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温习习题.docx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复 习物距正立或像的性质实 像 或像的位置应用使像变大放 大 或物 与 像像 距VU 倒立缩小虚像的位置 . 与 f 关系U=U2fU=2ff u 2fU=f uf凸透镜成像情形总结:两个分界点:a、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b、成放大、缩小像分界点: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 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实像;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 不断;实像与虚像区分:口诀:(一般人不告知他)一焦分虚实,分正倒;二焦分大小;物近(与焦点的距离)像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虚 像同侧正;像距大于物距像放大,像距小于物距像缩小;第一类: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算或判定像的类型、位置、变化 1.在探究 “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试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好有一个小飞虫落在透镜 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A.变成了小飞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C.像的外形没有变化,只是比原先暗一些D.是小飞虫的像和烛焰像重合在一起2.在凸透镜成像现象中,以下说法错误选项()A 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B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D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3.某同学做“ 观看凸透镜成像” 试验,如下列图,P 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两倍焦距,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试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蜡烛放在A 点时,光屏上会成光明、清楚的像B蜡烛放在F 点时,光屏上会成等大、清楚的像C蜡烛放在F 点和 O 点之间,光屏上会成放大的虚像D蜡烛放在B 点时,光屏上会成光明、清楚的像4.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主轴上距透镜中心为 透镜的过程中2 倍焦距处,当该物体从这个位置沿主轴逐步远离()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A. 像始终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像距逐步减小C. 物与像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大D. 物与像之间的距离逐步减小5.一个焦距为 20 厘米的凸透镜,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离透镜 25 厘米处逐步到离透镜 55 厘米处的过程中()A. 像逐步变大 B. 像距逐步变大 C. 像逐步变小 D. 像距逐步变小6一 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 厘米时,它的像肯定是缩小的虚像(B)CA放大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7. 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图所示的A 、B、C 三处,这A时间屏上恰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当()A. 向右移动蜡烛B. 向右移动凸透镜C. 向右移动光屏D. 将蜡烛与光屏交换位置8.一物体离凸透镜24cm,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像;就此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可能为()A18cm B30cm C24cm D 10cm 其次类: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题9.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缘由是;该同学作适当调整 (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楚、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是;0 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下列图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楚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楚的放大的像,调剂的方法是 A. 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11. 孙丽小组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试验中,依次将蜡烛、 凸透镜、 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但无论怎样移动 光屏 ,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可能的缘由是什么?12. 如图, 在讨论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通过调剂, 此时在光屏上正好能出现清楚的烛焰的像,(1)这个像的特点是_;要想在光屏上重新找到像,应向 _移动(2)假如固定凸透镜的位置,把蜡烛稍向右移,_精品资料_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光屏;13. 小芳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试验中,把蜡烛、 凸透镜、 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楚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他可以进行怎样的调剂?14. 在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1)试验之前老师经常要求同学们在试验桌上用粉笔画一条直线,然后再在该直线上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花这始终线的作用是:;(2)在试验过程中,小明和小东同学在直线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凸透镜和蜡烛,均不能获得像;这其中的可能缘由是:像的正倒;( 3)某同学用了一只f=10cm 的凸透镜做试验,并记录了如下的结果:次数ucm Vcm 像的大小1 30 15 缩小倒立2 20 20 等大倒立3 14 35 放大倒立4 10 不成像5 8 放大正立分析表中的1、2、3 次试验的数据,可知:;分析表中的次试验数据,可知,物体在f 外成倒立的实像,在f 内盛正立的虚像;在第 5 次试验中,要看到虚像,必需从(选填“ 蜡烛” 或“ 光屏”)一侧往(选填“ 蜡烛” 或“ 光屏”)一侧看才能看到;15.小明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用装有 6 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 具座上并调整好;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1 当发光物体在 a 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就光屏上的像是_ ;2将发光物体由 a 点移动到 b 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此时透过透镜会观看到像,这个像肯定是 _(填 “ 实像 ” 或“虚像 ”);3 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看试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看,如下列图;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缘由;凸透镜成像小考卷1.从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我们可知,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是()A 、光心 B、焦点 C、二倍焦距 D、根本没有这样的点2.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选项()A.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C.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 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3.有一物体在凸透镜 5 倍焦距外的地方, 先让它沿着主光轴逐步移到 1.5 倍焦距处, 像的大小变化是()A 、从小变大 B、从大变小 C、不变 D、从小变大,再从大变小4. 如下列图,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楚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A B C D 5某同学做“ 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试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试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 16 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 4 厘米 Bf 8 厘米Cf 12 厘米 Df 16 厘米6. 在用光具座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4 所示,就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剂烛焰、 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 上; 3 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楚的倒立、_的实像 _ _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填光学仪器 ;图 4 7. 在图 l 中,凸透镜焦距为 lO 厘米, 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_厘米刻度范畴内移动 选填“60 -70 ” 或“ 大于 70”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 45 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在光屏上成像 选填“ 能” 或“ 不能” ;图 1 8. 小宇在做“ 凸透镜成像试验”过程中, 其试验装置的示意图见如图2 示,其中的a、b、c、 d、e 是主光轴上的点;F 和 2F 分别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和两倍焦点;_精品资料_ ··b 2F ·c ·F ··F 2F 图 2 第 5 页,共 6 页···a d e - - - - - -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1)在 a、b、c、 d、e 这五个点中,并(2)把烛焰放在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烛焰放在点上,所成的像最小;把烛焰放在点上,使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把烛焰放在点上,使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小宇做完试验后,又想用手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亮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 3 甲所示; 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耀,如图3 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楚的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如图丙中的哪一个?()图 3 9. 依据下表的数据可以推知,凸透镜的焦距f 应满意()序号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性质1 26 倒立、缩小的实像2 20 倒立、放大的实像3 6 正立、放大的虚像A6cm<f<26cm B.6cm<f<20cm C.10cm<f<20cm D.10cm<f<13cm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