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 .docx
精品_精品资料_案例分析一、 1993 年 3 月 28 日,李某和关某一 起去河边钓鱼,后二人回家.问:运用所学学问分析本案谁是行政行为的主体?乡人民政府是行政行为的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授权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属于被授权的组织,被授权的组织享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乡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具有惩罚的权 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惩罚权,能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行为的主体.二、 1996 年 5 月 15 日,吴某从常德市到韶关办事.问题:运用所学学问分析本案中派出所在行政上的主体资格.本案中派出所具有行政法上的行政资格.派出全部警告的权力.派出所是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警告惩罚.派出所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综上,派出所具有行政法的主体资格.三、问题: 1北京科技高校作出的退学处分是否属于行 政诉讼受案范畴?2 法院判令被告在特定期限内履行一系列特定内容的义务是否侵害了行政权?3 原告田某的赔偿恳求与赔礼赔礼恳求为何被驳回?答:北京科技高校没有直接向田某宣布处分打算和送达变更学籍通知,也未给田某办理退学手续,惩罚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并且每年收取田某训练费等一系列行为,说明田某仍是在校高校生,成果合 格,符合毕业条件.然而北京科技高校不履行法定职责,不给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 11 条规定,应属于行政诉讼案件.没有侵害行政权.行政诉讼法第 54 条规定“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 决其在肯定期限内履行.”本案中要求北京科技高校在肯定期限内发毕业证、审核学士学位,办理派遣证,属于依法办事,没有侵害行政权.要求获得行政赔偿,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 3 条、第 4 条的规定,即应属于行政赔偿的范畴.本案不发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 不属于行政赔偿范畴,所以田某的赔偿恳求被驳回.2022 年 4 月 29 日,某县的一个考场内,开考约30 分钟后,监考老师发觉一名来自公安 系统 的 女考 生 拿出 资 料 抄袭.问题: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本案应以哪个机关为行政复议机关?答:高等训练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授权行使治理自学考试有关职能的机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不服其详细行政行为的可分别向直接治理该组织的的方政府,的方政府工作部门 或国 务 院部 门 申请 行 政 复议.高等训练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将考试违纪行为的惩罚权授予省考委,因此县自考办 与市自考办的打算均属越权行 为,行政复议法第12 条规定, 对县级以上的的方各级人民政 府工作部门的详细行政行为不 服的,由申请人挑选,可以向 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 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可以:1、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 打算 不 服, 可 向县 法 院 起诉. 2 、直接以县自考办为被告向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向市自考办申请行政复议.由于市自考办加重了惩罚(停考2年),考生不服,可以以市自考办为被告(县自考办为第三人)向最初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县自考办所在的县法院或市自考办所在的某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这里,二次提起行政复议,不符合法定程序.某甲一年前下岗后,在家门 口经 营 一个 烟 酒副 食 门 市部.一天早上某甲刚开门,工商所的一问题: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本案中某甲是否可以工商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答:工商所王某到某甲的烟酒副食门市部购买香烟不付款与某甲动手打架.王某的行为 不是 以 工 商所 的 名义 作 出的,而是以个人名义与某甲发生冲突的.王某的行为与履行职责无关,王某买烟不付款与某甲产生冲突,是民事纠纷与王某所在单位无关.所以说本案是民事案件.他们双方不是管 理与 被 管 理的 行 政法 律 关系,不是行政案件,不行以工商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填空题1 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2 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3 依据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畴不同,可以分为(中 央)行政机关和(的方)行政机关.4 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依据各自行为的特点来确认:具有纵向治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公平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5 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必需遵循的两个原就是:(民主原就)(效率原就).6 行政复议原就上实行(书面)审查的方法.7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详细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 益的,可以自知道该详细行政 行为之日起( 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8 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9 (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10 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11 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其次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12 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13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14 行政判决分为(维护判决)和(依法改判).1、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需承担的(法定义务).2、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选任)(委任)(调任)(聘任).3、行政相对方的法律位置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益)和(义务)表现出来的.4、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需遵循两个原就, 一是(民主原就)二是(效率原就).5、行政合同的缔结方式主 要有 招标 ( 拍 卖) ( 邀请 发价)(直接磋商)等方式.6、依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 为( 对财 产 ) ( 行 为 ) ( 人身)三种执行方式.7、行政惩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的)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惩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8 、 申 戒罚 的具 体形式 有(警告)和(通报批判).9、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就主要有:(过错责任)原 就.(危急责任)原就.违法责任原就.二 挑选题1 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AB).A 行政相对方是不行少的B 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益义务关系是公平的2 以下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D).A 乡镇人民政府B 公安派出所C街道办事处D公安局法制科3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D).A 行政惩罚权B 行政复议权C行政指导权D行政审判权4 甲乙二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相同,但公安机关对甲裁决 拘留,而对乙只罚款50 元,这明显是不公平的.这种行为 属于( BD).A不怜悯形,相同处罚B 同等情形,不同惩罚.C违法行为D违反公平的程序.5 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 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 法剥夺某人人身自由.在这里,( B)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A 县办公室B县公安局C县人民政府D 县人事部门6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AB)人民法院管辖.A 被告所在的B 原告所在的C公安机关所在的D 原告挑选7 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是基于亲权或监护权而产生的,因 而其在诉讼中居于(AB)的诉讼位置.A 与被告相类似B 与原告相类似C核心D主导8 行政诉讼第三人包括(ABD).A 原告B 被告C代理人D第三人9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 BC).A 人民法院B 诉讼参与人C诉讼参与人D人民检察院10 打算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A).A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打算一律不准上诉B 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打算之日起 10 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C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打算之日起 7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D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打算之日起 5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1、以下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C).2 行 政 法 的 调 整 对 象 是( B).3 以下四个选项中,其效力 等 级 从 高 到 低 依 次 是( ACBD).4、( ABCD)有权制定的方性法规.5 、 行政诉讼撤销判决有( A BD)等几种形式.6、当事人对财产保全的裁 定 不服 的 , 可以 申 请复 议 一次.复议期间( A).7 、 在行政 诉讼法 律关 系中,原告特有的诉讼权益之一是( B).8、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转变原详细行政行为的,( B)是被告.9、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 机 关被 合 并 到另 一 个行 政 机关,属于( A).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 治理惩罚条例第 44 条规定: " 对违反交通治理行为惩罚的实施方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 属( B).三 名词说明1 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两大类.法律大事.法律大事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那些法律事实,主要包括:( 1)人的诞生、死亡.如人的诞生、死亡会导致户口登 记、注销等行政法律关系.( 2 ) 自然 灾难和 意外 事故.如战争可以导致兵役征集和财产征用等行政法律关系.自然灾难可以导致税收减免、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社会救济等行政法律关系.(3 )时间的消逝和物的灭失.如物的灭失可能导致行政 赔偿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有意识能产生相应法律成效 活动 . 它 可以 是 合法 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导致行政 法律 关 系 发生 的 法律 行为,主要是行政主体的行为, 也可以为行政相对方的行为, 如行政主体吊销相对方营业执照的行为.行政主体没收、征收财物的行为.行政相对方申请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等.2 资格许可:是指行政主体应申请人的申请,经过肯定的考核 程序 核 发 肯定 的 证明 文书,答应其享有某种资格或具备某 种能 力 的 许可 , 如律 师证, 会计 师 执 照, 驾 驶执 照等.一般来说,资格许可中同时也饮食了对被许可人的行为许可.3 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需依据法定方式进行或者必需具备法 定的 形 式 才能 生 效的 行为.4 行政不当:也叫行政失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治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1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依据其统治意 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 定,先例国家权力、组织治理 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2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依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 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 照等形式,赐予或确认行政相 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 或法律权益的一种详细行政行 为.3 行政惩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赐予制裁的具 体行政行为.4 行政诉讼:是指有关调整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 参与人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 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四 简答题1 简述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依据制定主体、效力等级以及制定程序的判别可将行政法的法源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 宪法(2) 法律(3)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4)的方性法规和的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说明2 简述行政许可的特点( 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 3)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赐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 或法律权益的详细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 5)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3 简述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1)报告工作( 2)执法监督检查.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单独检查和 联合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 检查.(3) 审查批准(4) 备案(5) 行政复议(6) 惩戒1 简述划分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标准答: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标准主要有三个:( 1)公务员的行为以所属机 关名 义 作出 的 , 属 机 关 行为,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就属个人行为.( 2)公务员的行为是在他的职责范畴内作出的,属于机 关行为,假如超越职责范畴, 必需结合第一标准和第三标准综合认定.( 3)公务员的行为是执行机关的命令或托付,不管机关 的命令或托付是否超越权限, 概属机关行为.2 简述被托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分(一)性质不同被托付组织不具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职权,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托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作出详细行政行为.而被授权的组织就享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职权, 属于行政主体.(二)产生的依据不同被 委 托 组 织 的 权 限 、 范畴,只能依行政主体的行政委托行为产生,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就由法律、法规的授权而产生.(三)行为的后果不同 被托付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行使托付权的行政主体承担,如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申请人或被告是行使托付权的行政主体,而不是被托付组织.被授权组织就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3 简述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特点行政诉讼原告是指对详细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利害关系人.(一)必需是行政治理相对一方的行政相对人(二)必需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三)必需是认为详细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政相对人五 论述题1 论述行政主体的特点(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 织.(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先例行政权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 责任的组织.2 论述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追偿制度与国家赔偿制度是直接相关的.在“国家无责任”学说盛行的时代,官吏侵害人民利益被认为是完全的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国家不负任何责任.国家既不负赔偿之责,追偿就没有理由存在.只有在国家成为赔偿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国家才可以先例追偿的权益.目前,世界各国都把追偿制度作为国家赔偿法的一项重要制度确定下来.但追偿制度本身并不是与国家赔偿制度同时进展的,而是国家赔偿制度进展完善的一个重要表达.(9) 订正不当(10) 行政赔偿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1 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答:( 1)主体合法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需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2) 内容合法内容合法要求:1、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 实依据.2、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3、行为必需公平、合理, 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3) 程序合法程序合法要求:1、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就和制度,如行政行为公开、公平、效率等原就以及为确保上述原就的实现而确立的情报公开制度、调查制度、职能分别制度、回避制度、辩论制度、听证制度、案卷制度、时效制度等.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次序.如行政惩罚的先调查取证后裁决的次序不得颠倒,否就即构成违法.2 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1)通报批判(2 赔礼赔礼,承认错误(3)复原名誉,排除影响( 4 ) 返仍权益,复原原状(5) 停止违法行为(6) 撤销违法打算(7) 撤销违法的抽象行为(8) 履行职务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