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及细菌性皮肤病.ppt
,病毒性皮肤病,南方医院皮肤科 李建华,定 义,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粘膜病变。,病 毒 分 类,病毒,DNA病毒,RNA病毒,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 HHV),传染性软疣病毒(Molluscum contagiosum virus, MCV),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RV),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MV),病毒性皮肤病形态分类,疱疹型,新生物型,红斑发疹型,第一节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HSV) 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病毒电镜照片,疱疹病毒立体模式图,病毒特性,D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 存在于感染者的疱液、口鼻分泌物、粪便中 潜伏于感觉神经节 分2个型别:HSV-1、HSV-2,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接触传播,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潜伏期212天,平均6天 原发型:首次感染,90无症状 复发型:临床最常见,临床表现,群集性小水疱,皮肤粘膜交界处,容易复发,灼热、瘙痒、肿胀感,几种特殊类型,疱疹性口龈炎,儿童、青少年多见 累计口腔各个器官 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新生儿单纯疱疹,经产道感染HSV-2 疱疹范围广 伴内脏损害,预后差,疱疹性湿疹,婴幼儿多见 原有婴儿湿疹、异位性皮炎等改变 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接种性单纯疱疹,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 发生于手指者称为瘭疽(biaoju),诊 断,主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 群集性疱疹 易复发、有自限性,实验室检查 刮取疱底物行细胞学检查可见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 疱液HSV-PCR检查,疱液内嗜酸性包涵体,红色箭头:炎症细胞;蓝色箭头:水疱,40,红色箭头:炎症细胞;蓝色箭头:多核巨细胞,400,治 疗,本病有自限性,12周可自愈。 治疗原则: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复发。,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acyclovir,阿昔洛韦由疱疹病毒特有的胸腺嘧啶激酶(Thymidine Kinase TK)催化磷酸化变成一磷酸阿昔洛韦(ACV-MP),在细胞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磷酸阿洛韦(ACVDP)及三磷酸阿昔洛韦(ACVTP),后者与疱疹病毒DNA聚合酶结合,抑制聚合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DNA复制。,其它衍生抗病毒药物,泛昔洛韦 伐昔洛韦 更昔洛韦 喷昔洛韦,外用药物治疗,原则:收敛、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按皮损形态选择剂型,第二节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电镜照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扫描电镜照片,病毒特性,D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 现归为人疱疹病毒3型 儿童感染引起水痘,后潜伏于感觉神经节 免疫力下降时可再度激活,引起带状疱疹,水痘与带状疱疹的关系,带状疱疹病毒致病机理,临床表现,红斑、簇集性水疱 疼痛明显 沿皮神经支配区域分布,故一般不超过中线,特殊类型带状疱疹眼带状疱疹,特殊类型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Ramsay-Hunt综合征,耳痛,诊 断,主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 群集性疱疹 疼痛明显,实验室检查 刮取疱底物行细胞学检查可见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 疱液VZV-PCR检查,鉴 别 诊 断,无疱型易误诊为心绞痛、胆囊炎、肾绞痛、阑尾炎、坐骨神经痛等。,治 疗,本病有自限性。 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 愈后一般不复发。,治 疗 药 物,抗病毒药物 止痛药物 营养神经药物 调节免疫药物 糖皮质激素,局 部 处 理,疱未破时: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 疱破后:溶液湿敷 保护重要器官:眼,第三节 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病 毒 特 性,双链环状DNA病毒 有100多个亚型 主要引起上皮细胞增生性疾病 可致癌,HPV引起细胞不典型增生,HPV引起的皮肤病理改变,正常皮肤组织,疣,疣的临床表现寻常疣,好发于手背、手指、足背、甲缘或身体其它部位,但不包括足底。 乳头瘤样增生 灰褐色、皮色 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寻常疣,甲周疣,甲下疣,指状疣,疣的临床表现跖疣,发生于足底 胼胝样斑块、扁平丘疹 表面粗糙、无皮纹 可有小黑点,跖疣,疣的临床表现扁平疣,好发于面部、手背 米粒大小扁平丘疹 自体接种反应 千日疣,数年后可自愈,扁平疣,扁平疣,治 疗,物理治疗 冷冻:液氮低温杀死感染细胞 电灼:电流烧灼杀死感染细胞 微波:微波组织凝固感染细胞 刮除:直接去除受感染细胞 激光:激光气化受感染细胞,治 疗,外用药物 维甲酸软膏 5-Fu软膏 酞丁胺软膏 平阳霉素局封 内用药物 免疫调节剂 中药,细菌性皮肤病,第一节 脓疱疮,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感染。 诱因 温度较高、出汗较多;患有瘙痒性皮肤病等。,第一节 脓疱疮,临床表现 (1)寻常型脓疱疮:皮损初起为红色斑点或小丘疹,迅速转变成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疱壁薄,易破溃、糜烂,脓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厚痂。,寻常型脓疱疮,第一节 脓疱疮,临床表现 (2)深脓疱疮: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好发于小腿或臀部。皮损初起为脓疱,渐向皮肤深部发展,表面有坏死和蛎壳状黑色厚痂,周围红肿明显,去除痂后可见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疼痛明显,病程长。,深脓疱疮,第一节 脓疱疮,临床表现 (3)大疱性脓疱疮:皮损初起为米粒大小水疱或脓疮,迅速变为大疱,疱内容物先清澈后浑浊,疱壁先紧张后松弛,疱内可见半月状积脓,疱周红晕不明显,疱壁薄,易破溃形成糜烂结痂。,大疱性脓疱疮,第一节 脓疱疮,临床表现 (4)特殊类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等。,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第一节 脓疱疮,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中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第一节 脓疱疮,诊断和鉴别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中毒性表皮坏死性松解症等。,第一节 脓疱疮,预防和治疗 注意隔离。外用药物:杀菌、消炎、干燥为原则,脓疱破溃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湿敷,再外用抗生素软膏。内用药物:抗生素、支持治疗。,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病因 多为凝固酶阳性金葡菌感染,偶可为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大肠杆菌。 诱因 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器官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临床表现 (1)毛囊炎: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毛囊炎,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临床表现 (2)疖: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疖,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临床表现 (3)痈: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皮肤深层感染。,痈,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临床表现 (4)其它:须疮、瘢痕疙瘩性毛囊炎等。,须疮,瘢痕疙瘩性毛囊炎,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实验室检查 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细菌培养。,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诊断 毛囊炎可依据以毛囊为中心的炎性丘疹和小脓疱作出诊断 疖根据深在性毛囊性硬结、中央有脓栓,伴红肿热痛进行诊断 痈根据炎症更加广泛,表面有数个脓栓,脱落后形成蜂窝状深在性溃疡进行诊断,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预防和治疗 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外伤、增强机体免疫力。 外用药物:鱼石脂软膏、碘酊、抗生素软膏。 内用药物:抗生素、免疫调节剂。 物理治疗:超短波、远红外线、紫外线。 手术治疗:切开引流。,第三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病因 丹毒: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蜂窝织炎: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第三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诱因 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慢性湿疹等均可诱发本病,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促发因素。,第三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临床表现 (1)丹毒:起病急剧,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丹毒小腿,丹毒面部,第三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临床表现 (2)蜂窝织炎:皮损初起为弥散性、水肿性、浸润性红斑,界限不清,局部皮温增高,皮损中央红肿明显,严重者可形成深部化脓和组织坏死。,第三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第三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诊断和鉴别诊断 接触性皮炎、类丹毒、癣菌疹等。,第三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预防和治疗 内用药物为主,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可减缓全身症状,控制炎症。可外用硫酸镁溶液等湿敷。也可行理疗。已化脓者应行手术切开排脓。,第四节 皮肤结核病,病原菌 人型结核杆菌或牛型结核杆菌 感染途径 外源性和内源性,第四节 皮肤结核病,主要临床类型及表现 (1)寻常狼疮:皮损初起为鲜红或褐红色粟粒大小的结节,触之质软,稍隆起,结节表面薄嫩,用探针稍用力即可刺入(探针贯通现象),玻片压诊呈棕黄色,如苹果酱颜色(苹果酱现象)。呈慢性经过,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不愈。,寻常狼疮,第四节 皮肤结核病,主要临床类型及表现 (2)疣状皮肤结核:初起为黄豆大小的紫红色质硬丘疹,逐渐扩大可形成斑块,表面增厚,粗糙不平可呈疣状增生。皮损中央逐渐结痂脱落,留有萎缩性网状瘢痕,边缘的痂或鳞屑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环状或弧形边缘,外周绕以暗红色晕。中央网状瘢痕、疣状边缘和四周红晕成为“三廓征”。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疣状皮肤结核,第四节 皮肤结核病,主要临床类型及表现 (2)其它: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等。,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第四节 皮肤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 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 胸部X线检查 细菌学检查,第四节 皮肤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寻常狼疮有时需与盘状红斑狼疮进行鉴别,疣状皮肤结核应与疣状扁平苔藓及着色芽生菌病等进行鉴别。,第四节 皮肤结核病,预防和治疗 对易感人群普遍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皮肤结核的关键。内用药物治疗,应以“早期、足量、规则、联合及全程应用抗结核药物”为原则。,第五节 麻风,病因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第五节 麻风,流行病学 传染源: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本病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麻风重要的传播方式,生活密切接触、文身等也可以传播。 易感人群:绝大多数成人对麻风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 流行情况:主要分布于亚非拉国家。,第五节 麻风,临床表现分型 5级分类法: 麻风杆菌数量:LLBLBBBTTT 免疫反应强度:TTBTBBBLLL,第五节 麻风,临床表现 (1)未定类麻风:为麻风的早期表现。典型皮损为单个或数个浅色斑或淡红色斑,表面光滑无浸润,神经症状较轻。,第五节 麻风,临床表现 (2)结核样型麻风: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强,皮损常局限,数目少,比较稳定。典型皮损为较大的红色斑块,境界清楚或稍隆起,表面干燥粗糙,毳毛脱失,可覆盖鳞屑。皮损附近可摸到粗硬的皮神经,伴有明显的感觉和出汗障碍、肌肉萎缩、运动障碍及畸形。预后较好。,结核样型麻风1,结核样型麻风2,第五节 麻风,临床表现 (3)瘤型麻风:患者机体抵抗力低,皮损数目多且对称,发展较快,受累组织器官范围较广。早期皮损为浅色斑,鼻黏膜可充血。中期皮损浸润更明显,可形成结节。晚期皮损呈深在心、弥漫性浸润,常伴暗红色结节,形成狮面。眉毛脱落,伴有明显浅感觉和出汗障碍,周围神经受累导致面瘫、手足运动障碍和畸形、骨质疏松、足底溃疡等。也可累及其它器官。,瘤型麻风,第五节 麻风,临床表现 (4)麻风反应:某些患者病程中突然出现原有皮损或神经炎加重,同时出现新皮损和神经损害,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第五节 麻风,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可见泡沫细胞肉芽肿 麻风杆菌检查:抗酸染色 麻风菌素试验,第五节 麻风,诊断依据 皮损伴有感觉障碍及闭汗,或有麻木区 周围神经受累 查到麻风杆菌 病理可见特征性病变,第五节 麻风,鉴别诊断 寻常狼疮、结节性红斑、白癜风、多发性神经炎等。,第五节 麻风,预防和治疗 联合化疗:MDT方案 麻风反应的治疗: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