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8页).doc

    • 资源ID:37802540       资源大小:133.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8页).doc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第 8 页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摘要:汉字包含了丰富的婚姻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和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地位,记录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婚姻习俗。“姓”、“父”、“舅”、“姑”体现了远古群婚状态度,“媵”、“妾”、“姒”、“娣”等字反映了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婚”、“娶”则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掠夺婚俗,“嫁”记录了买卖婚俗,“媒”、“妁”记录了包办婚俗。关键词:汉字;婚姻文化;中国文化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意文字系统,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也是记载我国古代科学知识、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的全息标志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古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诸多信息。所以尽管古代社会环境和古人已离现在很遥远,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研究汉字,窥视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了解到我们祖先的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因此人们常说: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的特殊载体。婚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常见的文化形态,在汉字中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反映。本文就选取几个典型的汉字来谈其中所体现的我国古代婚姻文化。一、汉字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和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地位1、“姓”、“父”、“舅”、“姑”等汉字体现了远古群婚状态和女性主导地位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沿革。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为主,婚姻生活也是以女性为主导的群婚制度,即列子·汤问记载的“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这种原始的婚姻状态在最早的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姓”是一个表明家族的文字,现在一般人都随父姓,但“姓”字却从女从生,看起来很矛盾,但这个字却真实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群婚状态。说文·女部释为:“姓,人所生也。”意思是表明“姓”由谁所生,是一种血统的标记,这正与其字形义相契合。“姓”字说明,远古社会孩子血统维系在母亲身上。当时人们都从母系得姓,正因为如此,汉族先民古姓多从“女”旁,如黄帝姓姬,神农姓姜,少昊姓嬴,虞舜姓姚,夏禹姓姒等等。“姓”字这一构形说明,在远古社会,确实存在一种群婚制度,人们认为生孩子是女人感天而生,与男性无关。女性在社会中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便是女性当权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种历史现象的产生应该是一种古老原始婚俗的结果,这种婚俗,就是群婚。所谓群婚,是指一个女子可以同时与许多男子保持夫妻关系,男子亦然。因此,从女从生的“姓”字构形,归根到底反映了汉族先民的群婚习俗。正式这种远古群婚状态,当时所造的“父”就与现在的“父”概念不完全一样。群婚制度下,子女固然可以认生母,但要确认生父却较麻烦,因此“父”在当时只能指与生母保持婚姻关系的那群男子。“父”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是一只手拿着石斧的形象,直接的意思就是已经成年并有生产能力的男子,和现在表示血缘关系上的父亲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姓”和“父”的原始字义表明,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男子处于附属地位,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姑”“舅”二字也和古代婚姻文化有关。在古代,“姑”除指父亲的姊妹外,又为媳妇对婆婆的称呼,如尔雅释亲:“妇称夫之母曰姑,”亦是女婿对岳母的称呼,如礼记坊记:“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舅”除指母亲的兄弟外,又是媳妇对公公的称呼,“妇称夫之父曰舅,”亦为女婿对岳父的称呼,如三国志蜀先主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在人类原始婚姻制度中,有一种较常见的婚姻形式,即原始族外婚中的固定族团互婚,即甲、乙两族男女互为通婚对象而世代相互嫁娶。而这种甲、乙两族同辈男女世代互婚的婚姻形式只须延续两代,即将导致姑为婆、舅为公,或姑为岳母、舅为岳父的亲属关系。显然,从“姑”、“舅”一名三用的语言遗迹,可以推断固定族团互婚这种较为普遍的原始婚姻形式亦曾流行于中国古代社会。中国传统婚姻习俗尚所谓“亲上加亲”的“姑舅表婚”,也就是兄弟子女与姊妹之子女之间的通婚,这种习尚在文记载中十分常见,史学认为这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的氏族婚残余表现。、“媵”、“妾”、“姒”、“娣”、“妇”、“媳”等字体现了“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和女性从属地位人类社会进入父权时代之后,婚姻形态也发生了改变,其中就有“一夫多妻”制度的出现,即一个男性可以和多个女性有婚姻关系。古代文献记载中有一种奇特的婚嫁形式,叫做“媵制”。仪礼·土昏礼郑玄注:“古者嫁女,必侄娣从之,谓之媵”。意思是一个女子出嫁,必须有自己的妹妹、侄女陪嫁,也就是姊妹、侄姑共同服侍一个丈夫的婚姻制度。“媵”字的本义指送女出嫁的行为。我们发现,有许多的从“朕”的汉字都是古音蒸部,在意思上都有“增加”义,“媵” 作为送女出嫁的行为,也表示随嫁的女人,即嫡妇之外增加的庶妇,其增益之义就十分明显了。可见“媵”字的得名与造字都与前人对侄娣陪嫁制度特点的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正说明了媵制确实在我国曾经出现过。“妾”从辛从女。“辛“是低贱的标志,在汉语大字典中解释为没有经过明媒正娶的女子。广雅·释亲:“妾,接也;接,续也。”说明在古代,一个男子往往可以在妻子之外还有多个妾,妾是作为妻的续补而存在的。传统上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妾的一个作用,就是续补妻子生育上的缺陷,这是妾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妻子往往到最后年老色衰,或失去了对丈夫的吸引力,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里,就通过“妾”的续补满足丈夫的需要。有很多妾家庭里,众妾相互称为姒娣。汉语大字典:“姒,同嫁一夫的女子年长者。”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者为姒,后者为娣。”综合上述妻妾地位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中,女人的地位不是固定的,有高低贵贱之分,按常理来说,“妻”的地位要高于“妾”,但是,如果妻子在丈夫跟前失宠,那她的地位也就可能不如一个妾,这在贵族,特别是皇室中最为明显。而女人则绝对不能有两个丈夫,否则就会被看作是不守妇道的淫妇,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妇”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可见女性在进入父权社会后只被看作侍从丈夫、料理家务的人。宋代始有“息妇”一词,表示儿媳或妻子。辞源释“息妇”为子妇,“息”采用了“子息”的义项,而“子息”义项是“繁殖”义项的延伸。古代“休养生息”中的“息”就是生长繁殖的意思。“息妇”这正是采用了这一义项,表示生殖繁衍。“息”后来才写作“媳”。可见,在男人眼里,无论是“子媳”还是“己媳”都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这些都表明女性在父权时代婚姻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二、汉字记录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婚姻习俗、“妻”、“婚”、“娶”与掠夺婚俗“妻”的甲骨文为女字旁边加一只手。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上古有掳掠妇女以为配偶之俗,是为掠夺婚姻。”甲骨文“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后世以为女性配偶之称。至于“婚”字,说文解字·女部:“婚,妇家(嫁)也”礼:“娶妇从昏时,从女,从昏,昏亦声”。“婚”字中的“昏”,源自古代嫁娶时间多在黄昏时分举行。白虎通·嫁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曰婚。”这种把结婚仪式和酒席安排在傍晚的风俗,至今在南方和少数民族中仍有保留。民俗学的研究证明,娶妇以昏时的风俗正是掠夺婚在民俗上的遗迹。这种情况在我国上古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周易·屯有“匪寇,婚媾”之语,为什么以“寇”“婚”同称?梁启超曰:“夫寇与婚媾,截然二事也,何至相混?得无古代婚媾所取手段,与寇无大异也?”“娶”在古代文献中常写作“取”。说文解字·又部:“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取”的古文字正是像用手割取耳朵的样子。王力先生认为:“取娶本一字,后人特为取妇一义造娶字,并改读为去声”。所以,“娶”的本义是夺取女人为妻。以上几个字反映了我国古代掠夺婚姻的习俗。掠夺婚俗是从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时期削弱母权的一种手段,当时的人没有严格的婚娶规定,只要能抢到女人做自己的老婆就可以被世人认可。女子一旦嫁人,就要跟丈夫一起生活,也就丧失了各种原有的优越地位,变成男人的附庸,需要做家务,照顾孩子和丈夫,时刻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了。所以女子在婚姻上的反抗,使得男人就干脆使用武力来解决婚姻问题了,这或许就是抢婚的根本原因。、“嫁”与买卖婚俗说文·女部:“嫁,女适人也。从女家声。”嫁是形声兼会意字。从语源讲,嫁与家同源。白虎通:“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即父母家并不是女孩子的家,只有嫁到丈夫之处,才算是自己的“家”。由此看来,女子出嫁,就是安家,故称为“嫁”。古代社会嫁女必遵循礼俗,从周代开始,中国就已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婚礼制度。仪礼说:“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礼仪中的“纳征”,古代也叫“纳币”。就是男方要送大量的财物到女方家,名为“聘礼”。其实这就是购买对方女儿的金钱,女儿自然也就成为了商品,这与一般商品买卖没有差别。对男方来讲,妻子只是自己传宗接代的工具,与其它财产并无区别,须己财物易之;对女方来讲,女儿总是要送出为别人役使,则关注的是女儿的价值补偿问题,包括出嫁女的养育费及她作为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作为出嫁女本人,则失去独立人格,只能任人摆布。则这种婚姻本质上就是一种买卖婚姻。再从文献记载来看,“嫁”字确有“卖”义:战国策·西周:“臣恐齐王为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这里的“嫁之齐”就是卖给齐国的意思。再如韩非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这里“嫁”与“卖”对言,当然也是“卖”的意思。、“媒”、“妁”与包办婚俗说文解字·女部:“媒,谋也,谋合二姓者也。”“妁,酌也,斟酌二姓也。”即“媒”、“妁”都是谋合二姓婚姻的人。这两个字表明,古时的婚姻不是男女自由恋爱的结果,而需要第三者的撮合。媒妁的起源很早,在诗经里就有女主人抱怨情人“匪我衍期,子无良媒”的诗句,反映的就是没有媒妁的说合不能结婚的风俗习惯。中国人一直以来都讲究明媒正娶,私奔苟合则会被世代所耻笑唾弃。古人规定媒妁嫁娶是担心婚姻自由了会使情欲的大门敞开,而使世界陷于万劫不复的邪恶之中。所以才出现了媒妁来充当婚姻的桥梁,这也就确定了父母对子女婚姻的绝对包办,而且必须由媒妁来订立婚约。可见,“媒”、“妁”二字蕴涵了我国古代包办婚俗的文化信息。综上所述,汉字包含了丰富的婚姻文化信息,“姓”、“父”、“舅”、“姑”体现了远古群婚状态度,“媵”、“妾”、“姒”、“娣”等字反映了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婚”、“娶”则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掠夺婚俗,“嫁”记录了买卖婚俗,“媒”、“妁”记录了包办婚俗。由此可见,汉字对研究文化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我们应当从汉字这座文化宝库中挖掘出更多更深刻的中国文化。参考文献: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2.2刘志基等.汉字的世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8.4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5徐中舒等.汉语大字典(缩印本)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6沈怀兴.婚娶妻丈夫J.汉字文化,2000(1) .

    注意事项

    本文(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8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