后又让学生扮演各种准备过冬的小动物。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要知道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丢掉文本,刻意营造的、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长久站立的。面对语文本色的迷失,我们如何做才能真正实现文道结合,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就语文的性质而言,工具性重在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因此语文实践活动至关重要。而领略人文内涵,则要依托文本的情脉,需缘情而求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回归本色,从而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一、以热情与智慧解读文本打开课本,进入我们眼帘的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多彩:“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浩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禅味还有那些或清新或淡雅的散文。无不让人感受到那浓浓的语文。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融入热情与智慧,这对于语文本色的回归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做到大处着眼。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教师拿到一篇课文,要站到一定的高度来审视它,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又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发掘。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的味道了。在解读文本时,要积极调动自身已有的经验和文本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为和学生的对话做好准备。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就已经首先被你备厚了,到了课堂上,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交流,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商榷自然会随着课堂呼之欲出。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我反反复复查阅各种资料,尽量的把自己的情感积累融于课文中,尤其是把中华文化中古老的经典“四海之内皆兄弟”运用到课堂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听课教师在点评这堂课时,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大气”。二、以体验与品味感悟文本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理解、鉴赏作品,首先需要细致体验品味文中语言。“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强调语言感悟重点在品味涵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别要注意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进行深入探究。这些关键词句往往直指文章主旨,仔细品味,读悟结合,自然就能纲举目张,辐射全文,从而对文意取得更深的领会。体验品味语言,“读”字当先。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加深学生体验,朗读促进学生品味,朗读内化学生情感,朗读凸现学生感悟。 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巧妙运用朗读来品味语言。 师:读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还有什么特点?(生读书)生: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生:狮子栩栩如生。 师:请用朗读告诉大家,卢沟桥的狮子是怎样的大小不一。(生齐读后)大的好像还不够大,小的好像还不够小。(生再读)再读读写狮子形态的语句,描写你最喜欢的那尊狮子的语句可以重点练读。 生:我喜欢这句: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师:你是不是还听到它们在说什么呀? 生:小狮子好像在说:“你是找不到我的,快来找呀!” 生:我喜欢这句: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师:可别吵醒了它。 生:还有这句: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按”字读得再用力一些,否则它就逃走了。 生:我喜欢这句: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师:这些狮子正在尽情嬉戏,享受天伦之乐呢! (生齐读整段话) 这样的教学安排,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品匝语言的滋味,朗读指导不着痕迹,学生却较好地体验品味了这段话的趣味,并通过朗读加深了自己的体验,表达出了自己对语言的独特感受。语文课强调“读”占鳌头,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加深语言体验,既理解了语言又积淀了语感。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得好:“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三、以拓展与想象丰富文本我们的语文文本往往都蕴含非常丰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地方。有些地方虽然文本语言显得有些简略,但内容却有较大的想象空时,这就是文章中的“空白点”。教师要努力寻求这些“空白点”,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丰富语言表象,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同样在盛新凤老师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中,在学习文章最后一段“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有一段精彩的拓展想象的语言训练。 师:就是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却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1937年7月7日,日寇的铁蹄踏上了卢沟桥,人民的鲜血染红了古老的桥栏。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关于这段历史,你们课前已查阅了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现在互相交流一下。(小组交流)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看。(生看电影卢沟桥事变中的片断,师旁白)当时,中国士兵同仇敌忾,士气高涨,很多士兵都嫌跑得慢,直接从桥上跳下,杀入敌阵,喊杀声在几里外都听得见。(看完电影片断后)同学们这些在枪林弹雨中的狮子,它们还有幸福吗?还有快乐吗?那些失去幸福和快乐的狮子,此刻又在做什么呢?请联系当时情景来改写或补写课文。 (学生拿出作业纸写话) 生: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在躲避日寇的枪炮。 生:有的狮子低着头,好像在为牺牲的战士流泪。 生:有的蹲坐在石柱上,正在朝着日寇怒吼。 生:有的狮子圆瞪双眼,好像在怒视日本侵略者。 生:有的狮子很威武,好像要把日本侵略者消灭呢! 生: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按在地上,大狮子害怕枪弹伤害到幼子。 生:有的狮子威严地站着,好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这一段情景想象的写话,学生情感被激发,思维被激活,所写的语言生动可感。学生通过拓展想象感悟到“七七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中国人民的民族斗争精神,更深地体会到卢沟桥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填补文章空白,想象情景说话,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对文本的感悟之中,领悟文章主旨。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四、以整合与运用超越文本依照叶老的说法,“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蓝本。我们老师的责任就在于借助这些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既整合文本,又以选文的“一”引发现实生活言语运用的“三”,“举一而反三”,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一位教师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即将结束:师:什么叫“前无古人”啊?请结合课文内容,用这样的形式说说你的理解(出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 ,这就叫前无古人。)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写出这么长的一部书来。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部书记录了2600年的历史。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人像司马迁一样,用毕生的心血完成一部史书。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人像司马迁一样,用13年时间,写出52万字的史书。 师:现在,如果再有人问起我们,史记是什么?,你能自豪地告诉他吗?(出示:史记是 ) 生:史记是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 生:史记是司马迁用13年时间完成的一部巨著。 师: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 生: (十分踊跃,说了好多。有课内的理解,也有课外的获得) 师:鲁讯先生也曾说过,史记是一起读。 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通过两个看似简单的填空,让学生既对全文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更从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讲是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说,抓住了工具,才抓住了人文。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谁又能够把语言和精神掰得开?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地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进而升化他们的人文内涵,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谈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水乡歌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首诗歌。诗题中“歌”字点明了诗人对水乡的热爱歌唱水乡的秀丽风光,歌唱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诗人依据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开头都采用问答形式,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语言清新活跃,勾勒出一幅绿水清波、白帆如云、歌声回荡的生动画卷。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或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这一幅画面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感受水乡的景美、人欢和诗人的情浓。短小精悍的诗歌往往带有很大的跳跃性,留有不少空白处,这样既能给学生遐想创造了空间,又能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1、(播放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观赏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的山水画,聆听山泉流淌、群鸟欢唱的交响乐。此时此刻,优雅的音乐将我们带到风光秀丽的水乡。(黑板上徐徐展开画卷)2、你喜欢水乡吗?为什么?(教师相机概括为“白帆如云”、“青山绿水”等优美词语。)【点评:舒缓的音乐、素雅的画卷、优美的语言共同把学生带入水乡那独特的意境中感受美,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 板书课题。读课题。 师: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赞歌。2、教师配乐秋湖月夜范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5、指名读,相机指导。如: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点评:本诗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教师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读,逐渐丰富意象,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帮助学生进入诗歌境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学习作出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智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二、自读自悟 朗读交流1、自读课文,思考: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2、全班交流:水多、桥多、船多、歌多。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并进行朗读指导。(指明“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相机创设情境理解“飘满湖面飘满河”,启发联想从而体会水乡人民的勤劳。【点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尤其是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这儿,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学生在细细品读时,我们发现,他们的选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女孩喜欢水乡的安静、柔美,大多选择“水多”“桥多”这几段;男孩更多地选择写“船多”的一段,因为他们更富冒险精神。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学生们学得饶有兴致,发言常常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三、鼓励质疑 引导解惑1、再读课文,学生质疑。(教师有选择地把问题写在黑板上)2、小组选择问题讨论,然后全班交流。3、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如:“渠”、“河”、“塘”有什么不一样?(出示三者交融的画面,请学生一一指出来意会)“歌”怎么会装在“船”里?教师提问启发:谁在唱歌?水乡人民用箩装什么?望着船里满载的劳动成果,水乡人民会唱些什么呢?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第三小节。【点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体现在:鼓励学生质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组织小组讨论,合作选题、解疑,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尝试的空间;优化教师引导探究的策略,唤起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巧妙地突破了篇末点睛之笔的理解难点。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并不是逐个解答,而是先把这些问题“还”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研读讨论尝试解决。在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边读边想,学习与人合作。这样,质疑不再是一个形式,而是注重学生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还是难以解决时,教师还是不急于呈现结论,只是采用图片出示、动作演示等灵活的方法为学生解惑“铺路搭桥”。这种理解、体会、领悟和感受,是“填空记忆”所不能比拟的,充分显示了“重在过程”的教育思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古代圣贤对于学习、思考与疑问的关系所做的精辟论述。鼓励学生质疑既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使教学更灵活紧凑。又是启迪学生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火花的有效手段。最后一节由景及人,结束全诗,点明题旨,是教学难点。教师没有提问“这是什么意思?”而是抓住学生的问题“歌怎么会装在船里?”自然引导学生对诗歌深藏内涵的体会。】四、表情朗读 鼓励创作1、用问答的形式师生合作朗读全诗。2、鼓励学生独立或合作模仿创编诗歌。【点评:采用朗读、创编,进一步体会作品语言特色的同时,提升了对水乡景美、人欢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家乡的教育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各不相同。新课程课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让他们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再通过朗读表达这样的感受。就是在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另外,针对学生生在江南、长在水乡的实际,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创编诗歌片段相互交流,既内化了语言,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单纯的讲授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反映在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应有学生的声音有学生读书的声音。杨再隋教授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可见,教师要敢于放手,舍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及课文作者对话交流,进而接受课文的熏陶感染。最终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点击关键词 “烹饪”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一直都在孜孜追求在一种师生共生互学的状态下,把语文课“烹饪”出浓浓的“语文味”。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中年级写人记事类课文的教学来点击几个关键词,作一浅谈。一、“结构”这是就教学设计而言的。我的脑海边常常萦绕着著名特级教师范超的声音:“石墨与金刚钻的分子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结构不同性质就不同了结构在任何地方都是太重要太重要了,教学也是如此!”是的,写字要注意间架结构,因为结构摆得好,字才美观。课亦如此,尤其是语文课,文质兼美的课文,如果老师能去细研课文,进入到文本的核心区,挖掘文本内部的立意层次,来进行“组块教学”。也就是说,我们所要的整个教学流程是由精心设计的几个大的板块组成,把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糅合其中。唯有这样的课堂结构,才有利于实现动态生成,有利于“烹饪”出语文味。如,在教学珍珠鸟时,我没有面面俱到地去分析,而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了三个词语“探”“陪伴”“睡着”,来引导学生体悟珍珠鸟“胆小胆大放心不怕信任”的心理变化。我设计的板块是这样的:扣住“探”字,揣摩珍珠鸟的心理想象“陪伴”,感悟珍珠鸟的心理聚焦“睡着”,体会珍珠鸟的心理。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地、渐深地感受到“信赖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哲理。当然,有时候,所设计的板块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比如说,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在学生理清课文情感线索“心绪不宁埋怨宽慰”后,教师可设计“换位悟情”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可设计如下板块:领悟“心绪不宁”之情领悟“埋怨”之情领悟“宽慰”之情。这三个板块的呈现在教学中可以随时调换,这样就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想象、思维的空间,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课的语文味道自然洋洋洒出了。二、“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导入,作为“课的第一锤”,如果能成功地敲好,定能做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让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1、名言导入。例:诚实与信任的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名言警句吗?今天老师也要送给大家一个警句,请看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出示条幅,请学生读)师: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还想了解什么呢?(指名答)师:课文诚实与信任不仅能帮你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故事,还会给你以心灵的洗礼、生活的启迪。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把课文读通顺,再来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导入的设计,从点明课文的主旨处落笔,如春风扑面,自然清新,可谓匠心独运。2、吟诗导入。例:花瓣飘香的导入。课始,学生配乐朗读小诗母爱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师: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花瓣飘香,来感受人间最美的情意。这样的导入,学生口中诵读有韵有味的小诗,心中升腾起热爱母亲的情感,真正让课做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3、创设情境。例:但愿人长久的导入。师:(演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师: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看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又是怎样度过中秋之夜的呢?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苏轼、有关月亮的文章但愿人长久。如此创设情境,调准了舒缓、抒情的基调,激活了学生的生命冲动,为整堂课孕育了积极向上的探究情趣。三、“煮书”叶圣陶先生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所以,把课上出语文味,不是那么简单,当以“煮书”为上。哥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读书,不仅要读出字面上包含的意思,更要读出语句的内涵。 “煮书”,我们可怎么做?1、品味。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品味涵咏的工夫固然重要,但不能篇篇字字细品,这就要求教师与文本深度对话,抓准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文意的探寻,从而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我这样引导学生来品味“重担”:师:母亲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请同学们想一想,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生1:我想不仅仅是这样,母亲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拉扯大。 生2:母亲还要干太多太多的农活。生3:还有各种各样繁重的家务活。生4:我们长大以后,会干活了,但碰上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生5:我们生病了,母亲寸步不离地照料我们。生6:冬天,母亲为我们缝制衣服,怕我们挨冻。师:那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生7:就是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活,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来干。生8:母亲对我们太好了,虽然我们能干活了,但母亲怕我们累着,还是要自己干重活。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背后的意思。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她所挑的不只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理解了“重担”的意思,再看“翻山越岭”,你又是怎么体会的?生9:是辛辛苦苦地把儿女们养育大。师:是啊,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坎坷的道路,母亲付出了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读得更有情。如此,通过引领学生对“重担”“翻山越岭”等词句的品味,学生读出了字面里边包含的意思,感受到了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体会到了作者的难过与愧疚。这,就是"煮书"。2、立象。有研究者认为,阅读课文的审美心理过程大体有这样几个层次:“形的感知”阅读课文,大体知道文章的类型和所写的人、事;“情的影射”在阅读过程中,情感受到激发,读者融入某种感情进行阅读;“意的揣摩”对启人哲思、富有意趣的地方以心悟对,细细玩味;“境的沉浸“阅读时完全沉醉在作品引发的联想、回忆中。在这里,立象,合该是“境的沉浸”吧。苏教版中年级写人记事类的课文,多达近40篇,作者都是“立象以尽意”的,所以要领悟课文的情感,感受课文所塑造的形象,可通过语言文字所塑造的“象”来体悟。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想象,让躺着的文字站起来!如,在教学第八次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立象”的:(学生读:他四处奔走,招集打散的军队,动员人们起来抵抗。)师:请你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四人小组内讨论)师:现在,你面对的是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把他们动员起来吧!生1:我们的祖国正在遭受着外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救救他们吧!生2:蜘蛛给了我很大启发,只要坚持到底,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的!生3:士兵们!同胞们!拿起我们的武器,把侵略者从我们的国土上赶出去!立象,让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布鲁斯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立体了起来,并且不断地丰满和高大。又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我让学生听读“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两句,要求他们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聆听我抑扬顿挫的朗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文字的“空白”变成了生动的“象”:“我看到年轻人扶着老人,领着小孩,登高望远。”“我看到一大早,大街上人流如潮,人们头插茱萸,登山游玩。”“我看到大街上王维的兄弟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其中一个兄弟说:不知道王维现在怎么样了?好想他呀!”如此“立象”,让学生不仅体验到了佳节中家乡人们的团圆之乐,还深刻悟出了王维独在异乡倍思亲的孤独心境。正如哥德所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四、“练笔” 有专家言:“把写挤进课堂。”一个“挤”字,道出了现在语文课堂的“唯说唯读”。反思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又有几节课能安排一定的时间写呢?所以,在这里,尤其想点击一下这个词语,和大家谈谈如何让我们难得的“练笔”做到真正有效,既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又要使其在表达上有所领悟,也就是说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艺术地融合,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真正“烹饪”出语文味来。1、动情。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虽是行舟之理,但同样适宜于我们的教学。我们在设计课堂练笔时,就需要为学生引这一江“春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体验中,产生表达的欲望。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后,学生会被爸爸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所感动,在他们“动情”之时,我们可安排这样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给汤姆的爸爸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想。再如,在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对话,给桑兰写封信,发个E-mail,心与心的交流,肯定能够让一些孩子更好的成长。 2、拓展。在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我们可以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将“对话描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在有层次的对话朗读之后设计这样的小练笔:听了萨沙的话,爸爸、妈妈、托利亚分别会说些什么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它是情境的,在这里,教师不是常规性地问学生“你有什么想法?”,而是让学生到故事情境中去自然感悟出课文的主旨:自觉保护弱小者;第二它是语言的,这样的设计是对前面对话学习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对话在前面的语言铺垫之上自然有了新的发展。总之,只要我们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握住“结构”、“导入”、“煮书”、“练笔”这样几个关键词,去用心地“烹饪”,浓浓的“语文味”一定会香飘我们的语文课堂。用心营造作文之金字宝塔学生作文如建金字宝塔,塔顶是成功之作,而它必须建立在稳固的塔基之上,否则学生作文就像一棵离开了大地的娇嫩的花朵。让我们放下作文教学的种种负累,把眼光从教的视角角度回到学生作文的根本和基础,重视学生作文积蓄,在生活的熔炉中,使学生的知识、认识、情感、语言等,不断积累丰富,突破被教师和学生视为拦路虎的“材料关”、“表达关”,真正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一、全方位自由体验生活 诗人何其芳曾说:“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我国古代的弟子从师,周游世界,就是让学生寻找生活题材,积累丰富的写作内容。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阅读自然,吸吮自然的乳汁;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启发他们自陈心曲,珍视个性生活体验。1、阅读自然,吮吸甘甜乳汁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教师要敢于破除“封闭式”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去欣赏蔷薇色的春天,金黄色的秋天;去陶冶健康的情感,去捕捉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春天的第一丛嫩绿,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冬天的鹅毛大雪,无一不撩拨他们的诗情。名山大川、乡土人情、云亭飞阁、题咏镌刻,如此鲜活充盈的自然世界,学生尽情阅读饱览、吮吸品咂,怎会不文思泉涌?2、关注社会,心中广纳天下我们常常感喟学生的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异。何以如此?一方面因为教师和家长都不提倡学生过多观注社会生活,怕因此影响考试成绩;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被囿于“两点一线”的狭小天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以致孤陋寡闻,文思枯竭。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作文田园。要鼓励学生切实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眼”要多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看中国青年报语文报小主人报等报刊,看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看街市上和校园内的广告与海报、通知与启事、墙报与板报、公约与制度。星期天不妨走出户外,看球赛、搞调查、参观工厂社区; “耳”要勤听。听广播节目,听报告讲座,听课文朗读带,听老师对时事的点评,听民谣、谚语、笑话、听相声、快板、评书,听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商品,听导游娓娓动听地讲解名胜。“口”要常开。评名作,议时政,谈得失,析美丑;尝试即兴采访,练习口头作文。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如此多看、勤听、常说,并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何愁写起作文来不左右逢源、言如波涛、风行水上?写出的作文又何愁不视野开阔、力透纸背、别具风格?3、自陈心曲,珍视个性生活孩子的世界如万花筒,五彩斑斓、变化无穷,个中滋味常让孩子铭记良久 ,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自己的困惑苦恼,得失成败;自己的同窗好友,亲人师长;自己的读书心得,人生态度;一点见闻,一些看法,一段情绪,一次活动,还有那数不清的第一次,都是学生最真实的世界,学生内心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作文的源泉正是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们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学生如果忽视了自己也就忽视了整个世界。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珍视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个性空间,每天都有一段时间,静静地体会自己心灵的感受、感触和感动。二、多视角敏锐观察生活小学生的生活虽被营造得丰富多彩,但他们仍会常常觉得无内容可写,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观察生活,没有敏锐的观察视角,更未养成观察习惯。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把学生领进了一个宝库,那么学会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则是给学生取宝的工具。这就要求教师能抓住契机,及时指导。当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时候,指导观察切莫能忘。可让学生观察第一场秋雨,捕捉它给自然界带来的细微变化,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可让学生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了解搬家初与搬家时蚂蚁的活动特点,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可让学生观察公园一景,体会湖心亭、湖边垂柳带来的美感,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学生观察桃花、迎春花,比较他们的异同,培养思维的独特性。“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观察时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在学校受了委屈,别仅是掩面哭泣,怨天尤人,这是生活赠予你的礼物,好好品味!看到别人吵架,不防仔细地聆听一下他们的“言论”,考察一下他们的心理、动作、神态,你会更深一步地了解社会。多观察勤思考,在这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种想写的冲动,不吐不快。当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情景观察法。即努力创造一个实物情境或模拟情景,指导学生用一定方法进行观察,练习表达。如写“水果”时,可拿出一个桔子,让学生看看、摸摸、闻闻,再把皮剥了,又让学生看看、数数、尝尝学生面对鲜明的观察物,思维特别活跃,想象特别丰富,发表欲望也特别强烈,语言表达也会流畅许多。二是素描作文法。即以观察实物为途径,以片断和简短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记叙结合来反映生活的一种训练形式,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观察与作文的结合,迅速将观察的结果定型,有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典型表象。 三是随机观察法。要求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机观察,及时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意义和有趣的事物,并与日记紧密结合,让学生及时的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以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敏锐的观察力。 三、广阅读徜徉文学殿堂阅读与写作,吸收与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在写作积累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可增长知识,提高思想,学生知识的积累不可能依靠事事亲历,许多东西要从阅读中获得间接的知识,从而使自己获得充实和提高;可提高认识能力,开阔思路,阅读的过程就是在和许多智慧的人交谈的过程,这当中作者的观点、思路、思考的方式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大量的阅读,特别是熟读诵记一些名家名文,使之化为一种内部的积极语言,形成语言规范,学生作文时就不会再担心没有“好词好句”,也不会出现言之无序的情况了。 指导学生的阅读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课内阅读要得法。阅读教学要摒弃机械记忆,字词解释,研究布局修辞等技术化的做法,而要在语言文字的比较、揣摩、体会上下功夫;阅读教学要能有不求甚解的宽容,即使对课文特有的写作知识,也无需讲深讲透,只要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就可以了,我们不可能指望三言两语就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种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课外要大量阅读。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作文水平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首次提出了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六年要完成不少于150万字的阅读任务。文学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又一源泉,“你(教师)不必担心学生领悟得太少,相反你应担心学生领悟得太多,但是感受一定要多。” 四、勤练笔积极留住生活俗话说好记心不如懒笔头,丰富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以表象的形式储存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