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 .docx
精品_精品资料_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卷1、大约在 1 世纪左右,基督教产生于A.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B、南亚与印度一带C、西亚细亚与阿拉伯一带D、东南亚与中国一带2、基督教产生后到4世纪初第一演化成为以下哪一个国家的国教A、英国B、罗马C、法国D、德国3、曾经以战胜“异教徒”为名,组织进行了连续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的宗教组织A、东正教B、伊斯兰教C、天主教D、佛教4、以下对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选项A、封建割据严峻,王权衰弱B、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 C、“异端”运动日益高张D、商品经济的进展被停止“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看都一样始终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据此回答5 6 题.5、上文中的“纱幕”主要是指中世纪在欧洲盛行的A、古希腊罗马文化 B、封建领主制 C、宗教神学 D、人文主义6、上文中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是由于从意大利开头的A、“异端”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宗教改革运动7、资本主义萌芽第一产生于A、意大利B、德国C、英国D、法国8、以下矛头直指封建神学的运动,不包括A、“异端”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D、十字军东征9、如右图所示,中世纪西欧商人就餐时的情形,它反映了西欧当时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B、商品经济的富强 C、商人在西欧占主导位置D、封建生产方式已经解体10、以下对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选项 A、分裂割据的局面终止B、封建生产方式开头瓦解C、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掌握受到挑战D、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11、16 世纪,严峻阻碍德国社会经济进展的是A、封建专制统治B、天主教会的掌握C、商品经济落后D、四分五裂的局面12、德意志宗教改革开展的直接缘由是A、教皇将圣经定为学校的主修课目B、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卷C、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征收“什一税”D、宗教“异端”思想的影响13、16 世纪在德意志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大事是A、神曲的发表B、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C、“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D、新教的形成14、如下列图,这位人物发起了A、“十字军东征”B、文艺复兴运动图见历史选修 175 页C、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D、“异端”运动15、关于马丁·路德与加尔文改革的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选项A、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B、主见简化宗教仪式C、认为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联系D、主见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16、16 世纪英国国王推行的宗教改革A、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B、实行严格的政教分别C、否定了教皇的权威D、废止了主教制度17、以下有关宗教改革的影响的表达,不正确选项A、摧残了西欧的封建势力B、繁重的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展D、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进展18、以下各项,表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A、反对禁欲主义B、推崇希腊罗马文化C、矛头直指教皇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19、以下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选项A、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进展的推动下显现的B、都反对宗教信仰C、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状领域里反封建的斗争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展20、通过宗教改革后的西欧一些国家如德意志、英国等,其宗教变化的相像点在于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掌握21、16 世纪西欧进行宗教改革A、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B、实行严格的政教分别C、废止了主教制度D、否定了教皇的权威22、17 世纪 40 岁月英国资产阶级掀起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打的旗帜是A、废止宗教B、清教C、民主、自由D、废止王权23、17 世纪以后, 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训练事业才得到重大的进展,其最主要的缘由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A 文艺复兴运动促使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B 新航路开创后促使各国统治阶层开头重视训练C、商品经济的进展促使人们要把握更多的文化学问D、宗教改革运动摧残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24.16 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反对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A、东正教B、伊斯兰教C、天主教D、佛教25.以下各项,表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A、反对禁欲主义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C、矛头直指教皇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26. 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覆盖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 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位置.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整顿教会拓展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教权高于王权ABCD27. 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如同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28. “谁如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 7枚金币, 便可洗净罪责了.”材料集中表达了()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训练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29下图中,你可以得到的最精确的信息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B教会向信众榨取“什一税” C教皇惩戒持“异端”思想者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30. 以下关于宗教神学与人文主义的对比,错误选项() A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B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C自由公平等级观念D 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31.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缘由,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32. 马丁·路德改革掀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创了道路.以下对其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反对农夫战争,要求人民听从政府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位置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ABCD 33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形.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选项()罗马教廷在德意志经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宝,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掀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展这一历史大事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缘由ABCD34.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表达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见()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35.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真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挽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见其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就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爱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36. 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很多的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由于()A他宣扬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高无上的位置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37.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聪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赏赐.财宝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声讨.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表达的是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加尔文宗教对很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D完全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38. 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 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人本主义思想D原始积存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39.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没收教会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产,归王室全部 否认教皇是最高领导ABC.D 40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就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ABC.D41奥斯曼素丹统治埃及的政治措施有将埃及设立为行省派遣总督帕夏建立近卫军 保留马木鲁克,并让其担任的方长官实行包税制ABCD 42以下有关埃及包税制的表达不正确选项 A奥斯曼素丹在埃及征税的形式B包税制下的农夫负担各种赋税C拿破仑统治时期废止了包税制D包税制下的包税人在包税区内几乎没有权力43对包税制的懂得不正确选项A要取得包税权必需向政府预付一年土的税B包税制既是土的制度又是赋税制度C包税权不行世袭、转让和出卖D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肯定的权力44. 18 世纪末,英法入侵埃及的根本缘由是A埃及战略位置优越B埃及国力衰弱C出于建立殖民的、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45. 1798 年,英军与入侵埃及的法军绽开斗争的缘由是拿破仑入侵埃及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埃及马木鲁克的恳求拿破仑在埃及的残暴统治为奥斯曼素丹夺回埃及46.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期,英国入侵埃及不同于法国入侵埃及的特点是侵占埃及,建立殖民统治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和扶植马克鲁克势力入侵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进行科学文化入侵镇压人民起义47. 1798 年法国远征埃及的目的有打击反法联盟的组织者英国建立殖民的威逼英国的海外殖民的印度帮忙埃及进展资本主义48. 18 世纪末马木鲁克统治埃准时的国内政治状况是农田变成荒漠传统的商业和贸易萎缩 经济凋敝马木鲁克之间相互攻伐,政局纷乱49. 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供应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需到东方去寻求,全部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材料集中表达了拿破仑向东方扩张,建立巨大帝国的野心拿破仑想到东方去巡游拿破仑嫌欧洲的区太小拿破仑想到东方发财致富50.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冲突有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冲突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冲突农夫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冲突51. 穆 罕默德·阿里政 权建立于 1801 年 1803 年 1805 年 1806 年52. 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在威逼是奥斯曼土耳其英国等欧洲列强希腊马木鲁克53. 阿里政权建立前,埃及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有A反对外来入侵B 反对本国封建统治C反对资产阶级统治D 反对外来入侵和本国封建统治54穆罕默德·阿里为排除马木路克势力是威逼而实行的最基本手段是A 改革土的制度B武力C谈判D 拉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55. 19 世纪上半叶,埃及农业经济快速进展的缘由有兴修水利土的制度和税收的改革,提高了农夫的生产积极性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A BCD56. 以下关于阿里 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的表达错误选项A 重点进展民用工业B 第一进展军事工业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 实行官办方式57阿里改革重点进展军事工业的重要缘由是A 武装军队,抵挡外来入侵,巩固统治B加强中心集权C 为进展经济奠定基础D打击马木路克势力58. 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表达了A 咨议会没有实权B 爱护专制集权C仍仿效欧美民主制度D 改革了政治机构59. 穆罕默德·阿里大力进展军事方面的措施有创办军事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海军舰队派遣留同学ABCD 60穆罕默德·阿里在改革中主见学习西方先进体会的根本目的是A 推动埃及的近代化B抵挡外来入侵C 巩固统治 ,建立巨大帝国 D改善国内的文化训练61以下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的制度的措施是A 取消纳税人的免税的 B没收违规宗教的产C 兴修水利 ,扩大耕的面积D确立土的私有制制度 6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措施中大大提高了农夫生产积极性措施是A 在中心设立咨议会B设立特的机构治理农业C 改革土的制度和税收制度D 大力进展军事工业63. 穆罕默德·阿里政治改革的影响有终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了中心集权保证了中心对的方的有效治理推动了民主制的进展A B CD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64.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有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大力进展官办工厂 建立一批民用工业建立印刷厂出版读物A B C D 65. 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美国家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咨议会 ,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 ,这说明A 阿里真正熟悉到欧美国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B 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改革的熟悉是肤浅的C .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其目的是推行民主制度66阿里改革失败的外部缘由是A 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与残暴B 阿里的一系列扩张战争加剧了国内形势的恶化C 英国等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和干涉D 穆罕默德·阿里的个人因素67到 18 世纪末包税权基本上落到以下哪种人的手中A 帕夏B 素丹C 马木鲁克D禁卫军 68以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表达不正确选项A 是近代非洲历史上一次较为胜利的改革B 改革顺应了历史进展的潮流,符合埃及当时的国情C.改革推动了埃及经济的复原和进展D.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6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的制度产生的主要作用是A 废止了包税人的土的权B打击了宗教长老势力 C 巩固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D 确立了土的私有制度70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结果的是A 咨议会取得了实权,可以限制君主B确立了高度的中心集权C 终止了埃及的长期分裂和割据局面D保证了中心对的方的有效治理71.穆罕默德·阿里大力进展军事工业的直接目的是A 加强军事力气B巩固统治C抵挡英国入侵D 推动埃及经济的进展72. 18 世纪末英国在亚历山大邻近海疆摧残了法国舰队,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打击法国B 爱护埃及 C爱护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统治D 爱护英国的殖民利益73. “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独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的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个人.”对上述材料熟悉不精确的是A 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B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C 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是帝国内布满生气活力的一部分D 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74. 有关穆罕默德·阿里对外扩张的结果及危害不正确选项A 埃及在事实上获得了独立B 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C 使埃及国力日益强大D加重了人民的负担75. 阿里改革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A 加强了中心集权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C 排除了马木路克势力的威逼D 从根本上改革了政治体制76. 以下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产生的历史作用的是A 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进展B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C 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D 对工人和农夫进行剥削和掠夺77.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表达在A 终止了埃及长期的纷乱状态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C 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心集权D 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进展78阿里改革失败的缘由是封建统治本生的弊端欧洲列强的干预阿里政权的穷兵黩武 奥斯曼帝国凭借强大的武力进行镇压AB C D 7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弱点是A 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体会B重点进展军事工业C 未能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D打击宗教长老势力80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战争激化了哪些冲突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阶级冲突 被战胜的区的民族冲突列强与埃及的冲突A B C D 8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进步之处在于建立了封建专制统治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思想文化 推动了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的进程终止了埃及长期的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A BCD 82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麦斯顿这样说的缘由有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 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穆罕默德·阿里才艺过高A BCD 83阅读以下材料:10 分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需绝色弃欲、积功行善, 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听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正确途径.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真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三 加尔文主见“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支配,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当, 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就相反.请回答:( 1 )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见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见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4 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 2)结合所学学问及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见有何异同?(6分)84. 西欧早期中世纪的文化低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阵痛”.它从罗马文明艰巨的转折而来,又有蛮族各部的共同参加制造.在此过程中,基督教把强调个人精神 的希腊文化,强调国家、军团和秩序的罗马文化和强调血缘的日耳曼文化粘贴了起来.然而,危难时期松散的组织的强大向心力,却在登峰造极之时,显现了一次次大裂变.摘自中世纪“上帝”的荣耀与无奈依据材料及所学学问回答:( 1)造成“西欧中世纪文化低落”和“阵痛”的最重要缘由是什么?(1 分)( 2)简要归纳中世纪基督教第一次“大裂变”的缘由和结果.(4 分)( 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面临着哪些挑战?(5 分85. 魏源说:“阿里甚聪慧,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阵法与列国无异.”请回答:( 1)所谓“弄权之骁骑”是指什么?有何影响?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 2)所谓“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又是指什么?试举例说明.1.ABCDC 6.BADBA 11.DBCCD 16.CADBD 21.DBDCD 26.DBBDC 31.ACDCA 36.DADBD41-50 DDCCA BCDAC 51-60 CBDAA AABAC 61-70 CCBDBBCDCA 71-80ADDCB DCCCAB D41( 1)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见信仰得救.罗马天主教会主见因行得救.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相同点:都主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见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不同点: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公平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加尔文教主见“先定论”.44( 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2)缘由: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会形成东西两个中心,东西部教会相互攻讦.结果:到11 世纪,东西教会正式分裂,东部教会称为东正教, 西部教会称为天主教.(3)政治领域:天主教会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权力受到挑战. 经济领域:天主教会的经济特权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思想领域:天主教会的说教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冲击.44.答案:(1) 毁灭马木鲁克势力,排除了马木鲁克势力对政权的威逼,巩固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心集权,为进一步的改革制造了条件.(2) 指阿里 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和向西方学习的措施.向西方学习如: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资金、进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选派青年同学去欧洲留学.实行征兵制,依据西欧国家特殊是法国军队的摸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