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护理学常规.ppt
急性左心衰的护理,XXX,1、了解急性左心衰发病机制。 2、熟悉急性左心衰临床表现。 3、掌握急性左心衰处理及护理。,内容,一、概念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治疗处理 五、护理,一、概念,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 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 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一组综 合征。,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常见病因,心脏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心排血量 急剧减少,或左心室瓣膜性急性返流, LVEDP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导致 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 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 形成急性肺水肿。,发病机制,心脏结构,心脏跳动,三、临床表现,突发气促、呼吸困难 情绪紧张、烦躁、恐 惧,面色灰白或紫绀, 大汗,皮肤湿冷。 端坐呼吸,频频咳嗽, 典型者见咯粉红色泡 沫痰。,症状 :,呼吸达3040次/分,心率明显加快;血压开始可升高,之后下降甚至表现为休克状态;两肺满布湿罗音或哮鸣音;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心音亢进;闻舒张期奔马律。,体征:,发病,胸片,四、治疗处理,决定心脏泵功能的因素,前负荷。指收缩之前遇到的负荷,是舒 张末期伸展左心室肌纤维的力量或负荷。 后负荷。是指心室射血时所面对的阻抗, 即心室肌开始收缩后才遇到的负荷,也 称压力负荷或收缩期负荷。 心肌收缩力。,(一)一般措施,体位。坐位,使下肢静脉回流减少。 吸氧。高流量吸氧,68L/min以上,可用面罩给 氧,3050酒精湿化给氧。 吗啡。吗啡有镇静和扩张血管的作用。5mg皮下注 射。观察1015分钟,必要时追加35mg,对于 年老或体重过小者,首给3mg。注意观察呼吸和血 氧情况。 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一定的正性肌力和利 尿作用。 诱因的治疗。 如快速性心律失常诱发的急性肺水肿, 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行电复律治疗。,利尿剂。通过减少总血流量而降低肺静脉压。速尿20 40mg快速静注,必要时可增加剂量重复使用。 静脉扩张剂。硝酸甘油小剂量时,作用外周静脉,降 低右心室和左心室充盈压;大剂量时,可产生轻度的 小动脉扩张作用,结果可增加心输出量。剂量:10ug- 300ug。 轮流结扎四肢。应用血压袖带结扎肢体,充气到舒张 压以下10mmHg,可储留约700ml的血液在外周。 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二)降低前负荷,(三)降低后负荷,硝普钠。为均衡的血管扩张剂,引起小动脉 和静脉容量血管扩张,可增加心输出量和减 轻肺瘀血。 其他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四)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 量。剂量:2.515ug/(minkg)。 多巴胺。作用与多巴酚丁胺相似。剂量:25 ug/(minkg)开始。 氨力农和米力农。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左心 室充盈压、降低血管阻力作用。 洋地黄。 西地兰0.2-0.4mg稀释后缓慢静注。,用药小结,速尿 吗啡 硝酸甘油、硝普钠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西地兰,其他治疗,无创通气:加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 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使气体交换增加, 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液。 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作功,降低耗 氧量。,其他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气囊充气:增加冠脉血流和心肌供氧,增加全身灌注。 气囊排气:降低心脏射血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其他治疗,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 (PCWP 、PAP 、CVP 、CI、CO )。,五、护理,1、急性左心衰是一种严重状态,可威胁患 者生命,必须重视。凡患者病情突然变 化,考虑为急性左心衰者,应报告上级 医生,并告知患者家属,签重病通知书。 2、即刻取坐位、半卧位。 3、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保持呼吸通 , 观察病人咳嗽情况,痰液性质和量,协 助病人咳嗽、排痰。,一般护理,4、建立静脉通道、心电血压监测、加强 视,及时记录医嘱和病情变化。 5、病情监测:严密观察病人呼吸频率、 深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 温度,肺部罗音的变化。监测血气分 析结果。,一般护理,6、对安置漂浮导管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 指标的变化,以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 进展。 7、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1、用吗啡时,注意病人有无呼吸抑制、 心动过缓; 2、用利尿剂要注意尿量、监测电解质;,用药护理,3、用血管扩张剂要注意调节输液速度、 监控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用硝普钠应现用现配,避光滴注,有 条件者可用输液泵控制滴速; 4、洋地黄制剂静脉使用时要稀释,推注 速度宜缓慢,同时观察心电图变化。,保健指导,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急性心力衰竭的病 因,继续针对基本病因和诱因进行治 疗。 2、告知有心脏病史的病人,在静脉输液 前应主动向医护人员说明病情,便于 在输液时监控输液量及速度。 3、出入量的控制。,六、小结,1、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 2、急性左心衰的处理及护理。,预后,急性肺水肿发作过后,如原发病因得以去除,病人可完全恢复;若原发病因继续存在,病人可有一段稳定时间,待有诱因时又再次发生心力衰竭。,谢谢聆听!,