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专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5页).doc
-肛肠专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 5 页肛肠专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手术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师的手术管理,制定本规范制度。第二条 本规范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结合我院肛肠专科实际而制定。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包括门诊部、住院部在内的所有手术。第二章 肛肠科手术分级明细第四条 所开展手术均符合国家一级手术,为加强手术管理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将所有手术细分为一级类、一级类、一级类手术。一级类手术:内痔硬化剂注射术、血栓外痔剥离术、肛周封闭术、肛乳头瘤切除术 一级类手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括约肌侧切术、扩肛术、肛瘘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术、肛周皮下神经阻断术一级类手术:复杂性肛瘘挂线治疗、复杂性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肛门缺损修补术、直肠悬吊术、直肠良性肿瘤切除术、PPH术、TST术第三章 手术医师分级第五条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土生毕业2年以上者。(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土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四)主任医师第四章 手术医师分级及准入第六条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类手术。(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一级类手术。(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一级类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一级类手术。(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及其更高职称医师:可主持一级、类手术。第五章 手术审批权限第七条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各类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安全和质量的关键,原则上是逐级审批。1、一级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2、一级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核后报医务科审批。3、一级类手术:由科主任和医务科审核后报院长审批。第六章 手术过程管理规范第八条 凡需住院手术的患者,应做好手术前各项检查,明确诊断,选择好手术适应证后,方可决定手术,科室要严格遵照各级医师手术范围合理安排手术人员。第九条 手术前,负责医师填写好手术知情同意书(协议书),患者填写委托书者,可由被委托人签署。患者危重急需手术,但无行为能力且家属不在时,由科室报告院长,批准后方可手术,但病历中必须详细记录以便备查。第十条 凡住院施行的手术,手术前负责医师都要写好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并由上级医师阅批后签字。第十一条 各级医师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手术医师分级及准入”进行手术。第十二条 进修医师及学生参加的手术,必须有本院医师参加并负责进行指导,手术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均由本院医师负责。第十三条 参加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定,术前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后,方可手术。对违反制度以及不按无菌技术进行操作的医务人员,护士长有权停止手术,并根据情节及造成的后果追究个人责任。第十四条 手术中,术者和助手应密切配合。参加手术人员在术中对患者应高度负责,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在患者紧张状态下更应严格执行医疗保护性制度。台上会诊时,有关人员应随请随到,如发生意外,台上和台下医务人员要积极采取措施,由主刀医师负责组织抢救,并酌情请示上级医师或报告有关领导协助处理。手术当中主刀或助手发生意外(如晕倒等情况),由在场的最高职称人员决定替代人员。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缝合前,术者和助手应仔细检查术野内是否有活动出血和异物存留。手术结束,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手术情况做一全面严格检查。第十六条 患者手术后如病情允许,由手术室护士、负责医师一同送回病房。手术医师应开好术后医嘱,并向病房值班人员交待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