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展览馆建筑设计.ppt
小型展览馆设计,所谓展示建筑,就是能够容纳展览活动的建筑场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展示建筑越发成为文化活动的信息载体。涉及的建筑类型包括: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博览会建筑及媒体中心等,还包括大型综合建筑中具有展示功能的建筑单体。,伦敦水晶宫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 二、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 三、建筑造价大为结省; 四、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五、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六、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质量,其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世界上最大的展览中心是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米兰RHO展览馆航拍,米兰CITYLIFE,概念简述,展览类建筑 博物馆: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技术、研究性因素)。 展览馆:展示临时性陈列品的公共建筑。通过实物照片、模型、影视等手段传递信息,促进交流与发展。大型展览馆结合商业及文化设施成为综合性建筑。 规模(三类) A类:3500015000m2,展览面积<1/3 B类:800025000m2,展览面积<1/32/3 C类:8000m2以下,展览面积较高。 陈列馆:主题性较强(乡土馆、民俗馆、名人馆、美术馆、科技馆),规模相对较小。,设计背景,(1)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增加提供一个传承文化及交流的场所 (2)建筑师(设计者)所扮演的角色参与设计(不够)前期策划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展览类建筑的功能及流线及空间组织手法(每一组都要涉及该项内容); 2.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包括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气候特征等方面; 3.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可能达到的不同的物理及艺术效果; 4.建筑形体塑造及建筑外部环境的处理; 5.常见建筑结构及建筑构造类型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6.展厅的采光设计(包括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 7.展厅内的布展方式、展览内容与空间尺度。,展览馆的人流集散量大,选址和总平面布置的要求是: a展览馆址宜选在城市内或城市近郊交通便利的地区。 建筑覆盖率宜在40%-50%左右; b 建筑内展览的区域一般位于入口层,便于展品 运输和人流集散; c 必须留有大片室外场地,以供展出、观众活动、临时存放、停车及绿化需要,并应有室外陈列场地。 d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方便又互不干扰。建筑层数一般不宜过高。注意各陈列馆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不同性质和具体情况组成有机的建筑组群 e 在总体上留有扩建可能性; f注重和自然环境的对话。可随时休息紧张神经的鉴赏路线。,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总平面布置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 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 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 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若职工生活用房毗邻馆区建筑布置,必须加以分隔,并各设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五、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六、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必须设窗时,应采取防噪声、防污染等措施; 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八、应根据建筑规模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一.房间组成及功能分析 1.房间组成: 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观众服务建筑的门厅、休息厅及其配套的服务用房(小卖、寄存、纪念品销售等); 陈列展示室内主题展厅、临时展厅,室外展场等展示部分; 办公管理办公用房、藏品库房、研究用房、资料档案用房,以及设备控制机房等。 以上功能部分可以相互交叉。 2.流线 观众流线 展品流线 内部工作人员流线 3.功能分析,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流线,展厅部分:是展览建筑的主体,观众流线要尽量短,易 于接近, 在位置上应面临基地的主要广场和道路,以及主 要的人流来向。,储存部分:要有明确便利的运输路线,有单独出入口, 不应与观众流线相交叉,避免干扰,同时应与展厅部分有方 便的联系。朝向以北向为宜,或位于地下。,科学研究与办公部分:是工作人员进出流线,一般是 围绕陈列展出与展品运输而进行的 ,特别是科学研究部分, 应设单独的出入口,使之与陈列、运输流线有明确的划分。,入口部分:是展览建筑赋予人们第一印象的重要空间, 营造空间形象的同时,要组织好交通、停留的相关功能。,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博览建筑序列 公共序列主要发生在服务空间及其有关联的室内外部分。 入口停车门厅停留休闲服务户外游憩 门厅不仅仅是交通集散、联系相关服务的枢纽,更重要的,它是室外向室内的转换空间,是营造情景的重要场所!,展示序列主要发生在展览空间,是博览建筑设计的重点。 这个序列的空间功能单纯,但要与展示主题切合,空间氛围要和谐,并同特定的环境产生互动,是一个重点突出又情境丰富的序列环节。,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2,二、参观路线组织,平面: 1.环形相互串联,方向单一,线路简单明确,入口可分可合;唯不够灵活,不能分段使用。 路线连贯、导向性好、灵活性差、易堵塞 适于中、小型馆的连续性较强的展出,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2,2.放射形相互并联,可以组织完整的参观路线,可分段 开放,灵活使用,但流线有往返交叉现象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3,3.混合形 上述两种形式的综合,使用于大型展览馆。但易漏看展厅。,立体:,走道式 参观流线明确,导向性强,但交通面积多,适于连续或分段连续式的展出,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3,三 、展厅的布置形式,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4,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陈列室的布置分类,四、陈列室的入口与人流组织 1.回流线路: 陈列室出入口在同一位置,人流线路成回流线路.出入口最好在陈列室一端或中部.,如设在一侧时,出入口应设在两个角部,以免产生人流聚集现象.,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2.顺流线路: 陈列室出入口分别在陈列室两翼,人流具有明确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展出设施多采用版面陈列与橱柜陈列.,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3.自由线路: 如陈列室进深较大,或大厅中采用立体陈列或单元陈列方式,则人流线路不是单一的明确线路,人流流向会产生“渗流”现象.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观众在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6,几种展厅形状的比较 1.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值;走道通畅、便捷,占用面积少 2.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参观路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展览形式丰富。 3.圆 形:摊位布置富有变化,走道布置适当时方便参观;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展览形式设计较难 ,灵活性差。 4.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走道方向应方便而且不影响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展览形式设计应利于边角落。,五、具体要求 1.展厅平面基本尺寸:,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6,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6,辅助序列主要是内部工作人员及藏品间的序列,并不直接与游览者发生关联。 展品整理入库(出库)资料整理归档文献或实物研究办公管理,2.视线要求:,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7,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8,4.层高:4-6米,3.采光形式:自然采光及人工采光.其中自然采光分为:侧高窗采光和天窗采光.小型展览馆应尽量采用自然采光.而大中型展览馆则以人工采光为主。,5.避免眩光的措施,由于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产生的定向及镜面反射,形成刺眼的高光区,形成眩光。为避免眩光的产生,常采用以下措施:,眩光区调整措施,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8,6.天然采光口设计,a.侧窗采光: 室内照度分布不匀,窗户占用墙面,不利于版面布置,易产生眩光,不建议采用。 b.高侧窗采光: 观众在暗处观看,展出效果较好,窗下墙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进行陈列。 c.顶窗采光: 室内光线均匀,不占墙面,墙面可充分利用。多采用复式顶窗,中设遮光屏板、折光板、半透明顶棚等予以调节,以避免光线直射。,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8,高侧窗剖面形式,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8,顶窗窗剖面形式,顶窗采光因光线较强,一般多采用间接方式采光,如:加折光玻璃顶,加折射板、格栅等,以免光线直射。,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8,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9,展览建筑设计的“三线” 视线展品的展览方式如何,视线通畅或是转折,是否与室内外环境相互穿插成为设计的一大重点。 光线对建筑空间的高度、视距有所认识,空间的采光方式与建筑的特殊构造直接相关,营造光的氛围是博览建筑设计魅力凸现的重要环节。 流线首先要符合序列的要求,满足特定展览的需要,同时与建筑的消防、疏散相关,要保证流线的便捷、安全和人性化。,陈列室的平面和剖面尺寸 a=23m ,L7m(当单线陈列时)。柱网或开间以不小于7M为宜。,d的确定(由展品的宽度确定),d的确定(由展品的高度确定),两种依据最终是以满足视野的角度为依据: 即水平视角45度 垂直视角26度 立体展品的d 的确定: 经验为:d11.5h(h为立体展品的高度,立体展品的离地高度视具体实物的性质和展示的目的而定。,陈列室的柱网尺寸: 单线陈列:一般为7M7M 双线陈列:一般为(4M7M)7M 三线陈列:一般为(4M 7M 4M) 7M,技术及办公用房,第3.4.1条 技术及办公用房应由鉴定编目室、摄影室、熏蒸室、实验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研究阅览室、行政管理办公室及其库房等部分组成。 第3.4.2条 大型馆必须设置熏蒸室、物理和化学实验室,位置应方便藏品的运送。中、小型馆若有馆际协作安排,可不设熏蒸室。 第3.4.3条 鉴定编目室、摄影室、修复室等用房应接近藏品库区布置.专用的研究阅览室及图书资料库应有单独的出入口与藏品库区相通。 第3.4.4条 鉴定编目室、实验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等用房的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6,室内光线应稳定、柔和。,建筑防火,第5.1.1条 藏品库区的防火分区面积,单层建筑不得大于1500,多层建筑不得大于100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500。陈列区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得大于250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1000。 第5.1.2条 藏品库房、陈列室的隔墙应为非燃烧体。防火分区内的隔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封闭式竖井的围护结构应采用非燃烧体及丙级防火门。 第5.1.3条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的固定装修应选用非燃烧体或阻燃材料。,安全疏散,第5.2.1条 藏品库区的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应设在每层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疏散楼梯宜采用封闭楼梯间。 第5.2.2条 陈列室的外门应向外开启,不得设置门槛。,消防设施,第5.3.1条 大、中型馆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5.3.2条 珍品库房及大、中型馆内收藏纸质书画、纺织品等遇水即损藏品的库房应设置气体灭火装置。大型馆内的普通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宜设置预防作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小型展览建筑 拟在某校园内建一小型展览建筑,环境见基地图。建筑面积控制在200平方米(面积可上下浮动5%)。展览内容为建筑学院学生优秀作品。 一、内容: .展厅(可分可合)150平方米 .门厅及休息厅20平方米 .办公室二个10平方米 .库房(两个)15平方米/每个 .厕所盥洗间(面积自定) 二、要求:平面组织合理、造型新颖。 最后成果:尺规作图、表现手法不限 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 透视图 四 参考资料:1.建筑设计资料集 2.国外著名建筑师从书3-安藤忠雄 3.博览建筑,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9,值得鼓励的原创,设计快题范例,设计快题范例,设计构思范例,设计构思范例,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3,莱特-古根海姆美术馆,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4,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5,安藤忠雄- 大山崎山庄博物馆,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6,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7,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8,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9,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9,设计构思范例,设计构思范例,设计构思范例,设计构思范例,设计构思范例,五、设计实例,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0,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1,范例模型,学生作业模型示例,学生作业模型示例,学生作业模型示例,学生作业模型示例,学生作业模型示例,学生作业模型示例,学生作业模型示例,学生作业模型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