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docx
精品_精品资料_山东省青岛市 2022 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挑选题每题2 分,共 18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以下做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公共场所吸烟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 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的上的小铁钉【分析】 结合生活常识和相关的物理学问,可对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做出判定,找出正确的做法【解答】 解:A 、在公共场所吸烟, 会危害自己的他人的健康,是不文明的做法, 故 A 错误.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简洁引发火灾,酿成大错,故B 错误.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简洁使同学受伤, 也不利于团结, 属不文明行为, 故 C 错误.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的上的小铁钉,利用了磁铁的磁性,是很好的做法,故D 正确 应选 D 【点评】此题主要从物理学的角度,考查了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做法的熟悉,表达了思想训练的内容,属常识题2. .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 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 牛顿 D 焦耳【分析】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试验测出来大气压值,这就是闻名的托里拆利试验【解答】解: A 、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A 符合题意.B、阿基米德发觉了阿基米德原理故B 不符合题意.C、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 不符合题意.D、焦耳用试验验证了焦耳定律故D 不符合题意 应选 A 【点评】多明白物理学史对培育我们学习物理的爱好是有帮忙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 在学习中应留意3. .以下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坦克装有履带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适【分析】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肯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肯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肯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肯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A 、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肯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的面的压强,故 A 不符合题意 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压力肯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爱护路基,故 B 不符合题意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是在受力面积肯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对木柴的压强,故 C 符合题意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适,是在受力面积肯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故 D 不符合题意应选 C【点评】 把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把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把压强学问应用到生活中B 匀速直线运动非晶体的凝固D4. .以下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A C晶体的熔化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分析】 分析图象, 确定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然后依据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定【解答】解: A 、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错误.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上升,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 错误.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 正确 应选 D 【点评】 依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常见的出题方式,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熟悉,从图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5. .以下作图中,错误的选项是A B动力 F1 的力臂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CD 平面镜成像磁体的磁场【分析】 1依据力臂的画法进行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段.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成的像为虚像,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4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 极出,回到 S 极【解答】解:A 、反向延长得出力F1 的作用线,从支点作作用线的垂线,得垂足,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 L 1,如下图,故 A 错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B、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斜面对上和摩擦力沿斜面对上的作用,三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故B 正确.C、物体成的像为虚像,用虚线画出,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C 正确.D、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 极出,回到 S 极,故 D 正确 应选 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平面镜成像的画法以及磁感线的方向, 属于基础题目6. .以下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学问中,正确的选项是A 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由于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是由于发生了扩散现象 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由于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D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由于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稳【分析】 1通过运发动质量、速度、所处高度的变化来分析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章的运动.3对于流体来说,流速大,压强小.4据二力平稳的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来确定选项是否正确【解答】解:A 、运发动在从高处滑下的过程中,由于他所处的高度降低,所以他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快,故A 错误.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即是由于发生了扩散现象, 故 B 正确.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由于窗外流速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窗帘向外飘,故C 错误.D、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由于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相互平稳,故D错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应选 B 【点评】此题考查了动能、势能的转化、分子运动论、压强和流速关系的懂得和平稳力的判定,是一道综合题7. .假设小雨乘坐 “蛟龙号 ”潜水器下潜到水下3000m 深处,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B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步增大C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D潜水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步增大【分析】 1潜水器自身配有特的的发电系统.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肯定时,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即 p=液gh.3干冰用作冷藏食物,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4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运算公式为F 浮=液gV 排【解答】解: A 、潜水器自身配有特的的发电系统,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故A 正确. B、海水的密度肯定,潜水器下潜过程中,所处的深度不断增加,依据p=液 gh 可知,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步增大故B 正确.C、干冰用作冷藏食物,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此性质在水下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故C 正确.D、海水的密度肯定,潜水器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依据F 浮=液 gV排可知,浮力不变,在露出水面连续上浮的过程中排开海水的体积不断变小,依据F 浮=液gV 排可知,受到的浮力逐步变小,所以,潜水器上浮过程中浮力先不变后变小故D 错误 应选 D 【点评】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特点、阿基米德原理、升华现象等学问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把握基础学问即可正确解题8.通过一根电阻丝的电流为2A ,通电 1min 产生了 2.64×104J 的热量,它的电阻是A 66 B 6600C 110D220Rt 求出电阻丝的电阻【分析】知道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1min 产生的热量,依据Q=I 2【解答】解:由 Q=I 2Rt 可得,电阻丝的阻值: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R=110应选 C【点评】此题考查了焦耳定律的敏捷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9 .以下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选项是A 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B争论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 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D争论牛顿第肯定律时,在斜面小车试验基础上,通过抱负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分析】 第一对选项中的每个探究过程或争论方法进行分析,明确采纳的详细方法, 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 A 、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即利用了比值法定义的,故A 错误.B、争论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故B 正确.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利用法, 故 C 错误.D、争论牛顿第肯定律时,在斜面小车试验基础上,通过抱负化推理得到结论,这是利用的科学推理法,故 D 错误.应选 B 【点评】 对物理试验或物理规律争论常常采纳的方法要留意积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以应用二、不定项挑选题每题3 分,共 12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漏选得 1 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 分10以下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无关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和的倒数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肯定产生电流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D肯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上升时吸取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上升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分析】 1响度跟振幅、距声源的远近有关2依据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进行分析.3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质量是1 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或降低1所吸取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解答】解: A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 正确.B、由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故B 错误.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不肯定产生感应电流, 只有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能产生感应电流故C 错误.D、质量是 1 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或降低1所吸取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故D 错误应选 A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了声音三个特点的影响因素、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电阻的特点等,此类型题是中招的热点11. 以下学问结构中,正确的选项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BCDA 【分析】 1依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判定.2依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判定.3据做功和热传递转变内能的方式上分析即可判定.4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即可判定【解答】解: A 、依据力与运动关系可知当物体受力受平稳力作用或不受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运动状态不变.受非平稳力时,其运动状态转变,故A 错误.B、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节点,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路径有多条,有节点,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故B 正确.C、做功转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热传递转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故 C 正确.D、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2f u f 时,成倒立放大实像,故D 错误. 应选: BC【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力关系、串并联电路的区分、 转变内能的方法的区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判定,是一道综合题12. 如图,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物体 A 的体积为 V ,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 另一端与 A 连接当容器中的水深为h 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物体A 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以下判定错误的选项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 ghSB物体 A 的密度 A 的求解思路是 A=mA=GA=F 浮F 浮=水 gV 排V 排=V C假设在 A 上加放重为 GB 的物体 B ,A 恰好浸没此时弹簧对A 的支持力 FN=GA+GBF 浮=F 浮+GB 水 gV=水gV+G B 水 gV=G B 水 gVD假设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 完全浸没 V 排F浮=水 gV 排弹簧对 A 的拉力 F=mA gF 浮【分析】 1已知容器中的水深为h,利用 p=gh 可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然后利用p=可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物体 A 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利用 GA =F 浮可求得物体 A的密度.3在 A 上加放重为 GB 的物体 B,A 恰好浸没 此时弹簧对 A 的支持力 FN=G A+GB F 浮.4假设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 完全浸没,弹簧对A 的拉力 F=F 浮 G【解答】解: A 、已知容器中的水深为h,就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gh,由 p=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水 ghS,故 A 正确.B、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物体A 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说明物体漂浮,GA=F 浮, 就物体 A 的密度 A 的求解思路是A =mA=GA=F 浮F 浮=水gV 排V 排=V ,故 C正确.C、在 A 上加放重为 GB 的物体 B ,A 恰好浸没此时弹簧对A 的支持力 FN=GA+GB F 浮=F 浮+GB 水 gV=水 gV+G B 水 gV=G B 水 gV ,求解思路正确,故C 正确.D、假设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 完全浸没, 此时浮力大于重力,就弹簧对 A 的拉力 F=F浮GA=F 浮 mAg,故 D 错误 应选 D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点评】此题考查密度的运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运算,此题难度较大,解题时肯定要认真认真13. 依据表格中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表一物质 密度/kg.m 3 长 1m,横截面积 1mm2 的导线在 20 时的电阻值/铜8.9×1030.017铁7.9×1030.096铝2.7×1030.027表二车型在平直高速大路上安全行驶的最高速度/km.h1夏利100捷达120桑塔纳120A 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右托盘中,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B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拉力所做的功W 与提上升度 h 的关系图象如图,就图线 a 表示的是铁块C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在电阻相等时铝线较长D在平直高速大路上,夏利和捷达轿车依据表二中的速度匀速行驶相同的时间,假设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2:3,就牵引力之比为4: 5【分析】 1由表一可知铜和铁的密度关系,依据m= V 比较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的质量关系,然后判定天平指针的位置.2依据 W=Gh=mgh= Vgh 可知,提升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上升相同高度时,密度大的拉力做的功多.3由表一可知 “长 1m,横截面积 1mm2 的导线在 20 时的电阻值 ”的关系, 依据其它条件相同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比较两者长度关系.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4由表二可知,两车的行驶速度,依据P=Fv 求出两车牵引力之比【解答】解: A 由表一可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由=的变形式 m=V 可知,铜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 两者分别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右托盘中,就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故A 错误.B. 由表一可知, 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 由 W=Gh=mgh= Vgh 可知, 提升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上升相同高度时,提升铁块时拉力做的功多,由图可知图线a 表示的是铁块,故B 正确.C. 由表一可知,长1m,横截面积 1mm2 的导线在 20 时铜的电阻小于铝的电阻,就在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中电阻相等时,铜线较长,故C 错误.D. 由表二可知, v 夏利=100km/h ,v 捷达=120km/h ,且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2:3,由 P=Fv可得,两车牵引力之比=×=×=,故 D 正确应选 B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 做功公式、 功率公式和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应用, 从表格中猎取有用的信息和公式的敏捷应用是关键专题一:光与热 14 题 7 分, 15 题 5 分,共 12 分14回忆试验和探究请将以下试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表格时间 /min01234567温度 /9092949698989898结论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98 不变方法 试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说明水吸取热量的多少, 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问题 再增加烧杯、 红墨水和滴管, 可验证 “热运动和温度的关系 ”.分别在质量相等的30 、50 、80 的水中滴入等量红墨水,观看水的颜色变化快慢设计记录表格: 试验次数 123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如图,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 射到 O 点,把纸板 NOF向后折,在 NOF 面上不能填 “能”或“不能 ”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试验分析法如图, a、b 是两只相同的蜡烛,当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 b 换上光屏,光屏上观看不到像,说明a的像是虚像填 “实像 ”或“虚像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过程方法问题 结论【分析】 1液体沸腾的特点是:沸腾过程中吸取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的温度为该液体的沸点.该试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热的多少,所运用的方法是转换法.2在光的反射中,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显现在光屏上【解答】解: 1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水沸腾过程中,吸取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 98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热多少,运用了转换法.2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F 转过肯定的角度后,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F 上就无法出现出反射光线了,因此这个现象说明白: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通过试验验证, 因此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试验分析法由于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 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说明 a 的像是虚像故答案为: 198.加热时间的长短.2不能.同一平面内.试验分析.虚像【点评】 此题考查同学关于液体沸腾试验的懂得和把握,仍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试验以及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15. 运用学问解决问题:1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由于水中的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水中鱼的虚像在其上方填 “上方 ”或“下方 ”2请画出图 1 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3如图 2 是 200g 冰的熔化图象,它在CD 段吸取的热量是多少?请写出运算过程【分析】 1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偏高, 变浅了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转变3已知物质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取的热量,利用吸热公式Q 吸=cm t 可求得吸取的热量【解答】解: 1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因此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位置叉去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下图:3200g 冰在 C 点已经全部熔化成水,此时质量不变,仍是200g=0.2kg ,CD 段是水的吸热升温过程,就水在 CD 段吸取的热量 Q 吸=cm t=4.2×103J/kg . ×0.2kg ×10 =8.4×103J,故答案为: 1远离.下方.2见上图. 3它在 CD 段吸取的热量是 8.4×103J【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特殊光线的画法和热量的运算,解答3的关键是明确 CD 段是水的吸热升温过程,运算是要用水的比热容,而不用冰的比热容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专题二:力与运动共2 小题,总分值 17 分, 16 题 11 分, 17 题 6 分16. 回忆试验和探究请将以下试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表格图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象铝块m/gV/cm 3出铝块的m V图象110215330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问题争论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饮料的密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间接测量法他的试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用量筒测出饮料的体积V . 把饮料从量筒倒入空烧杯,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1. 代入公式 =求出饮料的密度测出的饮料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填 “偏大 ”或 “偏小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 小雨猜想: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有关 想过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了如下试验: 程 如图甲, 用弹簧测力计以速度v1 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1. 如图乙,在木块上加放砝码,以速度v 1 重做上述试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 如图丙,转变拉动速度,以速度v2 重做上述试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 发觉: F1 F2 =F3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程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试验反对得出结论 序作 画出图甲中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 图问题 把一个钢笔帽竖放在静止的木块上,突然向右拉动木块, 发觉钢笔帽向左倾倒填争论 “向右 ”或“向左 ”,这说明物体具有惯性【分析】 1密度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依据表中数据可画点描线.在试验中通过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进一步求出其密度,属间接测量法 依据测量的步骤次序可分析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试验中,明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运动的速度等无关.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力的示意图.最终,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先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答】解: 1表格图象:依据表中数据,先画点再描线,并标注相应的物理量、单位和数据,图象如下结论:由图象和数据均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即二者成正比 问题争论: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饮料的密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间接测量法依据测量步骤,将测量数据代入公式可得,饮料的密度:=由步骤次序可知,将饮料从量筒倒入烧杯中时,会在量筒中有残留,使质量的测量值偏小, 所以测出的饮料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2过程:依据试验现象和结果可知,F1 F2=F 3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程序: 依据探究试验的一般环节可知,小雨经受的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试验反对得出结论作图:图甲中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二者是一对平稳力,如下图问题争论: 把一个钢笔帽竖放在静止的木块上,突然向右拉动木块,钢笔帽由于惯性,仍保持原先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发觉钢笔帽向左倾倒故答案为: 1见上图.相同.间接测量法.偏小.2无关.错误的.猜想假设.见上图.向左【点评】此题考查了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以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两个试验, 包括试验中的作图、数据的分析,方法的运用,公式的运用,误差的分析,以及应用和拓展等,有较强的综合性,表达了对我们才能的考查17. 运用学问解决问题:1如图 1,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B 和阀门 D ,再打开阀门A,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相平时,打开阀门 C,船驶入上游2如图 2, 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的面上静止请画出物体A 的受力示意图3如图 3,轻质杠杆的 OA :OB=4 : 1放在水平的面上的物体甲的重力G 甲=125N ,底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面积 S 2甲=1 ×10m2. 当杠杆水平平稳时,物体甲对的面的压强p甲=1×104Pa,就物体乙的重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力 G 乙=100请写出解题思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分析】 1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当连通器中的液体不流淌时,液面会保持相平,船闸工作过程中,闸室分别跟上游和下游形成连通器,用来调剂水面落差,使船通行2要先分析出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点都在重心上,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支持力等于物体 A 的重力加上物体 B 对 A 的压力3第一利用 p= 求出杠杆水平平稳时,物体甲对的面压力,然后依据压力、重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求出物体甲对杠杆的拉力,再利用杠杆平稳条件运算物体乙的重力【解答】解: 1当船从下游驶向船闸时,先打开阀门B,此时闸室与下游组成连通器, 闸室内的水通过阀门B 流出,水面相平常,打开下游闸门D,船进入闸室.进入闸室后,关闭阀门B 和闸门 D,打开阀门 A,此时上游与闸室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通过阀门 A 流向闸室,水面相平常,打开上游闸门C,船平稳的驶向上游,再关闭阀门A和闸门 C2对物体 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 共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物体B 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并且重力与压力之和等于支持力,物体A 受到的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G. 的面对物体 A 的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符号为 F 支.B 物体对 A 的压力从重心竖直向下 画,符号为 F 压如下图:3解题思路:第一利用 p=求出杠杆水平平稳时, 物体甲对的面压力, 然后依据压力、 重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求出物体甲对杠杆的拉力,再利用杠杆平稳条件运算物体乙的重力依据 p=可得,杠杆平稳时,物体甲对的面的压力:压F=pS=1 ×104Pa×1×10 2m2 =100N,就物体甲对杠杆的拉力为F1=G F 压=125N 100N=25N , 依据杠杆平稳条件可得:F1×OA=G ×OB ,由于 OA : OB=4: 1,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所以, G=4F 1=4 ×25N=100N 故答案为: 1A .相平. 2见解答图. 3100【点评】此题考查连通器原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压强公式、杠杆平稳条件的应用,同时考查力的平稳,依据力的合成得出物体甲对杠杆的拉力大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专题三:电与磁共2 小题,总分值 14 分, 18 题 10 分, 19 题 4 分18. 回忆试验和探究请将以下试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过程 如图,闭合开关,导体ab 向右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据此原理可以制成电动机问题 为使试验现象更明显, 假设把导体换用轻质塑料棒,试验不能 填 “能”或“不能 ”争论胜利,由于塑料棒是绝缘体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路请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表格 第 3 次试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请读出丙填在表格中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结论在 电阻肯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R=10 次数123U/V I/A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问题争论为试验多次测量, 假设没有滑动变阻器, 仍可以通过转变串联电池的个数来转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此试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多次试验测量求平 均值减小误差【分析】 1 由试验现象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导体棒受到了力的作用,并知道这就是电机的原理 简洁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的等.不简洁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2依据灯泡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把灯泡、电流表、开关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已知电压表选0 3V 量程,分度值为 0.1A ,依据指针位置即可读数.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掌握电阻阻值不变, 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试验中应用了掌握变量法.认真分析试验数据即可得出结论为试验多次测量, 假设没有滑动变阻器,可以通过转变串联电池的个数来转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测定值电阻阻值的试验中,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解答】解: 1 如下图装置中,当开关S 闭合后,会看到导体ab 在磁场中运动力是转变运动状态的缘由,物体运动说明它受到了力,而这力只能是磁场供应,由于导体受到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让线圈不停的转下去,这就是电动机的原理 由于塑料棒是绝缘体,绝缘体不能导电,所以,假设把导体换用轻质塑料棒,试验不能胜利由表中试验数据可知:在电阻R=10 时,=10,=10,=10 ,2电压表应选0 3V 量程,把灯泡、电流表、开关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实物电路图如下图已知电压表选0 3V 量程,分度值为 0.1A ,依据指针位置可知,此时电压为2.6V , 由此可知:在电阻肯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为试验多次测量, 假设没有滑动变阻器,仍可以通过转变串联电池的个数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