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工业检测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_模板参考.docx
-
资源ID:37918850
资源大小:141.05KB
全文页数:1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茂名工业检测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_模板参考.docx
泓域咨询/茂名工业检测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茂名工业检测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xx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9一、 公司基本信息9二、 公司简介9三、 公司竞争优势10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2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3五、 核心人员介绍13六、 经营宗旨15七、 公司发展规划1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17一、 下游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市场前景17二、 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4三、 建设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实力雄厚的产业强市29四、 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塑造茂名发展新优势35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39一、 无损检测的基本概念39二、 行业竞争态势40第四章 项目绪论43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43二、 项目建设地点43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43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44五、 建设背景、规模44六、 项目建设进度45七、 环境影响45八、 建设投资估算46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7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48第五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50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50二、 建设方案50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5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51第六章 产品规划方案53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53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53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53第七章 运营模式分析55一、 公司经营宗旨5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6四、 财务会计制度59第八章 法人治理6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63二、 董事67三、 高级管理人员72四、 监事74第九章 发展规划76一、 公司发展规划76二、 保障措施77第十章 原辅材料分析80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0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0第十一章 项目环境保护82一、 编制依据82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83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4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5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5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6七、 环境管理分析86八、 结论及建议87第十二章 工艺技术方案89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89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91三、 质量管理92四、 设备选型方案9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4第十三章 安全生产95一、 编制依据95二、 防范措施98三、 预期效果评价100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102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02二、 建设投资估算102建设投资估算表104三、 建设期利息10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5四、 流动资金106流动资金估算表106五、 项目总投资10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7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9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评价11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1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6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8三、 偿债能力分析11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0第十六章 项目风险分析122一、 项目风险分析122二、 项目风险对策124第十七章 总结126第十八章 补充表格12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8建设投资估算表12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1流动资金估算表13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4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42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43能耗分析一览表143报告说明根据我国海关统计相关数据,我国高端无损检测设备进口额持续增加,2019年和2020年,我国进口的无损检测设备(不含探头等配件)进口额分别16.46亿元和14.86亿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超声探伤检测仪进口额分别为8.34亿元和6.98亿元,2019年较2018年增加21.68%,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加大各方面等的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研发水平,改善产品性能,目前已在中高端市场与国外厂家直接展开竞争,未来逐步取代部分由国外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将成为国内无损检测行业市场趋势之一。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834.3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866.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65%;建设期利息713.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4%;流动资金8255.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41%。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0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6760.76万元,净利润9669.5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28%,财务净现值6991.6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1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通过分析,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从发展来看公司将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工艺条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代替目前产品的产业结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公司2、法定代表人:朱xx3、注册资本:52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0-4-97、营业期限:2010-4-9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工业检测设备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4892.4711913.9811169.35负债总额6055.524844.424541.64股东权益合计8836.957069.566627.7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50312.8640250.2937734.65营业利润7910.006328.005932.50利润总额6673.325338.665004.99净利润5004.993903.893603.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04.993903.893603.59五、 核心人员介绍1、朱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2、罗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3、曹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4、钟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5、胡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6、肖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7、范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8、赵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六、 经营宗旨公司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产品化、智能化和平台化。七、 公司发展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部人才。对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下游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市场前景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传统产业逐渐完成转型升级,向更高端发展;同时,人力和资本等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集聚,直接刺激航空航天、汽车、高铁、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从而促进对超声检测设备需求的增长,如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的发展,对动力电池及零部件的无损检测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将为检测仪器带来客观的需求增量,也对无损检测设备的性能、精度、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成为无损检测行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的源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648.41万台,同比增长8.59%,其中锅炉35.59万台,压力容器439.63万台,压力管道101.26万公里。特种设备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9年和2020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130起和107起,死亡119人和106人。对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修订)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预防特种设备事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进行定期检验。2、轨道交通铁路是国家战略、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国家铁路建设一直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方向,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台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现代化铁路网率先建成,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密切,是国家战略的重点推进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量增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推进。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19年统计和分析报告,进入“十三五”四年来,国内共新增运营路线长度为3,118.2公里,年均新增运营路线长度776.6公里,截至2019年底,共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路线20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6,736.2公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对于运营安全、维护的需求快速增加,轨道交通行业形成了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和运营维保等三大产业集群,运营维保后市场已经步入黄金发展期,国家对铁路线路及列车安全检测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超声无损检测是铁路行业应用最普遍的检测方法,如和谐系列动车组车轮超声波探伤规定、CRH系列动车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等规定或规程都规定了相应的超声无损检测规定。根据中国无损检测-2025科技发展战略统计,铁路行业开展无损检测的企业或厂段等有400余个,无损检测人员超过2.5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下属的各厂段及铁路产品其他生产制造企业。随着我国铁路网规模快速发展,高铁速度不断提升,加上我国高铁2007年开通至今已逾十年,车辆陆续进入大修里程,前期投用的一些关键部件集中进入疲劳期,这为超声检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根据国家铁路集团说明,截至目前,我国动车组保有量已达3,600多组,其中复兴号动车组约690组,占世界高速列车总保有量的一半以上,在此过程中,超声无损检测作为核心的保障手段之一将实现自身价值提升及行业的快速增长。3、核电电力核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在目前电力需求不断扩张、减少对化石类能源依赖成为普遍诉求、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形下,各国均在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核电作为新能源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已被普遍认可,其安全性也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并在全球掀起一轮核电站建设高潮,自2012年以来,全球在运核电机组数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持续上升。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预计2020年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51台,总装机容量5,200万千瓦,在建核电17台以上,装机容量1,9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在运核电装机达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到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达到2亿千瓦。“十四五”及中长期,核能在我国清洁能源低碳系统中的定位将更加明确,作用将更加凸显,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持续推进。核安全对核电行业发展极端重要,一旦发生严重核事故,对国家和经济的影响极为严重,同时由于公众对核电缺乏了解及恐核心理,核事故的社会影响将被强烈放大,不仅对该国的核电产业产生严重打击,而且对国际核电发展都会带来严重后果。我国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安全标准,制定了比较完备的、与国际接轨的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对民用核设施实施了独立的安全评审和监督。因此,由于核电自身的特殊性,核电运营方对核电站安全维护方面的日常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要求很高,以确保核安全为保障核电的安全运营。核电站由常规岛和核岛组成,其中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管件部件都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常规岛主要检查汽轮机、蒸汽管道和有关的辅助系统,核岛无损检测工作涉及所有核1、2、3级部件,其中主一回路系统主要围绕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一回路管道开展无损检测工作。4、能源化工由于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呈现不同的区域特点,油气管道为石油、天然气最为安全有效的方式。根据油气储运(2017年4月刊)及石油观察,截至2017年4月,全球在役油气管道约3,800条,总里程约1,961,300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约1,273,600公里,占管道总里程的64.94%。而随着我国油气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增长,油气管网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型。根据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16.9万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里程分别为3.2、3.3和10.4万公里;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4万公里,全国省区市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全部联通。由于石油、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在管网运输过程中存在泄漏的风险,需要定期对长输管线进行检验,检测范围包括环向对接焊缝、套筒焊缝、管道腐蚀、弯头腐蚀、法兰等。长输管道的检测包括定期检验和全面检验,其中年度检验至少每年一次,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全面检查,结合全面检查和使用评价结果,确定下次全面检查的日期,全面检测包括内检测、直接检测和耐压试验,根据情况周期为5、10、15、20年,如处于事故后果严重区应适当缩短全面检查周期,如超出风险可接受程度,应立即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截至2019年,我国输油、输气里程达12.66万公里,而长输管道一般12米一道焊缝,山区1千米大概有100多道焊缝。根据2016年1月国家能源局修订的在役油气管道对接接头及多探头检测,规定了采用超声相控阵对石油天然气在役管道的检测及质量评定要求,超声相控阵检查在管道对接接头等方面检测应用日趋成熟。因此,随着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稳步推进及,油气管道里程持续增加及超声相控阵检测应用的成熟和完善将为超声无损检测提供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5、新型应用领域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随着应用对象的需求和所依托的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遍及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如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变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纯电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池安全性是其主要痛点之一,其车辆自燃起火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动力电池由于老化或工艺控制问题等问题,电池涂胶层可能出现部分脱粘,长期运行下有可能导致局部过热甚至起火的安全事故,为保障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需要对动力电池涂胶层粘结质量进行相应检测,这将为超声无损检测提供新的市场增长空间。同时,随着5G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物联网时代的新环境中,在线智能监测技术会超声无损检测催生新的需求市场,将成为行业新的发展推动力,如石油石化管道及平台的腐蚀监测、水电风电行业的螺栓监测、重大工程桥梁结构、航空航天设备关键部位以及飞机蒙皮的智能监测等。超声在线监测能够有效降低人为干预因素的影响,同时数据具有实时性、全生命周期的特点,便于整个项目的一体化管理,节省检测成本。如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开顺桨、阵风、风切变等因素都可能叶片根部螺栓收到冲击、振动,长时间运行后,叶片连接螺栓如果产生疲劳裂纹,将会引起叶片抖动、偏心、停机、甚至叶片掉落,带来严重后果。根据中国风电后市场发展报告2018,截至2018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量达1.8亿千瓦,全国超过12万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一,风机倒塌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对风机关键部件的定期检测和后续维护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随着装机量为持续增长及对风机关键部件的后续维护越来越重视,将会形成超声在线监测巨大市场需求。二、 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行业面临的机遇(1)国家产业政策持续支持自2016年开始,国家陆续修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等产业政策指导文件,文件中都指出检验检测仪器将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或服务行列。同时,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也相继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同样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充分释放”列为提高供给质量的四大主要目标之一,以促进供给侧改革,具体指出“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系统完整、高效运行,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对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社会治理、对外交往的支撑更加有力”。(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正在经历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实施,国民经济持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传统产业逐渐完成转型升级,向更高端发展;同时,人力和资本等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集聚,直接刺激航空航天、汽车、高铁、船舶制造、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从而促进对超声检测设备需求的增长。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协会组编的无损检测发展线路图统计,经过实施无损检测后,各行业的产品增值情况为:机械产品约5%,国防、宇航、原子能产品为12%-18%,火箭为20%左右。因此,超声无损检测行业将服务于国家战略性基础行业和新兴行业,也会推动国家其他产业的持续发展。(3)行业质量标准持续完善超声检测的发展前提是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后续发展离不开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支撑。目前,国家正积极加快相关法规建设,完善各领域国家及行业标准体系,推进强制性新标准改革,提升诸如超声相控阵等技术标准和检测设备的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2016年1月,国家能源局修订了在役油气管道对接接头超声相控阵及多探头检测的工业标准,规定了采用超声相控阵及多探头超声检测系统对于石油天然气在役管道环向对接接头、角向对接接头及制管对接接头的检测及质量评定要求;2016年2月,国家标准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发布;2019年3月,中广核集团发布消息阳江核电站在常规岛法定焊缝检测工作中的射线探伤将由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取代,阳江核电站成为国内首家常规岛完全使用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的核电站;2020年5月,中化泉州百万吨乙烯项目采用超声相控阵设备对外径为508毫米至1.93米规格的大口径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是国内炼化工程首次使用超声相控阵技术(替代射线检测);2021年8月,承压设备超声相控阵检测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并正式实施。各领域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将逐渐满足并扩大现有应用领域对超声检测设备的市场需求,推动行业更好地发展。(4)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大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日新月异,例如国家天然气长输管线和燃气管网、大型石化装置和储备库、百万千瓦级别的火电机组、三代核电反应堆和高速铁路网络相继投入使用。上述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存在巨大的公共安全隐患。2013年,山东青岛黄岛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及重大经济损失;2017年11月,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炼油厂在换热器检修作业中发生安全事故,同样造成多人死亡重大影响;2019年,GE公司已经发生了5起风电机组倒塌事故;2021年湖北十堰发生燃气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经济损失。重大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社会公众安全的高度关注,而产品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这将为无损检测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5)自主可控带来的进口替代趋势随着无损检测行业不断发展,国内企业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无损检测基础理论、技术开发、仪器设计和研制及产品应用等方面都已有巨大进步,为国产产品代替进口产品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的无损检测设备进口设备金额(不含扫查装置、探头等配套产品),我国无损检测设备进口金额持续增长,2019年和2020年进口金额分别16.46亿元和14.86亿元。随着全球贸易争端及摩擦的增加,国民经济各行业及企业对核心产品和工艺技术的掌握、对产品正常生产受制于人的危机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支持国家重点实验、科技前沿,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关键仪器设备的自主可控要求,这为国内厂家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及替代空间。2、行业面临的挑战(1)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国内超声检测设备厂商规模小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国内无损检测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际领先的无损检测仪器生产厂商如美国贝克休斯、奥林巴斯纷纷加强对市场的开拓。这些国际领先企业凭借国际化、规模化、综合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竞争优势,日渐成为我国超声检测设备市场的重要力量,对国内企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在技术水平、产品类型和规模实力上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在一些高端检测仪器上国外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致使国内企业拓展空间受限,对经营规模的扩张和技术实力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 (2)人才和技术经验较为欠缺超声无损检测行业专业技术性较强,涉及声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材料学等多个专业学科,其相关人才需要企业在实际研发过程中进行培养。而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际工作,国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在短时间内储备足够的技术人员。此外,相控阵超声检测设备对检测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要求也较高,操作者不仅需要掌握一般的超声理论知识,还需关于声场偏转和聚焦的物理知识以及相关数字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知识,同时还需进行集中培训掌握操作检测设备的技巧,取得相关资质。因此,人才和技术经营的欠缺会影响相控阵超声检测的应用推广。三、 建设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实力雄厚的产业强市产业是茂名的立市之本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牢固树立大抓产业鲜明导向,重点打造绿色化工与氢能、港口物流、文化旅游、大健康、建筑业和现代农业等六大优势产业,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奋力打造实力雄厚的现代产业强市。全力发展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落实省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部署,聚焦聚力绿色石化、化工新材料和氢能源产业,培育打造支撑茂名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巩固石化产业龙头地位。努力推动茂名从绿色化工上游生产地向核心研发地的角色转变,实现绿色化工的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和生产贸易物流研发一体化发展。全力推动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运营,推动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尽快成型。加强与东华能源和霍尼韦尔UOP合作,加快推进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落地建设,设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共同打造全球一流的大型烯烃生产基地和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布局和培育氢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建设油-氢合建站等配套基础设施,积极吸引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落户,加快中氢动力氢燃料电池项目和氢能源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绿色能源研究所等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港口(空港)物流产业。推动港口物流集群化发展,加快博贺新港区物流园、粤西空港物流园建设,打造南海能源新通道、粤西重要港口物流中心。依托茂名港和临港工业区,大力发展石化物流、农产品物流,拓展综合批发、期货交割等新型物流业态,建设石化、农副产品等大宗货物集散中心。扩大港口开放,加快大型集装箱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发展保税物流,高水平规划建设化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谋划推动茂名港成为重要的国际锚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口物流业深度融合。强化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高质量参与并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文旅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以建设南海博贺滨海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滨海度假、山地康养、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等旅游板块,打造大湾区“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建成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加快南海旅游岛建设,推动茂名滨海景观资源串珠成链,形成内湾运河景观带和外海度假景观带,打造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新标杆。依托农业大市的资源优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文旅融合撬动开放发展,深入挖掘茂名特色人文风情、历史底蕴,推进重点文化园区建设,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擦亮“520我爱荔”IP。推动冼太故里景区创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把准后疫情时代风向,发挥茂名南药基地优势,加快茂名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聚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打响“潘茂名”中医药城市品牌。推进化橘红、沉香、南肉桂、桂圆、益智等名优南药种植、加工、贸易一体化发展,建设全省重要的南药生产基地。推动南药产业园区建设,建设中医药强市。加快发展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推动中医药与养生养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创意、餐饮、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形成“中医药+”发展格局。培育发展医疗材料和器械制造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熔喷料生产基地。加快医疗、养老、健康管理、护理等服务业发展。推动建筑业集聚发展。发展壮大建筑业总部经济,鼓励支持地方优势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建筑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打响“茂名建筑”区域品牌,推动打造湛茂现代建筑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广应用建造新技术,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全面提升建筑业科技水平,支持建筑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培养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化人才。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把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质发展优势种养业,做强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休闲农业等关联产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种养业方面,重点发展水稻、生猪等基础产业,优化水果、水产、蔬菜、家禽等优势产业,提升南药、蚕桑等特色产业。以“小特产”带动“大产业”,大力发展荔枝、三华李、化橘红、罗非鱼、沉香等产业。打造新时代高质、高效、高融合的“新三高”农业。加快传统水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改造,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产品加工集聚区。大力发展深海和外海渔业。推动粮油贸易-粮油加工-畜禽养殖-畜禽加工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