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西方经济.doc

    • 资源ID:37588744       资源大小:10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经济.doc

    判断题:×1.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2.分析个别需求比分析市场需求更重要。3.在相同情况下,消费者需求曲线较市场需求曲线陡峭。×4.同情况下,厂商供给曲线较市场供给曲线平坦。×5.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6.均衡价格一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7.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8.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9.陡峭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小,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大。×10.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曲线上个点的需求弹性系数相等。×11.如果需求曲线不是一条直线,则曲线上不可能存在需求弹性相等的两点。×12.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13.某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14.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15.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1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0,则这种商品是一般正常商品。17.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8.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19.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20.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21.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22.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23.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24.价格下降时,吉芬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25.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26.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27.生产扩展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点的集合。×28.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端。×2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30.在长期中无所谓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31.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平均成本。×32.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3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34.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35.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曲线向左下方倾斜。×36.算线与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37.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38.均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少。×39.如果企业没有利润,其就不应该生产。40.在任何时候,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该生产。×41.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边际成本曲线。×42.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43.三级价格歧视比一级歧视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要大。44.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企业。×45.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46.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47.折弯的需求曲线是当一个寡头垄断企业要提价时,其竞争对手也提价所形成的一条曲线。48.只要总收益大于总的变动成本,企业就可以生产。×49.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场。50.折弯的需求曲线使边际收益曲线一分为二。51.尽管寡头垄断企业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但是这并不表明这类企业之间不会发生尖锐的价格冲突。×52.根据不同需求量所指定的价格,是一级价格歧视。×53.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54.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5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56.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57.劳动的供给与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直接劳动的供给。58.利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重,利息率与资本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59.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60.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61.外部经济说明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62.由于垄断会使效率下降,因此任何垄断都是要不得的。63.在垄断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对其进行控制,其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同时兼顾公平。×64.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与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65.产生逆向选择时,政府不一定都需要进行行政干预,其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与有力措施加以排除。×66.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67.公共物品必须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68.科斯主张用产权明确化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69.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70.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71.西方经济学家在消费理论中,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与消费关系的。72.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7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与一定等于1。×74.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75.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76.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77.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与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78.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地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79.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80.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81.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82.在一般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与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减少需求导致不会减少国民收入。83.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84.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85.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向的曲线。86.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87.当其他因素不变是,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88.有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89.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90.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91.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92.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93.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94.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95.周期性失业就是有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96.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97.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98.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与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99.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100.若1992年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2年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2年到2002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101.通货膨胀率低,就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10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有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结构总水平的上涨。10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104.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105.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通货膨胀与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106.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107.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108.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它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109.公共财政具有非营利的特点,因此不必讲究效益问题。×110.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调控职能。111.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与减少税收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112.按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时,转移支付也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113.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与税收,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表达为数量上的增减变化。11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115.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116.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为1.×117.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118.制度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积极的不稳定。119.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120.“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121.当积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122.财政赤字成为西方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普遍现象。12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货膨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124.凯恩斯的后继者们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不断地进行了修正。×125.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越少。126.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127.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愿望。×128.存款乘数就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金率之比。×129.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130.货币政策的选择就是通过改变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量达到政策目标。×13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是有政府制定的,目的在于调节经济。132.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与利息率的提高。×133.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134.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货款量。×135.提高再贴现率会使信贷规模下降,政府债券与股票价格上升,这必然使投资增加,从而使GDP减少与失业增加。×136.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较为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137.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较为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138.减税一定能够带来消费与投资的增加,从而使GDP增加。×139.从政策作用强度看,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与货币政策中的贴现率政策的作用较猛烈。14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包括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141.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与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142.利用汇率,只能对各国金融资产的价值进行比较,从而使国际经济交易与国际支付得以实现。×143.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144.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145.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增加进口。146.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147.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其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148.人力资本理论虽然没有解释列昂惕夫之谜,但发展了资源禀赋理论(HO模型)。×149.当边际消费倾向等于边际进口倾向时,乘数为0.×150.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151.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高,则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影响就越大。×152.进口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出口是国民经济的漏出因素。153.由于进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所以净出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减函数。×154.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155.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成同方向变动。156.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名词配伍:1需求规律: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2供给规律: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3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4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6、预算线:是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组合的线。7、总效用:是消费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与。8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9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10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1.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1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3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与干扰的市场结构。 14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与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15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与销售的市场结构。16. 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17利率: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18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19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20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2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22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23总需求: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24总供给: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25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与的百分比。26通货膨胀:一般是指产品与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27. 滞胀: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的现象称为滞胀。28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与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与国民收入的政策。29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30.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的倍数关系。31.转移支付乘数:是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2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与。33.再贴现:通常市场经济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34.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债券,从而影响利率与货币量的措施。 35.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经济开放度=进口/GDP×100%36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简答题: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图形见P24) (1)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2)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2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图形及影响因素。(1)含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2)图形(图形见P3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一般指高档消费品。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与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与,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与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3)影响因素:购买欲望;可替代程度;用途的广泛性;使用时间。(4)计算公式: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与。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与。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4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从图上可知,无差异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1)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3)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一条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限制支出或收入一定,即 PxQx+PyQy=M 。 消费可能线随着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收入一定时,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最大。条件是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5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1)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品的边际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的。 (2)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MP>0 时, TP 上升; MP=0 时, TP 最大; MP<0 时, TP 下降。 AP 与 MP 相交于 AP 的最高点,相交前, MP>AP ;相交后, MP<AP 。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是 AP 达到最大至 TP 达到最大这一区间。6等产量曲线的特征。(图形见P85)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其特征表现在:(1)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2)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3)一个平面图中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能相交。7等成本线的特征。(图形见P89)(1)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两种不同数量生产要素组合的曲线,如果资本与劳动的价格分别为PL、PK,资本与劳动的投入量分别为L与K,总成本为C, 那么C = PLL + PKK。(2)只有等成本线上的点所表示的要素投入组合是能够实现的劳动与资本数量的最佳组合。(3)两种要素价格同比例变动,引起成本线平行移动;当只有一种要素价格变化时,等成本线就会发生旋转。8.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线。(图形见P109)(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单个厂商在市场中面对的一是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2)厂商平均每出售一个单位产品多得到的收益即平均收益与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即边际收益与价格相等,即AR=MR=P。可见,厂商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线是重叠的。9、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包括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在市场中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与需求曲线d重叠。(1)短期均衡 (图形见P110)短期均衡的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与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0;3)供给大于需求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4)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平均变动成本,此时存在亏损,但仍生产;5)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一旦形式转好,可立即投入生产。6)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必须停产。总之,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 (2)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是超额利润为0,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1)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至消失;2)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所以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或MR=AR=LMC=LAC=SMC=SAC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LMC=SMC=AR=LAC=SAC 。 10完全垄断市场的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图形见P117)(1)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所以垄断者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且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所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2)厂商的平均收益线随产品销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与需求线重叠;而边际收益线递减且在每一销量下,都小于平均收益,位于平均收益线的下方。这是因为在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的条件下,市场价格即平均收益才能不断下降。11.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1)短期均衡 短期有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0;3)供给大于需求,超额利润为负;4)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生产比不生产好;5)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停产。均衡条件是MR=MC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   (2)长期均衡 在 LMC=MR 时,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同时,厂商在实现长期均衡时,也实现了短期均衡。其均衡条件为 LMC =SMC=MR 。12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这是因为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13外部性及解决对策。(1)所谓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2)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不经济,最终都将造成资源配置不当,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3)解决外部性的对策主要有:征税与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家庭或厂商,政府应该征税,对造成外部经济的家庭或厂商,政府应给予补贴;企业合并;明确产权。14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图形见P221 222)短期消费函数为 C=C 0 +bY ,长期消费函数 C=bY 。因此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其中 C 0 是自发消费, bY 是引致消费。15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作用发挥的条件及其计算公式。 (1)投资乘数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当某一个部门投资增加,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使其他部门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导致这些部门投资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最初自发投资增加量的数倍。同理,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也成倍减少。 (2)投资乘数的作用表达为: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与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减缓发展过热。(3)乘数发挥作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除此之外,还会受到一些具表达实条件的限制:如果投资品部门与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的存货、外国商品,乘数作用将缩小;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 在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16、总需求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原因在于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以提高价格水平为例:(1)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反之,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2)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持有的货币及资产的价值降低,消费水平降低,总支出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3)价格水平上升,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引起税收增加与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总支出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17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在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总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 ab 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 由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总供给。 短期总供给曲线 bc 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由于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又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 cd 线,垂直于横轴,表明价格变动,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18失业的含义、种类及对经济的影响(1)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衡量失业有两个指标:失业人数与失业率,其中失业率一般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与的百分比。(2)失业按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周期性失业。(3)失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与社会损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高度负相关关系,即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便比潜在GDP低2.5%;从社会方面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19通货膨胀的成因(种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可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通货膨胀的类型从物价上涨率角度:分为温与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从市场机制作用,可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与抑制的通货膨胀;从人们的预料程度,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从其形成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达在:收入分配效应;名义税制下的实际收入的变动;财富分配或转移效应:对抵押合同与养老金合同的影响;对借债合同及有关合同的影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20财政政策的内容(1)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与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与公债等。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劳务与物品的支出。如购买军需品,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持治安支出。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与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投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与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 (2)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与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减少税收(主要是降低税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与减少转移支付,以及增加税收(主要是提高税率)。21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作用如下:(1)在税收方面,累进制的自动稳定机制可以很好的减缓经济波动;(2)在转移支付方面,能够影响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从而有利于减轻总需求的波动;(3)在农产品支持价格方面,政府按支持价格制度给予补贴,避免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总需求。总之,在经济扩张时期,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助于缓与经济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但是,自动稳定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22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 (1)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给量。 (2)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23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1)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到中央进行再贴现。(2)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再贴现利率与贴现条件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及放宽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及严格再贴现条件,市场中货币流通量减少。24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用(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2)调节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与放松贴现条件以及降低准备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与苛刻贴现条件以及提高准备率。 25资源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与他的学生俄林提出。赫认为:两国要发生贸易需具备的条件-两国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的程度有差别;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俄认为:同一产品在不同区域价格不同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产品价格是由所耗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要素价格则由要素的供求状况决定。成本优势带来的价格差别必然导致贸易关系的建立。他们都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本国资源丰富的产品,进口稀缺的产品。人们称这一理论为赫-俄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它与相对优势理论的重要差别是,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以一般的均衡理论为基础,把相对优势换成比较优势。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与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 解:(1)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QD=QS也就是 14-3P=2+6P解得 P=4/3 Q=10 (2)需求价格弹性 ED=-Qd/Q÷P/P=-Qd/P×P/Q=-(-3) ×4/3/10= 4/10 = 0.4 需求供给弹性 ED=Qs/Q÷P/P=Qs/P×P/Q=6 ×4/3/10 = 4/5=0.8 答:均衡价格为10,均衡时的需求弹性为0.4,供给弹性为0.82、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与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与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与Y各多少? 解:均衡时Px+YPy=M 将Px=2,Py=5,M=270代入有2X+5Y=270(1) 因为:边际替代率为MRSxy=-dy/dx,MRSxy=MUx/MUy=Px/Py 所以-dy/dx=Px/Py - dY/dX = MRS = PX/PY -(-20/Y)= 2/5 整理解得Y = 50代入(1)式可得 X =(270-5*50)/2=10 答:均衡时张某将消费X为10,Y为50。 3、若消费者张某消费X与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与Y的价格分别为Px =2元,Py=5元,求:(1)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张某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经济.doc)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