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发言材料(3页).doc
-
资源ID:37381453
资源大小:130.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发言材料(3页).doc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发言材料-第 3 页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发言材料何谓有效教学?能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能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从语文教学来说:就是要留下鲜明的形象,留下鲜活的语言,留下诚挚的情感,留下至真的感悟,留下学习的能力。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呢?一、从教学目标入手:凸显年段特征,落实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彰显学科特点,落实核心目标。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其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不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凸显年段特点,落实重点目标。阅读教学,三个学段的共性目标就是读书、背诵、识字、写字。但是,不同学段还应有不同的重点训练目标。到了高年级,课标上明确写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不仅要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更要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就是要关注文体的特点,落实“双性”目标。“双性”目标,一是共性的目标,二是个性目标。共性目标,就是上面说到的目标,包括阶段目标。而不同的文体有其不同的个性目标。课标把文体主要分成三类。二、从教材内容入手:合理使用教材,尊重个性体验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1、解读教材。真正有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深入、全面、系统的解读,要吃透重难点、找准切入点、抓住生长点。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意图。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其次,文本的细节应花心思研读,然后采用恰当的教法。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文本的关键词句。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2、加工教材。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根据实际的需要,创造性的进行加工、提炼,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提升,因此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教材进行合适、恰当的重组合和再创造。3、拓展内容。拓展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引伸。但拓展一定要要关注适度和效度,并不是光讲广度和深度。三、从学生学情入手:关注已有经验,激发学习兴趣1、关注学生原有基础。课堂教学是针对人的教学,关注课堂教学的起始状态和教学的终结状态的变化,使每一位学生通过教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有兴趣的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四、从指导学习入手:选择适当方法,提高学生学力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教法,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在对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有所区别。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按照规律“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想象情境,读出韵味,熟读成诵”。状物散文,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语言文字感受写作思路、写作特色和人文景观之美,积累语言和提升语言。寓言故事,教学要引导学生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实际,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领会故事寓意,通过拓展读写迁移。说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说明了什么之后,有重点地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这样,就能避免不同文体的课文教法大一统、抓不住不同体裁文章特点的局面。 五、从创设情境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氛围教师教学语言的预设要精心恰当,还要善于即兴提炼。预设的教学语言包括导语、过渡语、点拨语、总结语等,教学的气质、风格都要自成一体,情感要投入,具有感染力。教学的氛围要善于营造,师生互动要融洽,富有情意。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那么,高年级语文我们怎么教呢?最关键的是“加强语文教学本质性任务的认识”。一是抓“两本”:即“人本和文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教材为本,教材是第一教学资源,用足用好用巧教材。二是解决三大问题:语文教育的使命是什么?传承经典文化;发展语言能力;形成独立人格(毕业生形象)。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是什么?语言的积累;语言运用的技能;语文素养的提高。小学语文怎么教?用两条腿走路:读懂教材经典诗文(这是“主粮”),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倡大量课外阅读(这是“杂粮”),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牢记张庆老师的“八字方针”:倡简(简简单单教语文)、务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语文本体;用好文本资源)、求实(真实、朴实、扎实)、有度(拓展有度)。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关系。小学语文教什么?让学生在学语文过程中“得言、得意、得趣、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