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5页).doc
-
资源ID:37855434
资源大小:13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5页).doc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第 5 页第三单元测试卷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 钦佩不已(qn)B 荒漻(mi)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 彷徨(páng) 暑名(sh) 深邃 (suì) 迥乎不同(jing)D 涉猎(shè) 迭起(dié) 彭湃(bài) 义愤填膺(y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马革果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彷徨 B感情震荡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徙劳 C一拍即合 当之无愧 惹人注目 磐石 D和爱可亲 死而后己 无瑕顾及 滑稽3.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 )(2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 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4.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2分)A.亘古(远古); 人迹罕至(罕:稀少); 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B.余暇(暇:空闲); 疲惫不堪(堪:能忍受); 进退维谷(维:是) C.晦暗(昏暗); 略胜一筹 ( 筹:档次); 人声鼎沸(沸:开水) D. 蓦然(突然); 面面相觑 ( 觑:看); 鲜为人知(鲜:少)5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A.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B.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C. 莫泊桑在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渎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D.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6用下列哪一句话概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更合适( ) (2分) A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B.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曲高和寡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当外国友人来福州时,受到了福州人民的热烈欢迎。8.名著导读填空:(6分) 长篇小说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 。这是以作者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 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 、 )童年讲述了作者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主人公是 ,他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小说塑造了贪婪吝啬、专横残暴的外祖父、宽厚善良、聪明能干的外祖母、还塑造了淳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这些使小说主人公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 的人。9、背诵优美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尽你所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齐所缺的名篇佳句。(5分)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 李白的“ ,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 ”也抒写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王维的“ ,明月来相照。”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情。 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 ,关山度若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一句“ ,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10.造句: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4分) 二阅读理解(41分)(一) 诗歌鉴赏(11分)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11、本首诗歌的作者是 ,诗中主要描写了诗人在竹林中独自 、 、与 相伴的情景。(4分)12、诗中第三、四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相照”与一二句中的 一词相照应。(4分)1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二)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14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26.解释加点的词。(4分)孰若孤?( ) 治经为博士邪( )即更刮目相待( ) 及鲁肃过寻阳 ( )27.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应当糊涂;涂,糊涂。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28.解释文中出现的成语。(2分)29.翻译下列各句,并分别指出句子的语气。(6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 (三)现代文阅读(8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11.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 2分) 12.文章表现了奥本海默 的性格和为人;表现了邓稼先 性格和为人。 ( 2分)13.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的原因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因为 (2分)14.文章主要运用了 的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 ( 2分)(四)课外阅读 袁隆平的“寻梦园” (6分)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选自语文读本)23请你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24为什么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 (2分)25你做过什么“美好的梦”?你准备如何圆自己的“梦”? (2分)三、作文(50分)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记事真实,感情真挚。(3)字数不少于500字。答案1、略 2、C 3.D 4C 5.D 6.B 7.C 8、(见名著阅读) 9、10略 11、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12、锋芒毕露;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13、中美两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14、对比 旨在说明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15(3分) | 答:第一层写闻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了他作为革命家的一面;第二层总结全文,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16、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17、起稿政治宣传单 进行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队18、视死如归19、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20、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语言)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神态)21、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22、看问题不能太绝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论先后,最重要的是要言行一致。23、.这篇文章叙写了被人们视为“神农”的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事迹。24一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他的讲话的话题永远自己的事业,讲起来当然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或:因为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育种,对水稻育种工作的全过程了如指掌。25不设统一答案。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有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