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
-
资源ID:37587835
资源大小:19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
“卓越计划”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 二零一一年五月第 17 页“卓越计划”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一、工程领域简介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与普遍性的影响。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计算机,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光子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推动通信向全光化通信方向的快速发展,通信与计算机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与数字时代。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是信息与通信系统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工程领域。本领域主要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网络、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技术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培养目标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与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与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与工作作风。2. 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企业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并具有良好素养的专门人才。3. 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与现代技术手段。在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通信网设计与管理、信号与信息处理、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4. 掌握一门外语,掌握与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与心理素质。三、学制与培养方式1学制2年:“卓越计划”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卓越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采用“1+1”模式,1年在校学习,1年校企联合培养。校内完成主要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学习,校企联合培养期间完成企业课程、工程实践与专业学位论文工作。在第四学期的6月上旬提交学位论文,6下旬进行论文答辩。卓越硕士生一般不能推迟毕业,但若有特殊原因,例如课程重修、休学、论文问题等原因,本人申请并经导师与领导批准,一般可延长半年至一年,但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四年。2培养方式:卓越硕士生采用“三段式”培养方式,即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相结合,但在企业培养的时间不得少于十个月;学位论文的内容应来自研究生本人参与的实践项目。3学生来源:主要源于本科“卓越工程师”班推荐免试的硕士研究生与其他推荐免试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同时接收当年公开招考录取全日制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申请。4. 导师配备:卓越硕士生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实行“双导师制”。5. 培养流程企业学习阶段校内学习阶段本科“卓越班”推荐免试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其他推荐免试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公开招考录取全日制工程硕士申请学校、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合格课程学习第二学期入学报到后,校内导师指导按培养方案选课。第一学期课程学习,完成校内学分,学位课平均成绩达75分撰写学位论文完成课程7学分参与项目研发毕业授位论文答辩四、培养标准1 知识结构1.1人文知识学习哲学、社会学与管理科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培养工程硕士的人文精神、哲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实践。1.11 学习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知识,培育哲学思维、科学的方法论与正确人生价值观。1.12 了解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培育人文精神。1.13 熟悉工程管理的理论。1.2基础知识主要学习数学与物理知识:根据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特点及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有选择性地学习高等工程数学知识,提高科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工程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运用必要的计算软件,进行科学与工程的分析与处理。1.21 掌握坚实工程数理基础理论。1.22 掌握数学建模理论,数据采集分析理论与应用。1.3 专门知识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某个学科方向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延伸,学科与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与交叉的学科研究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1.31 通信与信息系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1.32 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与应用知识1.33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相关的理论1.34 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设计知识1.35 信息学科交叉学科知识1.4 工具性知识1.41外语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与基本的听说交际能力,以适应在本学科研究中查阅国外文献与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1.42计算机知识:至少掌握一种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一种数据库及其编程方式,同时还要求能够熟练运用操作系统及网络,能够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2 能力要求2.1 获取知识能力由于本领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高科技领域,特别强调具有不断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从书本、媒体、期刊、报告、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能够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的能力,而且善于自学、总结与归纳,从而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2.11 知识检索与获取课程学习2.12 企业学习阶段应用锻炼2.2 应用知识能力要求本领域的工程硕士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2.21专门课程学习:通过学习工程经济知识与企业开设工程应用技术,了解本领域技术标准、行业规定等。2.22企业阶段培养锻炼相关能力。2.3 工程实践能力要求本领域的工程硕士能够解决领域的新项目(如新产品、新工程等)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组织与实施等实际问题。2.31 通过专门课程学习,掌握应用技术原理与方法技巧。2.32 进入企业阶段培养锻炼相关能力。2.4 开拓创新能力要求本领域的工程硕士能够在企业技术发展中善于创造性思维、勇于开展创新试验、创新开发与创新研究。2.41掌握在复杂系统中发现并筛选出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方法。2.42主动汲取从结果反馈的信息,进而改进未来的设计方案。2.43创造性地发现、评估与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方法与技术,确定解决方案。2.5 组织协调能力要求本领域的工程硕士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技术洽谈与国际交流能力,能够高效地组织与领导企业实施科技项目开发,并能够顺利地解决企业科技开发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2.51通过专门课程学习,熟悉理论与方法技巧。2.52 进入企业阶段培养锻炼,掌握方法技巧。3 素质要求3.1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坚决维护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3.2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3.3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与工程伦理,能够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3.4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与环境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处理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保持平与的心理状态,善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五、实现矩阵 (见附件)六、专业领域研究方向1. 现代通信系统设计及应用2. 先进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3. 导航制导与雷达系统工程与技术4. 天线与微波技术5. 光电子与集成电路工程七、学分与课程设置1、学分:卓越硕士生培养采用学分制,额定学分为40学分;校内学习期间完成25学分,企业学习期间完成15学分(含教学课程7学分,工程实践、学术活动与学位论文等非教学课程8学分)。2、教学课程部分:校内完成学位课19学分,非学位公共课与限选课3学分,任选课3学分;企业负责的教学课程7学分;此外,学生可以根据兴趣与研究方向在校内研究生课程中加选一门课程。3、学位课:公共课7学分,数理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6学分。八、课程体系(主干课程)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公共课英语基础Intensive Reading for Postgraduates120考试全年人文学院必修英语视听说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Oral English60考试全年人文学院专业英语阅读Professional English Reading301考试全年人文学院英语学位考试Degree Examination for Postgraduates3考试春季人文学院自然辩证法Natural Dialectics181考试春季人文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362考试秋季人文学院数理基础课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 463考试秋季理学院选二门随机过程Stochastic Processes463考试全年理学院矩阵论Matrix Theory463考试全年电子工程学院工程优化方法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Optimal Design in Engineering463考试秋季理学院量子电子学Quantum Electronics463考试秋季技术物理学院现代光学Modern Optics463考试秋季技术物理学院高等电磁场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Theory463考试秋季电子学院数学物理方法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Physics463考试秋季电子工程学院专业课非线性电路与系统Nonlinear Circuit and System463考试春季电子工程学院选二门自然计算Natural Computation463考试全年电子工程学院数字信号处理(二)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463考试全年电子工程学院信息论基础(二)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463考试秋季通信工程学院宽带无线通信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463秋季通信工程学院信号检测与估值Signal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463考试春季通信工程学院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463考试春季计算机学院生物电磁学概论Conspectus of Bio-electromagnetics463考查春季电子工程学院现代信号处理Modern Signal Processing463考试秋季电子工程学院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EMC463考试秋季电子工程学院系统工程与系统集成System Engineering and Integration463考试秋季电子工程学院系统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ystem463考试春季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463考试秋季电子工程学院非线性信号与图像处理Nonlinear Signal and Image Processing463考试春季电子工程学院统计学习理论应用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463考试春季电子工程学院高等微波网络Advanced Microwave Networks463考试秋季电子学院电磁场数值分析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 463考试春季电子学院高等天线理论Advanced Antenna Theory 463考试秋季电子学院统计信号处理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463考试秋季电子工程学院阵列信号处理Array Signal Processing463考试春季电子工程学院红外成像与应用IR Imagery and Application463考试春季技术物理学院非学位公共课体育课PE200.5考试秋季体育部必修体育课PE200.5考试春季体育部限选课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实验Experiment of Large Scale ASIC452考查全年电子工程学院选一门通信系统综合实验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452考查全年通信工程学院混合信号专用集成电路设计Design of Mixed Signal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462考查秋季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s Course452考查春季电子工程学院DSP技术及应用实验DSP Technology and Experiment452考查全年电子工程学院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应用与实验The Principle, Application and Experiment of PLD452考查全年电子工程学院32位嵌入式系统实验Experiments for 32-Bit Embedded Systems 452考试全年电子工程学院雷达对抗实验Experiments for Radar and Radar Countmeansure462考查全年电子工程学院近场天线测量Near Field Antenna Measurements452考试秋季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系统设计实验Experiment in Electronic System Design452考查春季电子工程学院实习实践环节论文开题报告Commencement Report2考核第三学期企业必修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Enterprise Cultur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2考查第三学期企业工程应用技术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3考核第三学期企业中期检查Medium-Term Inspection2考核第四学期企业实践学习报告Practical Learning Report2考核第四学期企业论文答辩Thesis Defence2考核第四学期企业知识产权与专利文献撰写The Writing for Interllectual Property and Patent Document 2考核第四学期企业任选课在全校硕士生课程中选选一门说明: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卓越硕士生教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模式、教材、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详见附件(部分主干课程大纲)。 实习实践环节中的工程应用技术课程由企业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技术需要进行设计,内容应为前沿的科技发展与最新技术应用知识,不少于46学时。九、校企联合培养卓越硕士生培养采用“1+1”模式:第一年校内课程学习,第二年进入企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学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卓越硕士生接受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应完成15个学分(8学分的实践学分与7个课程学分)。在企业学习期间主要以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为主,初期主要是熟悉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了解企业的生产、研发、技术支持等工作。中后期将结合学位论文以研究为主,由企业与学校双方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制订详细、可操作的研究方案,结合企业与学校的所拥有的实验研究手段,按照研究内容与研究进度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在归纳总结研究结果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具体要求与流程详见卓越硕士生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十、国际化在培养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卓越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坚持外语教学不断线,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聘请外教加强英语听说读写的教学,增加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英语、英语文档写作与英语商务会话等教学内容。部分主干专业课程使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采用英语授课与双语授课。利用外国专家来校交流,针对性的为卓越研究生开设学术讲座。选择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卓越研究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优先参与有国际合作的项目研发。我校积极探索实践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模式,采取互认学分、联合授位的方式与国外高校进行合作培养。十一、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企业学习期间参与项目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与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与工作量,能表达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论文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或是某一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大项目中子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3、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规划(或工程)设计、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实用新型技术、应用软件技术、技术报告、工程(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等。4、对于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评审、答辩等要求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执行。十二、学位授予卓越硕士生学业结束时符合学校毕业要求的,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按学历教育研究生就业程序办理就业手续。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卓越硕士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制作的学位证书。卓越硕士生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卓越硕士生培养采用“1+1”模式:第一年校内课程学习,第二年进入企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一、校企联合培养的目标企业学习是卓越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学生熟悉企业需求、培养锻炼实际工程能力的核心步骤之,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把学生培育成为具有立志于工程事业的献身精神,具有全面素质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优良的工程职业道德,具有将最新科学与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创造潜能,具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管理与协调大型工程的领导潜质的复合型工程科技精英人才。A培养的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具有从书本、媒体、期刊、报告、网络等途径快速获取能够符合工程应用需求的信息,并善于自学、总结与归纳的能力。2应用知识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3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组织与实施等实际问题。 4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在工程技术发展中善于创造性思维、勇于开展创新试验、创新开发与创新研究。 5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技术洽谈与国际交流能力,能够高效地组织与领导实施科技项目开发,解决科技开发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B培养的素质: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表达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2. 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3. 具有身心素质与环境适应能力,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保持平与的心理状态,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4较强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领导能力。二、指导教师的聘任与职责卓越硕士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导师组成“校内导师组”与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导师组”联合指导。我们把这种导师指导方式简称为“一对一加组对组”,即每个学生均有具体对应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但同时也接受“校内导师组”与“企业导师组”其他导师的指导。提倡以班组形式组成企业学习实践小组开展卓越研究生的校企联合培养。这种派出形式与指导形式有利于保障联合培养的高质量,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1、校内指导教师的聘任与职责为保障指导教师队伍的质量与数量,具有丰富工程经验或主持过工程项目的我校学术型硕士导师均可聘为工程硕士校内导师。各学院可吸收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与有培养研究生经历的其他教师担任工程硕士校内导师。校内导师负责卓越硕士生培养全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包括指导选课、企业学习内容与形式安排、论文选题与中期检查、实习实践总结与成绩评定、项目研究、学位论文写作,以及其他质量监控工作。卓越硕士生在校内完成了基础课阶段的学习以后,校内导师应根据培养的需要就学生企业学习内容与形式做出安排,对企业学习实践的内容与环境进行把关,以确保联合培养的质量,进入企业后督促学生尽快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内容一般应结合学生参与的企业项目。企业学习期间,校内导师应积极与企业导师进行联络与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在外学习实践的进展情况。对于中期检查中出现问题的学生,校内导师应及时予以处理与调整,以保证学生的企业学习质量。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校内导师应要求学生在企业实践内容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指导学生将参与的企业项目内容与学位论文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校内导师应深入理解学校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论文类型要求,指导学生将相关内容总结成合适类型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审核、提交,以及答辩等工作也由校内导师按照学校要求主导组织。校内导师应主动配合校内导师组与企业导师组的工作,在工作需要时进驻卓越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企业一段时间,以进行必要的跟踪与指导工作。2、企业指导教师的聘任与职责联合培养企业一般应指派副高职称或相应资格以上、责任心强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本单位骨干员工担任研究生的企业(校外)导师。在企业期间,企业导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教育,按照联合培养协议,指导学生完成全部企业学习内容。企业导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制订在企业期间课程学习、实践计划,指导督促完成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实践总结报告,论文写作;具体负责企业期间学生对学习实践内容的理解、把握与实施效果;指导实践过程中相关项目的具体进展,解决项目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导师应经常与校内导师进行联络与沟通,以便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与实践上可能存在的实际困难。学生企业学习结束时,企业导师应按照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效果做出评价,协助校内导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成绩评定。企业导师应深入理解关于硕士论文类型要求,协助校内导师指导学生把实践的相关内容以适当的形式反映到学位论文中,指导学生撰写合适类型的学位论文。企业导师的责、权、利,应该在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中签署的各方予以保证。企业导师应主动配合企业导师组与校内导师组的工作。在必要时,应完成卓越研究生学习实践小组的相关课程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三、联合培养内容的安排企业学习与实践的内容是提高卓越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决定企业、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是否能够真正融合到一起的纽带。企业学习期间,研究生要了解现代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背景、研发流程与生产流程。在确定具体的实践内容时主要采取以下步骤:企业与学校(校内导师)共同协商一个工程领域的课题;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立项合同的形式,与学校(校内导师)研发一个具体的项目;安排学生到企业从事实际的产品调研、研发、调试、运行、生产、管理或服务等工作。在企业学习阶段培养主要以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为主,初期主要是熟悉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了解企业的生产、研发、技术支持等工作,中后期将结合学位论文,以研究为主。由企业与学校双方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制订详细、可操作的研究方案,结合企业与学校的所拥有的实验研究手段,按照研究内容与研究进度,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归纳总结研究结果并提交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完成15个学分,8学分的实践学分与7个课程学分均有企业负责实施。企业学习期间,建议的时间安排大致比例如下:时间/周计划内容课程安排第1-2周企业情况整体调研,产品工程制造流程,项目管理流程。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培训、2学分第3-5周在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工程,确定实践内容。 第6-25周根据工程项目要求,查阅文献资料,在校企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开题,企业导师指导进行相关技术学习,完成相应的源代码程序编写或硬件电路的设计。完成论文中期考核。听取不少于两次学术或先进技术报告;学习项目紧密相关工程技术课程、3学分 第26-40周修改设计方案,完成计算机仿真计算与分析,或者硬件电路的调试工作,获得实验测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优化设计方案。“知识产权与专利文献撰写”课程学习,2学分第41-48周完善设计方案,学位论文撰写,在此期间完成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文档撰写或结题报告,移交给企业导师或团队其他成员。提交实践学习报告与完成学位论文撰写。第49-50周修改学位论文,进行校企联合论文答辩。四、联合培养过程的管理学校针对卓越硕士生制定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管理规定(暂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外地实习期间医疗管理规定(暂行)等专门文件。在学校建立的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中,优先将学生派往与校内导师有科研项目协作的校外合作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在培养基地与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企业导师组成“企业导师组”,相应的校内导师亦组成“校内导师组”,形成“一对一加组对组”模式,每个学生均有具体对应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但同时也接受校内导师组与企业导师组其他导师的联合指导。校企导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广泛与有效的联系。校企导师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完成联合培养期间学生的指导与管理工作。联合培养期间要求学生按照管理规定及时完成“选题报告”、“中期检查”与“实习报告”。校内外指导教师要按照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与改进,以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使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与提高。为了保障卓越研究生能够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学位培养方式要求,结合我校学科实际特点,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导师可灵活安排学生的企业学习与实践节奏。条件允许下(如企业在西安且校企导师之间有密切项目合作)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选择部分在校内、部分在校外的实践模式,但企业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十个月,以保障联合培养的质量,。学生去企业学习之前应已制定以下协议:(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学院签署)(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习责任书(学生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人身意外保险由学校统一购买,医疗按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外地实习期间医疗管理规定(暂行)执行,其他方面管理规定按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管理规定(暂行)执行。联合培养研究生应切实按照要求完成企业学习任务,一般不能提前结束或中途改换企业。确有理由需要调整的,应提出申请,由校企导师与企业管理部门签署意见,报研究生院批准备案。企业学习流程学院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研究生院备案提交学位论文论文答辩,申请学位企业学习结束,提交实习报告,撰写学位论文选题确定后六个月内提交论文中期检查二个月内提交论文选题报告学生认真阅读联合培养相关规定学校部门登记,统一购买保险学生填写实习责任书,一式三份进入企业学习,确定企业导师五、联合培养质量监控为了保证卓越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各学院应逐步建立与完善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学校引导,学院共抓,导师监督,学生自查”的联合培养实践教学格局。各学院与校企导师应避免将联合培养卓越研究生的环节变成隐性的提前就业,使学生成为企业的简单劳动力,从而使其工程应用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锻炼。学校与联合培养企业签署协议,合作企业中应建立长效的联合培养与管理机制,在实践环境建设、联合培养内容设计与学生生活补贴等方面有持续的、均衡的投入,合作企业对企业导师的工作绩效建立评价机制,以强化企业导师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导师的业务水平,改善对学生的指导效果。我校根据教育部指导精神,出台相应管理规定严格规范联合培养流程,对于每个培养环节在管理系统内设置截止时间,如某环节没有按时完成则不能进入下一环节。卓越硕士生进入企业后,校企导师应督促研究生按时间节点完成校企联合培养管理、中期检查、实践学习报告与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开设相应课程并按时提交成绩。我校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多次研讨,制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各类论文的标准(分优秀、合格两档,每一子项均有量化标准)。建立严格的论文评审答辩流程,首先校内外导师组将组内学生提交的论文逐类逐项量化打分,进行初审提出修改意见;初审通过后送两位校外专家进行盲审,不合格将不允许论文答辩。我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将对联合培养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不定期派出专家与工作人员到联合培养企业调研,定期组织校企导师、学生代表座谈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与改革卓越研究生培养工作,逐步建立卓越硕士生联合培养质量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