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和干预(5页).doc

    • 资源ID:37800656       资源大小:12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和干预(5页).doc

    -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和干预-第 页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和干预策略崇福镇芝村中心小学 杨根兴【内容提要】对于课堂问题行为,作为教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为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去面对并力求解决的。本文力求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分析课堂问题行为心理成因,确定其性质。提出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的方法:营造良好和改善师生关系的心理氛围,课堂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排除和消除干扰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如:课堂秩序的组织,教学媒体的使用,注意教师自身的形象,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等等,从心理辅导技术对“行为矫正”这个问题来说,单一的教师干预对于复杂的行为问题的改变,特别是那些由于内在刺激引起与维持的问题行为的矫正效果并不显著,因为复杂的问题行为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对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还必须以师生的配合为前提。【关键词】问题行为 性质 干预策略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如果课堂出现了学生的问题行为,并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秩序,就无法不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对于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教师要认真分析心理成因,确定行为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达到行为矫正。首先我们要弄清的是问题行为的性质。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行为标准,不能按正常的行为规范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而问题行为与学习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概念不同。差生、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往往有较多的问题行为,但在正常的班级里,其人数很少。而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种行为而言的。同时,问题行为无疑是消极的,但没有说明消极到何种程度,显然属于模糊概念。不过这种模糊概念恰好如实地反映了问题行为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而且除了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之外,优秀的学生有时也可能发生行为问题。一 、问题行为的类型 从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性来看,可以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且有攻击性行为,如:活动过度,行为粗鲁,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严重的有逃学。这一类的问题所导致的课堂纪律问题可直接扰乱课堂秩序。例如:同学间推来搡去甚至打骂,讽刺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擅换座位,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行为;高声谈笑,口出怪音,敲打物品,扮鬼脸等过意引起同学注意的行为;过意不遵守规定,不听从指挥,反对班干部管理,过意顶撞老师的行为。另一类是内向性的退缩性行为,如: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或者神经过敏,烦躁不安、过度焦虑。而导致课堂纪律,课堂行为问题的有:上课时候定神发呆,胡思乱想,心不在焉,不愿意发言,静坐位置做白日梦,胡乱涂写,抄袭作业等无目的行为,胆小害羞,叫到发言就想哭,浑身发抖等异常行为,这虽不构成对课堂纪律的严重干扰,也影响教师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且是教学效率低下。二、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 外向攻击性行为从心理素质看,一方面是个性心理的表现,较多的男生比较好动,不易控制自己的行为,更多的还带有侵略性,把作弄同学当作自己的乐趣。学习基础较差,教学内容引不起他的兴趣,更难于投入教师的问题去思考探讨,在课堂上觉得无所事事,为了填充课堂时间,旧跟其他同学交头接耳,闲聊课间趣闻,生活中感兴趣的事。诸如如何玩电脑游戏,课间游戏等内容。有时好奇心作怪,换换座位。无聊控制不了动作时,敲打桌子和盆子,引起同学注意,在同学面前充“硬汉”。而县向性的孩子的表现除来自于心理素质不良以外,具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基础,如;胆小、懦弱、敏感、害羞。再加上现在的家长因独生子女过分的溺爱孩子,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依赖感。有的同学也因为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和发言产生了学习焦虑症,焦虑的表现在,上课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当老师提出问题时,把头低垂,害怕被老师提名发言。由于经常性的学习挫折感,提起学习便会产生烦恼。不知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担心不被同学接受。诸如此类,也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影响了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和发展。三、心理干预策略 上述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有的属于客观性的。我们平时说的“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固有的遗传素质要改变他,一朝一夕是难于完成的,这需要我们有长期的心理准备。要有“反复抓,抓反复”的工作恒心。属于后天型的,即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教师教育所存在问题引起的且是师生间长期的对立关系而引起的。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仔细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状会改变的。(一)、营造良好和改善师生关系的心理氛围,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无论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的性格的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自尊心,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需要教师的激发和鼓励,并且需要教师真心诚意的去爱护每一个学生,只要他们真诚的从心底里接受自己的老师,那么教师的工作开展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基础。活动中要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接近学生,拉近师生关系的距离。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教师用很多时间来钻研教材,备课、批改作业。在学生的心目中的教师,总有一中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们觉得老师的话人人都要听,出了问题老师有权惩罚,教师的权利大的很。老师是大人,有的话不能对老师说,这种学生的错觉,无形中隔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可能接近学生。如,和学生一起商量如何开展班队活动,他们需要开展的一些活动,只要不违背原则,就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并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出去旅游时,和每个同学一起合个影,一起乘乘碰碰车,一起做游戏,融入到他们的情景中。如果每当他们看到与老师的照的像片,那种亲切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搞野炊活动,和他们一起切采、做菜,他们的劲头就来了。节日里,给一些学生打个电话向他们的节日祝福等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二)、课堂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排除和消除干扰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 这是对课堂问题行为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1、 课堂秩序的组织。课堂上,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或偶发事件,如,窃窃私语,搞小动作、睡觉,走神等,这是老师不要轻易中断讲课,当众批评指责学生,否则,不仅会打乱正常的课堂秩序,而且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关系也受影响,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出现这样的事情,可以点名让他回答问题,虽然可能他因不认真听课回答不出问题,但他已经觉察到自己不认真听课而造成的尴尬,接下去会认真听课。也可以去抚摩一下他的头。还可以突然终止一分钟,让学生注意到你的声音停止而重新回到课堂上来,无论怎样,尽可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处理好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2、教学媒体的使用。随着计算机教学技术运用到课堂上来,这为生动、形象的呈现各种图象、音频、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激发情感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但在运用这些媒体资料时必须注意认真选择,运用时要适度、适当,运用太多会适得起反,使学生沉浸在五彩缤纷的图象资料中,也会干扰课堂秩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取不到好的效果。3、注意教师自身的形象。课堂上教师的教态要得体。因为教师的仪表的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因此,教师上课穿着要整洁大方,教态要大方。讲好普通话清晰的表达上课内容,还应该使用好体态语言,手势、表情等。4、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正像所讲的媒体使用那样,生动、形象的内容呈现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无论是导入还是结课,教师都要动脑筋想办法,采用新颖、生动、多样。教学内容难易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是从教师一面如何干预学生课堂的问题行为。从心理辅导技术对“行为矫正”这个问题来说,单一的教师干预对于复杂的行为问题的改变,特别是那些由于内在刺激引起与维持的问题行为的矫正效果并不显著,因为复杂的问题行为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对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还必须以师生的配合为前提,如果学生不解决认知问题不了解行为矫正的目标,便无法与教师合作。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确定问题行为矫正的具体步骤。1)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行为,教师应让学生解决认知问题,通过个别谈心,明辨是非。2)、与学生一切制定解决问题行为的具体目标。3)、选择适当的强化物与强化的时间安排。4)、排除维持或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5)、以良好的行为逐渐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还需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能从学生的看法和感受出发去处理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潜力的场所。参考文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本郭瞻予 20131112

    注意事项

    本文(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和干预(5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