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听后反思.docx
黄河的主人听后反思4月17日,中年段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竞赛拉下了帷幕.7节同样的课,精彩纷呈,各有千秋。一、换一扇窗,风景会更精彩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是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看你是否打开了另一扇窗。黄河的主人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袁鹰以独到的角度、大气流畅的文笔,以自己在黄河岸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环境渲染、人物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刻画了战胜惊涛骇浪,在黄河上操纵羊皮筏子接送乘客和货物的艄公形象,突出表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勇敢、机智,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理解这个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读通课文,帮助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感知作者惊讶及提心吊胆的心情,感知乘客乘坐羊皮筏子的从容。教学难点就是帮助学生弄清这些部分和中心之间的联系。这虽然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但文中描写主人公的笔墨并不多,而是通过多方位的描写立体地表现人物形象。正因为教材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教学的切入点很多,在今天的7节课上就充分体现出来了。韦玲、赵芸、徐爱华三位教师先让学生感知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再进入课文的初读,最后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从而为理解艄公的形象做了横好的铺垫。杨巧生和刘莉莉老师就是按平时我们正常的思路来教学的。汤小琴老师也是先让学生感知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接着设问:艄公是凭借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的?让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中心句,再进入课文的初读,最后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陈琳老师是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接着让学生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再感知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二、阅读历程,需要体验阅读是一个不断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阅读,需要体验!体验不仅仅是体会,更需要老师情境的创设。7节课上都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读着描写黄河的这段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完黄河的影像片,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刘莉莉老师的课上:耳畔听到的是黄河的咆哮声,眼前看到的是滚滚的黄河水,在这样的黄河上竟然还有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你又有什么想说的?汤小琴的课上:当那小东西被抛上波峰时,作者的心?当那小东西被摔落波谷时,作者的心?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都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三、读出阵阵语文味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7节课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阵阵语文味。在7节课上我们都听到了: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这个啊字该怎么读?这些数字你怎么数?更可贵的是老师们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杨巧生、赵芸的课上:老师发现学生让人胆战心惊这句话读的不够好,就说,胆战心惊是什么意思?害怕时你说话的声音是高还是低?学生顿时恍然大悟。还有韦玲、汤小琴、刘莉莉、陈琳、徐爱华的课上甚至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值得商榷的地方:一、选准媒体播放的最佳作用点。教师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黄河,然后相机补充描写黄河的名人诗句,再朗读体会文中第一节描写黄河的句子,最后看黄河的录像,再次让学生谈观看录像后的感受。这样的流程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重复拖沓之感。因为学生对黄河只是从文字或图片上有些许了解,大脑中的黄河形象是苍白且平面的,此时欣赏美文佳句就犹如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很难激起学生内心的豪情。建议这一环节可否作如下调整:板书黄河后,播放黄河的录像,用黄河那奔腾不息的黄水、排山倒海的气势和震耳欲聋的涛声同时冲击学生视听觉器官,震撼学生的心灵,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让学生自觉调动大脑词库畅谈眼前具体可感的黄河,最后赏读文中第一节描写黄河的精彩句段,适时补充古今描写黄河的诗句,这样,学生就能全方位地感受到母亲河那荡人心魄的气势,何愁学生的激情调动不起呢?二、加强朗读指导方法的探究。纵观整堂课,老师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从课堂现状来看,学生的朗读质量不是太高。可能很少经历这样的场面,学生因胆怯不能纵情朗读。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教师的智慧,如何适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对学生进行无痕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我认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首先要研读文本,对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要了然于心,还要研读学生这本无字书,更要巧妙利用课堂中稍纵即逝的动态资源三、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探究7节课都没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为什么?我在想可能是内容比较散,老师又不好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但我认为还是要整体感知,只是方式不一样。这课可以这样:课题是黄河的主人,那课文哪些小节写的?除了这还写了什么?(黄河、羊皮筏子、乘客)过渡:课文题目明明是写人,那课文为什么还要向我们介绍黄河、羊皮筏子、乘客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内容总结(1)黄河的主人听后反思4月17日,中年段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竞赛拉下了帷幕.7节同样的课,精彩纷呈,各有千秋(2)三、读出阵阵语文味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3)还有韦玲、汤小琴、刘莉莉、陈琳、徐爱华的课上甚至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4)除了这还写了什么(5)(黄河、羊皮筏子、乘客)过渡:课文题目明明是写人,那课文为什么还要向我们介绍黄河、羊皮筏子、乘客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